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十国帝王 > 章六 昔日家国残梦里 多少魂梦惊夜雨 中

十国帝王 章六 昔日家国残梦里 多少魂梦惊夜雨 中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1:34:09 来源:88小说

?热门推荐:、、、、、、、

李存勖冷笑道:“你既仍呼朕为陛下,心里便还有君臣。既知君臣,缘何行叛逆之事?”

年轻将军站起身,与李存勖目光对视而不避,“君有君道,臣有臣道。君弃其道,便绝臣道。”

“放肆!”李存勖怒不可遏,闭眼缓息,睁眼愤视,“为臣者,焉敢言君道!”

“君道也是道。道之所存,理也。”年轻将军不为所动,“既为理,人皆可言。”

李存勖顿了顿,逼视眼前人,沉声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君稍有错,臣便兴乱,难道就是正道?”

“臣此行,非为兴乱。”年轻将军道。

“不是作乱,那是什么?”李存勖冷哼一声。

“君王有错,臣民替君改之。”年轻将军声音平稳,身形同样平稳,“臣等此番所为,便是替君改错。”

李存勖冷笑不已,“改错?用谋反篡位的方式?”

年轻将军看着李存勖,认真的问道:“吾王知错吗?”

“你”李存勖大怒,冲眼前人大喝道:“李从璟,你大胆!你知道你在跟谁说话吗!”

来人正是李从璟,李存勖坐于马背,他站于李存勖面前,虽身形不及李存勖高,气势却丝毫不弱。世(间有浩然正气,若得此气滋身,于万事万物前皆不必自惭形愧,哪怕他面对的是一国帝王。

李从璟看向李存勖的眼光不卑不亢、不骄不躁,但说出来的话掷地有声,他道:“吾王若知错,当不惮改错;吾王若不知错,臣民自当替吾王改之,只不过到那时,王何以为王?天下自有君王以来,历经多少国、多少代?天下会有这般多的朝代,不就是因为君王失道,而臣民群起,才有改朝换代之事吗?改朝换代,非是谋逆篡位,而是为天下、为万民,重塑道义!”

李存勖嗤笑不已,冷言冷语道:“然而历朝历代以来,亦不乏乱臣贼子!这些人狼子野心,犯上作乱,最终却逃不过被尽诛的下场!”

“陛下!”李从璟愤然出声,语调高亢起来,“难道你还不知道,这些年来,你沉迷享乐、荒废朝政、妄用奸佞、毁坏朝纲,给天下、给百姓带来了怎样的伤害吗?!”

至此时,李从璟不复束手而立,而是昂然按刀,目视李存勖,激昂陈词:“为政以仁德,轻徭薄赋,得万民归心,天下共敬之,所以江山能够稳固;为政以清明,整顿吏治,隔绝宵小,使重臣不敢贪污,小吏不敢祸民,所以庙堂能够长存;为政以贤明,广布恩德,整顿百业,使百姓皆有所养,赏善罚恶,精兵强军,使将士无后顾之忧,所以社稷能传百年;为政以博爱,遍施教化,使万民心中有道德,能辨是非对错,所以国家能长治久安,令文明布之于四方,能召四夷拜服,所以中国能历万世!”

“倘若因一己之私,纵情享乐,不顾社稷安危,胸无生民疾苦,国库不充盈,百姓无余财,军队不修甲兵,将帅不通征伐,士卒不敢死战,以至于朝政崩塌,外寇入境,这样的君王,也能称之为君王吗?”

这一番话恍若雷鸣,说得李存勖呼吸急促、面色铁青,他大喝道:“你闭嘴!李从璟,难道你觉得朕是这样的君王吗?!”

李从璟端视李存勖,全然不因对方天子之怒而势弱,他举止端庄,亦无局促之感,面对对方的诘问,李从璟舍弃辩论之法,摆出那些让他痛心疾首的事实:“同光二年七月壬申,京师雨足,自是大雨,至于九月,昼夜阴晦,未尝澄霁,江河漂溢,堤防坏决,天下皆诉水灾,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敢问陛下,此时你有何为?”

“同光三年三月壬子,东京副留守张宪奏,诸营家口一千二百人逃亡,以军款被贪污、人不能饱食故也。敢问陛下,此时你有何为?

“同月,宦官王允平、伶人景进为帝广采宫人,不择良家委巷,殆千余人,车驾不给,载以牛车,累累于路焉。敢问陛下,此时你有何为?”

“同光三年八月壬戌,青州大水、蝗,数不尽良田颗粒无收,当年冬至,万千百姓成为饿殍。敢问陛下,此时你有何为?”

“同年八月癸未,河南县令罗贯因奸佞进谗,委河南府痛杖一顿,处死,人皆冤之。敢问陛下,此时你有何为?”

“同光”

“够了!”李存勖打断李从璟,胸膛起伏不定,显然极不平静。

李从璟惨然一笑,似是为人不平、为江山不平、为天下不平,他望着眼前这位一国帝王,“去岁伐蜀大军三月平蜀,大唐国威由此达到鼎盛,世人皆以为我大唐可以廓清宇内,只可惜,这只是看起来美好的幻想罢了。郭公恃才傲物固然不假,但堂堂国之重器,竟然冤死于宦官之手连这样的社稷之臣,陛下竟然都下得去手!”

“朕没下令杀郭崇韬,是他们自作主张!”李存勖厉色分辩。

李从璟哂笑一声,“那事后呢?因此事被诛连的人还少吗?连睦王也”

“李从璟!这些事也是你能议论的?!”李存勖怒道。

“臣不议论,事情便不存在吗?”李从璟摇头,“陛下可有想过,原本看起来一片大好的大唐江山,为何旦夕间会烽烟四起、大乱至此?”

李存勖想起各地乱事,又念起李嗣源起兵不久便各方归附,再联系这些时日来将士离散,心中恨意滔天,“那是因为尔等乱臣贼子太多,人心不古!身为臣民,全无忠君爱国之念,天下之乱,皆因尔等人心丧乱!”

“天下丧乱,始于人心丧乱吗?”李从璟并不因这话而感到意外,他目光炯炯对上李存勖,“那么敢问陛下,人心丧乱,又是始于什么?”

李存勖愣住。

“于君王而言,主道约,君守近,太上反诸己。于臣民而言,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于其所不乐。”李从璟慷慨陈词,“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君好学,则举国修书,君仁德,则万民友爱,君王赏善罚恶,则天下贤良云集而宵小无立足之地,君王若匡扶道义,则天下自有浩然正气、妖邪避绝。反之,君王爱财,则群臣贪墨,君王沉溺声色,则举国行靡靡之音,君王亲贤远佞,则世无忠良,君王疑臣,则百姓以邻为盗!”

“君王一言一行,皆会以此彰示于天下:何为对,何为错,何者该提倡,何者该杜绝。君行不正,有忠贤不赏,有为恶不罚,有将死不救,有欲乱不平,有道义不伸张,有凶恶不严惩,有欺瞒不明察,有害国不杜绝,有贤才不重用,有宵小不打压,则群臣如何事君?有心者如何上进?倘若如此,君臣必舍职守而谄媚,意富贵者必弃正道而钻营!”

“人间道义不存,天下道德崩溃,害国害民者得居高位、逍遥一生,利国利民者一贫如洗、死无葬身之地,如此则宦海争权夺利、损公肥私,乡野互相侵扎、损人利己。一旦居庙堂之高的君臣如此,则处江湖之远的百姓如何?生民不知何为对何为错,心中失去正确的行为、精神准绳,岂能不言行失衡、人心丧乱?人心丧乱,心中没了秩序,人皆不再忠君为国,不再父慈子孝,不再团结友爱,而是损人利己,害公谋私,你争我夺,彼此算计,长此以往,人间秩序何存?天下焉能不乱!”

李从璟深吸一口气,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划破这深沉的夜,“历朝历代,每逢天下大乱,必定礼崩乐坏、道德沦丧、人心不古,何也?君王身为万民之首,存于当世,享尽荣华、位极尊崇,不是让你来不惧人心的,而是让你来正人心的!否则,一旦人心丧乱,天下烽烟四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可惜,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有多少君王只知皇权,眼无社稷、胸无国民,遗弃了整个天下?这些人何德何能,也敢称孤道寡!”

“王者乐其所以王,亡者亦乐其所以亡。君行正,则臣民拥戴,君行不正,则臣民共伐!陛下,你还认为,我等此番举事,是狼子野心、谋逆篡位吗?!”

李从璟此话出口,李存勖如遭棒喝,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他虽愤怒不减,有意反驳,却不知从何说起,脑中一片空白,僵立当场。他根本就没想过,君王之道、臣民之道、天下之道,竟有这样的深意!

李从璟目光盯着李存勖,不挪不移。他这一番话慷慨激昂,骤然发声,势若雷霆,竟给人菩萨低眉、金刚怒目之感。

万民疾苦,所以菩萨低眉,罪孽横生,所以金刚怒目!

李存勖脸色扭曲,目光极尽挣扎,面对李从璟堂堂眼神,竟然不敢与其对视。一时间,仿佛坐在马背上,居高临下的不是李存勖这位一国帝王,而是暂为臣子的李从璟。

相对无言,场面陷入沉默,沉重而愤然的气氛弥散在空气中。于李存勖而言,他愤然于李从璟的犯上,于李从璟而言,他则愤然于李存勖对天下的辜负。

夜渐深,两队人马不可久峙,最终李从璟没有意图当场对李存勖如何,李存勖也自知不能对李从璟如何。

毕竟君臣一场,临别之际,李存勖给李从璟留下一句话。

李从璟也送给李存勖一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