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1617 > 第八百八十四章 对镜

大明1617 第八百八十四章 对镜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23:22:16 来源:书海阁

代善说完便走了,只留下皇太极在原地发呆。

海盖复等州在天启三年遭遇了可怕的屠杀,主持者就是代善和阿敏等人,当然也是受到了努儿哈赤的命令。

在夺得辽中和辽南之初,努儿哈赤还是打算好好利用汉人的人力,对擅杀汉人的女真官兵进行了严厉的处罚,也不准随意抢掠汉人的财物和田亩,到了天启四年,局面已经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

最关键的变化就来自于粮食的产量。

连续多年的绝收和减产,灾害导致粮荒,辽东辽中辽南全面缺粮,缺粮也导致人心浮动,甚至八旗的战斗力都被削弱了不少……现在八旗脱产的官兵数量还很少,主要原因就是平时束缚在田亩之中或是被派去采摘人参干果,或是渔猎了。

这些农业活动不会增加旗丁的战斗力,也是上层贵族之间最为担心的事情。

女真人是纯粹的军事组织,它成为国家还没有多少年,这个所谓国家就是一个大型的强盗集团,他们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抢掠和兼并,这都需要强大的武力。

当上层发觉抢来的土地没有收成,治下的百姓养不活自己时,这些所谓的贵族,其实的强盗头领们想做什么,还需要多想?

皇太极呆征了半响,直到远处的塘马赶过来。

“启禀大汗,”穿着箭袍的塘马半跪着道:“远征蒙古的诸贝勒回来了,距离还有近六十里路程。”

“好,”努儿哈赤笑道:“这倒是很巧,让我们去迎接。”

……

这一次远征蒙古的战事是女真人这两年对蒙古的一系列的常态战事之一。被征伐的一方是以嫩江和阿鲁科尔沁各部中的异已不服份子为主,力量孱弱,部落的实力也很差。

贝勒硕托和贝子德格类等人奉命率三千多披甲人和旗丁跟役出征,由于是征伐蒙古,所有跟役都是有马的跟役,三千多骑兵带着大量的战马从草原折还,他们是仲春时出征,当时麦子还没有结穗,现在却已经要成熟收割了。

努儿哈赤下令杀两头牛迎接出征的大军,硕托等人下马,匍匐在地上,抱住努儿哈赤的脚部,行最高礼节的抱见礼。

总兵索海上报道:“此番出征,击破桑图台吉的部落,得到七百匹战马,两千八百八十二头牛,一万三千三百三十只羊,一千二百八十口人,还有骆驼五十头。”

“很好。”努儿哈赤面露高兴之色,吩咐道:“八位旗主贝勒和都堂商量,除去公中留下的,剩下的牛羊战马和丁口赏赐给立功的贝勒贝子和阿哥们,由他们各自赏赐自己麾下的立功将士。”

索海又道:“桑图台吉有信给大汗。”

努儿哈赤今天的兴致很高,当下叫人搬来凳子,坐下道:“读来听听。”

这时天色陡然转暗,各人都觉得风力渐渐大起来,强劲的南风吹动人们的衣袍袍角,吹拂着麦田往下弯下去,象是一层一层的波浪,远方的林地中发出唿哨声响,远方的羊群和牛群发出此起彼伏的叫声,被俘的蒙古丁口神色呆滞,被披甲的女真人看管着,他们还算幸运的一群,不会被屠杀,也多半会全家老小在一起,妇孺种地,男丁则被编入蒙古左右翼,替女真的大汗南征北讨。

“万国之主……”索海开始大声朗读起来,他故意用蒙语,很多女真人都直接说蒙语,大半的女真人也能听的懂蒙语,索海高声读道:“万国之主,英明汗父,我的妻小人畜,都被你派的兵抓去。我本人没有过错,要追究起来,是我父亲当日得罪了大汗,怎么能怪我呢?就象过错在我,也是因为那次,我手下的人在兀尔筒河狩猎,与科尔沁的使者相遇,科尔沁的使者有错在先,被我的人抓起来。这件事已经向大汗说明白了。如果错误因此而起,我受到的惩罚也是够多了,希望大汗能够垂慈怜悯,把我的妻小还给我。我的财物愿全部献给大汗,平时想得到一个奉献的机会都没有,这次我并无任何怨言。大汗曾经叫我不要因为将来的流血战争而担心,希望大汗记得那时的话,怜悯于我……”

四周的女真人听着,贝勒,贝子,阿哥们,还有都堂总兵们,游击到奉御们,梅勒章京,甲喇章京,牛录额真和牛录章京们,所有人都在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采。

他们确实满意,征伐了一个部落,打击了一个不怎么服从的蒙古台吉,现在对方服软了,如狗一般的跪伏在大汗面前乞求原谅和宽恕,并且表示愿意奉献财物,就是说除了抢掠所得,这个部落还会挤出最后一滴羊奶来换取平安,换得女真人的信任,这种感觉,叫在场所有的女真人都感觉无与伦比的尊贵和自豪。

……

天黑之色,辽阳城中到处是一片死寂,只有最高层的贵族们的家中灯火通明,保持着相当的热闹。

皇太极收到邀请,今晚要去汗宫赴宴。

他在精心打扮自己,铜镜里是一张方面大耳稍显肥胖的脸庞,眼睛很大,眼神坚毅,鼻梁高耸,谈不上英俊,但从衣饰到举止仪容都十分精心的设计过,叫人一看就心生敬畏,有一种十分明显的军事贵族的气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剽悍,英武,孔武有力,有决心和意志,同时十分尊贵,也富于权谋智计,同时还有学识,这是皇太极努力从自己的一举手一投足还有言谈举止中向人们透露出来的信息,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

但皇太极做到了,相比于有些衰迈和不思进取的代善,莽撞失礼没有心机的莽古尔泰,过于阴沉和自以为是的阿敏,皇太极的仪容气度向来为旗下贵族们所敬重,他的威望越来越高,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下一任大汗的唯一候选人。

十三山的事情并没有有损于他的威望,事后证明皇太极的判断没有错,十三山是一个十分紧要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判断越来越为大众所接受,十三山已经卡住了后金粮道,隔三岔五就有粮道被袭的消息传来,虽然规模并不大,损失也不是不能接受,但隔几个月后一盘算,就是一个叫人心惊肉跳的数字了。

后金统治区域已经很大,整个辽东都司只剩下辽西一隅之地,整个辽东,辽中,辽南,半个辽西都落在后金手中,还有极北之地,松嫩平原的大半地方,一直到黑龙江流域甚至是近库页岛地方,原本大明的奴儿干都司已经有大半归后金统治了。

治下百姓超过三百万人,这还是大量的辽民逃亡和被屠杀之后的人数,辽民很多,原本在太平年间还可以依靠种种办法来维持生计,大明在辽东都司有整套的一个经济循环圈,粮食收入只是一方面,来自海对岸的商贸体系,辽西对关外的贸易体系,驻军和官员,还有与之相关的阶层,士绅和生员阶层,商人和中小地主,种种错踪复杂的社会阶层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农民只是体系中的一部份,大明太大了,辽东地广人稀,粮食欠收的情形不会比陕北更坏,也不会比人口过于稠密的河南更糟,事实上大明北方的小冰期灾害只有河南与陕北,晋北等地最为严重,农民起义的主力也来自这几个地方,山东,河北,半个山西和陕西,京师四周的府州县治都没有爆发农民起义,如果辽东不是经历了数年的残酷战事,不是几十万人被屠杀,二百万人流离失所,官绅和生员阶层,中小地主和商人阶层几乎消失殆尽,来自大明中枢和其余地方对辽镇的支持和流通也当然全部消失,剩下的就是残破的地方和三百万几乎全部是底层百姓,也就是舍不得离开故土的农民和小市民阶层组成,后金除了掠夺走各地的府库和官绅富商阶层的财富外,底下的事情就是十分头疼的阶段:养活这三百万饥贫的汉民,而不是更丰富的战争红利。

皇太极比普通的女真人能看的长远些……天灾和饥荒总会过去,三百万汉民最少能种数千万亩地,其能提供的战争支持远非几万旗丁可比,现在养不活六万旗丁免于耕作,只是战争加上天灾的破坏,只要渡过这一段时间,后金的国力就非同小可。就算现在,后金的国力仍然远远超出蒙古,后金披甲拥有锐利的武器,漂亮而坚固的铁甲,严密的上下组织和战时体制,从平时的训练到战时动员,指挥,后金一方都有蒙古人无法比拟的优势,从军国体系的角度来看,后金的这种精干而有效率的体制也超过了大而无当的大明帝国,从文明的层次来说后金要低一层,而从耕战的军国体系角度来说,后金比大明并不落后,甚至超出一筹。

皇太极对庆贺征伐蒙古的宴席毫无兴趣可言,但他不能不参加这样的场合,如果老汗没有接他,或是他没有到场,第二天就会有谣言说他失宠,这样的事皇太极绝不会允许其发生,哪怕是一次。

当身上的一切都修饰完毕,处处细节都趋于完美之时,皇太极深吸口气,吩咐左右道:“走,往汗王宫。”

一个正白旗的旗奴上前道:“禀主子,抚顺额附早前就来了,奴才叫他在客厅等候。”

皇太极一征,李永芳这个时候来做什么?

喜欢大明1617请大家收藏:(wuxia.one)大明1617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