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十国帝王 > 章两百三二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9

?

依照眼下唐军的军队配置,一军之中必有步卒与骑兵,一军尽是步卒与马军单一兵种的情况几乎不存在

-79-↖79,在此基础上,百战军则将骑兵数量提升了一个档次,以指挥为单位,配置在各军当中。在百战军本部一营六个指挥三千将士中,必有一到两个指挥的马军,即便是以全步卒标榜的孟平所部,也并非没有战马的。

单一兵种即便是再强大,也容易被争对,不足以应付战场上所有情况,马军与步军的结合作战,才能最大限度提升军队战力。所以哪怕是只有百人规模的小军镇,也会配置一定数量的马军。

百战军马军的寻常配置是长槊一柄、横刀一柄、劲弩一支、箭囊两只,着柳叶甲,戴面兜,配圆盾。马军各部‘精’锐,又根据实际情况将战马裹甲,比例在十中出一,这与孟平所部配置横冲都的原因类似,都是作为各部尖刀使用,每当冲阵时,这部分马军必定冲锋在最前。

正州城外的契丹军,不乏装备‘精’良之部,然而无论契丹国这些年如何如日中天,也还在上升之势中,许多固有瓶颈还没有打破,缺铁就是其中最为紧要的一项。耶律阿保机执意攻打渤海国,原本就有看中渤海国铁矿的意思。眼前的契丹军,仍旧没有人人披甲,虽说这有兵种区别的原因——弓箭手就很少披甲或者仅披布甲,而披甲将士中,大半为皮甲,着铁甲者不过十之三四——这些就是契丹军中真正的‘精’锐了。而能与柳叶甲相提并论的铁甲,就更少。

在李从璟率军与契丹征战的这些年,对契丹军备他没少研究,也曾扪心自问,这样的军备,与当世中原军队相差颇大,日后他们又何以能灭后唐、后晋,荼毒中原?个中原因,应该还是在二十年后,契丹经过长时间励‘精’图治,已经有了足够的铁,军备大为改善,另一方面,则是中原连年累战,资源消耗过快,产出不足,没有时间休养生息,自身军备水平下降了。

这些都是后话,可以不用赘言,然而就眼下来说,契丹军备与中原军队装备却是相差颇大,而李从璟也不会让契丹再有机会蓄积国力,在此消彼长之后侵略中原。

而李从璟在卢龙的励‘精’图治,则让幽州军的军备较之寻常镇军又要‘精’良一些,得益于灭梁之战和北上之后数次大战的不菲缴获,这才让幽州军冲阵之卒,人人皆铁甲利刃。而其中的核心力量,比如说君子都和个别‘精’锐马军,可是人人额外负短矛、带强弓的。

夜幕中奔战出的百战军,现出身形后,即可见其气势犹如山洪暴发,然其队列却如离弦之箭,强劲有力

百战‘精’骑一马当先,风卷尘土,其部分成数股,从不同方位、对应不同辕‘门’,突向契丹军营,马蹄声如滚雷。三千‘精’骑身后,万七将士从黑夜里跳出来,阵型严密,蚁聚成‘浪’,‘潮’起撼山。

契丹军营警-号骤然四起,营中无数将士的身影,陆续而杂‘乱’的从营帐里涌出,惊慌张望,在各自十夫长、百夫长喝令下列队,人皆不知所措。“敌袭”的声音此起彼伏,嘶哑惊惶,角楼上的军士不停发出信号,零星骑兵从营中奔过,马蹄声杂‘乱’无章。

战士向十夫长问询,十夫长向百夫长问询,百夫长向千夫长问询,到处都是军士焦急奔走的身影。【请到】营地里马嘶声如蛙鸣,辕‘门’、营‘门’近处营帐里的军士,急忙奔向辕‘门’、营墙布防,许多军士一面穿甲、提刀,一面去牵马、拿盾,布置拒马、路障,妄图迅速建立起防线。整个军营的杂‘乱’,由辕‘门’处起,风过麦田一般,一‘浪’‘浪’向中军营地蔓延,不多时半个营地就沸腾起来。

到得这时,百战军‘精’骑已经突至各处辕‘门’外,面对辕‘门’内外单薄的防御工事,他们速度不减,整个队列滑过一道弧线席卷过来,前部百余将士取下背后的投枪,掷向辕‘门’、营墙上的契丹战士,风起云扬。

枪如鬼影,闪电般飞来,将辕‘门’、角楼笼罩其中,枪头锋利,穿过契丹将士身体,穿透栅栏,一个个契丹战士从角楼、辕‘门’上掉下来,落在地上轰然作响,溅起一阵灰尘,或再无声息,或痛苦挣扎,或僵硬‘抽’搐。

紧随其后的百战军‘精’骑,纷纷举起劲弩,对准面前的敌军将士,扣动扳机,刹那间箭矢成幕,雨帘一般将辕‘门’、角楼、营墙内外的契丹战士裹挟的没有死角,噗噗的沉闷声响中,惨叫声如同惊弓之鸟。

辕‘门’内外单薄的防御工事,被一击即溃,仓皇的契丹战士根本来不及做出有效应对,就被“大雨”倾倒,成片倒下。

‘精’骑如洪流,汹涌进辕‘门’,他们黑盔黑甲,长槊骏马

条条血路,在他们脚下初铸。

身先士卒的李从璟人高马壮,他提缰‘挺’槊,明光铠在火光中明灭,将其衬托得婉如神明。他奋躯冲杀,长槊挥舞,血雾在他沉静的眸子里一蓬蓬喷洒,一个接一个契丹战士在他身旁惨嚎丧命。他脚步如磐石,带着身后近卫‘精’骑,开山劈路。

‘精’骑开道,一往无前,步卒在后,杀人放火。

渤海军紧跟在百战军身后,随其拼杀。

营外的铁甲‘浪’‘潮’,已经安全拍打在契丹营墙上,骑兵不能突入的辕‘门’,则由步卒跟上,填充陷马坑、壕沟,随即众将士涌入营地中,又向营地中间推去。

破阵袭营,战法百战军早已烂熟于‘胸’,‘精’骑笔直向前,力求在敌军形成有效防御、抵抗前,将攻陷区尽量扩大,而步卒将士则在攻陷区内往来,以滚刀阵将此区域中之顽敌,一一砍杀,不留一个活口。待敌营‘乱’势大成,则驱敌溃退,形成倒卷珠帘之势,让敌军再无一战之力。

当世军营之布置,与军阵布置之意同,无不大营包小营,小营成大营,环环相扣,营地与营地之间又有空隙、防御,以形成缓冲地带,应对敌军攻营。百战军先期以‘精’骑破营,是为攻入契丹大营,而后连破数座千人小营,仗着出其不意、骤然发力,契丹应对不及,可谓势不可挡。

待其破营有五六座,契丹军慌‘乱’之态稍解,开始形成有效防御,李从璟又令‘精’骑掠向两翼,以弓箭杀伤敌军,使‘精’卒上前,正面攻营。多处一起发力,如是又被其破营数座,到得这时,契丹这一块的大营,已是小半沦陷,眼看就要契丹军已是支撑不住,就要开始溃败,前面忽现异动。不时,就有一眼望不到头的契丹骑兵,黑压压的涌过来,迎战各营的百战军。

眼下百战军进攻的乃是耶律阿保机所在中军大营,李从璟自然知道对方不可能叫自己如此轻易功成,有契丹‘精’骑成建制来迎战,也在他意料之中。李从璟丝毫不惧,沉着调度百战、渤海军,仍以百战军‘精’骑打头,去势不减,去冲击契丹骑兵。

大营之中,营帐相连,不比空旷之地空间广阔,可由骑兵成建制任意驰骋,营地通道虽也有宽广之处,可容数马并列奔驰,但更多地方,通道并不如此宽阔

营地如良田,阡陌,一旦出现骑兵正面‘交’阵的场面,拥挤之下,就格外考验骑兵素质,战法灵活‘性’与兵种配合,以及战场发挥。

来迎战百战、渤海联军的,正是耶律倍、耶律德光、耶律斜涅赤三将,所领战士除却其本部卫队外,就是当下耶律阿保机身旁最为‘精’锐的腹心部将士,总兵力并不输于百战、渤海联军。

耶律德光等人率军仓促来战,李从璟仍旧率领百战军‘精’骑一马当先迎上。

在这场战斗中,李从璟素来倚重的百战军骁勇骑将都不在——为大军突围而自陷虎口的郭威和君子都,尚不知身在何处,也不知其是否有突围;为李从璟奔袭正州而面对数倍之敌的李绍城和孟平,仍旧率部在通水河谷死战,生死未卜;而‘蒙’三和其他将领,或者不擅骑战,或者智勇不足以为万人之先,而此战又是百战、渤海联军协同作战,容错率大为降低,李从璟必须事先士卒,为大军开道,以保战局无虞。

早先,马怀远以身做饵,引‘诱’耶律‘欲’隐,蓟州军数千将士因此死伤大半;彭祖山血战泊汋城外,至今昏‘迷’,生还希望渺茫;何君来死守泊汋城,在胜利到来的前一刻,力竭而死......在更远处的幽州,卫道、章子云等夙兴夜寐、呕心沥血为大军保障后勤,无数幽州热血儿郎,正在奔向军营,以备征战。

李从璟无暇顾及其它,唯求战而胜之。

两军在营地之中短兵相接。于耶律德光等人而言,身后就是契丹皇帐,是皇帝耶律阿保机,他们不能后退半分,厮杀自然拼尽全力,敌我双方都是‘精’锐,都有不成功便成仁的理由,此刻相见,唯有以战力见真章。

......

战至酣处,两军阵前胜负参半。

契丹军由耶律德光、耶律倍、耶律斜涅赤三将统领,三将都是万中挑一的勇将,身边又各有‘精’锐近卫,战力更是非凡,因是这三将冲杀之地,百战军‘精’骑伤亡颇大,且不能制止其势。好在百战军自有一套‘交’阵战法,各部互为援引,不至于一落下风便退。这一情况也被李从璟及时得知,他略一沉‘吟’,不难计算出,即便是他率领近卫‘精’骑杀溃一部眼前契丹骑兵,也不能弥补对方三将给百战军带来的损伤。

但要李从璟去将耶律德光、耶律倍、耶律斜涅赤一个个从战阵中捏出来斩杀,又根本不可能

战至此处,战场形势很明朗,百战、渤海联军攻势被遏止,再无法像之前那般高歌猛进,但要说攻势受挫却也不至于,在被他们攻陷的大片营地内,在百战军主导的收割战法下,契丹战士几无还手之力,那一片营地在有李从璟率部顶在前面,与耶律德光、耶律倍、耶律斜涅赤鏖战的情况下,已被百战、渤海联军彻底打烂。

眼前摆在李从璟面前的选择不多,如若大军不能进,则早晚被迫撤退,一旦让契丹军稳住阵脚,给耶律阿保机从容调度的时间,好不容易争取到的良好局势就会被逆转。念及此处,李从璟知晓,当务之急,还是尽可能多的攻陷契丹营地,让慌‘乱’蔓延。

叫来‘蒙’三,李从璟对其面授机宜。

‘蒙’三听完李从璟的部属,变‘色’道:“军帅,这如何使得,岂非叫你身陷绝境?”

“狗屁绝境!”李从璟吐了口血水,“鹿死谁手还在两可之间,你哪来这些废话,执行军令!”

李从璟的强硬态度让‘蒙’三无法多言,只得埋头去部署战斗。

在这片营区内,营地已成火海,冲天火光让契丹各营战士的慌‘乱’加剧,若非耶律阿保机一条条军令及时下达,约束各部,恐怕围困正州城的契丹连营已经完全‘乱’起来。

彻底击溃营地之敌的近半百战、渤海军,从火光四溢的营地中‘抽’身出来,却没有汇聚到正在与耶律德光、耶律倍、耶律斜涅赤鏖战的前军中去,充实己方力量,而是分作两部,分向两边的契丹军营突去,一路奋力拼杀、破营、纵火。

耶律德光从拼杀中抬起头来,在得知李从璟的部署后,脸‘色’难看道:“李从璟这是看准了我们一时奈何不了他,他也一时奈何不了我们,转而改变战法,不再寻求破我军阵、直取中军,而是只求拖住我等,而令余部继续陷营,使我连营‘乱’象加剧!”

“这可如何是好?”身边有人担忧道。

耶律德光‘阴’沉着脸,“便是我军也分兵去应对,依照眼前局势,也无法完全阻止其军,而大军在各处‘混’战,只会使‘乱’象加剧,到得那时,倒正中李从璟了下怀了

这厮端得是‘奸’诈、狡猾!”

稍作思索,耶律德光又道:“敌军今夜之战,核心还在李从璟身上,若无李从璟所部为根基,‘乱’营的敌军将再无依仗。为今之计,唯有将李从璟所部击溃,才能收获釜底‘抽’薪之效!你等可看‘摸’清了,李从璟身在何处?”

“‘摸’清了,在那边!”身边有人以手示意。

“好,随本帅去斩了李从璟!”耶律德光召集近卫‘精’锐,拔马转向。

类似的对话,也发生在耶律倍和耶律斜涅赤身上,没多时,三人不约而同带领‘精’锐近卫,从各处向李从璟所在方位奔驰而来。

李从璟所在方位之所以会暴‘露’,实在不是什么难以想见之事,毕竟他所在之地,契丹军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经由部将提醒,李从璟闻听契丹军阵变动,心知必是耶律德光、耶律倍、耶律斜涅赤齐齐杀将过来,哈哈一笑,丝毫没有后退之念,“便是引其来战,好让我将其悉数斩之!”

听到李从璟这句话,众将士士气振奋,唯独跟在他不远处,率部参与‘混’战的桃夭夭,恼火的骂了一句,“真是疯了,还知不知死活?!”

李从璟这边厢杀‘乱’耶律阿保机本部半个营地,火光映照得正州城墙都一片通红,形势如此,大明邢岂不知胜负就在今夜?他在率部强突契丹营地同时,传令给正州守军,令其出城迎战。

在此苦战十多日的正州守军,不少早先都已心灰意冷,已作败退之准备,眼见局势扭转,有取胜之望,又见主将奋战在外,得令杀出城时,多士气‘激’昂。虽然其大部被营外由攻城转为防守的契丹军拦住,但其奋勇战斗之态,却使得今夜之战,场面更加‘混’‘乱’。

契丹军空有七八万大军,却被限制在各处,无法形成合力,而黑夜里不断加剧的‘乱’象,让这些早以为胜券在握的战士,在经受巨大心理落差后,开始人心浮动。这种心理变化,因为耶律阿保机就在营中,被有效降低,但却不会消弭无形。

耶律德光、耶律倍、耶律斜涅赤三将中,李从璟首先见到的是耶律德光,这并不难理解,换做李从璟是耶律德光,怕是也会如此急切赶来,迫不及待要一雪前耻。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章两百三二数年之功见成效渤海四战定大局(9))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