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项羽战三国 > 第三十七章 项羽出兵

项羽战三国 第三十七章 项羽出兵

作者:魔术王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4 02:42:25 来源:88小说

且说项羽自从日前获封奋勇将军,代董卓执河东郡太守之后,朝中有一些人认为项羽的功绩配不上这样的封赏,日前皇帝又下诏对那些因战功而获得封官的人进行重新审查,若是发现有能力不够的便立即罢免,当然这其实就是十常侍们害怕这些有战功的将领获得太多的权力,所以故意让皇帝下的诏令,当然如果被审查的人懂规矩,愿意付出点金钱上的代价,他们也是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河东郡这个地方尽管看起来面积并不大,但是其战略位置却极其重要,本来之前是由董卓兼任河东郡太守的,但因为在黄巾之乱中董卓被黄巾军给打败,非但没有能够立功,反而折了不少人马,后来所幸项羽率军及时赶到才让董卓捡回来一条小命。

回朝之后皇帝当然对董卓的表现是不满意的,他前边的卢植都因为耽误进攻时间而被皇帝遣人押回去受审了,他董卓在黄巾军面前吃了大败仗,那怎么可能没有点惩罚,不过这董卓也是比较狡猾的,他知道自己是要损失点东西的,但是吧项羽也立了不小的军功,于是他就奏请皇帝把他的河东郡太守的职位让给了项羽。

皇帝对此本来是很犹豫的,毕竟项羽的年纪看起来太小,又是一介白衣出生,尽管立了一些军功,但似乎不足以担此重任,然而董卓却竭力夸耀项羽聪明勇武,担此重任一定是没有问题的,最关键的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董卓还暗中遣人去送了不少财物给十常侍,让十常侍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

十常侍收了董卓的财物,又聚在一起商量起来,他们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相比于董卓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项羽年纪比较小,更方面掌控,河东郡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军事重地,也是护卫京城洛阳的重要位置,项羽掌管军队的能力出众,但是又是白衣出身,这就意味着项羽背后没有别的太多势力支持,在经过一番利弊分析之后,十常侍于是决定做个顺手人情,就在皇帝面前说了项羽一些好话,最终让皇帝同意了董卓的请求。

在董卓看来,项羽毕竟之前跟了自己好几年,他和项羽之间的关系还挺不错的,在他看来项羽的脾气很对他的胃口,但他也看出来项羽不但武艺高强,统兵打战有着超越他年纪的成熟,而且也是有不小野心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董卓对项羽的态度是又欣赏又忌惮的。

他将河东郡太守让给项羽一方面是送项羽一个人情,反正他不给项羽说不定自己也很难再继续把这位置坐下去了,另外他也想看看项羽在获得了更大的权力之后的表现是什么样子的,反正不管怎么样说项羽都是从自己这里出去的,不管日后他能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至少他都算得上是半个自己人,像项羽这样的人与其留在身边成为潜在的祸端,反而不如放他出去,说不定这样日后对他董卓反而会更有好处。

可以说董卓这么做一方面体现出他的眼光非常毒辣,能够看出项羽真非是池中之物,另外一方面也体现出他相当厉害的政治智慧,这种政治智慧其实主要是他早年在西凉边疆地区与羌人之间数十年相爱相杀下磨练出来的。

就像是董卓与羌人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一样,他在羌人之中的声望非常高,但另外一方面他毕竟又是汉臣,所以当羌人叛乱的时候,他也得要靠击败羌人叛军来建立功勋,并且也在这个过程之中一步步的逐渐积累威望与实力。

这一次羌人北宫伯玉再次叛乱,甚至还拉上了将时任凉州督军从事边允与凉州从事韩约,让他们也加入了叛军,本来董卓以为自己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又来了,收拾羌人一项都是他所擅长的事情,然而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的羌人叛乱规模空前,非常难以对付,特别是反叛朝廷的边允和韩约,不但改名边章与韩遂,还成为了这只羌人叛军的实际领导者,在韩遂的指挥下这些羌人的战斗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以至于皇甫嵩也好,他董卓也好,似乎都拿这些羌人叛军毫无办法。

随着羌人叛军势力的日渐壮大,董卓终于意识到自己似乎真的打不过这些羌人了,这时候他终于想起项羽来了,其实倒不是他之前没有想到过项羽,但他似乎并不是很愿意去借助项羽的力量,正如前边所说的那样,董卓的前半生一直都在跟羌人打交道,他内心深处认为自己对于羌人是足够了解的,他之前也成功摧毁过羌人许多次大小规模的叛乱,这次尽管叛军规模大一点,但应该也不会有问题。

然而现实却是一次一次的打了董卓的脸,他非但没有能够成功的击败羌人叛军,反而是让对方变得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嚣张,再这么下去恐怕真的是没法收拾了。

项羽在接到皇帝的诏书之后,便开始点兵准备亲自率军去与董卓会合,他上任刚没有几个月的时间,不过就在这短短的数月之间,项羽已经着手培训出了一只数量在两百多人的精锐骑兵部队,当然项羽也并不只是训练了骑兵,其他各种步兵他也着手亲自训练,但很显然项羽已经认识到一点,在这个时代骑兵会是非常重要的核心战斗力。

骑兵主要分成两种,一种是以骑射为主的轻骑兵,这种骑兵通常只会配备轻甲甚至是无甲,尽量保持最大的作战机动性,武器以弓弩为主,其中在汉代弩的更加普遍,并不是每个骑兵都能够熟练的在马上使用弓箭,而相比之下弩箭就要好上手多了。

这些轻骑兵也会配备一些像环首刀一类的近战武器,但一般不会去配备马槊这样的长柄武器。

而另外一种骑兵就是以冲锋为主的突击骑兵,而突击骑兵也分飞轻骑兵与重骑兵,轻骑兵的披甲率也比较低,主要以速度见长,这些轻骑兵主要的攻击对象是对方的后勤补给以及一些远程步兵,而重骑兵的披甲率则比较高,但是相应的速度就要慢很多,这些重骑兵的主要作战目标就是敌人的近战步兵以及一些远程步兵。

整个汉朝数百年的历史里,其实轻骑兵特别是以弩箭为主的骑射手的比例一直都是最高的,因为不管是西汉王朝还是东汉王朝,他们主要的敌人或者说是威胁都来自于边疆地区的游牧民族,前有匈奴后有羌人、鲜卑、乌桓等外族入侵者。

与这些马背上的民族作战时重装骑兵其实是很难发挥出应有的威力的,因为对方基本上都是无甲的轻骑兵,擅长机动作战,你重骑兵根本追都追不上人家,拖都能够活活拖死重骑兵,因此为了与这些游牧民族抗衡,也只能够以轻骑兵为主要作战力量。

但到了现在这种情况可能会有所变化,项羽敏锐的察觉到一点,那就是如果主要的作战对象从对以轻骑兵为主游牧民族转移到对以步兵为主的各地军阀,在天下大乱相互内战的情况下,重骑兵的威力就会逐渐发挥出来。

当然现在的项羽还没有能力去组建一支足够强大的重骑兵部队,但他已经开始就这点着手准备了,他现在手下有大概二十人不到的数量很少的重骑兵部队,数量太少没有足够的威力,而且这次的对手是羌人,因此这些重骑兵也没有任何的用武之地。

因此项羽主要带去的还是一支以轻骑兵、枪兵、弓弩兵为主的部队,这些部队的数量总共在一千人左右,他们基本上都是经过项羽亲手训练与挑选的,尽管数量不多,但项羽相信他们的战斗力绝对够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