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用现代知识在古代养家 > 第24章 宁繁的打算,建个作坊吧

紧赶慢赶总算在十四做出了腐竹送到蘅芷阁,由郡府来送货的车队护送回去。

蘅芷阁就是邵家大房的产业,在镇上是顶尖的香粉铺子,宁繁再一次对邵家有了新的认知。

现在镇上的布庄绣楼都已经在售卖围巾,毕竟实在简单,但卖的都是或纯色或扎染或绣花,绣花虽然也漂亮,但到底花时间花精力,况且虽然精致,但样式没什么新意,小片的刺绣也不引入注意,没有蜡染画这么时新大气。

而宁繁已经只卖画染的围巾了,唯有半闲居可以买到,大户人家的小厮婢女都往这里跑,就为了能买上一条。

要知道这图案面积也是很有讲究的,比如花开富贵,层层叠叠的颜色,花团锦簇的寓意,花了宁繁整整大半日的功夫,被一位财大气粗的夫人花了六两银子抢下,很是出了一番风头。

每一条蜡染围巾的图案都是独一无二的,才能让人觉得银子花的值。

王家。

王夫人正盯着桌上的画染围巾瞧,怎么想都想不出该怎么做,这是扎染无法做到的技艺,又是彩色的图案,她也让人试着在围巾上画花样,但一洗就会混色,根本没法看。

“夫人,打听到了,我买通了半闲居的洒扫的婆子,她说是一个叫宁繁的乡下小子拿来的,连《白蛇传》、富贵糕、藕粉都是他弄出来的。”

“一个乡下小子怎么会这么多东西?你确定是他?”

管事的迟疑了片刻,“那婆子贪财,应当是不会骗我的。”

王夫人眯起眼睛,她的布庄如今也在卖围巾,但镇上有钱买得起丝绢的人家就那些,家家都在卖,能卖出去的量也不多,最重要的是最富足的那几家都戴画染的围巾,自然看不上她家的。

得想办法把这法子给弄过来才行,说不得她也能自己开一家染坊,不用去外地进那么贵的染色布料。

“你去好好打听打听这个叫宁繁的到底是什么人,背后有没有人撑着。”

“是。”

管事的刚下去,一个婢女就匆匆进来,对着王夫人小声道:“夫人,汤姨娘跟媚姨娘打了起来。”

“上不了台面的东西。”王夫人冷哼一声,喝了口茶才施施然起身,“怎么回事?”

“昨儿老爷本是歇在汤姨娘屋里,媚姨娘却派婢女去说心口疼,请老爷去瞧瞧,老爷真去了,还没回去,汤姨娘发了好大一通脾气呢。”

“勾栏院里出来的,果然会勾引男人。”王夫人不屑道,她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最是看不惯这种狐媚子。

“夫人说的是,方才两位姨娘遇上,媚姨娘呛了几句,汤姨娘就直接动了手。”

“乡下来的东西,果然没教养。”她同样看不惯汤氏。

王夫人到的时候,两人正被婢女婆子拦着,妆花了发髻也散了,哪有在老爷面前千娇百媚的样子,整个就是泼妇。

“住手!”

两位姨娘见了王夫人,立时住了手,尤其是媚姨娘,讨好喊道:“见过夫人,夫人你可要评评理,这贱蹄子仗着老爷宠爱就敢在后院打人,这是没将您跟老爷放在眼里。”

“你!”汤姨娘恨不得活吃了她。

一个乡下门户的女子,怎么可能斗得过青楼里出来的,王夫人嗤笑一声,

媚姨娘进门四五年,没有子嗣却能让花心的老爷时时宠爱。可见手段。

“我吵吵闹闹像什么样子,既然都这么有精神,那晚饭就不用吃了,小惩大戒吧。”她今儿可没功夫跟她们扯。

一场闹剧落下帷幕。

“她一个勾栏院里出来的老女人竟然敢这么对我!我可是正经抬进来的良妾,她不过一个贱妾!”汤姨娘恨恨道。

一旁的小婢女赶紧附和:“姨娘说的是,不过现在还有两份颜色老爷还愿意看她那下贱模样,况且媚姨娘生不出孩子,等您日后生下少爷,还不是想怎么收拾怎么收拾。”

汤姨娘摸了摸肚子,想这日后把那贱人踩在脚下,终于舒心了,还有那个老女人,不过是娘家厉害了些,老爷早就不喜欢了。

心里想得不屑,却又忍不住幻想如果自己娘家能赚大钱,谁又敢给她脸色瞧?

交了三百斤腐竹,拿到余下的钱,高家跟黎家终于松了口气。

腐竹成本一斤六文钱,卖给餐馆十八文,卖给邵公子十五文钱,利润二两并七百文,虽然辛苦,但值得。

这回宁繁一家子也来帮忙,所以也不拘分成,三家平分了,都是喜气洋洋的。

“高婶子、黎婶子,你们想过建作坊吗?”

“什么?”黎婶子惊了,她还真没想过,作坊啊,那可是大户人家才有能建的。

“咱们豆皮做得好,邵家那三百斤是试水,如果好卖,肯定还会来订单,说不定会是三千斤,光靠你们几个人又能做多少?”

三个大男人还好说,但高家大媳妇有了身孕不能做重活,黎家阿婆年纪大了,只有高婶子、黎婶子跟黎小玉捞豆皮,煮豆浆的温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是件费事的功夫。

“繁哥儿,我们听你的。”高叔最先开口,听聪明人的准没错。

“还有一件事大家想过吗,村子里的闲言碎语。”

“他们可是爱说酸话,管他们作甚。”

宁繁摇了摇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千万不要小看了人的嫉妒心,况且豆皮做法简单,我们若是雇人很容易就会被人偷学,但咱们若是把生意做大就一定得雇人,况且树大招风,迟早会引来觊觎者,到时候如果连村子里的人都不站在我们这一边,又能靠谁来护着呢?”

所有人都沉默了,有些脑子简单的没想明白,但脑子灵活通透的想明白了,这话说得没错。

这些天别说亲戚朋友,就是兄弟连襟都往家里跑,恨不得将脑袋伸进厨房里,甚至有直接说另一家坏话,扯些亲近关系的,想分一杯羹,被拒绝后脸色有多难看,背地里怕是没少说闲话。

难道真的要为了银子而亲戚断绝,好友反目吗?

“繁哥儿,你怎么想到,跟我们说说?”

“我的想法是,这建作坊的钱不能只有我们来出,得让村子里的人一起出,各家出多少银子,到年底按比例得多少分红,将所有人的利益都捆到一起,成为利益共同体。”

“什么叫利、利益共同体?”

“就是把所有人都绑到一根绳子上,作坊不仅仅是是我们的,也是所有人的,只有作坊生意越好,村子里的人才能得到更多的银子,到那个时候他们只会盼着我们越来越好,那日后就算有人想破坏作坊偷盗方子,亦或是觊觎我们的买卖,也得先问问村子里的人答不答应。”

黎婶子是聪明人,自从黎家开始做买卖,家中生意都有黎婶子操持,已经当家做主了,她跟自家婆婆对视了一眼,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我听你的,繁哥儿。”

高婶子撞了撞自家男人,高叔虽然一脸茫然,但也点了头,“对,听你的。”

总不会错的。

大家很快愉快和谐的通过了这个方案,并且派出宁繁去跟里正交涉,毕竟是宁繁的注意,而且他们相信怎么谈宁繁都不会让她们吃亏的。

里正正在家里烤火,这温度一天比一天冷,年纪大了的人都不爱出门,里正也是如此。

被董婶子热情的迎进门,这可是从前没有的待遇,宁繁总觉得她看着自己的眼神怪怪的。

宁繁跟里正开门见山,直言自家跟高家、黎家准备建作坊,一番口若悬河,里正都听得一愣一愣的,半晌没回过神来。

“你是说,让村里人出钱建作坊,到了年底再分红?这、这我从没听说过……”

“汪爷爷,咱们农人本就穷苦,如果丰年尚好,如果遇到了荒年,那几亩地都填不饱自己的肚子,这作坊也是一条路嘛。”

“可是……”

“您应该也知道我们的腐竹买卖生意一向是不错的,镇上的酒楼可都在用呢,前些时候又接到了郡府来的订单,紧赶慢赶做了出来,可把人都累坏了。”

“郡府来的?你们竟然认识郡府的人?!”他都还不认得呢,他村子里的人竟然不声不响就认识了君府里的人。

宁繁神秘一笑,凑上前去小声道:“汪爷爷,您可别说出去,是君府一户大户人家的少爷觉得我们的腐竹做得好,觉得可以放在自家铺子里卖着,若是卖得好,下次要的量可就不止是这么点了。”

里正抽了口旱烟,突然严肃起来,“繁小子,你再仔细跟我说说。”

敢情之前说了那么多您没仔细听呐?

宁繁又详细的说了一遍,做了不少简单易懂的补充,能明显感觉到里正动摇了,这么好的事不动摇才怪呢。

“你先回去吧,我跟几位族老商量一下。”但他觉得这事十有**可行,甚至已经在盘算要出多少银子得多少分红了。

于是宁繁前脚刚走,里正后脚就出门了,急着去找老伙计。

回到家拍掉一身寒气,宁繁立刻坐到小炉子边取暖,小炉子上正用平底锅摊着大饼,用纯天然面粉做的,加了鸡蛋跟糖,发酵得宜,两面微黄,瞧着松软,宁繁没忍住撕了一角塞进嘴里,跟想象中一样香甜可口。

宁繁搬家后买了好几个小炉子,爹娘屋里一个,自己屋里一个,堂屋里一个,厨房里也一个,宁盛跟小梨花还小,不给用,所以宁繁在家时这两小的时常往他屋里挤,热热闹闹的。

“繁哥儿,你高婶子送了两斤肉来,今儿想吃什么?”

“家里还有白萝卜吗?炖个汤吧。”

“我去拔我去拔。”正要去隔壁搬草的老爹主动请缨,从前种在院里的菜有些已经长大了,再不吃就要冻坏了。

老爹回来的时候手里还拿着两棵大青菜,落了霜的青菜用猪油炒最香。

这个时代的蔬菜并不多,什么番茄花菜西葫芦荷兰豆胡萝卜那是通通都没有的,当然也许可能生长在哪个地方他不知道的。

玉米土豆红薯也是没有见过的,这种最适合烤玉米或是红薯,再做个土豆泥,可惜了。

宁繁坐了会,又搬了画染的工具来,围着炉子作画,宁盛就在一旁做染料,这次用了杨柳枝。

小梨花有些困了,点着小脑袋,他爹搬来一个可折叠躺椅,又拿出小棉被,将人抱去了躺椅上,可别受了凉。

小梨花睡了没一会,突然从外面传来响动,不会是贼吧?

宁二第一个跑出去,手里还拿着扫把,宁繁紧跟着,打开门才发现是风太大了,将搁在架子上的竹匾吹翻了。

回到屋内烤着火,宁二无意间感慨:“这么大的宅子,就我们几个住,空荡荡的。”

差点忘了这事!

“我们明儿去买人。”

“买什么?”他爹没大听清。

“买下人,咱的宅子不可能让外人住进来,人心难测,金钱关系不可靠,那就买人,拿身契的那种,我才能放心。”

其实受过人人平等思想的宁繁是不喜欢古代奴隶制的,但也不可否认对于他这样有些银钱又做生意的人来说奴隶制的方便之处,就忠心一项,是现代人无可企及的。

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再是亲近的关系在金钱面前也会变得一文不值,引狼入室养虎为患这样的事他听说的还少吗?

与开作坊不同,他要找的不是合作伙伴,而是员工,怎么保证员工忠心、一心向着老板绝不会被外人引诱?那就只能掌握生杀大权,让他惧怕,买人是现在最靠谱的方法。

一家子听的一愣一愣的,地主老爷才能用得起下人,他们就是普通农人,竟然也要买下人了?

宁繁详细分析了自家情况跟买人的好处,又商量了一下该买什么样的,结果由宁繁跟宁二一起去,宁繁拿主意,他爹就是个镇场子的。

小炉子上又炖起了汤,将肉剁成丸子,加同样剁碎了的萝卜,盐,站上鸡蛋液,放在油里一滚,再下锅煮汤,放两片青菜叶子,没一会香味就出来了。

又用剩下的油炒了青菜,将廊下挂着已经风干好的香肠切了半根,在饭半熟的时候切成片放上,煮出来的米饭味道更香。

宁繁很喜欢吃手工香肠,每年都要做点,那天剩下的半扇猪除了腌了些,都被他做成了香肠,挂在廊下,看着就喜人。

这样一顿普普通通有肉有菜的晚饭,受到了全家的欢迎,但吃相已经好了很多。

陈氏本就是个温婉柔和的女子。在宁家那么被搓磨,把本就不多的脾气都磨完了,就像个传统妇女一样,以夫为天,什么都紧着丈夫跟儿子。

但宁繁欣赏的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女子,有个性有自我,不会沦为男子的附庸,所以他没事就给他娘讲一些女子的励志故事,讲的多了,他娘似乎也没从前那么逆来顺受了。

他爹虽然耳根子还是软,这是天性没办法,但到底没有从前那么没主见,偶尔还会拿着自己的零花念叨着该买些什么。

在卖掉围巾后,宁繁也给他爹娘、弟弟甚至小梨花发了工钱,一人二两银子,毕竟都出了力气,有银子才有动力。

他娘第二天就让他爹去镇上买了不少东西,回娘家显摆……啊不是,孝敬爹娘去了,他爹自然也去老宅孝敬过了,半两银子给了老爷子老太太,更多没有。

宁盛则去陈木家买了条最大的鱼,又去别家买了一大篮子鸡蛋,顺便瞧见有人背了半篓子山货从山里出来,也全买回来了,看来以后是个会打算的。

小梨花的他娘给存着,怕她年纪小乱花钱,但也留了几文给她买零嘴吃。

宁繁让孟家做了几个带锁的匣子,每人一个当保险箱用,又给小梨花定制了个存钱罐,摇一摇还能听见响,可把她给乐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