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来自五百年后的你 > 十五章 纳米线

来自五百年后的你 十五章 纳米线

作者:风雨电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1-01 12:17:21 来源:88小说

当晚,袁清又失眠了。

莫名其妙地发顿火,确实相当解压,但进屋后,她就后悔了。

蛋蛋,他有什么错呢?

我喜欢他,可他傻傻的,可能都不知道。

而且,我找工作都这么难,何况是他创业呢?

他辛辛苦苦做好菜,我却一口都不吃,还凶他,就很过分…

他不会不理我了吧。

患得患失中,袁清很晚才睡着,第二天起来时,已是日上三竿。

她想找蛋蛋道歉,却发现人早已出了门。

只在桌上留着一个保温桶,和一张叮嘱她要好好吃饭的纸条。

这一刻,袁清湿着眼,露出了甜甜的笑容,打开保温桶,大吃特吃起来。

……

此时的李澹旦,刚刚打车到咸安交大门口,正给李樊帆打电话。

“我到了,你在哪?”

“我马上就到,穿紫色t恤的大帅哥,就是我。李总,你呢?”

“我?门西侧,穿迷彩服又很帅的,就是我。”

不到五分钟,t恤凉鞋大裤衩穿着的李樊帆出现在李澹旦面前。

两人互相打量一番,便接上了头。

不得不说,李樊帆还真没吹牛,个子身材都跟李澹旦差不多,气质俊朗,皮肤白皙,还真算得上帅哥。

就是性格二了点。

“李总,欢迎欢迎,没想到你这么年轻,还这么帅,这年头像你这么帅的土豪可不多了。”

李澹旦:“……”

“你好,李博,实验材料和设备都备好了吗?”李澹旦懒得多说,直奔主题。

你才土呢。

同时,他也意识到确实该买几身衣服了,场合需要,毕竟不是不讲吃穿的战争年代了。

“放心,李总,跟我来,都准备好了。”

很快,两人就步行到达材料科学实验楼。

步行到三楼,到达材料化学实验室无尘区门口,两人进入隔离区,套上无尘服。

李澹旦一路走一路看,对这里的无尘条件非常满意。

进入无尘区,是六间大型实验室,都没有人,在樊帆的引领下,澹旦在登记簿上登记后,走进最里面的一间。

材料按清单罗列,都整整齐齐摆放在工作台上。

李樊帆无尘服加身,就仿佛换了个人,自信而严谨地向李澹旦介绍各种设备、材料,以及他研究的一些公开成果。

只是,由于其过于负责,又介绍又演示,至少啰嗦了一个小时。

在终于搞明白这些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后,李澹旦便礼貌地表示道:

“李博,我的实验涉及商业秘密,所以我希望没有他人在场,并且关闭现场的所有监控设备。”

“没问题,大部分客户都会有这样的要求,因而这间实验室干脆就没有装监控,我会到隔壁实验室等你,有问题,李总随时可以去找我。”李樊帆很熟练地答道。

“谢谢,李博,你们很专业。”李澹旦真诚夸了句。

这实验室有没有监控,他早已观察的清清楚楚。

等李樊帆走后,李澹旦也不耽搁,立马开工。

首先,在反应皿中加入硅粉,抽真空,调节温度阀开始预热,半分钟后,充入一定比例的纯氧,再调高温度到一个固定值,而后在反应皿的底部通电,电压随着压力表上的数值变化,逐渐加大。

在压力表值固定到某个位置不再变化时,维持住各条件。

接下来,同样的材料同样的操作,在另一个反应皿上演,只不过,温度、压力、电压有些差别。

五分钟后,排气降压,出锅!

两个反应皿底部都析出了黑色的粉状物,黑的深度略有不同。

再操作过滤装置,将其与没有反应的硅粉分离,过滤出来两种黑色粉末。

用胶带提取小部分,分别放到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李澹旦露出满意的笑容。

显微镜下,分毫毕现,六个二氧化硅,呈平面环绕分部,组成一个六边形,六边形内侧是六个硅原子,外侧链接着十二个氧原子,结构完美对称。

成了!

第一步,就是这么简单。

这是一种现代还没出现的二维纳米材料,形象取名为:六型氧化硅。

而另一种制备的黑粉,同样不出意外,呈现七型氧化硅结构。

不同型的氧化硅材料,可以用于过滤不同的元素族。

比如,六型氧化硅可以过滤氮气,在真空负压和电极反应中过滤,可以得到氮十六,这种氮的同素异形体,在一定条件下,具备极强的夺氧能力,什么氧化物,都能被它抢走氧原子成为孤单的单质,号称“最强隔壁老王”,而且“脾气爆裂”,爆炸威力惊人。

又比如:七型氧化硅,可以过滤氧族元素,几乎所有分子量低于其过滤门限的氧化物都能被其精确筛选出来,这其中就包括氧化硼、氧化硅、氧化铝等等重要半导体材料的氧化物。

当然,这种粉状的氧化硅,呈分子堆叠结构,是不可能直接用于过滤操作的。

所以,澹旦又将樊帆早就准备好的石墨烯薄膜,放在了气相沉淀仪器底部,再分别将六型和七型氧化硅加入其中。

这个过程,就有点长了...…

五十分钟后。

李澹旦拿出半径10厘米的石墨烯薄膜,放在电子显微镜下......完美。

六型和七型氧化硅已分别嵌入到各自薄膜中,完美呈现单层分子结构,过滤材料搞定!

接下来,用六型薄膜替换过滤器中的滤网,夹上电极,在进料仓室充入氮气,出料仓室抽真空,再给六型薄膜通电,很快,出料室中就开始析出固体氮十六,也就是“最强隔壁老王”!

由于其在高温或紫外线照射下的高爆特性,澹旦小心地将其移出,放入阴暗的不透光器皿中。

最后,便是是制备目标物——硼纳米线的核心一步,同样是用过滤器,只不过滤芯换上了七型薄膜,进料室材料换成氧化硼。

氧化硼单质与硼单质相比更加坚韧,可以大大降低纳米线的生成难度,澹旦一个人在实验室就可以做出来,可见一斑。

而后,用激光器聚焦七型薄膜的进口处,使得通过的氧化硼瞬间气化,在单个分子挨个排列通过薄膜滤孔后,又遇冷凝结成线状。

如此,氧化硼纳米线便制造了出来,再在反应炉中用之前制备的氮十六强行夺氧,将氧化硼纳米线还原成硼纳米线。

中午十二点四十四分。

蓝星上第一条线径小于1nm的半导体纳米线(硼纳米线)诞生!

而且,制造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完全可以走出实验室,进行批量生产。

一般人可能不知道它意味着什么,但搞半导体工艺的肯定明白,这意味着半导体编织法技术最为困难的材料瓶颈,实现了重大突破,半导体生产工艺水平将陡然提升到1纳米的物理极限,大大超过国外光刻法的工艺水平。

接下来,李澹旦并未停手,在吃过李樊帆送过来的午饭后,又按同样的流程,制备了一条硼纳米线和两条硅纳米线。

将四条肉眼看不见的纳米线用白纸包好,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名片盒中,再将名片盒揣入张大海口袋,李澹旦这才算完成了一天的工作。

镇场神器,搞定!

当然,所谓镇场神器,只是李澹旦借力的敲门砖。

半导体编织法以及国家半导体行业的整体发展,除了需要底层材料技术的突破外,还需要相关配套技术的突破,同时,半导体电路设计软件的研发、行业生态的建设也很关键。

因此,被李澹旦寄予厚望的合资公司,将任重道远。

不过,比起他的大计划来说,合资公司也只是提供财力支持的手段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