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十国帝王 > 章一百零二 八仙过海显神通 天下大争在我侧7

?(感谢毒蛇兄、天山下人、丛台的余晖、lengin110的月票。```-```

ps:今天肯定会有三更。

ps:求保底月票,红票同求。)

大梁城出现在视野中的时候,马背上的李从璟,眼神有刹那间的失神。

大梁或许不是一座军事雄城,但梁朝以此为根基经营数十年,气派不可谓不大。李从璟自然不是有感于大梁城的雄伟,而是看到大梁,就意味着对梁之战已经进入到最后一战,梁朝命运如何,大唐能否入主中原,天下局势的走向,就看他这一仗打得如何了。

在城前观察大梁城的时候,李从璟的心情并未因为之前的连番大胜而有丝毫轻松,他看起来很郑重,目光落在城头,也没有话,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大梁城的防备看起来无懈可击,要拿下这样一座大城,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原本的历史上,李嗣源率唐军先锋到达大梁时,朱友贞已死,梁臣开门投降,是兵不血刃拿下的这座大城,从而宣告了大梁的灭亡。但现在的情况明显不太一样,大梁城中几乎是凭空出现了一个皇甫麟,历史也因此有所变化。李从璟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他这个穿越客,已经影响了历史的进程,历史是不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而已经起了变化,不再在原本的轨道上继续前行。

“大梁……”莫离似笑非笑,“看起来很不好打下来啊!”

“三日。”李从璟缓缓开口,“三日之内,必须攻克此城。”

莫离了头,“若是三日不能克城,各方梁军就能抵达大梁,到时候我等危矣。”顿了顿,“不得不,这是一件很艰苦的任务。”

莫离这话完,李嗣源和李绍荣也策马过来,两人身后跟着各自幕僚或者部将,一时间,聚集在这里的将领文士,光鲜夺目。

李嗣源问李从璟,“攻大梁需得速战速决,你可有好的法子?”

他这话完,诸将都将视线集中在李从璟身上,安静等待他话。前日对戴思远一战,大军之所以能胜,且胜得干净利落,李从璟的布局谋划无疑是关键。在军队这个有实力就是爷的地方,李从璟无疑已经树立起了绝对的威信,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李从璟看着大梁城,脸上无悲无喜,道:“法子只有一个:打就是了。”

众将还以为李从璟有什么让人意想不到的奇计,没想到他一开口就是这样一句话,一时间所有人都有些发愣。这看起来似乎很无理,若是这样简单,任何一位将军都能去做,还需要众将刻意跑过来询问?

将诸将的表情收在眼底,李从璟手指着大梁城,解道:“大城在前,大军在侧,敌明我明,胜败之争,但凭实力而已。大梁虽固,然则城大兵少,我听闻皇甫麟临时招募了两万新卒,这让大梁看起来固若金汤,实则不然。若是面对寻常军士,皇甫麟或许能够守得住。但如今我身后站着的,是两万百战军。有百战军在此,破这样一座城池,又有何难?若非如此,我何必请奏陛下发百战军前来支援?”

李从璟这话一出,所有将领都一阵默然。

很狂妄的一番话。

李从璟似乎看见了城头伫立的皇甫麟,他微微一笑,轻声道:“我有雄师,可轻取尔城。”

百战军,攻城了。

在攻城之前,李从璟几乎没有做战前动员,他只是指着大梁城,对前来领命的诸将道:“给本帅,夺下它!”

六个字,含义简单明了。不时,百战军万八将士,人人皆知道了这六个字。

这一战,李从璟身先士卒,不顾李嗣源相劝,亲自攀爬云梯,与万八同袍浴血奋战在一起。仗一开始,就没有半刻停歇,大军不分日夜,持续猛攻。城墙内外,一时间尸积如山,血流成河。

第一日白天,百战军就攻上了城头。但立足不到一刻,就被梁军重新夺回了阵地。攀上城头的三十二名百战军将士,人人皆淇门老卒,悉数战死。

当日夜,孟平亲自攀城,率部再次攻上城头,这一次,他坚持了足足两刻时间,城头上的百战军将士,一度超过百人。最后,一百五十六人,半数陷阵都锐士,皆死于城头。孟平摔下城墙,身负重伤,幸被云梯上的将士不顾生死拉住,才得以保全性命。

黎民之前,李从璟在军营立生死碑,刻上自己的名字后,率领五百君子都,于辰时再度攻上城头,并浴血冲杀在前。当是时,城头出现两片百战军立足之地,杀得梁军大骇,后被皇甫麟以大刀阵赶下城头。五百君子都,只有不到百人生还,李从璟亦受创。

正午,蒙三率部以撞车撞塌城门,一度攻进瓮城。

李嗣源和李绍荣轮番上阵,亲冒矢石,多次取得突破性战果,大梁城已不复最初之坚固。

至此,唐军先锋大军伤亡已过三千,其中八成为百战军,更有近半为老卒。

黄昏时,皇甫麟冲进皇宫,将正愁眉苦脸在后宫担心受怕的梁主朱友贞扶起,强行将其携至城头,并昭告大梁军民,皇帝亲自督战。朱友贞置身城楼,哭泣不停。后,哭泣声骤止,一袭黄袍出现在城楼,面对唐军巨石锋矢而不为所动。梁军由此士气大振。

当日夜,唐军再无更进一步战果,而死伤激增。

与此同时,从河上赶回的段凝大军先锋数千人,已近逐渐接应大梁。然,这批河上梁军却在半路遇到人数不明之唐军夜袭,被杀得丢盔弃甲,人相践踏,死伤过半,残部仓皇逃回河上。自此,段凝按兵不动,不敢再向大梁派遣一兵一卒。

深夜,唐军集中营里所有文吏,一夜间书写劝降书千余封,由唐军弓箭手射入大梁城中。书中言明唐军击溃河上援军之事实,逐条分析梁败唐胜之理,并正告大梁军民,梁朝大势已去,大梁已成孤城,早晚必下,而唐帝李存勖已亲率十万大军,不日即到,若梁军不降,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随即,李从璟不顾有伤在身,于大军中挑选死士,并立下血誓,大梁不破,诸将一律不下火线。当此时,唐营数万将士,齐吼誓死夺下大梁。其声远传数里,大梁城内军民清晰听闻,梁军将士,无不骇然。

第三日,李嗣源、李从璟、李绍荣,各带百名死士攀城,未时三刻,百战军攻上城头数百人,遍地开花,与梁军殊死肉搏。皇甫麟亲率梁军死战之士,与李从璟当面碰上,两人厮杀在一处,一时胜负难分。

李绍城身中三刀,肩插利箭,血流不止,犹在力战。

蒙三和不顾重伤在身的孟平一道,再次攻进瓮城。

李绍荣将被赶下城头之际,彭祖山率亲卫冲上城头,与其并肩作战。

河阳军陈青林,独辟蹊径,推倒巢车架上城头,在死伤过半的情况下,于城头站稳脚跟。

杨重霸力斩三员梁将,甲胄碎成条,亦大破梁军。

李嗣源一箭射落城楼上的黄袍之人。

随着一声轰然巨响,大梁城门轰然倒塌,百战军涌入城中。

战至日落西山,梁军尽溃,大梁被唐军攻占。

梁主朱友贞死于乱军之中。

皇甫麟被生擒。

李从璟克大梁之战,以数百字之篇幅,载入唐朝史册。史称“军士死战,将帅浴血,由此三日,王师伤亡过半,而大梁城破。百战军之名,经此震动天下。”

和夜幕一起笼罩大梁城的,是唐军排山倒海的欢呼声。梁朝皇宫,自此为大唐皇宫。

……

生擒皇甫麟的不是别人,正是李从璟自己。皇甫麟被李从璟擒住之后,只是长长叹了口气,并未多什么不平之言,坦然受死。

但李从璟没有杀他。

大梁被唐军攻占之后,李从璟在城墙上对皇甫麟,若是愿降,他不仅可以留有一条性命,还可在百战军担任一军三千人的主将。

“我领大梁军民奋力抵抗,给唐军带来如此之大的伤亡,你竟然不杀我?”皇甫麟听清李从璟的话之后,震惊的无以复加。

李从璟道:“若无你皇甫麟临时出头,大梁原本可以毫不费力拿下,百战军因此多付出了至少数千条性命的代价。你给我带来这么大损失,想要一死了之,未免太便宜你了。这笔账大得很,日后你得好好还。”

皇甫麟摇头叹息,“输给你李从璟我皇甫麟本没什么不服气的,这回坚守大梁让百战军平添伤亡,我也没什么好的,大家各为其主,刀兵相见乃是军人本色。身处大争之世,凡有血气者,皆有争心,人活这一辈子,总得为自己拼一把,无论胜负成败,都不愧对自己,也算没白活一遭。至于最后结果如何,你我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此而已。”

他笑了笑,举起手对着天空比划了一下,“其实我也知道大梁城是守不住的,我虽然有两万新卒,但却缺乏可用的将领,大将将一起也没几个,真到了生死相搏的时候,没这些军中骨干,是打不赢仗的。城破那一刻,我原本以为我皇甫麟就是夜空一颗流星,虽有过夺目的光彩,但却一闪即逝,不着痕迹。现在我知道,看来我的这道光还有的亮,不定还可以亮上百年千年,让后世的人都知道,在这个离乱的世道,也出现过皇甫麟这么一个将军。”

到这,皇甫麟对李从璟正礼而拜,“我,皇甫麟,愿自此跟随军帅,效犬马之劳!”

扶起皇甫麟,李从璟面有笑意。

他俩一起转过身,居高临下俯瞰大梁城,此时,城中灯火辉煌,那是唐军在各处接手防务,也有军士在四处安抚百姓。

皇甫麟有些感慨,对李从璟笑道:“现在,大梁城是你的了。”

李从璟张开双臂,深呼吸了一口。

天下从此无梁。

唯有大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