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十国帝王 > 章一百三十五 势有分合难预料 夜半有人入梦来 中

?李从璟和图巴克的谈话,在图巴克否定了李从璟的数次提议后,陷入到短暂的沉默中。

图巴克脸上焦急忧虑之色深重,而李从璟看起来云淡风轻,只是充满了疑惑。

片刻之后,李从璟率先开口,“大汗,北部之草原,西部之广阔天地,南部之耕牧混杂之地,鞑靼部皆不欲往,本帅却是不知,大汗意在何方了。”

两人之前的这些谈话,看起来如同废话一般,但实际上,双方此时都在试探对方的态度,试探对方心中的真实想法。对李从璟而言,他固然希望能联合鞑靼不共同对付契丹,在来日必要时候,鞑靼部联合其他受契丹征服的部落,从西起兵,给予契丹致命一击,但这有个前提,那就是鞑靼部对待骐达的态度。若是鞑靼部已经失去了与契丹对战的勇气,或者是他们对契丹的恐惧,已经大过了他们心中的仇恨,那么来日起兵就是一句空话、笑话,即便是图巴克汗此时答应了李从璟的提议,李从璟也不敢真相信他们。

对图巴克而言,他也需要知道李从璟对待契丹的立场、打算,也需要对李从璟对鞑靼部提供的帮助能到怎样的程度,或者,图巴克需要知道大唐的态度。若是李从璟,或者大唐有出击契丹,遏止契丹发展壮大的既定政策,愿意如同唐初那样,为平衡草原各部势力,甚至是为安定草原秩序,而大出其兵,那么图巴克就能毫无保留,或者一定程度上毫无保留与李从璟联合,并且愿意在一定层面上,唯李从璟马首是瞻。但若是大唐没有这份心思,只是如同之前那样,在契丹入侵时,给予其有限的反击,并无打算深入草原,去下一盘大琪,那么图巴克宁愿继续西迁,也不会与契丹放手一搏。毕竟,现在的鞑靼虽然处境惨烈,但毕竟没有灭族,而若是此时回头,与契丹拼命,日后一不心败得惨了,以鞑靼部现在的力量,那是极有可能举族全灭,被从地图上抹掉的。所以图巴克不能不心谨慎。

双方各有心思,而这份心思,又不能以“掏心掏肺”的方式,直接摆在桌面上,所以两人的谈话,才会看起来了一大圈没有意义的废话,实际上,通过方才的对话,两人都在琢磨对方的心思。

李从璟再度将问题抛出来之后,用意就已经很明显,那是要图巴克拿出“干货”来,进一步表明他的真实想法,毕竟那个问题的答案,从字面上来已经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了。李从璟以这种方式让图巴克袒露一些底牌,也是谈话继续进行的必要。

图巴克也知道这,只不过他本想让李从璟先摊出一些牌,要不然在李从璟一次次提议被他否定的情况下,他不会不主动什么。但经过方才一番对话,他却发现,眼前这个年轻的大唐节度使,言行处事实在是老道的很,想要不付出一些东西,就从对方身上套出一些有用的东西来,实在是没有可能。念及于此,图巴克决定吐露一些真言,同时,为了表现自己并非家子气,是有诚意与大唐联合的,图巴克决定将话得明显一些。

图巴克道:“李将军,你是中原人,在你们中原,有一句俗话,叫做‘故土难离’,其实这句话不仅对你们汉人适用,对我们草原人鞑靼人,同样是适用的。”着,长叹一口气,“鞑靼部远离故土,被迫西迁,实在是无奈之举。契丹军队强大,鞑靼虽然有心反抗,也的确拿起弓箭战斗过,但奈何技不如人,最终只能落得一个背井离乡的下场。不瞒李将军,在西迁途中,一路上我部落子民都在喊着要回去故土,每日不知有多少人为此落泪。”

着着,图巴克眼中竟然也落下泪来。

阿狸和巴拉西心有戚戚,巴拉西尚好,毕竟年轻,阿狸却是年长不少,对家乡这两字的理解和感情更深厚一些,在听到图巴克出这些话,露出这样的神情后,阿狸心中刺痛,“父汗……”

图巴克摆摆手,示意阿狸不必多言,他看向李从璟,脸上流露出浓浓的痛苦之色,道:“李将军,我的子民想要回到故土,我何尝不想?平心而论,我对那篇土地的感情,要比鞑靼部每一个人都要深厚。但是我不能,因为我是鞑靼部的大汗,我首先要做的,就是让我的子民好好活下去。眼下,虽然心中绞痛,我却也只能咬牙忍耐,带领部落西迁……唉,这份无奈和苦痛,日日夜夜不在折磨我,实在是叫我难以消受啊!”

李从璟默然,脸上浮现出同情之色,图巴克这番话得很入情,配合鞑靼部如今的悲惨遭遇,的确很有感染力,即便达不到令闻者落泪的效果,却也感人肺腑,让人在同情他们的时候,不禁为之愤慨。草原民族虽然是游牧民族,但这个“游”的范围是有限的,通常只会在几个草场间来回迁徙,或者是在气候大变,原居地不适合生存后,才会迁徙到其他地方,游牧民族对故土的情况自然不能与中原人相比,但也绝非就半分没有。况且,鞑靼部如今可不是主动-迁徙,而是在被契丹军击败,死伤无数的情况下,被迫离开家园,这情况就又不同了。是以图巴克的辞,并非是空洞之言。

然而,在政-治上,感情从来都是拿来利用的手段之一,是表而不是里,图巴克这番话得动情动理,然而让李从璟动心的,还是图巴克在言谈中隐含的对契丹的仇恨,已经想要改变现状,重夺故土,恢复鞑靼昔日盛况的渴望。这便是李从璟希望看到的。

李从璟先是对图巴克的遭遇表示了同情,随即道:“大汗,鞑靼部的遭遇让人同情,又为之愤慨,而您作为鞑靼部的大汗,心系百姓,处处为鞑靼部子民着想,叫人敬佩。”到这,语气渐渐厚重、激昂,“契丹者,狼子野心之辈,自耶律阿保机建国之后,便一直不曾停止过对外征战,让原本和平安宁的草原烽烟不息,实在是草原罪祸。本朝自太宗以来,草原民族与汉人渐成一家,彼此感情深厚,大唐对草原兄弟,一向也是待之优厚,但凡有南迁之民,莫不妥善安置。归根结底,大唐也希望草原的和平能够长久。如今契丹趁乱而起,荼毒草原,不仅让草原诸部灾难深重,也屡屡寇边,让中原志士愤然不已。大唐欲击契丹久矣!只是先前中原内乱不宁,朝廷分身乏术,这才让契丹有了壮大之机。如今,中原既定,我朝陛下英明神武,坐拥中原,俯瞰九州,岂会缺乏吞吐八荒之志?当此际,契丹这颗毒瘤,便不可不拔出!”

李从璟这番话,让图巴克眼前一亮,他最后道:“光复平州,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又言:“大汗只能不知,在本帅北上之前,为耶律敌烈窃取的胜州,已重归大唐矣!”

图巴克惊讶的啊了一声,“胜州已为大唐王师收复了?”

“正是。”李从璟头正色道。

因李从璟这番话,图巴克信心大增,他不无激动的向李从璟再度确认,“大唐皇帝陛下,真有出击契丹,以压制其发展之意?”

李从璟庄严肃穆的头道:“我王师相继光复平州、胜州,今我百战军又现身于此,难道还不能明这个问题吗?”

李从璟这话半真半假,让人难以辨别,但李从璟最后那句话,却是货真价实存在的事情,特别是李从璟作为卢龙节度使,竟然出现这里,其意如何,是为先行探路,还是为先击契丹,这些固然难以揣度,但最起码,这就让人不能不相信,大唐的确是有出军草原之意的!图巴克欣喜起来,这个消息让他情难自禁,他连连道:“这真是太好了,太好了!”

“从始至终,大唐都是希望草原和平安宁的,并不希望看到有人打破这份平衡。”李从璟继续丢出重磅炸弹。

这话让图巴克瞬间外焦里嫩,这才是重。大唐为了自身强大,让中原能安稳,不受草原民族袭扰,自然是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邻国的,对于草原而言,保持各方势力均衡,彼此牵制,实力又都不足以对大唐形成威胁,这才是大唐对草原最重要的国策。只有这样,大唐皇帝才能永远是那个高高在上“天可汗”,在草原事务上保持足够的影响力,甚至是一言九鼎的影响力。

而如今,契丹强势崛起,打破草原平衡不,还屡屡侵袭唐境,这就让大唐无法坐视,必定出手改变这种局面。而在李从璟的话中,有意无意中总在强调,当今的大唐皇帝是有吞吐八荒的雄心壮志的,大唐能从入主中原,也正明了这一。从常理上讲,大唐在入主中原后,的确是应该征服天下的!

图巴克想道:“当年天可汗在位时,也是化家为国,从一地称王到入主中原,在他平定汉人国邦之后,立即就对草原动手,即便是当时强大如突利、颉利可汗,也只能在大唐的兵锋下被征服,难道,如今历史要重演了?”图巴克越往深处想,越觉得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再看李从璟,年纪轻轻,却手握雄师数万,在草原风云激荡之际,竟敢孤军深入,这份气度胆量与才干,岂不令人折服?而一个强盛的王朝,不就是因为有许许多多这样杰出的人吗?当年的李靖、李绩、薛仁贵等,都是如此雄才大略!

想到这,图巴克浑身都微微颤抖起来,他仿佛看到了什么,又仿佛正在把握什么,这让近来一直处在焦虑、绝望中的他,顿觉浑身的血液都沸腾了起来。这种感觉,就叫做看到了希望!

图巴克站起身,离开座位来到李从璟身前,庄重的道:“李将军,鞑靼部不欲往北,不欲往西,不欲往南,唯所愿者,在东归故土也!望大唐,望李将军,能帮助我鞑靼部重拾尊严,重归故地,我鞑靼部十万勇士,愿为大唐王师先锋,与契丹对决阵前!”

李从璟也走出案桌,一副激动的模样,抓住图巴克的手,动情道:“大汗,大唐等得就是大汉这句话啊!有大汗这句话,有我大唐雄师与鞑靼勇士联手冲锋陷阵,耶律阿保机何惧,契丹何惧?鞑靼何愁不能回到故地,草原何愁不能重拾和平?”

图巴克紧紧握住李从璟的手,老泪纵横,“有大唐王师,有英才如李将军者,鞑靼重归故地有望,草原重归安宁有望矣!”

话至此处,两人相视大笑,一副惺惺相惜,相见恨晚的模样。

巴拉西早已经热血沸腾,激动难耐,在一旁握着拳头,看他那副模样,却是恨不得立即厉兵秣马,与李从璟一道,去冲杀契丹蛮子,夺回原本属于他们的草原,建功立业了。他身后的莫西里等人,和他的神色如出一辙,皆是充满希望,直欲立即与契丹开战。

唯一不同的,是静静坐在桌后的阿狸,她脸上也是密布笑意,眼眸里闪动的晶莹仿佛要溢出来,但是比之巴拉西和莫西里等人,她的神态却是最为平静的那一个,并没有太多的兴奋、激动之色流露出来。

李从璟和图巴克达成共识,这是李从璟此行的最大目的,亦是图巴克、阿狸请李从璟至鞑靼部作客的最深层次用意,这个共识达成,最为关键的问题便得到了解决,接下来就是安排双方合作、兴兵等等一系列事宜。

此事不是不急,但却不是能够立马就谈的。这样的军国大事,能讲究步骤,一步步来。当下,最重要的,是稳固双方达成的这个共识,同时各自思考接下来的行动安排。毕竟合作、兴兵这样大事,具体实行起来,不可能像图巴克得那样,鞑靼部会傻头傻脑真全部冲锋在前,为唐军鞍前马后,而李从璟自然也不能让百战军在任务分配中太吃亏,所以这需要双方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先各自好生谋划,然后再拿到一起讨论。

当即,又是一次大宴,到了午后,双方才尽欢而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