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用现代知识在古代养家 > 第13章 去外家给娘撑脸面,定制家具

陈家的屋子建了许多年,早已破旧,院墙上泥土脱落,一块一块的掉在地上也没人打扫,院门大开,两个小姑娘正在洗衣,是大房的两女儿陈秋儿跟陈冬儿。

姐姐陈秋儿见到来人,不屑的移开目光,理都懒得理,又是来打秋风的。

倒是妹妹陈冬儿站了起来,喊了句,“二姑丈。”

宁繁冲她点了点头,“二表姐。”

陈冬儿进屋去喊爷奶,没一会老人就出来了,姥姥满脸笑意,真心实意的开心,“繁哥儿,快让我看看。”

跟在后面的两个女人就煞风景了,一个是大房媳妇蒋氏,脸上有些薄红,按那位大舅舅的脾气,这是又挨打了吧,另一个是二房的媳妇潘氏,两人都拉长着脸,看起来一点都不欢迎他们。

但宁繁才不管她们怎么想的,这俩可是没少给他娘脸色看。

“繁哥好像长壮实了。”老太太笑眯眯的拉着外孙的手,“你娘怎么没来?”

老太太眼里没有女婿,宁二挠挠头也不在意,他让婉娘受了委屈,不被待见也不敢有意见。

“姥姥,我好着呢,我娘在家,家中的小买卖还需要我娘操持。”

“买卖?!”老太太吃惊,怎么还做起买卖来了?她女儿是性子她还能不清楚?

宁繁亲热的挽着老太太的手往里走,“是啊,做了些小买卖,昨儿买了一亩宅基地,想建个新房,等会还得让姥爷带我们去请那位建房的老把式,叫陈五叔。”

“建院子!”老太太惊呼,这得多少银子啊!

正屋里老爷子正坐着,虽然板着脸,但并不讨厌,这位姥爷对女儿还算不错,也会为女儿出头,“什么造房子?”

“婉娘家要造新院子了!”

这下子老爷子也惊了。

宁二赶紧将背篓里的东西拿出来一一摆上,十斤白米,五斤面粉,三斤猪肉,半斤白糖,一把海菜,一包桃酥,一包熏青豆,一包蜜饯果子,一竹筒秋梨膏,五个自己腌的咸鸭蛋,还有三尺细棉布,给两位老人做衣服的。

满满一桌子,可谓豪气冲天。

不但惊的两位老人家说不出话来,连瞧不起他们的两个媳妇跟堂姐也惊的眼珠子差点瞪出来。

扬眉吐气就是这种感觉,连宁二都挺直了胸膛,一副我已经习以为常的模样。

“繁哥儿……这,你、你怎么拿这么多都东西,都拿回去。”

第一个开口的是老爷子,老太太反应过来也连忙让收回去,这么多东西得花多少银子啊!

“姥姥姥爷,这是爹娘孝敬你们的,也是我们小辈的心意,你们该收,如果不收,我娘知道了要伤心的,况且等开始建院子,还得请爷爷跟小叔来帮忙呢。”

老太太看着宁繁越发欢喜,什么孙子孙女,都不如这个外孙贴心。

“成,那姥爷就收下,等会带只鸡回去炖了,自家养的,肥着呢。”

“唉。”

家里还有些晒干的菌子,炖鸡汤最香了。

老爷子一发话两个儿媳纵然是反对也没这个胆子,况且一只鸡跟这满满一桌子的东西比起来似乎也不算什么。

大房媳妇盯着几个纸包,恨不得现在就打开来看看是什么东西,而二房媳妇也不板着脸了,一口一个繁哥儿姐夫的叫着,从前他们可没这待遇。

老爷子带着宁二跟宁繁去了陈五叔家,人一走两妯娌就想拆纸包,被老太太喝退。

“都给我放下!你们竟然有脸拿,这是婉娘孝敬我跟她爹的,谁都不许动。”

大房媳妇不高兴了,忍不住反驳:“娘,从前咱家给婉娘贴补了不少,怎么就没脸拿了?”

老太太冷笑,“那是我跟老头子的板材本,可没花你一文钱!”

“娘,话不能这么说……”

老太太没理她,径自将米面放进厨房的柜子里锁上,其他的都拿进自己屋里,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落到她们手里?从前瞧不起婉娘,有本事没惦记着她家男人儿子拿来的东西。

蒋氏眼睁睁看着老太太把东西拿走,连根毛都没留下,差点没咬碎一口银牙,只想着等男人回来好好说道说道。

潘氏一言不发,她不是不想要,而是还有些自知之明,老太太一直不满她对小姑子的态度,她说话一准闹个没脸,还不如让嫂子先闹,结果不出意外。

不过这宁家分了家竟然转运道了,这小买卖能赚这么多钱,如果能知道这是什么买卖,那她岂不是也能这么阔绰的回娘家?人一但起了小心思,就怎么都压不住了。

农忙后,陈五叔去镇上找了几天活没动静,也就歇了心思,儿子倒是勤快,却也只能找些短工,卖个力气活而已。

老爷子上门的时候他正在家里搭黄瓜架,搭的整齐归正,是个好手艺。

“老五啊,你在家呢。”

陈五叔一回头就见有人进来,“在呢,这不是你家二女婿吗?这是外孙,长得真英俊。”

“可不是。”老爷子平日不大爱笑,竟然却是眉眼弯弯,带着喜气,“二女婿家要建院子,可不就想起了你。”

陈五叔放下手里的活计,“好事啊,我也正闲着呢,明儿我去瞧瞧?”

“陈五叔你先瞧瞧我画的图纸。”

“小子还会画图纸呢,快拿来我看看。”这一看,霍,老伙计二女婿家这么富贵?乡下地界除了地主老爷家还真没见过造这样的院子的。

宁繁的梦想四合院,他又改动了一番,分了前院跟后院,将储藏室与工作坊放在后院,建起高高的围墙隔绝视线。

独立的卧室那是必须的,卫生间也得配备上,他一点也不喜欢大半夜出去上茅厕,黑灯瞎火的多危险,地窖也得挖一个,以后可以储藏食物,这些宁繁都已经考虑的妥当。

“若要建这样的院子,可得花不少银子,少说二十两。”作为一个老把式,建屋子自然难不倒他,只看主人家想怎么建。

宁繁拉了拉宁二,他立刻会意,“够的,要青砖大瓦,结实些,再、再打两口井。”

陈五叔略一思索,“成,你们先去定砖瓦,我们打地基,等砖瓦送来了就能开始建,帮忙的人手你们村子应该有,人多的话一个月就能好。”

一个月后已经算是深秋,正好再收拾收拾就能准备过冬了,宁繁点头,宁二拍板,两家欢喜。

天色已经不早了,他们还要赶回去,老爷子也不敢留他们吃晚饭,怕赶夜路不安全,就让他们早早回去了。

接下去可有的忙了,毕竟建了新屋还得打新家具,宁繁可不是委屈自己的人,自然得怎么舒服怎么来。

明儿还有太多的事要忙,宁繁一回家吃过晚饭就躺下睡了,全然不知这一趟有多少人晚上睡不着。

一大早匆匆吃过了早饭,宁繁就背着富贵糕跟柿饼去了镇上,余掌柜对于他背来的柿饼果然很高兴,今年的柿饼竟然都被春和楼抢了去,半个都没给他留下,他还愁着该怎么跟老客解释,宁繁就上门解了燃眉之急。

他也不小气,给了跟外地客商一样的价,十文一个,毕竟春和楼可是每个加了一文钱才抢过去的!

宁繁这次带了二十三个,加上富贵糕一共结了三百六十二文钱,放下东西就匆匆去了孟家。

孟家自然是很欢迎他这个财神爷的,不论是学步车还是摇摇马都卖的很好,还有外地的货商上门,最重要的是孟家的名声传了出去,这可是长脸的事。

所以这次对于宁繁想打新家具的事自然是上新的,而宁繁想要的家具自然是根据现代的样式。

比如衣柜,衣服折叠会有折痕,讲究的人家得在穿之前熨妥帖,所以宁繁需要的是挂式衣柜,又分了层,增加了实用性。

比如书桌,不但在桌面下增加了几个抽屉,还在桌面上放置了可搬运的小书架,方便在没有书架的情况下放置东西。

比如床……哦没有床,因为宁繁决定给自家砌坑,虽然这里的冬天似乎没有北方天寒地冻,但没有空调暖气羽绒服的冷也不是他能受得了的,要知道在冬天冻死人的情况也很多的!

此外还有鞋柜,折叠桌椅、小茶几、货架、梳妆台等一干家具,物件都不算大,但架不住多啊,哪怕是最便宜的木料,没个十两银子也下不来。

最重要最难做的还是沙发,得在面上放上柔软的棉花,再用兽皮或是棉布包起来,以达到舒适的目的。

孟家老小都被宁繁一口气拿出来的图纸给震惊了,这这这,虽然名字都是他们认识的家具,但都不是一回事。

“这都是你想出来的?”

宁繁微微一笑,又拿出了那套说辞:“从前摔破脑袋的后浑浑噩噩的似乎见到了一位老神仙,这都是老神仙家的用具,我觉着非常好用,便想做套一样的,也沾沾仙气。”

孟老爷子拿着图纸的手都抖了抖,看向宁繁的眼神都变了,难怪宁家大郎能想出这么多新鲜玩意,原来是有这番奇遇!

孟大张着嘴巴,天啦,老神仙家用的,那一定是最好的!

“那老神仙长什么样?”

宁繁摇了摇头,“老神仙不让我记住他的样子。”

虽然是胡说八道,但他说的煞有其事,很能唬住人,“这老神仙的事不能随便说,否则会惹他不高兴的。”

古代人都相信这神神鬼鬼之说,一听立马闭口不言,深怕惹怒老神仙降下祸来。

孟老爷子看着图纸犹豫道:“那这……还能用吗?”

“老神仙不会在乎这些身外之物的,况且能造福于民也是功德一件嘛。”

孟老爷子抽了口旱烟,道:“这些东西我不收你银子,再给二十两买下这些图纸,日后若是需要打个什么家具器具,只管找我。”

这已经是个很高的价钱了,家具不比学步车跟摇摇马,小物件能走量,而大物件一个月也接不到多少活计。

普通人家在实用与美观之间大多会选择实用,但若是兼具实用与美观,那富贵人家也会心动。

孟家虽然世代做木匠,但手艺并不是最好的,城东富户的活不大会找他们。

但若是东西够好,就不信他们不喜欢,毕竟谁家没个嫁娶需要撑脸面的时候呢?

“老爷子大气。”宁繁笑眯眯喝了口茶,果然知识就是金钱,可惜他并不是这方面的行家,以后再想靠这个赚钱恐怕就难了。

如果不是自家用,他也不会一次性拿这么多图纸,算了,知足常乐,活到一百。

回去时经过春和楼,向里看了眼,没几个人,那狗眼看人低的活计耷拉着脑袋,神气不起来了,说书先生没了上次来时的激情澎湃指点江山,拍出来的醒木都显得有气无力的,

而掌柜神色恹恹,全然没了之前的趾高气昂,只能说风水轮流转。

宁繁去了一趟砖瓦行,定了青砖黑瓦,用量不小,一次性又去了五两银子,钱真的不经花。

今儿只去割了斤肉,又饶了根没人要的大骨,是真的骨头,剃的干干净净一丁点肉都没留下,但敲碎了炖汤香。

到家时见到了正在看地的陈五叔跟他的儿子们,正在比划着什么,老爷子跟宁二在一旁瞅着,宁繁打了声招呼回屋放东西,发现陈小舅也来了。

“繁哥儿回来了。”陈小舅还挺喜欢这个外甥的,连忙从桌上拿起野果子给他,“累了吧,这果子我早上刚摘的,甜着呢,快吃。”

宁繁喊了声:“小舅。”

接过果子咬了口,确实挺甜的,他不认识这种野果子,但桌脚边篮子里放着的红色果子他倒是认识,山楂嘛。

“这山楂酸涩,晒干了泡水却不错,我就给拿来了。”

陈氏端着水壶进来,“这时节陈家村的小山坡上都是山楂,小时候我给你们采过,大郎你还记得吗?”

宁繁点了点头,原主的记忆里确实有这么一段,老太太死死扣着二房的吃食,陈氏实在没办法带着宁繁回娘家想借些粮食,姥姥不在家,两妯娌不但没给好脸色还开口讽刺,陈氏哭着带宁繁去摘了一兜子山楂回去,好歹能填填肚子。

那实在不是一段想回忆的事。

“小舅,既然你们那里山楂多,不如做些山楂糕去镇上卖。”

虽然他不喜欢陈小舅他老婆,但陈小舅还是不错的,是原主记忆里为数不多对他好的。

“山楂糕?”陈小舅愣住了,接着局促道:“我、我不会。”

“很简单的,将山楂去壳加水煮烂,用棉布过滤果肉留下汁水,再倒入锅里,防白糖再煮至粘稠,盛进大碗里放凉凝固,就是山楂糕了。”

宁繁没保留,山楂糕这种东西是家糕点铺子都有,没什么秘方不秘方的。

“繁哥儿你就这么告诉我了?”陈小舅慌了神。

“小舅,山楂糕本就简单,也卖不上价,连货郎有时都会挑来卖,说不上什么的,你要是愿意可以试试。”

陈小舅这才点头,但很快又尴尬的摸了摸头,“我不记得了。”

宁繁拿起一颗山楂捏了捏,“小舅,明天把姥姥带上吧,她是厨房的好手,学得快。”

“唉。”陈小舅连忙同意,老娘今天本来也要来的,但被嫂子绊住了脚,明天肯定是要来的。

陈氏一听娘要来,立刻盘算着明天要买什么招待,今天买的肉红烧了,炒个黄瓜鸡蛋,再煮一碗海菜骨头汤,家里还有萝卜,炖个酱油萝卜,招待爹跟弟弟。

明日不如买条鱼炖汤,再炒个鸡肉,拔几颗笋子油闷,再把昨儿小宝送来的茄子蒸一蒸,不错不错。

从前吃一口肉觉得是天大的好事,现在天天吃竟然觉得稀松平常,这日子过的,陈氏笑眯了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