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1617 > 第九百三十五章 简报

大明1617 第九百三十五章 简报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23:22:16 来源:书海阁

从锦州过境后就简单了,一路横渡下海,再乘船到皮岛,然后三百多人再一路抵达宽甸。

岛上原本就有两千多和裕升在辽东招募的新兵,也就是步兵第十二团的架子已经搭起来了,温忠发一至便带走了大多数人,在皮岛上只留了一个港口基地,几个连的兵力保护港口和仓库,大半的部下随他一起前往宽甸。

在宽甸和铁山,仍然有大量的辽民衣食无着,经过军司允许后,温忠发又招募了大量的流民编成了两个团的辎兵,辅助战兵开辟前进基地。

在宽甸,到处是高山密林,险峻之处山道异常崎岖,当年刘铤进兵之时,明军就是在溪流和山地里艰难前行,有不少地方需要砍伐灌木和树林才能继续前行,这也导致这一路的明军行动异常困难,最后失期。

待后金打跨了好几路的明军后,刘铤这一路才姗姗来迟,结果被后金兵伏击合围,明军多半战死,朝鲜兵选择投降,在层层重山与密林之中,至今犹可见当年战死明军将士的尸骨与残破的兵器甲仗。

商团军的基地,就建在宽甸堡东南侧的密林之中,前方就是鸭儿河,数十里外就是牛毛寨,再走不到百里就是阿布达里岗,也就是刘铤所部被歼灭的地方,十二团所部有一个精锐的山地步兵营,张瀚同意将温忠发等人调任至此,主要原因也就是想叫山地重步兵有用武之地。

在此驻军之后,首要之事就是保障粮道,也就是补给路线。

从大局来看,现在东江镇的核心控制区还是皮岛为核心的一系列的岛屿,次核心区域就是铁山和义州等离海和鸭绿江很近的地方,甚至是朝鲜境内。旅顺因为袁可立和毛文龙的重视也是次核心区域,但东江兵战力所有不足,去年张盘拿下了金州,但无力控制,只能又重新放弃,金州和复州等数百里地方成为东江镇和后金政权的扯皮区,就象是鸭儿河到牛毛寨等地一样,东江游兵和后金哨骑经常在大山里互相攻击,但并不代表东江镇已经获得了控制权。

再次一级的就是各个游击区了,东江镇极盛时的天启六年,远到赫图阿拉和接近辽中的甜水井都算是东江镇的游击区,毕竟毛文龙确实派出大大小小多股部队去这些地方进行游击战事,在天启六年之前,东江镇是以煽动造谣和投毒等手段为主,天启六年时是东江镇活动的最厉害的一年,兵锋直抵赫图阿拉。

经过数月经营之后,十二团终于在宽甸六堡区域建立了多个基地,最大的可容纳千人左右,最少的也有数百人。

废弃的六堡其实底基尚在,都是用大块的条石筑成,这六堡是李成梁主持修筑,有此六堡,对女真人的威胁很大,当时女真部落势力最强的是董鄂部,直接被六堡压的喘不过气来。然而二十年后,当李成梁再次为辽东总兵时,努儿哈赤已经基本完成了对女真各部的兼并,反而是六堡孤悬在边墙之外,面临女真人的巨大压力。

为了使自己不失名将之威,李成梁主动拆毁六堡,撤走数万军民,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六堡汉民的斑斑血泪,至今可见踪迹。

一个中队的步兵自从林中穿梭而出,行走在大片的稻田边缘。

一条小河蜿蜒流过,这应是鸭儿河与苏子河的一条支流,从山间和有限的平原地区穿梭而过。

四周层林尽染,到处是绿色和浅黄色的树木,大群的飞鸟不停的飞掠过天空,那是往南方过冬而迁徙的鸟群。

走兽在从林中活动着,但白天时很少有野兽会发出明显的吼叫,等天黑之后,兽吼声就是此起彼伏,一刻不停。

这是一处几乎没有开发过的地方,所有的一切都近乎于原始从林。

在数十年前时,这里有六堡为核心,四周的从林被砍伐,山峰被烧荒削平,人们建立村落,开垦荒地,在这里以耕作和射猎打鱼生存下来,后来家园被毁,辽东明军强制汉人搬迁,在商团军的基地旁,一座座大山的间隙是小块的平原区,到处可以看到被烧毁或是遗弃的村落残骸。

稻田是去年时先发人员开垦的,东北的气候和土地其实很适合种稻米,几百年后松嫩平原成为中国最大的粮仓,主打作物就是大米。

在这里有河流水域,引水方便,基地建立的时候正是春季,适合开垦种稻,到了夏末时节,稻穗已经十分沉重……宽甸这里的田亩荒芜多年,烧荒过后地力充沛,水源也是足够,金黄色的稻穗挂满稻杆,将稻杆压的弯下腰来,一阵风吹拂而过,稻田如海水般的上下翻涌着。

步兵们穿着黑色与银白色交杂的铠甲,多半是外披铁甲,内穿锁甲加绵甲,加上铁网裙,护胫,皮靴,铁盔,长短兵器,盾牌,投枪,短弩,手铳,然后是背包,水囊,饭盒,铁锹等杂物,每人负重都在七十斤以上。

“坐!”

带队的中队长一声吆喝,所有的重步兵才停住脚步,缓缓坐在稻田边上的田埂上。

“休息十五分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中队长又吆喝了一声,然后自己坐下,解下头盔,汗水哗一下从头盔里流淌了出来。

每个人的头盔内几乎都是一样的情形,汗水从铁盔里沽沽流出,每人的头发都湿透了,甚至由于流汗太多,天气又热,头发梢上都结了盐晶。

“真不如剃光头爽快。”

“咋,想当鞑子?”

“你他娘的才鞑子,老子只是想凉快。”

“少废话了,嘴干裂了也堵不住你们的嘴?”

步兵们七嘴八舌的说着话,卸下头盔之后就解了水囊开始喝水,喝饱了水之后众人开始半躺在田埂上休息,因为是短休,并不能解下沉重的铠甲,不过好在可以放下兵器,半躺着身上的负重也减轻了很多。

重甲山地步兵的武器也是十分沉重,他们多半是长短兵器配合使用,长挑刀,虎牙枪,铁矛,铁枪,马槊,铁镗都有,短兵器则是改良之后的戚刀,也象骑兵用的马刀,刀柄厚实,有护手,刀锋底厚而前薄,刃口十分锋锐。

加上每人都配有的短火铳,也有人用短弩或是投枪,阔刀,飞斧等物,这些兵器都要随身携带,长兵器一般都有五六斤重,听起来并不沉重,但背着几十斤的铠甲和重物,于山林中攀爬行走,有的地方连小路也没有,纯粹是密林和灌木,在体力消耗特别厉害的时候,一柄沉重的兵器也就成了不小的负担。

“做一下简报……”中队长第一个站起身来,对麾下的五十多个部下道:“今日是卯正出发,现在是申末,翻山七座,来回行程四十五里,午时初刻休息,午饭时间一刻钟,休整一刻钟,申末休息一刻钟,在酉时二刻之前回营。无人掉队无人缺员,本中队完成了今日越野拉练的训练计划,明日继续拉练,完毕。”

一个队官仰脸笑道:“咱们今日多走了五里,可是真不容易。”

另一个队官道:“早晨六点出发,下午五点返回,十一个小时来回四十五里,要是在平地上轻装能叫人笑死,记得咱们在李庄时拉练,不披甲普通越野跑,一小时十里,四个半小时就能完成今天的科目,要是在操场跑圈,两刻钟就得跑五里路哩。”

中队长点头道:“全身披甲负重,翻山越岭,有的地方还没有路,平均一小时四里路,谁敢笑咱,叫他来试试!”

中队长又对全队人道:“按标准,咱们的拉练基本合格了,能在这茫茫大山里一路走几十里,还是披甲负重,这很不容易。将来就算打仗,还会有辎兵随行,帮着带杂物和粮食补给,咱们的体能训练要坚持进行,过一阵子,还是要以队列和阵战训练为主,你们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各人的兵器要操练纯熟,长枪手和刀牌要配合好,长刀和长枪要配合好,步阵和骑队要配合好,我们在山地里要以大小三才阵为主训练,各人自身的技巧也要紧,首先自身要有力,打熬力气每日断不得,然后紧练厮杀的技巧,出枪出刀的时机,角度,怎么抢在敌人之前出枪,又要务必得中,这不是嘴说就能行的,要是没日夜操练,给个壮汉一杆枪,叫他扎人也不知道怎么扎,出力,收力,再出枪,每个动作都是学问,光学会了还没有用,得千锤百炼,下意识的反应……你们不要不耐烦听,我亦知道说过多次,但你们真听进去了,战场上就能救你一命……不要想着建功立业,老子打了五年的仗了,为张大人出生入死多年,告诉你们一句实话,战场上不想立功,只想保命的人,往往就能立功,还能保命!”

这是真正老兵说的话,多半的山地步兵也都听进去了……他们多半也在十三山打过仗,见过血,甚至手上有人命,知道什么话是真正的金玉良言。

喜欢大明1617请大家收藏:(wuxia.one)大明1617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