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始皇帝 > 第276章 王翦见秦王

始皇帝 第276章 王翦见秦王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23:48 来源:88小说

第277章 王翦见秦王(求订阅)

不好打,很不好打。

为了加强对赵国南部的防御,赵国在南部更是修建了长城。

后世一提起长城,想到的是秦始皇的长城。

可事实上,在秦始皇之前,各国就是有修建长城的历史。

齐长城,楚长城,燕长城、秦长城等等,有的建立在北方,防御匈奴为主,可有的建立在内地,防御着敌国入侵。

赵长城分为两段,一段在北方的长城,防御匈奴为主;南段的长城,主要是防备魏国。

如今南段的长城,却是防御着秦国。该长城由漳水、滏水的堤防连接而成,大体从武安西南起,向东南延伸磁县西南,折而东北行,沿漳水到肥乡西南。

这里无险可守,在修建了长城之后,却是变为险要之地。

而且,这里地势平坦,距离邯郸距离近。

邯郸可快速的调动兵力,后勤压力相对较轻,出兵速度快;可秦国距离这里,却是有着漫长的距离,又是远离黄河,只能是陆运为主,后勤上反而处在劣势当中。

赵国舍弃邺城,看似局势不利。

可事实上,却是秦国陷入不利当中。

赵国可以逸待劳,攻击秦国的不足。

“召王翦!”

赵政沉默许久,开口说道。

……

马车在响动,王翦率领亲兵,正在赶往咸阳而去。

王翦身躯高大,大约是一米七的身高,皮肤黝黑,好似老农一般,沉默寡言,很少开口说话。

王翦,是王龁的远房侄儿,彼此的关系已经出了五服。

在大秦名将辈出,如他这样的人很是一般。

在十八岁,王翦从最底层的伍长开始,不断的升迁,成为千夫长(团长)。

成为千夫长后,直接在这个位置呆了十年之久。

在大秦,想要立功很难的。

后来成为旅帅,却是二线部队为主,负责押送着粮草。

二线部队作战任务少,升迁困难。

若是没有意外,旅帅就是人生巅峰了。

可在几年前,六国合纵攻秦,其中有一只赵军更是潜伏而来,越过诸多的城池,杀到蕞城附近。

王翦率领着这些二线部队,在蕞城与赵军交战。

战斗当中,歼灭赵军的偏军,立下大功。

爵位变为公乘,军职也从旅帅变为校尉,更是从二线部队成为一线部队。

在杨瑞和为大将,率领军队攻击赵国;王翦也是在大军当中,负指挥一只秦军作战,因为立下功劳,爵位再次提升,变为五大夫。

也正是这一次,王翦成功的进入秦王的眼中。

这次南线进攻赵国,蒙恬有事不能参加,反而王翦第一次独立率军出征。

南线的秦军分为两路,东路秦军由王翦率领,西路秦军由杨瑞和率领。

对外宣传当中,这两路秦军各自十万,合计二十万大军;可事实上,两路秦军各自二十万,合计四十万。

就是为了钓鱼,吊着赵军出击,引诱赵军围点打援。

到了那时,给赵军一个惊喜。

只可惜,李牧战场嗅觉太敏锐了,感知到危险,不仅没有出击,反而大踏步撤离而去,甚至将邺城丢给他们。

马车在响动,王翦在思索着。

这次爵位,他应该成为五大夫。

秦国的爵位分为二十级,分为四个层次,士爵、大夫爵、卿爵、侯爵。

五大夫,是大夫爵的巅峰。

大秦的爵位,越是到了后面升级越是困难。

五大夫爵,乃至是更高爵位的存在,在大秦不到二十人。

成为五大夫,也意味着成为大秦的高层,真正的掌权者。

回想着这些年的经历,王翦心中起伏不已。

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已经年纪大了。

在四十七岁前,只是千夫长,只是不起眼的角色,只是泯然众人矣;可在四十七岁,蕞城之战后,却是好运连连,爵位不断的提升,提升速度快的吓人。

这次,更是独自率领二十万大军,攻击赵国。

……

许久后,马车响动,到了咸阳城。

这时,诏令传来。

大王亲自召见。

王翦心中略微激动,走进大殿当中。

“拜见大王!”

王翦跪下拜见到,似乎过于激动,说话的语气都是有些颤抖。

就在这时,秦王政亲自下来,直接搀扶起来。

“老将军请起!”

王翦这次站起身来。

王翦眼角的余光,看向了这位大王。

大王的身躯很高,大约是九尺多(一米八六),身躯魁梧,眼睛好似鹰鹫,散发着一丝霸气。

“老将军请坐!”

赵政恭敬的说道。

“臣,谢过大王!”

王翦说道。

两人分宾主坐落。

赵政问道:“老将军,这次出征赵国情况如何?”

王翦说道:“赵军不战而退,看似懦弱,却是极为聪明的举动!”

接着,王翦开始讲述着带兵大战的经历,讲述着前线的战事,说着双方的交战情况,安营扎寨,兵力部署,出兵方案,兵力分派,锅灶的设立,粮草的分配。

先是讲述大的方面,又是讲述琐碎的事情,讲述细小的事情。

从大到小不断的讲述着,讲述着其中的要领。

赵政偶尔开口询问着,询问着一些细节。

这一交谈,半个时辰过去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赵政偶尔拿出笔进行着记录。

半个时辰后,赵政沉默了。

王翦也是沉默在。

赵政心中在计算着,计算着赵国的国力,赵国的兵力,赵国的财政,赵国的粟米,战争的持久度等等。

思索许久后,赵政问道:“寡人欲灭赵,将军以为当如何?”

王翦思索许久,开口道:“大王,灭赵国很难!”

赵政说道:“寡人,岂会不知道!只是不灭赵国,如何灭六国,如何亡天下。赵国是秦国难以逾越的门槛,也是必须跨越的门槛,大秦没有选择,赵国也没有选择。”

王翦说道:“大王灭赵国,需要谨慎!”

赵政问道:“若是卿家灭赵,卿家当如何?”

王翦听着,立刻心脏扑腾扑腾跳着,似乎有激动,更是有淡淡的兴奋。

这可是灭国之功。

没有谁能拒绝灭国之功。

人生在世,作为武将,成为下一个吴起,成为下一个白起,就是很多人的梦想。

可现在,大王却是考较他灭赵之策,若是回答正确,可能在未来灭赵的过程当中,占据重要位置。

青史留名,莫过于此。

压下心中的浮躁,王翦沉思起来,许久后开口道:“大王,臣才略有限,比不上武安君白起,也比不上吴起。

对于臣而言,能打赢的战斗,绝对不会打输;可打不赢的战斗,绝对也打不赢!”

说着躬身拜见,直接说出自身的地位。

他不善于奇谋,不善于出奇制胜,指望他用着奇谋,用着计谋击败敌人,只能说不可能。

他的优点,在于稳重。

在于滴水不漏,敌人根本找不到他大的破绽。

遇到那些打不过的敌人,真的打不过;可遇到能打过的敌人,也绝对不会输。

上限不高,下限不低。

赵政听着,笑道:“那寡人要考较一下你!”

说着,取出地图。

地图是赵国地图,然后取出沙盘,取出算筹,双方开始军事推演。

王翦扮演着秦军,赵政扮演着赵军,双方开始对决起来。

军事推演,未必靠谱。

却是能大致的估算出,某个将领的性格,还有带兵大战的能力。

在军事推演当中,赵军咄咄逼人,可秦军却是稳如老狗。

秦军多次取得优势,占据着上风,可对决当中却是以消耗战,持久战为主,避开着速战速决。

到了最后,赵政丢下算筹,说道:“寡人明白了!”

王翦说道:“大王若是用我,我将稳扎稳打,破赵非十数年不可。”

大默算了一下,给了一个笼统的答案。

“十数年是几年?”

赵政面色再沉,他无法接受这种笼统。

王翦说道:“禀告大王,臣以为十二年可灭赵。”

赵政问道:“为何是十二年?”

王翦说道:“东方六国皆是联盟,灭赵非敌一国,而是战六国。故师出三年必要一歇,不然卒民皆疲,不可再战。一伐即三年,三伐而亡赵,期间三年用作士卒暂歇,故需十二年之久。”

“赵亡,楚齐弱也,那时灭亡剩下五国,可为十二年!”

赵政默默的计算了一下。

按照王翦的时间表,灭六国需要二十四年。

而今为秦王政八年,至少需要秦王政三十二年,才能完成大一统。

那时,他也只是似乎四十五岁而已,并非不可接受。

只是这个时间表,比他估算的漫长了一倍之多。

赵政皱眉道:“仲父在位的时刻,年年与六国交战,没有一丝停息,可国力损耗小。这里,征伐赵国三年,却是要休息一年,有些过了!”

王翦说道:“大王,局势不一样了。昔日仲父执权的时刻,大秦进攻六国,主要是略地为主,并非是为了灭了国。攻伐六国,持续时间短,秋天出征,在春天就是归来,一点也不耽误秋收和春耕!”

“这样对大秦好处巨大,可赵国也好处大。”

“当加强进攻的节奏,加强作战时间,加强军队的进攻数量。连续进攻赵国三年,休息一年,进行调整,与每年皆是进攻赵国,进攻半年,休息半年,彼此差距巨大。”

赵政沉默了。

很显然,王翦的攻击节奏,对赵国的危害更大。

只是对秦国的危害也大。

王翦说道:“大王,先是灭赵,再是灭楚,在战略上存在巨大的隐患。天下并非是七国,经历李牧大败匈奴之后,草原上的势力,经历血的教训之后,必然懂得一个道理,分散之民,无法击败中原强国。”

“唯有联合起来,组成大一统,才能对抗华夏!”

“一旦草原王朝统一起来,对秦国就是心腹大患。”

“西起高阙,东至辽东,皆是有漫长的长城,在过去的时刻,有着赵人,燕人守卫,可在灭亡赵国,燕国后,却是必须有秦人防御。大秦若是不能在草原大一统前,完成南下灭楚,那时会陷入危险的局面当中!”

“南线与楚军交战,北向与草原王者交战,腹背受敌,两线作战,若是胜利了还好说,可若是失败了,大秦将会陷入危险局面当中。”

“大秦,必须抢在草原狄人一统之前,一扫关东诸国,完成大一统,然而以全天下的人力物力对抗狄人南下。哪怕慢了一步,都是巨大的灾难!”

赵政不屑道:“区区草原之民,根本不算是华夏大敌。燕国可击溃东胡,略地千里。大秦可击溃义渠,对其编户齐民;赵国李牧,轻易的击溃匈奴大军。我可不觉得北方的戎狄,匈奴之流,是华夏的对手!”

王翦继续劝谏道:“大王莫要轻视北方的草原之民,昔日西周就是被犬戎击溃,走向灭亡的,大秦不能不防备!”

赵政开口,就要说什么。

可下一刻,想到了穿越者记忆当中,那位草原秦始皇。

在中原地区完成大一统,开始建立强大文明的时刻。

在草原上,形成第一个统一的政权,匈奴。

匈奴,更是诞生一位秦始皇,冒顿单于。

这位草原的王者,南下击溃了汉军的主力,把刘邦包围在白登山,这是刘邦最为危险的时刻。

最后,匈奴与汉朝议和,算是平局结束。

在稍后的岁月,匈奴一直是汉朝的心腹之患。

直到汉武帝时代,一举击溃匈奴,才让匈奴走向衰亡,从而也奠定了汉武帝的威名。

秦皇汉武,汉武帝的名声与秦始皇是比肩的。

在某种程度上,汉武帝击溃匈奴,与秦始皇灭六国,是相同档次的。

“草原会形成王者……你如何得知的?”

赵政问道。

王翦说道:“臣曾经为上郡边将,与匈奴,义渠等人交往一二,对于他们了解一二。大秦在进步,他们也在进步。七国的思想,传播到了草原,也引导和改变着草原。他们在变化着!”

“草原部落虽然分散,可若是凝聚在一起,也是很可怕的!”

“就是李牧,在初期也是选择避开匈奴袭扰,不断诱敌深入,最后歼灭匈奴主力,可见匈奴之强大。”

“很多失败者,并非是弱小,反而很是强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