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汉末苍天 > 第四十章 大河冰封

汉末苍天 第四十章 大河冰封

作者:何处是酒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8 14:13:23 来源:书海阁

回到邵亭后,姬平没有停留,一路西行去了东垣县。

自皇甫郦和盖勋带五千精兵到来后,姬平在黄河北岸的兵力达到了七千三百人,除却这五千,还有荀棐的八百射声士,以及张辽招募的九百壮卒和破了赵氏坞整编的六百赵氏家兵。

如今,荀攸带走一千,驻守轵关三百,箕关二百,邵亭五百,来回押运辎重的一百,余下五千二百都在东垣县。

五千兵马,大多还是精兵,对于姬平此时掌控的地盘和自身的带兵能力而言,实在是有些多了。

他这才感到手下缺乏一名统兵的帅才,张辽算是最有潜力的一个,但还太年轻,缺乏经验,指挥一支兵马可以,但要指挥全局作战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如今张辽随着荀攸去上党,反倒是个历练的好机会。

卢植曾率领北五军讨伐黄巾军,统帅能力和经验都不差,只是年龄有些大了,将来领军出征,跋山涉水,身体未必吃得消。

看来培养后备人才势在必行,但当前第一大事却在雒阳。

一旦袁绍等关东士人起兵,董卓便会迁都长安,火烧雒阳,尽驱百万百姓迁徙。数十万无辜生命在迁徙中丧生,这是惨绝人性的**。

他既然穿越了,并活了下来,也有了一些实力,就不会隔岸观火。

他也不会忘记董卓对他和母亲所做的一切,而且他还有一个承诺,他要救回那些射声士在雒阳的家人。

所以,姬平将两千士兵交给卢植守护东垣县,留下三千人,他和荀棐、盖顺各带一千,日夜操练。

皇甫郦带领的五千关中将士到来后,姬平便曾立时派人渡河去联系唐方和耿忠,从太仓再次偷运粮食。

太仓存粮足以供应宫中万数人十年之用,又发放百官俸禄,储量极大,他们通过地道从仓库深处偷运,一时也不虞被发现。

至于唐方,在董卓控制京师后,他在姬平早先的授意下向董卓效忠,暂时还是小平津关都尉。

不过唐方虽然身份隐秘,但他毕竟不是董卓嫡系,小平津关是雒阳北部的重要关隘,一旦关东诸侯起兵,董卓势必要换人,甚至等不到那个时候可能就要被替换。

所以姬平就要趁这段时间多运些粮食和武器出来,否则唐方一旦被换,就没机会了。

中平六年,这一年的冬天非常冷。

姬平还记得自己前世在图书馆里看过一段资料,在中国历史上曾存在四个冷期和四个暖期的交替变化,明末是第三个,而东汉正处于第二个寒期。

气候寒冷期不仅止于天气严寒,更是各种自然灾害高发期,尤其是汉末数十年来,旱灾、涝灾、蝗灾、震灾、霜灾、风灾、瘟疫反复爆发,都达数十上百次,这些灾害对于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而言,绝对是毁灭性的灾难。

正是这长时间反复的灾难,对以种地为生的百姓造成极大伤害,让百姓对老天也失望了,所以张角一喊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瞬间就聚拢了百万人附从。

同时东汉偏偏盛行的是天人感应学,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上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

频繁的天灾也让尊崇天人感应学的士人对东汉天子渐渐离心,社会风气也由积极进取转为迷惘颓废。

到了十月底,连刮了三天三夜的北风,一场大雪过后,黄河开始上冻。随后不过三五日,河上冰层已经有一尺多厚。

雒阳,太尉府,面色有些苍白的董卓高坐上首,下首是他的文武亲信。

郎中令李儒行礼道:“主公,如今手下将士多有在雒阳劫掠淫辱之徒,甚至殃及士人和宗亲,应该严加管束,否则于主公名声和大业不利。”

董卓哈哈笑道:“文优多虑了,手下儿郎向来如此,又从苦寒之地来到雒阳繁华之地,难免会有失态,何况本公何能震慑宵小,掌此大权,全赖将士之勇,如今本公有功于社稷,便是手下儿郎有些许过分行为,也无需在意,无须在意。”

李儒看董卓不在乎,忍不住再次劝谏:“主公,今时不同往日,昔日主公征战沙场,自然偏爱将士,但如今权摄天下,自当体恤百姓,还有顾忌士人,才是长久之计。”

董卓摇头道:“本公起于凉州,多赖将士之勇,百姓于本公有何恩德?在本公眼里,他们不过刍狗而已,但相安无事,种地、交税、服役便可。”

李儒皱眉道:“主公莫非忘了黄巾张角乎?”

董卓面色变了变,随即嘿声道:“张角聚贼百万,而何进、卢植、皇甫嵩尚能平之,如今本公坐拥精兵,又何惧之有!”

李儒素知董卓脾性,看他始终听不进劝言,不由叹了口气,不再多说。

下首最末的一个相貌普通的中年人眼神闪烁了下,又低下了头,他便是太尉掾贾诩。

董卓看李儒不再多说,得意的大笑道:“昔日在凉州苦战,何曾想过有今日之荣华,而今本公废昏庸、立贤明,为党人平反,尽掌天下之兵,尽收士人之心,汉室已有中兴之象,功在社稷,可比开汉四百年之萧何、曹参二位相国,又岂能与杨彪、黄琬碌碌之辈并列!今本公欲加封相国,尔等以为如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李儒嘴巴动了动,想要说什么,下面的董旻、董璜、董越以及胡轸、徐荣、李肃、吕布等一众将领已经大声附和:“相国!相国!”

另一旁的李儒、贾诩、伍琼、周毖却是默然。

董卓志满意得,哈哈大笑,却不禁牵动了胸口伤势,忍住咳了两声,面色转冷,哼道:“若是弘农王尚在,本公定要他求死不能!”

李儒忍不住又道:“弘农王之事,多有蹊跷……”

董卓面色变得有些难看,大手一挥:“文优不必多说,弘农王不过一个无用稚子,必然如他母亲一样早已被大蛇吞吃。”

自从那次在姬平手中吃了大亏后,被一个少年挟持,对以勇武威震凉州羌族的董卓来说就是一个天大的耻辱,如今弘农王这个名号就成了董卓心中永远的痛。

只要别人一提起弘农王,董卓便觉得那人在偷偷耻笑他。

这时,太尉掾贾诩建议道:“董公,十常侍被诛后,地方官吏多有空缺,应尽快补上,又以河东郡为司隶重地,河东太守一职须早作任命,其中东垣、大阳等诸县与京师只有一河之隔,须要补亲信为县令。”

董卓面色稍霁,沉吟起来,他原本是河东太守,后来迁并州牧,如今又入京做了太尉,河东之地居于雒阳和凉州之间,是他的退路,对他极为重要,太守一职他已经沉思许久而难以定夺。

这时,下人来报:“侍御史扰龙宗有事来报。”

董卓抬起头,道:“宣进来。”

很快,一个官员趋步进来,行了一礼,道:“侍御史扰龙宗见过董公。”

“何事来报?”董卓随意说了一句,突然看到扰龙宗腰间佩戴的长剑,眼中登时闪过一丝暴戾,厉声道:“来人,将这贼子拖出去乱棍打死!”

众人都是一惊,扰龙宗更是大呼:“董公!何故随意打杀臣子?”

董卓怒哼道:“昨日本公刚下令,凡面见本公者不得携带刀剑,而不遵吾令,意欲谋反乎?”

扰龙宗惊呼:“臣刚省亲回来,实在不知啊,董公饶命!”

董卓冷笑一声,一挥手,两个侍卫将扰龙宗拖了下去。

“来!喝酒!”董卓不在理会扰龙宗,举起酒杯,畅饮而进。

“主公英雄之气不减当年,末将等远远不如啊!”底下胡轸等人大笑着,唯有李儒面带忧色。

贾诩提了个建议,看董卓似乎忘了,便也没有再进言。这就是他的一贯风格,话要说出来,但你听不听就是你的事。

外面很快传来扰龙宗的惨叫声,随后慢慢消失。

身在东垣县的姬平不知道正是因为董卓的跋扈,让他暂时免去了一难。

三日后,太尉府传来董卓大骂声:“白波贼入寇河东,尔等为何不早报!”

一人颤抖着回答:“侍御史扰龙宗曾来禀报,只是……”

“滚!滚!”太尉府很快传来董卓恼羞成怒的咆哮声。

东垣县,姬平再次收到耿忠差人送来的消息。

十一月初一,董卓由太尉自任相国,位在三公之上,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并且再次将刘协称帝时的永汉元年改为中平六年。

两个多月以来,董卓大力招揽士人,如今大权在握,先前礼贤下士的伪装却慢慢揭下来了,凶残的本性也慢慢暴露出来了。

本人跋扈不说,董卓还纵容手下羌兵冲入雒阳富户、皇亲国戚内宅,抢掠财物,**掳略妇女,弄的人人自危,朝不保夕。

不过有了小青的恐吓,董卓不敢如历史上一般夜宿皇宫,秽乱宫廷,却从宫中召了很多宫女入府,不少当初没有随姬平离开的宫女都惨遭**。

姬平听来人说,董卓如今非常跋扈,曾公然叫嚣着,我相,贵无上也!意思是说,爷这相貌就是尊贵无上的!

姬平想了想,又写了一个段子让人传去雒阳。

喜欢汉末苍天请大家收藏:(wuxia.one)汉末苍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