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始皇帝 > 第144章 河外之战

始皇帝 第144章 河外之战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23:48 来源:88小说

第145章 河外之战(求订阅)

五国合纵军共计三十九万,每天一人吃两斤米,大军每天消耗的粮食众多,魏国的府库最多能支撑两个月。也就是说,这次合纵大战,必须要速战速决,而不能持久战,持久战下,合纵军粮草不足,必然溃败。

至于说,指望赵国运输粮食过来,楚国运输粮食过来,不可能。

两国也缺少粮食,距离遥远也无法运输过来。

荥阳,为秦国入侵六国的桥头堡

算是,秦国新建立的函谷关。

可荥阳却是没有险要的地理位置,四周皆是平坦,多河流运输,属于易攻难守。

信陵君这次的目标,就是拔掉荥阳,拔掉洛阳,堵住秦国东出的方向。

至于攻克函谷关,威逼咸阳还是不要去想了。

在长平之战的时刻,秦国直接动员六十万大军,与赵军对决。

若是秦国经历一年多汇聚调动,还真的能汇聚六十万大军与合纵大军对决。

合纵大军就是趁着秦军动员军队的空暇,大军还未集结成功,给秦军打一个闷棍。

……

咚咚!

战鼓在响动,合纵大军在猛攻荥阳。

荥阳的秦军开始反击,双方血拼在一起。

连续进攻了五天,合纵大军损失无数,却是未能攻克荥阳。

当初,吕不韦把荥阳当成进攻六国的前沿,就是对这里的城防进行的加固,城墙建立的分外高大,里面的粮食储备充足,更是有诸多的弓弩器械等储存在其中,就是为防备合纵大军的反击。

荥阳城,更是有五万的秦军精锐士卒,足以抵挡合纵大军一段时间。

同时,荥阳被围困的消息,也是传到咸阳城。

秦异人看着求救信,说道:“合纵大军,攻我荥阳,大秦当如何?”

吕不韦说道:“五国合纵,昔日破函谷关,才能破大秦;可如今,却是必破我荥阳,才能占据洛阳,威胁三川郡。大王可派遣王龁从上党东出,进攻赵国邯郸城。邯郸危机,赵国自然撤军。”

“又是派遣王陵为将军,从南郡攻击楚国,逼迫楚国退兵!”

“只要楚国退兵,赵国退兵,合纵大军可破。”

“同时派遣蒙骜,前往成皋,与荥阳秦军互为犄角,与合纵大军对峙。等到合纵大军退去,我们可追杀之,合纵军可破。”

三大战场,南北两路为偏师,佯攻为主;中间为主力,当为主攻。

当然,战场局势时刻在变化,佯攻也可变为主攻。

秦异人点头道:“可!”

吕不韦离去,前去布置战场,开始调兵遣将,谋攻合纵军

……

蒙骜率领十万大军,直接从咸阳出发,前往函谷关,直接到了荥阳。

十万秦军驻扎在成皋,与合纵大军对峙。

合纵大军顾忌成皋秦军,再也无力进攻荥阳。

秦军就这样拖着,打算拖道合纵军粮草耗尽,然后进行追击

信陵君说道:“全军向后撤退,每日撤退三十里。”

合纵大军开始退却,第一日退到三十里外。

蒙骜等到消息,微微皱眉。

蒙武说道:“父亲,合纵军每日退三十里,最多六天,就要退到大梁城,我们还要追击吗?”

蒙骜说道:“追击,岂能不追击!”

蒙武说道:“可合纵军却是接近四十万?最近又是有五万秦军来到,也不过是十五万。十五万如何能抵挡四十万大军。”

蒙骜说道:“此战,合纵军兵马众多,这是优势,可我巡视大营的时刻,却是发现合纵军多是老弱居多,很多士卒年幼不到六尺,甚至五尺。可我秦军士卒,多数为六尺九(一米五三)。此为优势一。”

“秦军多食罐头,多食肉,体魄强大,可身披重甲,可挥动重兵器;可前面的合纵军粮草匮乏,需要魏国供给,粮食不足,士卒只能每天吃两斤粟米。两斤粟米,能有什么战斗力,此为优势之二。”

“此战,秦军汇聚三千铁甲军,身上穿三重战甲,又是挥动陌刀,无坚不摧,此为优势之三。”

“有这三大优势,秦军还不敢战,也太胆怯了!”

作为将领,谨慎是必须的。

可过度谨慎,却是错误的。

尤其是秦军不缺少名将,不打出惊人的战绩,如何能让众人服气。

有诸多的优势,还是畏惧不前,这也太那个了。

下着命令,开始拔营,秦军大军紧随其后。

在成皋,只是留下一万大军。

……

到了第二天的时刻,信陵君发来战书。

蒙骜接过战书,只是写了一个字:战。

双方都在准备,为明天的野战做准备。

“……时至今日,战事已操秦人之手,与其坐等十万秦军汇聚于荥阳,与蒙骜大军汇合,与我军兵力持平,不如先求战!”魏无忌看着地图,开始说着作战意图。

合纵大军,唯一的优势就是人多势众,至少四十万大军。

可对面的蒙骜大军只有十五万。

还有十万秦军正在前往荥阳的路上,一旦与蒙骜汇合,就是二十五万了。

合纵优势会再度缩小,还不如趁那十万秦军还未达到,与秦军决战。

毛公问道:“胜算几成?”

信陵君叹息道:“仅仅有五层!此战若是胜了,魏国尚且可存活,若是败了魏国将亡,韩国将亡。”

魏国最为精锐的十万大军,皆是在这里。

若是尽数覆灭在这里,秦军将会不战而克大梁。

薛公说道:“不如派遣二十万大军,携带三天的干粮,直接穿过轵关陉,然后进入河东,不攻击野王,安邑,而是渡过黄河,进入关中地区,然后攻击华山。那里是秦军储备粮草之地,只要焚烧掉秦军粮草,秦军失去粮草,二十万大军尽数覆灭。”

信陵君微微叹息,没有说什么。

毛公却说道:“从这里绕一个大圈子,进入华山至少要行走千里,大军每日最多行走三十里,至少需要行走一个月,至少需要携带一个月干粮。如何保证不被秦军发觉,不被秦军包抄后路。若是舍弃各种辎重,可急行军百里,只是这样连续行军十天,士卒早就疲惫不堪,还能有多少战斗力。”

“轵关陉有一万秦军守护,不破轵关陉如何进入河东。进入河东后,秦军四面合围,大军当如何应对?难道指望河东的秦军兵力空虚吗,不敢出战,尽数是瞎子聋子吗?二十万大军渡河,需要大量的船只,如何保证不被秦军发现?渡河之后,若是秦军水师冲击,切断我军归路,我军有覆灭的危险。如何保证秦军不会合围而来?”

“华山囤聚粮草,秦军必然重兵把守,戒备严格,如何能靠近焚烧其粮草。如何保证秦军在这里,防备松懈?”

“即便华山粮草被焚烧,可荥阳的敖仓,洛阳的仓库还存储粮草,秦军也不会溃败。”

连续发出好几个灵魂质问。

信陵君想要率领二十万大军,穿越太行孔道,进入河东,渡过黄河,杀到华山,焚烧秦军粮草,其中难度之大,几乎是不可能的。

极端不靠谱。

必须让这二十万大军,日行三百里,还有强大的战斗力;还要保证河东的秦军是聋子瞎子,无法看到二十万合纵军穿过河东,不给于任何的攻击和骚扰;还要保证合纵军渡河时,没有秦军水师攻击;

还要保证,华山的粮仓防备松懈,才能偷袭成功。

薛公微微脸红,他纵横术尚可,可兵法却是不行。

信陵君说道:“不要说这些了,此次野战,大军当如何布置?”

毛公说道:“野战胜敌之法,一为击垮敌之中军,促其崩溃;一为勾击敌之两翼,迫其溃败。此次我军,当用勾击之法。魏军,赵军在左侧,为主力;韩军,燕军在中央;楚国在右侧。”

“为了欺瞒敌人,最好混淆旗帜。魏军赵军,用韩军燕军的旗帜;韩军燕军,用赵军魏军的旗帜。”

信陵君说道:“可!”

……

次日早上,不待天明便亮了灯火、冒起了炊烟,这是伙兵在连夜造饭,袅袅炊烟中是难得的肉香,非肉食无以鏖战,决战前必须犒劳。

秦军打开罐头,开始做饭。

对面的合纵军也在家伙是做饭。

饱食之后的士卒穿上甲衣,拿好兵器,在伍长、屯长等人的命令下出营列队,列好的队列又将在五百主、千人长带领下汇集到校尉麾下,而校尉则根据幕府的将的指挥,把上万名士卒排于既定的阵列线上。

阵列是否完整,决定野战的胜负。

列阵的快慢,同样决定阵战的胜负。

两军天还没亮就展开了列阵,两军士卒按照主将的布置快速出营、快速摆开阵势,就担心对方抢在自己前面列完阵,而后袭击自己。

很快,双方分别排列开来,最前排士卒的目光隔空对视着,等待即将到来的生死搏杀。

军阵长达十二里,旗旗开始在军阵前飘扬。

随着令旗挥动,双方的军队开始靠近。

一千步,七百步,五百步,三百部,二百步,到了一百步的时刻,合纵军开始向前冲锋。

秦军阙张弩却是拉开,在等待敌人。

等到五十步的时刻,秦军弓弩手才开始射出。

射出的不是轻箭,而是用墨炉铁制造的重箭。

战场上,箭射得远重要吗?

一点也不重要!

很多箭可射一百二十步,若是抛射,一百五十步,甚至是更远。可射在士兵的铠甲上,杀伤力却是有限的。

可能某个士兵身上被射中十几把箭,还是活蹦狂跳,砍杀敌人利索。

这就是轻箭,追求射程。

可重箭用青铜,或是铁锻造而成,射程也仅仅是七十步,还无法抛射,可是破甲锋利,只要射中一箭,就能破开皮甲,就能要了敌人的命。

秦军在射一箭后,纷纷丢下阙张弩,或是弓箭,开始拿着武器攻击。

无数的合纵军士兵倒下,然后双方拼杀在一起,血与火冲杀在一起。

什么都是多余的,唯有冲杀是关键。

在前排的死士倒下后,秦锐是冲杀上去,与对面的魏武卒交锋在一起。

魏武卒,魏国的精锐部队。

秦锐士,就是学习魏武卒创立而来的。

秦锐士,皆是拿着长铍,不断上前砍杀。铍是将剑套于长柲之上,其不但能刺,还可以斩。一铍斩下,盾牌尽碎,长矛的木柲皆断。

所到之处,魏武卒在溃败。

前排在冲杀,后面的弓弩手也在射击,给予前面冲杀的战友,火力支援。

合纵军的弓箭手射击,好似暴雨一般,向秦军倾泻,无数的秦军中箭。

然后身上插着箭羽的秦军,继续冲杀。

铁甲的防御力,抵挡住弓箭挨打攻击,弓箭的打击效果不佳。

秦锐士在破阵,只是片刻就是向前杀到三十步,魏武卒在溃败。

“不对,这些魏武卒太弱了!”

蒙骜感觉到一丝不对劲,他与魏武卒交战过,魏武卒不弱小,反而很强大。

“父亲,西面的军阵要被破开!”蒙武上前道:“可要动用后军!”

蒙骜看向右边的时刻,却是发现本来为弱旅的韩燕军队,却是勇猛的一塌糊涂,秦军的左翼开始溃败。

“上当了,那不是韩燕军队,而是魏赵军队,我中计了!”

蒙骜说道,脸色羞红。

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的时刻,下等马对上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于是两胜一输。

信陵君深知,秦军的战斗力比合纵军强大,若是正常对决,即便合纵军人数多,可人心不齐,各有心思,必然溃败。

于是,果断让最弱的韩燕军队对秦最强的中军,两翼的强军对决秦军的弱军。

中央的秦军在击溃韩燕军队的时刻,两翼的秦军也在溃败。

“动用后军吧!”

蒙骜说道,丢下旗帜。

蒙武调动三万后军,开始出动,开始补漏洞。

后军,就是预备队。

这一战,十万大军排列在前方,与合纵军在对决。

五万秦军,作为预备队,用来补漏洞。

在军阵上出现大的缺口,预备队要堵上去,防止阵型被撕裂。

若是军阵被撕裂开来,没有及时堵上去,让敌人攻击侧背,可能导致全军被歼灭。

就在这一刻,一个谋士说道:“将军不好了,赵军骑兵出动,三万骑兵开始攻击我军幕府!”

蒙骜向西面看去,却是看到黑压压的乌云席卷而来。

……

pS:信陵君主导合纵大军,大破秦军蒙骜。在资治通鉴上写着:“信陵君率五国之师败蒙骜于河外,蒙骜遁走。信陵君追至函谷关,抑之而还。”

仅仅是三十多个字,至于双方兵力是多少,秦军伤亡多少,皆是不知。

唯一可可确定,这场战斗仅仅持续两个月,甚至是更短。

我记得在百度某篇文章,或是在某个小说当中,写河外之战上,曾经写信陵君率领二十万大军,携带三天的干粮,直接穿过轵关陉,然后进入河东,不攻击野王,安邑,而是渡过黄河,进入关中地区,然后攻击华山秦军仓库,于是秦军大败。

可仔细思考后,却感觉根本不靠谱。

还不如陨石落下,蒙骜军大败靠谱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