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始皇帝 > 第269章 春申君必须死

始皇帝 第269章 春申君必须死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23:48 来源:88小说

第270章 春申君必须死(求订阅)

楚王在世的时刻,内部有各种矛盾,可能压制住。

可随着楚王的薨亡,所有的矛盾尽数爆发。

此刻,亲秦派想要趁机彻底铲除抵抗派,彻底消灭春申君派系。

这一刻,楚国内部陷入大撕裂当中。

在过去的时刻,楚国内部就是存在各种派系,彼此争斗不断,拼杀不断,可这种拼杀和争斗,在楚王的制约下处在相对缓和。

处在斗而不破,彼此都没有撕破脸面。

可随着楚王的逝去,一切变得失控起来。

再也无人压制两个派系。

朱英感觉到危险,建议春申君先下手为强,发动兵变,诛杀阳文君等人,挟持楚王,掌控楚国的政权。

这是唯一的活路。

成功的概率还很高。

春申君当着楚国的令尹,足足有三十年,在漫长的时间当中,在有意和无意当中培养了大量的亲信,在军队当中安插大量的人手,在楚国有极为庞大的势力。若是突然袭击,发动政变,还真的有可能。

成功率很高。

这一刻。春申君心动了。

思索许久后,叹息一声说道:“使者还未出动,就是被秦人侯谍得知,消息传来……”

把白商劝说他离开楚国,流亡秦国的话语说了出来。

朱英听着,说道:“秦人这是何意?”

春申君叹息道:“秦人有什么算盘和算计,我不知道,也不想要知道,可我不想流亡秦国,也不想兵变!若是年轻三十年,我会悍然发动兵变,挟持楚王,威慑楚国……只是现在,我已经七十多岁了,我的心已经老了……”

说着,无力的坐在地上,心中满是颓废。

老去的不只是身躯,更是心灵。

心灵变得苍老。

他已是七十岁的老人了,所谓的权力,美人,金钱,荣耀等皆是享受过了;不再是昔日三十多岁,野心勃勃,斗志昂扬,敢于秦人对决,不畏惧天下人的黄歇了,只是一个七十岁老人。

“君上,我们若是不反击,会被诛杀!”

朱英说道。

春申君说道:“你们离去吧,离开楚国,可前往秦国,可前往齐国,可前往魏国,各自找自己出路吧!至于我会为大王奔丧而去。大好头颅,谁来斩之?”

比划自己的脑袋,心中颇为颓废。

朱英不解道:“君上,你这是何意?”

春申君说道:“昔日,楚悼王去世后,吴起可以逃亡欺压国家,可逃亡到齐国,可逃亡到秦国。可吴起放弃了,没有选择逃亡而去,而是选择跪在楚王面前哭丧,最后更是被射死!”

“吴起不是不能逃,而是不想逃了。吴起早年在鲁国,中年在魏国,晚年在楚国,侍奉过诸多的君王,唯有楚悼王对他推心置腹,对他信任有加。士为知己而死,在楚悼王死去的时刻,吴起也死了!”

“吴起已经六十多岁了,不想逃亡了;我也七十岁了,也不想逃亡了!”

年纪大了,过去很多不理解的东西,现在皆是理解了。

理解了吴起,更是理解了自己。

朱英说道:“君上就甘心被小人诛杀?”

春申君说道:“即便兵变成功了,那又如何?挟楚王以令楚国,名不正而言不顺,我黄歇岂不是成为乱臣贼子。老了,老了,我可不想成为老贼。若是在年轻三十岁,我不会在乎这些,可年老了反而在乎!”

“况且,我还未得到消息,秦人就是得到消息,可见秦人侯谍数量之多,更是涉及到了高层!”

“即便我兵变成功了,诛杀了阳文君等小人,掌控楚国大权,可这不是结束,只是开始而已。到了那时,秦人必然南下,进攻楚国,内乱的楚国还能支撑住吗?到了那时秦国,可能放弃覆灭赵国的计划,而是率先覆灭楚国……”

作为门客,朱英是人才,想到了挟持楚王,以令楚国。

可作为丞相,春申君却是想到了,秦国会趁着楚国内乱,进攻楚国,覆灭楚国。

这就是格局的不同。

春申君在楚国有大量的人脉,还有潜藏的势力,若是动用这些底牌发动兵变,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只是兵变成功又是如何,为了巩固政权,稳定权势,他必然要在楚国进行大清洗。

只有经历大清洗,春申君才能成为权臣,架空楚王。

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惹恼楚国的封君,兵败被诛杀。

即便他成功的完成清洗,掌控楚国的大权。

可秦国愿意看到这一幕吗?

根本不愿意!

而是会选择,放弃覆灭赵国,率先进攻楚国,覆灭楚国。

秦国统一天下的计划是,率先灭亡赵国,再灭韩国,魏国,最后灭楚国,齐国,燕国等。

秉承的原则是,由近到远,由难到易。

可若是楚国展现出虚弱的一面,内乱不已,秦国不介意临时变更作战计划,率先灭楚。

在内乱之后的楚国,根本抵挡不住秦国的进攻,运气好失去一半的领土,运气差可能楚国灭亡。

楚国不能乱!

春申君说道:“那些人不是想要我的人头吗?我就送给他们!”

说着,整理衣冠,准备为楚王前去奔丧。

朱英跪在地上,抱着春申君大腿说道:“主上呀,你若是去了寿春,必死无疑!”

春申君淡淡道:“死就死,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已经活了七十多岁,也不想活了!士为知己者死,大王对我器重有加,而今正是我舍命陪葬的时刻。君王去世,岂能没有人殉,我愿为大王人殉!”

告辞离去。

招呼着侍卫门客,登上马车而去。

朱英跪在地上,神情哀伤。

主上不是不能兵变,而是不想兵变,不屑于兵变。

他只是老王的臣子,而不屑于当新王的臣子。

哪怕是权臣,位高权重,也是不屑。

凤凰,岂能与乌鸦为伍。

……

马车在前进着,半个月后,春申君到了楚国都城。

此刻,楚国的都城已经戒严了。

春申君看着身边的侍卫,门客,说道:“我进入寿春,凶多吉少,伱们还是散去吧,免得被我波及。”

侍卫说道:“君上对我礼遇有加,我们岂能背弃君上!”

门客说道:“贵人去世,必然有殉葬,我等愿意为君上殉葬!”

又是一个侍卫说道:“我等愿意为君上而死!”

又是一人说道:“君上此去,我等岂能不去!”

众人纷纷开口,没有一人有退缩之心,有着畏惧之心。

这是一个士为知己者死的时代,民众骨子里的血是热的。

只要上位者给予底层的士人足够的尊敬,他们愿意用生命去偿还这一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春申君说道:“好!”

说着,马车前进着,进入寿春城当中。

……

“他来了!”

王宫当中,只有寥寥几人,分别为楚王熊悍、阳文君、李园等三人而已。

虽然有了心理准备,可春申君还是来了。

还是让三人惊讶不已。

李园不解道:“即便是三岁孩童也知道,此刻寿春并不安全,可为何黄歇还是来了?”

阳文君说道:“大王与春申君情谊深厚,如今大王去世,岂能因一点风险而有所畏惧。若是如此,春申君也不叫春申君了!”

熊悍问道:“他不怕死吗?”

阳文君笑道:“春申君不怕死。天下人皆是畏惧秦国,就连强大的赵国也是畏惧秦国,楚国的国力不如赵国,却是不畏惧秦国,就是因为有春申君!”

“当初合纵大军败北,秦王政向赵国索要庞嫒的人头,赵国为了和平,斩下这位老将的人头;秦王政向魏国,索要龙阳君的人头,魏王也是答应了;可秦王政向楚国索要春申君人头的时刻,先王却是拒绝了!”

“那时,楚国宁可迁都,也不愿意杀死春申君,用来安抚秦王政!”

“春申君岂会怕死。即便知道我们这里有陷阱,可能杀死他,他也没有一丝畏惧,毅然而来。对于很多人而言,生命很是重要,可对一些人而言,生命一点也不重要!”

熊悍问道:“春申君,可是贤明之人?”

阳文君说道:“春申君,贤明如百里奚。”

熊悍问道:“春申君,可是节操高尚之人?”

阳文君说道:“春申君品行高洁,好似伯夷叔齐,好似屈原!”

熊悍问道:“春申君,可是有罪之人?”

阳文君说道:“春申君,不仅能没有罪,反而有功于楚国。春申君为令尹的时刻,楚国不断变得强大!”

熊悍问道:“既然春申君贤明如百里奚,品行如伯夷叔齐,又是有功于楚国,为何要杀他!”

阳文君叹息道:“昔日,武王曾经问太公说,将帅用什么办法来树立威信?用什么手段来体现君王圣明?用什么手段做到有禁必止,有令必行?”

“姜大公答道,将帅通过诛杀地位高贵的人来树立威信,通过奖赏地位低下的人来体现圣明,通过审慎而严明的赏罚做到有禁必止,有令必行。

因此,杀一人而能使全军震骇的,就杀死他;赏一人而能使全军高兴的,就奖赏他。诛杀贵在诛杀地位高贵的人,奖赏重在奖赏地位低下的人。能诛杀那些官高位显担当重要职务的人,是刑罚能触及最上层;能奖赏牛僮、马夫、饲养人员等地位低下的人,是奖赏能达到最下层。刑罚及于最上层,奖赏达到最下层,这就是将帅的威信得以树立,命令能够执行的原因所在。”

“试想一下,君王只是诛杀一些身份卑贱,地位低下的人,而不敢诛杀身份高贵的人,如何能威慑民众,如何能让民众信服;

试想一下,君王只是赏赐一些身份高贵的,而不赏赐身份低贱的人,民众如何相信君王言而有信!”

“若是杀死一人,能让国家震惊,民众骇然,必然要杀死他,可能他是有功之臣,可也一定杀;若是能赏赐一人,而让天下的民众高兴的,即便他身份卑贱也要给予赏赐。”

“诛杀身份高贵的,奖励身份低贱的,这是治国之道。”

“对待民众严苛,可对官员宽松,民众只是偷一只鸡就是被处死,可官员贪墨钱财无数却只是罢免,这是亡国之道;对官员严苛,对民众宽容,这是强国之道。”

“弱者,杀死一只鸡威慑老虎;强者杀死一只老虎,威慑一群鸡!”

“大王呀,若是问我春申君,有罪还是无罪,我说他不仅无罪,反而有功,更是德行高尚;可若是问我,该不该杀春申君,我谁该杀必须杀。只有杀死地位显赫的春申君,才能展现大王的圣明英武!”

熊悍说道:“可秦王政,没有杀死吕不韦!”

阳文君说道:“秦王政不忍杀吕不韦,结果后患无穷。秦王政只能不断对外频繁开战,早日灭赵国,竖立其威严。其实秦王政,根本不需要这样着急的;可因为秦王政不杀吕不韦,只能这样着急!”

“秦王政,可用不断对外战争,冲淡吕不韦的影响力。用外部的战争,缓解内部的问题。”

“可楚国疲弱,无力外战,只能如此选择!”

熊悍叹息道:“昔日寡人读史书,看到吴王夫差杀死伍子胥,勾践杀死文种,到了后来秦昭王杀死白起,以为他们皆是年纪大了,老糊涂了,滥杀功臣。可现在看来,他们老了,可一点也不糊涂!”

阳文君说道:“将以诛大为威,以赏小为明,以罚审为禁止而令行。故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说者,赏之。杀贵大,赏贵小。杀其当路贵重之臣,是刑上极也;赏及牛竖、马洗、厩养之徒,是赏下通也。刑上极,赏下通,是将威之所行也。”

“这是为将之道,更是为君之道。”

“请大王杀春申君!”

熊悍沉默了,许久后开口道:“请阳文君,诛杀黄歇!”

阳文君说道:“臣老了,不忍诛杀!”

说着看向一旁的李园说道:“还是李上卿,出手诛杀春申君吧!”

李园心中骂着。

大王不愿意背锅,阳文君也不背锅,只能他去背黑锅了!

……

pS:修改了,抱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