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游戏 > 网游之三国超级领主 > 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酝酿科考

网游之三国超级领主 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酝酿科考

作者:三心二缺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3-12-31 02:09:33 来源:58小说

杨锐是商盟内部交易会上最大的赢家,总计入账(加订单入账)超过了1个亿东海金币,突破了以往任何一届商盟交易会单次订单额度。

要知道交易计量单位可是东海金币,而并不是游戏金币,当前东海金币对游戏金币的兑换比例达到了1比8点几,这笔交易额已经可以估量。

这是杨锐设置商盟的胜利,也是商盟本身的胜利,不用去对比,此时三国文明区域商盟的规模和作用在游戏世界之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商盟的胜利体现在杨锐交易额度的猛增,同时收获了诸多订单,也体现在其他商盟内部成员同样获得了不菲的交易量和订单。

就比如作为商盟内部成员之一的张让一方,同样有着一些“拳头产品”获取到了不错的收益以及订单。

张让一方与杨锐的交易额度是最大的,其中包含黑色小药丸、玉石材料等,金额达到了数百万东海金币的规模。

其中黑色小药丸一项,杨锐最终给出了大量的订单,并且拿到了其专卖权利。

对于杨锐而言,其实并不需要专卖给其他人,只不过是要控制这种东西不落入到其他人的手中,专享黑色小药丸这种物品的效力罢了。

而张让一方也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其他商盟内部成员也或多或少卖出了不少的产品,只要产品有着特色,杨锐本身就是一大客户。

众多商盟成员合在一起,仅仅杨锐一个客户就奉上了超过2000万东海金币的交易额度,所以若论交易额度的话,杨锐一方在交易会上就超过了12000万东海金币。

轰轰烈烈的商盟内部交易会经历了整整五个游戏日,此间带动洛阳皇城之内贸易也是大增,特别是商盟成员门面早已经开张,每一家都红红火火。

杨锐激发生产和商贸的措施并不止商盟内部交易会一项,与之同时,杨锐与众人商量,还出台了产业作坊加工群的激励措施。

激励措施之中包括用工的贴补政策,以及创新的奖励政策等几项。

最为重要的用工替补政策,极大地加大了npc领民和相关技术人员从事产业生产的积极性,形成了对技术人员的强大吸力。

甚至很多不是杨锐辖地之内的技术人员npc,闻之也都组队或者偷偷摸摸地来到杨锐辖地之内,进入到加工生产序列之中。

类似的“移民”其实早就存在,只不过本次用工补贴政策出炉之后,这种“移民”现象又形成了一次潮流。

杨锐将这种人才吸引力归结为技术的数量聚集,而另外一项创新奖励政策,则是真正对技术升华的助推剂。

游戏发展到当前,形势已是比较清楚,技术创新这种东西存在的几率其实并不大,主要还是依靠现有技术树之中的技能来实现。

但是不可否认,技术创新在游戏之内也是不少存在的,虽然这些创新大多数都停留在对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对产品质量的提升方面,而很少具备独创发明性。

杨锐认为仅此也就够了,他所需要的便是生产效率的提升,诸如生产线的改善和改造,需要的便是产品质量的提升,比如对产品构件的精确而产生产品本身性能升华。

因而杨锐的创新奖励政策涵盖了这两个方面,至于真正的发明创造,杨锐自然给出的奖励更多,但是并没有抱多大期望值。

技术移民潮流、技术提升潮流是劳动力积极性最为显著的体现,同时也二次点燃了杨锐辖地之内的生产原动力引擎,一时之间辖地之内手工生产也是红红火火。

这是存留在普通生产层面的红红火火,当三国文明vs米国文明国战结束以后,杨锐将人才战略也在日程上再次凸显。

还正在杨锐处于日夜笙歌的“清闲”之时,杨锐就令陈琳拟文上书汉室小皇帝刘协,建议其进一步进行“举茂才”和“举孝廉”,以发掘更多的可用之才。

结果陈琳一篇以“国之栋梁”为核心主题的倡议号召书,洋洋洒洒,文采斐然,经由小皇帝刘协批准之后,在士族阶层首先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尔后便是在普通读书阶层,也起到了极大的影响力,最为关键的是其中所提到的观点——才尽其用。

这一次杨锐总结以往举孝廉、举茂才的经验,在过程之中提出了自荐制度,只要认为自己够格的人才,都可以向县城以上领地备案,尔后进行甄别选用,而不必再去讲求门第差别。

本来杨锐觉得报上来的人选再筛选一下,就可以投入使用了,但是杨锐显然低估了这些人的热情。

超出杨锐预期的是,通过自荐出来的人员数量很是庞大,几乎每个县域之内都有数百人的样子,有的甚至达到了四位数,如此汇总上来,已经不是一个小数字了。

杨锐最终决定以考题的形势来考察这些人的水准,以此甄别各自能耐的高低,试题由荀攸负责编纂,并由大山城境内学堂之人负责抄写。

由于数量实在太大,这时候印刷并不存在,抄写还是以县为单位,每县只抄写10套卷子,再由县里派人负责抄写,抄写工作全部在大山城内完成,以免漏题。

这样的考核倒是给了杨锐不少启示,倒是可以发布征选人才的考试制度,要知道这会儿选拔人才只有举孝廉、举茂才这些有限的渠道,而并没有科举考试。

科举是从隋唐之后才开始出现的,虽然有着诸多弊端,但是却也提供了一条有效选拔人才的制度。

杨锐设想之那种,可以设置不同的科目,尔后全面从各行各业选拔人才。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杨锐立即组织部属讨论此事,并最终形成文案,向汉室小皇帝刘协进行请示,开始走程序。

经过讨论之后,杨锐所创意的考试选拔制度被命名为《录用选拔制度》,也算是杨锐为了体现与科举考试的区别吧。8)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