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鬼眼金瞳 > 第227章 瓶中三宝,釉里红

鬼眼金瞳 第227章 瓶中三宝,釉里红

作者:江湖老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1-04 04:47:42 来源:88小说

书房内,那中年男人身着一袭华丽的唐装,衣袂飘逸,衣襟上绣有精致的金线纹饰。

他的外貌中规中矩,面容端正而略带雅气。

他坐在一方雅致的红木香几旁,双手轻抚着一根纤细的檀香,细致地感受着那微弱的香气。

燃烧的香烟从香炉中升起,缓缓旋转,融入了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芬芳。

他闭上眼睛,呼吸变得平缓而有节奏,沉浸在香气中。

他的手指轻轻拨动着香炉上的银制香钗,散发出清脆的声音。用香钗点燃了一根新的香,香烟缓缓升腾,舞动着,如同一条优雅的丝带在空中飘荡。

许久男人的眉宇间流露出一丝满足和安宁。

我没想到,这男人还是个“香道”高人。

所谓“香道”,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

古代十大雅事,分别是:焚香、对弈、品茗、听雨、赏雪、候月、酌酒、莳花、寻幽、抚琴。

香道历史悠久,从春秋战国开始,到秦汉、隋唐、宋元明清,香道文化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早在先秦时期,香料就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无论是士大夫还是普通百姓,都习惯随身佩戴香囊和插戴香草。

汉代名医华佗使用丁香、百部等药物制成香囊,用于预防肺结核等疾病。

这种传统香味疗法的现代版如药枕等保健用品也流行起来。

隋唐五代时期,香道风气更盛,各种形式的行香诸法丰富多样。

宋代是香道发展的鼎盛时期,用香成为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一部分。香的身影随处可见,街市上有香铺、香人,酒楼里还有供香的香婆。

明代时,香学结合了理学、佛学,成为禅修和学问的一门功课。

不过时至今日,“香道”知道的人却越来越少。

而平时能遇到,更加是凤毛麟角。

我之所以知道,是因为白姨曾经有个朋友也是“香道”高人。

“二舅。”广白英笑着朝着那中年男人走了过去。

“你怎么来了?在家门口打劫的人抓到了?”

“抓到了,一群乌合之众而已。”

男人苦笑了一下,然后侧头看了我一眼:“这位是你朋友?”

广白英点头,然后介绍说:“这位就是石天行,就是我和你说的那个人。”

说着,她又对我道:“石先生,这位是我二舅……”

我笑着看向那男人,一时间不知道怎么称呼。

“没想到石先生这么年轻,倒是让我有些意外。我叫周少甄,你也可以叫我周把头。”

“见过周把头。”

他点了点头,示意我们坐下说。

把头,这是民国时期对头目的称呼,类似于“扛把子”、“大当家”这种。

“石先生,不是我们祁州本地人吧?听口音,倒是像江北一带。”周少甄一边倒茶,一边问。

我点头:“周把头果然见多识广,我的确是江北人。”

“江北的人都跑到我们祁州鬼市来淘货了?”他笑着说。

“久闻祁州鬼市好东西多,所以我也就过来见识见识。”

“淘到什么好东西没?”

我点头说:“淘到几件……”

“那天你一千块买走的那个玉璜就价值不菲吧?”

我微微一愣,有些捉摸不透他这句话的意思。

他笑道:“你别多想,我也就是随口问问。我们祁州鬼市经营多年,定下的规矩是什么,自然就是什么。那个玉璜哪怕是无价之宝,我也不会动什么心思。”

“让周把头见笑了。”

“今天让白英带你过来,是我的意思。”他把倒好的一杯茶放到我面前,“我想让石先生帮我鉴定一个物件。”

“哦?”我有些意外地说,“不知道周把头需要我帮忙鉴定什么?”

“小四。”他冲门口站着的一个汉子招手说,“你去把外面的那个瓷瓶拿过来,别让那群莽货弄坏了。”

“好的,把头。”

很快,那个叫小四的就捧着一个花瓶来到了书房。

这个花瓶,正是刚才放在客厅桌上的那个。

当花瓶放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才仔细地看了起来。

“石先生,请掌眼。”

周少甄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我点头,然后仔细观摩起来。

这是一个明代的釉里红玉壶春瓶,器口微撇,颈部束缚,肩部流畅,腹部垂直,底部呈圆形。

它没有明确的年款标记,整体制作工艺精细,线条流畅,形态优美。

无论是胎体釉层、造型设计、纹饰图案还是釉色呈现,每个方面都展现出极高的精湛技艺。

仔细观看,可以看到从口部到底部采用了优美的“S”形曲线,塑造出柔和而匀称的造型,犹如女性的丰满与纤细之美。

整个瓷瓶装饰着紫红色的花纹,口沿绘有蔓延的卷草纹饰。

颈部绘制了饱满的芭蕉叶图案,下部依次展现了周而复始的回纹、勾云纹和倒垂如意纹。

腹部绘有松石花卉图案,节奏明快而流畅。近足处是一圈宽厚的莲瓣,莲瓣内部以细线勾勒出漩涡纹。

底部平整,底足内施白釉,釉层厚薄呈现出微妙的变化,薄釉呈现泛黄色,而厚釉则呈乳白色,刷抹的痕迹细如发丝。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由一怔,难不成这是明代官窑的岁寒三友玉壶春瓶?

明代是华夏瓷器史上辉煌灿烂的时期,特别是在官窑瓷器的制作中,集合了顶尖的工匠和艺术家们的才华,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成就。

从洪武时期打下的坚实基础开始,到永乐、宣德、成化等朝代,明代瓷器达到了鼎盛的时期。

随着制瓷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各朝皇帝的热爱,前代从未见过的各种瓷器成功地被烧制出来。

洪武釉里红、永乐甜白、宣德青花、成化斗彩、弘治娇黄、嘉万五彩代表了明代官窑瓷器的最高成就,无论是器形、纹饰还是釉色,都成为后世模仿的典范。

然而,由于战乱、天灾以及日常损耗,使得明代官窑瓷器变得非常罕见。

在华夏众多的瓷器中,有一种瓷瓶被誉为“瓶中三宝”之一,它的身姿优雅,曲线迷人,这就是玉壶春瓶。

在明清官窑烧造的六百年历史中,存在着一种玉壶春瓶,它的制作仅仅持续了三十年,短暂如同流星,但它的光芒却永远闪耀如太阳般辉煌,为后世不断仿制。

它曾一度被人们忽视,踪迹也变得模糊,然而如今,它已被公认为艺术品中的至宝,享有盛誉。

难道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