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汉末苍天 > 第二十二章 千骑万乘走北邙

汉末苍天 第二十二章 千骑万乘走北邙

作者:何处是酒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8 14:13:23 来源:书海阁

小平津关内,姬平从关门走出,迎面一个披坚执锐的将领一手持戈,一手持火把,骑马而来。

火光下看到姬平,那人忙滚身下马,伏拜道:“河南中部掾闵贡拜见陛下,救驾来迟,还请陛下责罚。”

姬平看这人相貌堂堂,手中长戈还沾着鲜血,想着他大半夜还能冒着危险,拼命的寻找自己,心中颇是感激。

这闵贡倒是个忠贞之士,不像袁术、袁绍两个兄弟,只一心想着诛除宦官为自己博取名声和获得政治资本。

当下忙扶起闵贡道:“闵君不必多礼,张让等人已经被你一声英雄吼吓的投河自尽,我能脱难,还多亏了闵卿的满腔忠心。”

闵贡惭愧的道:“都是臣等无能,让陛下蒙辱,卢尚书还在四处寻找陛下,还请陛下快快上马,回宫安定百官之心。”

闵贡坚持让姬平上马,自己牵马,姬平推拒了好几次也不成,只得在闵贡的搀扶下上马。

前世今生,他还是第一次骑马,心中不由有些忐忑,而且他发现,马上虽然有鞍毯,也有马镫,但鞍毯不是后世见的那种高桥鞍,马镫也只有左侧一只,只能用双腿夹紧马腹。

更重要的是,尼玛,马前还挂着一个血淋淋的人头,迎着火光,依稀看出是段珪的。

虽然他胆子不小,也杀过人,但看着一颗人头在腿边晃荡着,他心中总有些不自在,还好这马比较听话。

他尽量不去看不去想那人头,一边走一边和闵贡说着话,从闵贡口中,他得知,满朝公卿,出来寻找他这个天子的也就尚书卢植、典军校尉曹操和河南尹王允。

姬平暗叹,算来还是桓帝灵帝昏聩,致使士人离心,讽刺的是,日后最大的奸雄曹操,在此时反倒比那些自命名士的大臣要忠心的多。

走了一段,二人到了北邙山中的一处农庄。

农庄里,姬平见到了弟弟陈留王刘协,刘协看到姬平忙行礼称皇兄,姬平却看到了他眼里闪过的一丝惊愕。

看来,这个弟弟真有自己的想法,姬平感到有些意兴阑珊。

很快,外出寻找他的卢植也回来了。

“卢尚书,我母后怎样了?”姬平看到何后不在卢植身边,有些担忧,毕竟一夜兵乱,如果母亲留在宫中,必然危险。

卢植忙道:“陛下且安心,太后在尚书台,安然无恙。”这个大儒眼里满是对姬平的孝顺的赞许。

奔走了整整一夜,姬平虽然不累,但感到非常饿,这户人家知道他们身份尊贵,便杀了唯一的一头羊,烧烤了给他们吃。

趁着刘协和闵贡没注意,他轻声向卢植道:“卢尚书,旬日之间,或将有大变,董卓其人,残暴无比,你只需顺应大势,无须强行改变什么。”

虽然他已经暗中派耿忠和荀攸带了些冗从和射声士去半道刺杀董卓,但能否成功他心里也没有底。

听到姬平的话,卢植一愣:“臣愚钝,不知陛下之意。”

这时,刘协和闵贡都看了过来,姬平叹了口气,道:“不过数日,你自然知晓。”

临走时,姬平让卢植硬是给了农户一些钱,农家小户,谋生也不易,这点又让卢植和闵贡赞赏不已,认为他这个天子懂得爱民。

离开农户,驾了一辆破马车,姬平和刘协坐在车上相对无语。

走了一程,一些文武公卿陆续赶过来,有太傅袁隗,河南尹王允,太中大夫杨彪、左军校尉淳于琼、右军校尉赵萌、后军校尉鲍信、中军校尉袁绍,典军校尉曹操,各自带着一些人马,接着车驾。

很快姬平前面后面便跟了黑压压一大片,有车有马。

姬平心中担忧前去伏击董卓的耿忠和荀攸的安危,但他此时身处群臣之中,便是担忧也没有办法。

只能强迫自己平静下来,默然看着这些公卿大臣的千姿百态,正是有人哭,有人笑,有人说,有人闹,他就如同在看一场大戏,直到所有人缄默下来,随驾一同赶回雒阳。

姬平撇了撇嘴,又有些慨叹,一场大变,他的唯一的妃子唐婉失踪,却无人问津,他们或许都有着各自的心思。

他没有向王允询问霍小玉的下落,此时找到霍小玉,也只是让她身处绝境而已。他更没有询问文萝之事,袁绍又岂会承认,问多了反而会害了文萝。

看了看前方依然没有动静,左右无事,他便细细观察起了曹操和袁绍这两个日后争霸的枭雄,二人年龄相当,均在三十五六岁左右。

曹操个子不算高,相貌也不算英俊,轮廓粗犷,浓眉细目,白面长须,但眼睛有神,整个人也显得很有气质。

袁绍则更为英俊,剑眉飞扬,眼睛顾盼有神,雄姿英发,无论如何,这次他捞足了政治资本,估计不久之后就要名满天下。

姬平和刘协也不坐牛车了,各换了匹好马,被群众拥簇着赶往雒阳城。让姬平松了口气的是,段珪的那个人头终于被先送往雒阳号令了。

他高坐马上,四下望去。

哭闹过后,这些公卿大臣多半都是一副缄默丧气的模样,表面上看起来是为了天子蒙难而自责,姬平却知道,他们很多人恐怕正在发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日前这场政变,士人暗中推波助澜,宦官和外戚同归于尽,对于他们而言本该击节相庆,皆大欢喜,可惜自己这个天子和母后还活着,又让他们难作欢颜。

如今何后临朝称制,又素来不喜欢士人,若是细查宫变起因,罪责岂不是由他们承担?恐怕他们很多人都不知道该如何处置自己和何后吧,他们既怕母后和自己秋后算账,又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讳废掉自己。

或许,他们更希望我们被十常侍挟裹跳下黄河,恐怕此时不少人心中正对多事寻到天子的卢植和闵贡恨得咬牙切齿。

士人们便总是这般重视名声,一切都讲究师出有名,极大的束缚着他们。

就在这时,姬平发现,荀攸不知何时也混到了队伍中,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背后却朝他摆了摆手,又比划了个手势,示意刺杀董卓失败,而耿忠等人已经退去。

得知董卓没事,姬平心中有些失望,历史大势真的如此难以逆转么?

随后又松了口气,无论如何,荀攸和耿忠总算没事,幸好是在北邙山山道上伏杀,一旦失败,逃入山林,董卓骑兵反而不便追赶。

看着身边这些各怀心事的公卿大臣,姬平仿佛一个旁观者漠然而视。

那个肆无忌惮,不重面皮的董卓也该来了吧。

士人们也该尝到他们自酿的苦果了,而得利的将是……他看了看前面的曹操和袁绍,又想到了那不知在何处的孙坚和刘备。

他坐在马上远远望去,此时天色难得放晴,但一场大难的阴云却开始无声无息的笼罩雒阳上空。

姬平不知道的是,历史上,十常侍在北宫抵挡了袁绍等人两天,直到八月二十七日才逃走,董卓是二十八日进入京师。而由于他的缘故,十常侍二十五日逃出宫,此时才二十六日。

但历史的惯性是可怕的,有董卓弟弟的董旻的报信,董卓赶在二十六日准时报到了,即便有荀攸和耿忠的半道刺杀,董卓还是来了。

走了不到两里路,突然整个地面震动起来,姬平高坐马上,抬头看去,但见前方旌旗蔽日,一群骑兵疾驰而来。

群臣大惊,身披甲胄的曹操沉声道:“陛下,是骑兵。”

狗日的董卓来了!

本来淡定的姬平突然紧张起来,远远看着那支骑兵如奔雷袭来的强大气势,又不由大为羡慕,从他们的气势来看,丝毫看不出刚经历过一场刺杀,确实是百战的精锐之兵。

他暗下决心,自己日后定然也要组建一支精锐的骑兵!

当前还是先应对董卓要紧,眼看骑兵就要到眼前,余势不止,姬平心中有些紧张,这董卓该不会是因为被耿忠和荀攸袭击,恼羞成怒想要劫驾吧?

就在这时,前面开路的袁绍一马飞出,厉声喝问:“来者何人?天子有诏,速速退却!”

曹操没有出去,却低声朝姬平道:“陛下,是并州牧董卓。”

姬平点了点头,他也一眼看到了旌旗上绣的大大的“董”字,他不相信袁绍看不到,只是估计袁绍也没料到董卓会在此时进京。

讽刺的是先前何进没死时,袁绍最希望的是董卓进京,但如今何进死了,袁绍却是最不希望董卓进京了。

听到袁绍喝问,那队骑兵倏然而止,旌旗下一身披甲胄的大汉策马而出,声音比袁绍更大:“尔等身为国家大臣,不能匡扶社稷,致使朝纲混乱,天子流亡,又有何颜面让某退兵!某夜行百里,扫退流寇,不顾生死前来护驾,为何要退!”

大汉面上带着一些血迹,显然是刚经历过一场厮杀,他没理袁绍,而是转头看向车驾喝问:“天子何在?”

袁绍面色瞬间铁青,之前他假借大将军之名,又是司隶校尉,自然可以指挥董卓,没料到,如今董卓会全然无视他。

姬平扫过袁绍,默然打量着这个魁梧甚至微显肥硕的大汉,这就是臭名昭著的董卓么?

这是自己和母亲注定的克星。

虽然这两个月来已经颇多布局,但人算不如天算,终究还是遇到了这个祸害,也不知自己能否摆脱历史的宿命?

喜欢汉末苍天请大家收藏:(wuxia.one)汉末苍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