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1617 > 第七百一十四章 中军

大明1617 第七百一十四章 中军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23:22:16 来源:书海阁

说是老人,其实孙承宗的面相看着还很年轻,有时候甚至被人误认为是四十出头的中年人,按大明这时的平均寿命,孙承宗的年龄已经远远过了当时人的平均寿命,而他的身体极好,只有鬓角有些许白,他的身材高大,而腰背挺直,不象当时的普通人到了年老之后很容易躬腰驼背,他的年龄,经历,还有身为内阁大学士兼任蓟辽督师的官职,还有他时刻展现出来的儒雅风范和过人的智慧,这一切都是叫人心服口服。

可以说,历任经略,除了万历年间大明纲纪法尚算森严的杨镐和袁应泰外,其余的经略或是总督在威望和实际的权力上都远不及孙承宗,在朝野之间,人们都推许着这个名声极好,官声极佳,而且实际做事能力也很强的阁老督师。

在孙承宗换上官袍之后就出了后宅,他的督师府邸就在山海关的关城之内,关城并不大,历任辽东经略原本是在辽阳或是广宁任职,从前两任开始,辽东经略就只能在山海关办公,而管辖的地域也就是从整个辽东到只有山海关一隅之地,孙承宗是自请督师,蓟辽皆在其管辖范围,又为了事权一统,在孙承宗的坚持下朝廷在他的任期内不再设蓟辽总督,以免掣肘,在孙承宗上任不久,就驱走了原任经略王在晋,将他赶到南京任闲职,后来任命阎鸣泰为辽东巡抚,令其到宁远上任,结果阎鸣泰对修复宁远之事大加反对,孙承宗又设法赶走了阎鸣泰,上书举荐张凤翼接任巡抚。

张凤翼上任不久,孙承宗就令其到宁远,结果此人虽然不反对修宁远城,却是个胆小没担当的无胆鼠辈,孙承宗令其到宁远,被张风翼认为把自己推往死地,张凤翼不满之下,开始设法弹劾孙承宗十分信任的总兵马世龙,张凤翼勾结万有孚和给事中解学龙一起弹劾,造成了极大声势,结果孙承宗怒而反击,天启皇帝支持师傅的所有作法,令祖大寿继续修复宁远,并派大量武将和官兵上觉华岛防御,形成了孙承宗所谓的觉华与宁远互为犄角,宁远受袭则觉华出击,觉华遇袭则宁远救援,在觉华岛驻军和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和白银等物资后,宁远城的修复也是接近尾声,孙承宗的威风,在这一时刻也是被推上了顶峰。

进入签押房坐下不久,外间传来甲叶摩擦的声响,接着一群将领走进房间,在孙承宗案前下拜行礼。

“末将马世龙见过阁部大人。”

“末将祖大寿见过阁部大人。”

在马世龙和祖大寿身侧还有十几个将领,比如鲁如海和金冠等辽西将领,祖家的几个兄弟子侄辈也在,不过他们可没有唱名禀见的资格,在这两个大将行礼之时,其余的将领都只能远远行礼而已。

孙承宗脸上露出笑容,拱了一下手答礼,然后道:“苍渊,复宇,两位请起。”

“谢阁部大人。”

两个大将一起站直了身子。

马世龙字苍渊,祖大寿字复宇,两人和孙承宗的关系都是十分亲近了,虽然他们对孙承宗的称呼还是十分官方,孙承宗对他二人的称呼已经是以字相称。

“复宇,”孙承宗十分高兴的道:“兵部的批复已经下来了,从即日起,你便是国朝参将了。”

听到这话,祖大寿赶紧又跪下行礼,朗声道:“末将多谢阁部大人!”

祖大寿其实早就从京师的祖家世交派来的人口中得到了这个消息,但他还是做出了万分高兴的表情。

祖大寿的祖、父辈都是总兵,祖大寿也是一直知道自己将来必定能位至总兵,然而他的官途较为困难,倒不是祖家势弱,自辽东和辽中多次惨败,李家等辽镇将门世家彻底衰败,而根基在宁远一带的祖家受到的影响十分有限,祖家的祖先在宁远经营了二百年,其祖父就是镇守宁远的援剿总兵,其父也是辽东副总兵,祖大寿的才干其实在其父祖之上,到现在才升到参将,原因很简单,就是他在几次重要的战事中都有率部逃走的不佳表现。

最要紧的就是在广宁沙岭一役,祖大寿率自己的家丁和亲兵在战场上见势不妙就跑,把六万友军卖的干干净净,固然他留下来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但一个将领毫无奋战死战之心,只会保留实力,自然也就得不到人的信任和尊重。

然而祖家的实力已经是绕不过去的现实,哪怕是强势如孙承宗也只能选择继续任用祖大寿,并且摆出了信任和倚重的姿态,对祖家和祖大寿进行怀柔和拉拢。

以孙承宗的身份地位,加上实际处理军政事务的能力,祖大寿对老孙头也算是自内心的尊重,当然这种尊重还是以利益为先,就象当初孙承宗到辽东时,孙承宗斗跨了王在晋之后才获得了这些军头的尊重和支持,在局面未明朗之前,祖家和祖大寿不会贸然把宝押在孙承宗这一边。

到如今,当初的选择算是有了回报,以祖大寿屡战屡败,屡败屡逃的经历来说,能被授给参将一职,已经算是孙承宗一手提拔,否则的话,没有实绩战功,就算祖家是现在的辽东第一将门,祖大寿仍然只能干他的游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祖大寿叩谢之后,孙承宗捋须笑道:“复宇不必多礼,此番提升亦是为了酬功。宁远城修复大半,复宇居功至伟。”

“末将愧不敢当。”祖大寿十分诚恳的道:“末将此前不知宁远要紧,拖延了很长时间,自被阁部大人教诲之后,始知宁远非死守不可,今修复关城,备好红夷大炮,纵然建虏全师来攻,宁远亦是安如泰山,绝非虏骑可以撼动。”

“不错。”孙承宗正色道:“宁远在,则觉华在,觉华在,则宁远必可守。宁远和觉华还有中左所皆在,则关门不必直面虏骑锋锐,京师人心安,皇上安,百姓安,而再有天津,登莱,东江并朝鲜为牵制,虏骑不敢轻动,则辽事终可为。”

这话是孙承宗经常说起的,各人都听了满耳朵,但没有人敢怠慢,所有在场的将士都是立刻抱拳称诺。

“宁远已经差不多修好。”孙承宗沉思着:“但工程越是到后期,越是要对质量十分小心在意,不能在这种时候出乱子。还有,主持宁远守备的大将人选也要决定了……”

孙承宗把目光扫向眼前的将领们,马世龙不行,他是辽东总兵,负责全局,孙承宗还指望马世龙在这两年内练成一支精锐,然后打几个胜仗,好好堵堵朝中那些给事中的嘴巴,修筑屯田这种事,还是不要叫马世龙去好了。

至于祖大寿,资历和实力都够,但刚刚提拔的参将,主持宁远这样的要地,朝廷中必定会有给事中跳出来反对,孙承宗深知此辈的厉害,做事不行,但挑毛病的本事却是一等一的,为这事惹一身麻烦,得不偿失。

就在他沉思之时,祖大寿和马世龙等人互相递了个眼色,祖大寿上前一步,躬身道:“阁部大人,近来哨骑已经多次往十三山一带活动,虏骑控制越来越弱。末将已经集结了本部兵马,若阁部大人再能派几员大将配合,打通道路,在虏骑主力回师之前运送物资上山,应该并无太大风险。”

“善!”孙承宗高兴的道:“这事也十分要紧,前几日皇上亲自御笔朱批,还在过问此事。”

祖大寿道:“就是要有主持大局的主将,末将有一人选,只是不怎么敢说。”

孙承宗道:“有何不敢说?”

祖大寿当然只是随口一言,当下含笑道:“末将举荐阁部大人的中军副将满将军前往宁远任职,修筑城池和屯田诸事,要满将军这样不畏辛劳又能任琐碎的将领来主持,另外援助十三山,满桂将军有数百精锐家丁,配上骑兵,足可扫荡那些少量的虏骑。”

马世龙立刻道:“满将军是阁部大人的中军,负责的事情很多,祖将军你真是孟浪大胆啊。”

孙承宗也是有些犹豫,满桂虽然是蒙古人,也十分勇武,麾下的家兵很多,实力很强,也是孙承宗放在身边的重要力量,然而宁远城也在关键时刻,现在更是要组建兵马去援助十三山,祖大寿的所请确实大胆,但细细想来,确实是放满桂出外的时机到了。

孙承宗又想了想,说道:“既然合适,又何必在意是不是中军!”

当下就叫人唤满桂来,过了片刻,屋中诸将都让开道路,一个身材矮壮,气息粗鲁的蒙古汉子大步走了进来。

孙承宗含笑道:“满桂,派你去宁远驻守,主持防御和屯田之事,在此之前,你率部去援助十三山,你可愿意?”

满桂微一皱眉,说道:“大人这里怕离不得我。”

孙承宗笑骂道:“老夫没用你之前是怎么过来的,辽镇将领甚多,难道就挑不出一个合格的中军来了?”

喜欢大明1617请大家收藏:(wuxia.one)大明1617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