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来自五百年后的你 > 四十三章 钱要用头发去换

来自五百年后的你 四十三章 钱要用头发去换

作者:风雨电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1-01 12:17:21 来源:88小说

行政部总监刘胜男,带着跟随来观礼的旦妈和小欣,在园区和公司内部逛了逛,便去了宿舍楼,挑选房间。

未来一段时间,李澹旦一家都会住在这里。

宿舍楼一共六层,原卷烟厂奢侈地在两头都装了电梯。

每层都有40个三十平的房间,一共240个房间。

公司目前有员工218人,其中单身且家在外地的员工只有96人,大多是应届毕业生,一人分配一间都绰绰有余。

因此,行政部的规划是顶楼都给公司高层留着,两个单间打通成一个六十平的套间,共20个套间,并单独使用楼东侧的电梯。

李澹旦打算自己要一个套间,妈妈妹妹要一个套间,给张老头再预留一套,占三套。

剩下的十七套,给财务部副总监袁淑兰一套,小清也可以跟着她住。

其它的就自己申请了,目前为止,只有李樊帆和程逢君两个单身狗,各申请了一套。

像黄静和其它几个部门的总监,都是有家有口或在咸安有房的人,就没有申请。

......

在旦妈和小欣挑选房间时,李澹旦则召集了五个技术部门的总监开碰头会,没别的,就是分配任务,他早就憋得等不及了。

首当其冲就是软件部门,程逢君已经带着37个软件工程师苦干了两个月,按照李澹旦给出的文档流程一步步去执行实现,目前总体完成进度三分之一左右,算是勉强达到了李澹旦的预期。

李澹旦也没有苛求,当即让他报奖励名单,并当着其他四位总监的面,单独给程逢君批了8万现金奖励。

首战,士气可鼓不可泄!

之后,便给程逢君下了死命令,四个月内必须全部完成。

接下来,是最省事的材料部门。

因为有李澹旦在,本来最难的材料科技攻关,却成为了最简单的事情。

毕竟,材料技术的逻辑性相对低一些,偶然性却很高,大多数发明创造都不是靠推理能解决的,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那临门一脚需要灵光一闪,更需要运气。

反应温度差了几度,通电电压多了几伏,压强少了几帕,都会造成材料制备失败,这些条件要准确摸索出来,各种反应材料、催化剂的选择、比例还要调整,排列组合不知道要费去多少时间。

所以,李澹旦直接把一沓打印出来的纸质资料拍到了李樊帆面前。

“这是五种新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硅纳米线、碳纳米管,是公司绝密,我都交给你了,你们材料部门的任务是,分成五个项目组,分头去研究实现,三个月内,我要成熟的量产方案并测试通过。有没有问题?”

“这...”李樊帆还没看资料呢,哪里敢说大话,但他有被程逢君刺激到,心里正憋着股劲呢。

“你先看资料,做好研究过程的保密工作,有问题回头再单独找我。”李澹旦也不跟他啰嗦,一句话带过。

材料技术是复兴科技最硬核的资产之一,未来都是要留给国家,本来就不适合拿到会上说,所以,他只强调了一下保密就进入到下一个内容。

“老刘,你们产线部门,现在最核心的难题是什么。”

“李总,我们产线的核心是织造机,最大难点是织造精度上不去,虽然织造技术相比雕刻技术,对精度要求低很多,但光刻法是以超高频极紫光子束为尺度,天然比我们织造针头精度高很多,我担心未来跟不上公司半导体纳米线的工艺水平。”刘诚如实回道。

“老刘,不用担心,跟织毛衣一样,再细的毛线,我们也可以用很粗的毛线针来编织,无非是控制好针头的移动精度和力度。我这里有一个驱动电机的改进方案,关键在反馈系统,人家可以用紫外光子当刻刀,我们也可以用紫外光子当尺子嘛。你先照方案试试,一周后,给我反馈。”

李澹旦说完,又跟诸葛亮发锦囊妙计似的,递给刘诚一个文件袋,厚度同样不薄。

刘诚拿到资料后,也没跟李澹旦客气,迫不及待地打开看了起来,很快就沉浸其中。

李澹旦没打扰他,又看向芯片设计部门的周岩:

“老周,你回头先跟燧燃科技的技术总监钱总联系下,平时多沟通,你们要设计的第一款芯片,就按他们神经元头盔项目的需求去做,要跟现在昂鲁国的供货芯片做到pin对pin完全一致。你们现在有几个工程师了?”

“设计两人,验证一人,后端一人。”周岩无奈道。

按理说,芯片设计也是大部门,但目前,公司连设计软件都没搞定,他们拿什么去设计芯片呢?

所以,李澹旦授意人事,一直压着他们招人的节奏,整个部门只有大猫小猫四五只,相当凄凉。

“不要急,有你扩军的时候,到时候有你忙的,现在先把他们派到软件部门去,先熟悉熟悉新软件的架构。其实跟国外的软件是兼容的,大体上差不多,很快就能上手,以后新员工就交给他们几个带了。”

“好的,李总,有你这句话,他们肯定动力十足。”周岩笑着回道。

“哈哈哈。”大家听了,都笑了。

可不是嘛,李澹旦让他们带新人,那怎么也得是个组长、副组长什么的,相当于还没做贡献就升官了,动力肯定足啊。

大家笑着聊了几句,话题又转移到最后的系统部门。

复兴科技的系统部门,管的事很多,人员也复杂,有支持芯片设计的板级硬件工程师,也有负责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底层驱动的软件工程师,而更主要的是,李澹旦即将推出的物联网操作系统工程师。

李澹旦要引爆新一轮物联网革命,可不是在股东大会上吹吹牛就完事了,他是真的要干,而且要尽快干。

现代物联网为什么发展缓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技术标准不一致。

比如,生产灯具、空调、电视、电饭煲等家居产品的厂家,就是各玩各的,没有制定统一的控制标准。

如果能把所有家居产品的控制标准统一起来,那我们用手机就可以远程控制家里的一切电器,也就实现了家庭物联网系统。

再走出家庭,把产品扩展到全社会,就是李澹旦想搞的物联网系统。

这个系统,将用来控制链接进网络的所有物品,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安全。

那么,为什么现在全社会的厂家们不统一标准,要各玩各的呢?

首先,是成本问题。

空调大厂、电视大厂请得起程序员团队,不代表灯具厂、水表厂等所有厂商都养得起程序员团队。

每出现一个新产品,又都需要程序员编写代码,测试新产品入网,这同样是费时费力的工作。

凡是要多花钱的事情,都会有阻力,更何况是全社会全行业都要多花钱。

其次,是技术问题。

以每个城市建立一座控制中心,来监控整个城市的物联网为例。

单拿交通来说,无数的汽车电动车、交通灯路灯、摄像头等传感器,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大量信息,若是全部入网的话,什么计算机能处理的过来?超算都费劲。

这还只算了交通一项。

整个城市都囊括进来呢?

根本搞不定。

因此,要助推物联网革命,就要拿出一套成熟的系统技术,先解决这些问题。

李澹旦把最后一个文件袋推到了尚光华面前。

“光华,你是搞系统设计的,但主要是基于单处理器的传统系统,这跟我们即将要搞得物联网分布计算系统,不是一回事,你和手下的工程师先仔细看看这份资料,然后我抽时间给你们详细讲讲。”

“好的,李总,给我一周时间。”尚光华摸了摸文件袋的厚度,回答道。

“三天!我只给你们三天时间。无非是分布计算、混沌算法、标准转译三方面的内容,一天看一部分,有个概念就行了。三天后,我给你们细讲,这次我就不弄流程文档了,你们听完讲以后,一周以内把流程文档弄出来。然后,就开干!”

“……”尚光华,汗。

...

一场短平快的碰头会开下来,五位技术总监对大老板有了两点共识:

一.懂王之王,不好糊弄;

二.撒钱大方,但要用头发去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