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始皇帝 > 第297章 投名状

始皇帝 第297章 投名状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23:48 来源:88小说

第298章 投名状(求订阅)

第三天,又是砍掉五百逃卒的脑袋。

第四天,仅仅是砍掉二百逃卒的脑袋。

第五天,只是砍掉五十逃卒的脑袋。

第六天,却再无一人当逃亡。

似乎剩下的赵人士卒,畏惧军法,不再逃亡。

可李牧行走在军营当中,却是看到士卒畏惧的眼神,只有畏惧,没有尊敬。

在畏惧的眼神之下,还有一丝丝的仇恨。

好似看着桀纣一般。

那样的眼神,让李牧感觉到一丝不安。

行走在军营当中,只是匆匆走了一圈,却是感觉火山在酝酿,看似平静的背后,却是有无尽的暴风雨在酝酿,似乎随时要爆发而出,毁灭着一切。

赵国的民众,在律法的驯化下,变为一群顺民。

顺从着君王,顺从着权贵,顺从着律法,被欺压了也不反抗。

似乎柔弱至极。

可越是被压榨,越是压迫,内部的矛盾越是剧烈。

看似平静的顺民,可能只需要一个火星,就是化为滔天的火焰,剧烈的爆炸湮灭着一切。

军法的威慑下,连续砍杀了很多的士卒人头,的确威慑了士卒,士卒不敢逃亡了。

可士卒对将军的仇恨,也在增加着。

将军不把士兵当人,也不要怪士兵在将军背后打黑枪了。

李牧有一种感觉。

若是接下来,与秦军对决当中,赵军取得胜利,那些赵军士卒会变得很是顺从,继续当着顺民。

可若是赵与秦军的对决当中,赵军稍微遇到挫折,这些赵人士卒就是选择溃败,选择逃亡。

“唉,我终究是中了秦人的算计!”

李牧叹息道。

……

又是夜晚降临了。

可这一刻,秦人却是没有再去骚扰,没有去唱着楚歌,宣扬着秦国的政策。

因为不需要了。

很多东西,适当的宣传就可以了。

让民众有了印象了,就可以了。

若是过度的宣传,会让民众变得麻木起来。

或者说,当民众遇到丑恶事情,讽刺不断,指责不断的时刻,反而证明了这个世界有救,还是有希望的;

可当民众遇到各种丑恶事情,变得习以为常,见怪不怪,选择麻木的时刻,恰好证明世界没救了。

今夜,没有人去唱歌。

在营帐当中,却只有赵政和王翦两人。

王翦上前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攻心计奏效了。李牧为了严肃军纪,直接斩杀了上千的逃亡士卒,赵军士卒皆是兔死狐悲,与李牧离心离德。可能只需要一场危机事件,赵军就是崩溃。”

赵政没有回应,而是问道:“现在与李牧交战,胜算在几何?”

王翦说道:“胜算在九层左右!”

赵政说道:“九层吗?还有九层胜算,不够,还是不够,至少需要十层的胜算。若是我所料不差,赵王该临阵换将了……”

王翦心中骇然道:“反间计?”

赵政说道:“算是吗?反间计,最为厉害的地方,不是能骗过敌人,而是敌人明知道是算计,也只能捏着鼻子跳下去。”

“就好似昔日的长平之战,赵括替代的廉颇,不是赵王无能,看不破秦人的算计,而是看破了,也必须要这样。”

“今天也是这样,等到秦军攻克代郡的时刻,番吾就失去了防御的意义。赵王会派人代替李牧,接管李牧的兵权。等到临阵换将的时刻,就是我们出击取胜了!”

翻阅出侯谍的一道情报,赵政信心十足道。

此刻,秦军占据着优势,可强行的与赵军进行野战,还是存在巨大的风险;

或是攻击赵军大营,也是风险巨大。

可若是赵王,选择临阵换将,引发混乱的时刻,就是秦军进攻的时刻。

很多时刻,历史会一次次重演,悲剧也会一次次重演。

人类向来是不懂得吸取教训的。

或者说,不是人类不懂得吸取教训,而是聪明人太多了,自以为是的人太多了,于是该发生的事情还是会发生。

王翦说道:“大王,在番吾城外汇聚五十万秦军,秦军每天的粮草损耗巨大。可赵军却是就近补给,粮食损耗较少。秦军坚持不了多久,不知赵王何时临阵换将?”

赵政说道:“根据情报当中的推测,最少为十天,最多为二十天,赵军必然临阵换将。”

王翦点头着,也没有怀疑什么。

兵马未动,情报先行。

这位秦王平时做事情,很是胆子大;可在用兵的时刻,这位秦王胆子却是很小,颇为谨慎。

他以为自己是万年老乌龟,已经够苟了。

可这位秦王却是更加苟,做事情更为谨慎。

至少十天,最多二十天,赵军就会临阵换将。

想着这些,王翦下去准备了,这意味着大决战的时刻就要到来,双方对决的时刻,就要到来。他要多多准备,多多筹划,做着最后的准备。

……

邯郸城。

此刻,邯郸城变得风声鹤唳,整个城池变得惶恐起来。

城内的民众在惶恐着,在畏惧着,似乎想到二十年前,那一场围城。

长平之战后,赵国精锐尽数消耗干净。

接着,三十万秦军攻打着邯郸城,邯郸保卫战变得很是艰辛。

可那时,有着信陵君率领魏军,春申君率领楚军,前来救援赵国。

秦军惨败在邯郸城下,赵国取得前所未有的胜利。

可在二十年后的今天,秦军再次攻打而来,局势比上一次更加的危机。

因为这一次,秦国动员了七十万大军,来进攻着赵国,秦王政更是亲自出征,御驾亲征。从漳河、番吾、代郡等三路围攻而来。可赵国却没有一个盟友,魏国不会救援赵国,楚国也不会救援赵国。

赵国陷入孤立无援当中。

呜呜呜呜!

伴随战马在响动,无数的秦军骑兵呼啸而过,耀武扬威。

可邯郸城的守军看着,却是无奈。

只能任由秦军的骑兵离去。

此刻,在邯郸的城墙的,守城的民士卒,多数为五十多岁的老卒,或是妇人为主,年轻的男丁很少很少。

老弱妇孺,用来守城还可以。

可出击与秦军骑兵野战,却是大大不如。

于是,就出现了惊人的场景。

秦军骑兵在耀武扬威,在堵门不断,可就是不进攻。

当然了,秦军也不烧杀抢劫,只是每天到了城门下,然后拿着大喇叭,开始宣扬着秦国的政策。

对战赵国,七分政治,三分军事。

秦国即便攻克了邯郸城,不能对其大屠杀,只能是选择转移矛盾,激化矛盾,让国与国的矛盾,变为阶级矛盾。

阶级矛盾,不分国家与地区。

指望赵国贵族,爱护着赵国的黔首,赵国的底层民众,这根本是做梦。

赵国人与赵国人的矛盾,分外的激烈。

秦军骑兵每天就到了邯郸城下,在不断揭露赵国贵族的丑恶,不断剥削民众,底层民众水深火热当中,辛苦一年也吃不饱饭。

即便遇到大丰收,可贵族又是用着商业和金融,直接剥削走了底层民众的钱财,让很多民众陷入赤贫和负债当中。

很多底层民众,负债累累,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

在宣扬了赵国贵族的罪恶后,又是说着秦国打下赵国后的承诺。

免除穷人的一切负债,减免五年的各种赋税徭役,实行均田免粮等等。

这些言语,好似匕首一般的刺痛了赵国内部的矛盾。

让本来摇摇欲坠的赵国,陷入政治危机当中。

同时,秦国的侯谍在运转,鼓动底层民众,加大民众对于权贵的怨恨;又是有侯谍,行走在各权贵的府邸当中,威胁和收买着一些人。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

夫妻尚且是如此,况且是那些贵族。

很多的权贵,看到了赵国的衰微。

赵国快要灭亡了,他们不甘心为赵国陪葬,而是打算要在大船沉没之前,跳船逃生而去。

秦国的侯谍只是开口说了几句,很多人就是同意了,站在秦国的一边。

很多权贵开始上交着投名状,打算在秦军兵临邯郸城的时刻,打开城门迎接秦君进城。

投降,也讲究着时机,若是投降的时间迟了,可能连投降的资格也没有了。

邯郸城,风雨在波动着。

……

此刻,在左丞相的府邸当中。

郭开正在接见一个黑衣人,这是秦人的侯谍。

侯谍说道:“此刻大军七十万进攻赵国,秦王政更是亲自到了前线,率领五十万秦军,与李牧率领的二十万赵军对峙。丞相以为,李牧可能击败秦王政,可能取胜吗?”

郭开说道:“不能!”

历史上,的确存在一些以弱胜强的战例。

可这是可遇不可求。

胜利带着巨大的侥幸。

此刻,秦军很是强大,胜算几乎为零。

侯谍说道:“既然如此,丞相也该做出选择了。”

郭开叹息道:“那我该如何?”

侯谍说道:“可临阵换将,将李牧换下来!”

郭开笑道:“秦王带领七十万攻击赵国,竟然畏惧区区一个李牧!”

侯谍说道:“秦王说了,李牧很是厉害,堪称是小白起,这样的将军很是难以击败。当然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皆是虚幻的。李牧再能打,可也无法挽救赵国灭国的命运。”

“可若是硬碰硬,纵然是灭掉李牧,秦军也会伤亡在十几万以上;可若是利用着计谋,用着反间计干掉李牧,却是能减少十几万秦军的伤亡。”

“为了减少十几万秦军的损失,一切都是值得的!”

郭开说道:“大王信任着李牧,想要临阵换将,不可能,很难!”

侯谍说道:“想来丞相,会有办法的。”

郭开沉默着,却是没有言语。

侯谍继续道:“当然,丞相可以拒绝,我只能去找其他的赵国权贵。想来很多人愿意拿着李牧的人头,当着投名状!”

郭开话题一转,反而问道:“传言,秦军在代郡大肆杀戮赵国权贵,清理了很多的权贵。我是赵国的丞相,是不是也在清理的目标当中。”

侯谍点头道:“正是如此!大秦想要在赵国站稳脚跟,必须要收买黔首和平民,只能是牺牲权贵的利益。

必须要让赵国民众过上好日子,至少比曾经的赵国过得日子好。

在赵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权贵,是大王要清洗的对象,若是不下狠手,如何稳定民众,钱财从何处来。”

“若是投降的早一点,可以给予一些机会,可也只是一些机会而已;至于那些投降晚的,连一丝的机会也没有。”

语气冰冷而无情,一副不在乎的样子。

有带路党最好,可以节省一些体力。

可若是死扛到底,大王也不在乎。

不过是多杀一些人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

听着侯谍那些轻蔑的语气,郭开闪过一丝愤怒,可在愤怒后,却是化为沉默,化为平静。

人在屋檐下,怎么敢于不低头。

赵国的权贵们,需要成为带路党,需要向秦王政献出投名状,获得秦王的宽容;而不是秦王政,需要这些带路党,需要这些带路党,才能攻克赵国。

这些带路党,只是锦上添花而已,却不是雪中送炭。

价值上,要低很多。

没有这些带路党,秦国也能覆灭赵国,无非是多花费一些时间而已。

秦王政还年轻,还能等得起。

郭开说道:“微臣明白,只是不知,我若是投降秦国,会给予什么待遇?”

谈待遇,不寒碜。

侯谍笑了,说道:“丞相呀,你是赵国的丞相,可投降秦国后,想要成为秦国的丞相,这是不可能的。你可明白!”

郭开点头道:“自然如此!”

侯谍继续道:“丞相只是投降者,只是带路党,地位低于那些有功的将领,投降后的爵位,也是低于那些有功的将士,你可明白?”

郭开点头道:“自然如此!”

侯谍说道:“投降之后,丞相伱的庄园,耕地,奴仆等,尽数归于秦王,这是投名状之二;同时,丞相手中的钱财,大约有一半多,要上交给秦王,大王也是缺钱,这是投名状之三。”

“丞相,可是明白了?”

郭开点头,心中却是莫名悲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