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十国帝王 > 章五十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1

十国帝王 章五十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1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1:34:09 来源:88小说

?(第二更。■↑顶■↑■↑■↑,v.)

百战军发展至今,赖李从璟不惜血本培养军中将领、提升各级将官素质,现已大有成效。在淇门建军之初,李从璟便自掏腰包,为军营请来先生,教授队正以上-将官识字,使其“识字明理”,以此进行文化启蒙。

读书识字,是启迪智慧、培养思维的绝佳方式,抛开那些天纵奇才或有大势运的人不谈,寻常人要想成才,提升己身文化素质是必然道路。乱世道德沦丧,人心不古,礼崩乐坏,人行事往往没有顾忌,随心所欲,李从璟让百战军中将官皆读儒家经典,不仅有正其心、谨其行、提高其忠诚度的想法,亦有挖掘其智慧,让其更懂用兵之道的用意。

正是受益于此,百战军建军至今,虽扩展极快,却军纪严明,军风刚正,从无犯上作乱之举。在攻占平州时,大军虽付出颇大代价,诸将皆恨平州百姓不助王师,但李从璟抚民三策既出,无一将违抗军令。究其原因,固然是李从璟威信无两,但也有百战军素来作风中正的原因。

若非如此,李从璟何以能让平州百姓归心,又何以能名震幽云,让黄宗等人甘愿来投,甚至被传为“幽云之福”?

不仅如此,将士素质提升,眼界开阔,深解义理,也使得他们更能理解用兵之道。军情处、斥候都无一不是高技术含量的兵种。百战军在河上与王彦章阵战时,孟平数出陷阵都、横冲都,最后攻破敌阵;李从璟入草原后,郭威带林英、林雄领君子都转战草原,连战连捷,这都非寻常军将能为。百战军之所以能常胜不败,不仅因为李从璟能征善战,更是因为军中各级将领能战善战!

李荣乃是最早跟随李从璟的老将,又是斥候出身,本身心思就活泛,感知力非常,能见微知着,善于精益求精,后经过百战军培养,又在军情处历练多时,其或许不擅长领大军阵战,但其“特种作战”的思维,恐怕军中少有人能与其并肩。

因是,李荣出方才那些话,并且能想出破敌“妙计”,并非奇事。

当下,李荣将心中所想细细与黄宗三人了。黄宗等人细听之后,皆以为可以一试,就连许伯先都没有异议。

黄宗道:“李将军此计甚妙,若能顺利实施,要破契丹不难。只不过我等要神不知鬼不觉摸清契丹粮草,并袭击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尝听闻,粮者,军之命脉。契丹蛮贼劳师远征,想必对粮草格外重视,防备必定极严!”

来李荣的计策很简单,如黄宗所言,就是四个字:袭敌粮道!

“此计要想出来并不难,难就难在能成功做到。”李荣头道,忽而笑了笑,对众人:“此事若是换做他人,或许不能为,但诸位久在山林,本就擅长奇道,正面迎战大军可能力有不逮,但要在荒郊野外,摸清契丹粮道并袭击之,诸位之能远在一般军队之上。再者,军帅在营州被围之前,已令第五姑娘在外布置了大量军情处锐士,有军情处相助,我等行事足以事半功倍。”

“第五……姑娘?”

“军情处?”

“那是何人?”

一位姑娘,一个从未听闻过的存在,让黄宗三人大感不解。

李荣露出神秘之色,“往后诸位慢慢就知晓了。”

接下来,李荣带着黄宗等人,并八百壮士,继续往北前行。因为越来越靠近营州城,众人的行踪也越来越隐蔽,到最后已是接近于昼伏夜行。

这日,大队人马正行走在山道中,转过一个弯,突然看见道中高高立着一匹高头大马,不偏不倚,正好挡在了路中间。那匹马分外神骏,瞧见众人出现,不跑也不跳,弯着低着的脖子打了个响鼻,竟然像是在对众人打招呼。

路旁的石坎上,有一个坐姿不羁的男子,正在狼吞虎咽对付手中的一张大饼。他出现在众人视野中时,正好打了个饱嗝,不前不后正好和骏马响鼻同时,两种声音一同响起,就显得有些喜感。

黄宗等人不期路上竟会遇到陌生人,不免大惊。要知,他们在赶路时,本就格外注重隐蔽行踪,何以会突然碰到外人?而且看对方的神态,明显是在此处等着他们!

不等黄宗等人反应过来,那人已经扯开嗓子,对路中的骏马骂道:“你给老子闭嘴!他娘的,逗你二爷玩儿呢?二爷不出声你也不出声,二爷打个嗝,你还放个屁跟老子唱和,你是匹马,不是个人,你要记住你自己的身份!”

骏马呜咽一声,像是听懂了那人的话,又像是在表示抗议,迈开蹄子跑两步,终于不再挡在路中间。它跑到路边,对着一株野花撒起了尿,还像人一般,咧着牙齿仰头发出一阵长笑。

这一幕让黄宗等人哭笑不得,但那男子却露出满意之色——也不知他在满意什么。

训斥完骏马,吃饼男子似乎觉得还不尽兴,在石坎上站起来,拿剩下的半张饼,指着李荣等人,大声道:“你们走得太慢了,照你们这速度,走到营州城,战事都结束了,那还有什么搞头?告诉你们,二爷很不满意!”完,用牙齿撕扯下一块饼肉,卷进嘴里,大口咀嚼起来。

黄宗等人不明所以,怔怔望着那位吃饼男子。许伯先问黄宗,“老黄,是这人脑子不正常,还是我们有病?”

黄宗瞥了他一眼,懒得话。

李荣笑着上前,向吃饼男子抱拳,“赵统领,多日不见,别来无恙!”

“无恙,怎能无恙?二爷有恙得很!”赵象爻跳下石坎,走到李荣身前,打量了黄宗、许伯先、陆君严这几位“同道”几眼,撇撇嘴,“李兄,你这次带回来的人不如何嘛,赶二爷当年差远了!”

陆君严等人脸一黑,李荣清楚赵象爻脾性,不欲其与黄宗等人多言,直接进入正题,“赵统领在附近多时,可曾有什么收获?”

“那是当然!二爷出马,何时差过?”赵象爻只差没拍胸膛,“经多日侦探,契丹粮道所在,已被二爷我锁定在三条路线上,只待你带人到此,便可彻底查清契丹粮道具体所在!”着,一挥手。

一位青袍男子,不知何时已出现在赵象爻之前坐着的石坎上,此时跳下来,掏出一卷锦帛,交到赵象爻手上。

赵象爻打开锦帛,展于众人眼前,立即让众人一惊。

这是一幅简易地图。

地图上有三条红线。

……

片刻之后,赵象爻收起地图,悠然开口,对李荣道:“吴长剑那厮随大当家去了渤海国,第五那丫头呆在军帅身边,现如今营州城外的主事就你我二人。临行前,军帅已向我言明,此番后续之事,但听李兄安排。不过,现如今路有三条,你我却只两人,如何分工,在最短时间内探清这三条路线虚实,却是需得仔细考量一番了!”

李荣不动声色,反问道:“依赵统领的意思?”

赵象爻和李荣同为军情处三大统领之一,如今军情处统率桃夭夭护卫莫离前往渤海国,唐境里的军情处事务,一向是第五在居中调理,算是暂时接替了桃夭夭的职务。然而身为军情处统领,李荣和赵象爻都知,第五尚且年幼,虽久为桃夭夭副手,能处理军情处日常文牍,却无法调度、指挥整个军情处,如今真正对军情处事务提纲挈领的,实际上是李从璟本人。这也是第五近来一直在李从璟身边的原因。

除开第五姑娘,和跟随在桃夭夭身旁的吴长剑,如今军情处中赵象爻和李荣地位最高。李荣资格老,能力出众,早在军情处创建时,就是三统领之一,赵象爻无法与之比肩,这也是李从璟让赵象爻听令于他的原因。

但李荣却知晓,以李从璟和桃夭夭人尽皆知的暧昧关系,加之赵象爻和桃夭夭的渊源,他是无法将赵象爻当作寻常后进来看待的,所以此时他并未乾坤独断,而是询问赵象爻的意思。

李荣既然问起,赵象爻当仁不让,道:“依我之见,李兄与我各领一部人马去探寻一条路,至于第三条……”他看向黄宗,“不如就请黄兄统带如何?”

从大来,百战军强,“义军”势弱,从关系上来看,百战军是主,“义军”是客,“义军”前来助战,只能依附百战军行动。赵象爻提议让黄宗独领一路,无疑是对他的“重用”和信任。

黄宗先是一愣,随即喜而抱拳,“将军有令,不敢不从,唯恐不能胜任!”

李荣了解赵象爻,知道他虽平日行事放-荡不羁,就像方才,见面就黄宗等人不如他当年,但在正事面前,他亦严肃中正不输任何人。听了赵象爻的建议,李荣笑而称善。

……

在距离营州城不到千里之地的西方,一支铁甲精骑正在茫茫草原上急速行军。这支大军人数众多,少也有两三万人,尤为可怖之处在于,其中尽皆骑兵,人各双马。

此时天色已近日暮,落日如金盘,在遥远的地方和地平线亲吻,天边半红半黑,如烟如雾。

大军前部,一位契丹将领奔向一位年轻人身边,对他道:“太子殿下,天色已晚,大军是否扎营?”

在任何一个国度,能被称之为太子的都只有一人,契丹亦如是。年轻却不稚嫩的太子看向东边,马不停蹄,淡漠道:“营州战事吃紧,耶律敌刺元帅久攻不下,父皇已经震怒,我等当昼夜兼行,力求早日抵达营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