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汉末苍天 > 第一百零九章 落幕

汉末苍天 第一百零九章 落幕

作者:何处是酒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8 14:13:23 来源:书海阁

四月初一,雒阳皇宫西南角的广阳门城楼上,姬平看着整个雒阳西城区处处燃起的熊熊烈火,浓烟滚滚,而南城也有大片烟火,不由暗叹。

汉族百姓花了成百上千年世世代代建造发展起来的雒阳城,便在羌胡兵的肆虐下,渐渐销毁。

破坏永远比建设容易,羌胡兵的破坏力无疑是强大的,这也是汉族难以认同游牧民族的一个重要原因,环境和文化的不同,使得这些民族生产能力差,却带着强大的掠夺性。

没有人能安心与充满掠夺野性的狼群共处。

董卓在雒阳的暴行,也无疑将凉州军团彻底推向了中原的对立面,加剧了民族仇恨,他的前辈“凉州三明”的多年努力也化为乌有。

此时,董卓军已经开始将大量的门板、木材、柴草向皇宫附近堆放,显然是明目张胆的准备火烧皇宫了,看形势,最晚在夜里或明日清晨,他们就要进行最后的一波攻击了。

曹操手下夏侯兄弟带着士兵冲杀了三四次也没能阻止。

“董卓要用火攻。”姬平身边的曹操开口询问:“殿下可有良计?”

从每个人对姬平的不同称呼,都能看到他的态度,曹操很难叫出“王上”这个从属性很强的称呼,曹操始终把不准姬平的身份,多疑的他心中总有疑虑。

此时的曹操,根本没想到眼前的少年就是曾经的天子,毕竟刘辩登基时间太短,出面很少,曹操只在北邙山近距离见过一面,也未曾直视,何况此时的姬平与懦弱的刘辩的气质差异太大。

便是心有怀疑的袁绍。在夜深人静时也已经想不起曾经的天子是个什么模样。

这就是天子,久居在深宫,高坐在大殿之上。脱下了帝冕,除了妃子、侍从和亲近的臣子。就很少有人认得。

听到曹操询问,姬平沉默了下,看向不远处的雒水,缓缓道:“要灭火,自然是水了。”

四月初一入夜,雒阳东城百姓已经基本撤到了东面数十里外的巩县一带,皇宫附近加上北邙山的文丑所部,只余下了近三万士兵。

雒阳西城和南城火光冲天。不时传来羌胡兵肆意破坏的大笑,身处明亮之地的他们,在光线的反差之下,根本看不到漆黑的东城在发生什么。

东城皇宫平城门外、皇宫之中,成千上万的士兵穿梭着,皇宫园林中堆土而成的一座座小山迅速消失下去,一袋袋泥土被运往皇宫前雒水之畔。

不少泥土袋已经被沉入雒水,雒水上游的水位在无声无息缓缓上涨。

此时,西城的董卓军在皇宫西墙外堆放的燃火之物已经积成小山。

夜半时分,西城的董卓军突然鼓声大振。密密麻麻的火把朝皇宫冲过来。

皇宫之上却是一片寂静,此时的雒阳东城,近三万士兵包括曹操、崔钧、以及文丑。已经全部从北部高地撤往虎牢关,只留下了雒水之畔和桥上的两千人马。

皇宫西面,董卓军密密麻麻的火箭射向堆积的易燃之物,大火开始熊熊燃烧起来。

“投吧。”平城门之上,姬平下了命令。

城上一只火把亮起,晃了三晃,下面的两千士兵迅速行动,最后数千袋泥土被投入雒水,自此。雒水以平城门外石桥为界,被完全堵塞。

雒水上游。水势开始疯狂上涨。

姬平带着两千士兵迅速从皇宫撤离。

皇宫的地基是一座长达十多里的夯土高台,正好能阻拦水势。将雒水全部排往西城和南城。

此时不过初春,凭雒水的那点水势在雒阳平原上自然不可能淹死董卓兵,但姬平除了灭火和阻敌外,还另有目的。

历史上,董卓将雒阳方圆百里烧为灰烬,驻兵其上,铁骑肆意纵横,攻击雒阳周边各州郡,肆虐屠杀。

如今,姬平却要将这雒阳西城和南城变成一片泥淖,让董卓骑兵在短时间内跑也跑不起来,留给各郡更多的时间准备,反正这雒阳如今也没人了。

至于城东,姬平已经让士兵挖了壕沟通往河道,只要雒水一旦漫入东城,就会重新顺着壕沟归入河道。

撤退之中,姬平看到皇宫之外的刚起不久的大火熄灭,很快传来了董卓军杂乱的呼叫。

四月初二中午,姬平到了成皋,此时百姓已经撤退的只剩下了不到两万。

陈留太守张邈和张超几日前撤退后。

成皋城县府中,姬平坐在上首,下面是张辽、桥瑁、曹操、崔钧、关羽、张飞、唐方、耿忠、典韦一众郡守和将领,还有受伤的鲍信和臧洪,这二人在姬平和医疗队的救治下,捡回了一条性命,伤势也好的很快,均是对姬平感激不已。

至于文丑,在北邙山抵挡了一日一夜,看到姬平水淹雒阳,已无战事,便没有留下,直接去寻找袁绍了。

众郡守将领看着姬平,眼中不掩抑敬服之色,他们本以为最后还有一场惨烈的大战,各自生死难料,没想到被姬平一个简单的水淹之计解决了。

姬平先看向曹操:“如今雒阳战事暂息,不知孟德有何打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曹操长叹了口气:“关东诸侯兵分三路,会盟雒阳,本是为了讨伐董卓,匡扶汉室,不料军虽合而力不齐,踌躇雁行,势利相争,乃有此大败,若非神武王殿下,雒阳恐怕是生灵涂炭。”

姬平脸上没有一丝得色,微微有些疲惫的叹道:“十万将士起兵,又在雒阳招募数万新卒,一场大战打了不到两个月,活下来加上逃走的不过七万,近六万将士丧生,八十多万百姓得救,功不在我,而在奋死杀敌的将士。”

底下众将领听了姬平之言,均是默然。

这一场大战,死伤惨重,一方面是新兵太多,甚至大多诸侯的精兵也不过是郡兵,平日缺乏操练,没经历过任何战斗,比之营兵差了很多,更不论董卓的羌胡兵了。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领兵的郡守、将领无能,还暗中争斗,令大军数次溃散,除却被杀死的,还有自相踩踏的、落水的,很多士兵没有死在冲锋的战场上,而是死在了逃跑的路上。

这时,曹操叹道:“吾欲回陈留,招募兵士,联合有志之士,伺机再行讨董。”

姬平点了点头,曹操却看向姬平,眼中精光闪烁:“不知神武王殿下有何大志?”

姬平缓缓道:“安抚数十万迁出雒阳的百姓……孟德,百姓才是大汉的根本。”

初时董卓将西城和新安一带的近十万百姓迁入关中,余下九十万百姓,丧生在战乱之下的、逃往深山各处以及南部两个关口的,预计有十万左右,余下八十万百姓,冰面未化时,闵贡安排渡河近八万,浮桥搭起后,过河超过四十万,还有三四万被招作兵士,其余近三十万,迁徙到虎牢关以东荥阳、陈留、东郡各地。

八十万百姓,即便分流迁迁徙到各地,生存也是个大问题。

姬平将他们救出来,便不能让他们饿死或者成为流民,否则他这一场雒阳大战打得就没有丝毫意义了。

他从来不会忘记自己放弃逍遥生活、苦心谋划、投身大战的初衷,岂非就是为了汉族的元气,百姓的生存,否则即便他日后再做了天子,面对一个十室九空的天下,也不过是一个笑话。

天下需要秩序,需要士人协助治理,但最大基数的百姓才是根本,奉养着天下,否则一个朝廷统治着空壳子的大地,有何意义。

虽然姬平提点了曹操一句,但此时的曹操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是一心想要讨伐董卓,匡扶汉室,听到姬平的话,脸上露出失望之色。

姬平没有再说什么,他看出曹操颇有志向和自己的见解,他此时出口招揽,也是无用。

当下看向桥瑁,桥瑁算是故太尉桥玄族子,也算出身名门,但算不上大世家,倒是可以拉拢,不必顾虑太多。

桥瑁拱手道:“吾先回东郡,以防刘岱暗中使坏,不过神武王殿下若有差遣,吾自当全力以赴!”

姬平点了点头,沉吟道:“此次有近三十万百姓东迁,多半是进入兖、豫两州之地,而东郡又距离雒阳最近,恐怕迁入的百姓最多,还望桥太守悉心照拂,使之安居乐业,这对东郡而言,也是未必不是好事。”

“殿下请放心,此瑁分内之事,定然全力以赴。”桥瑁声音铿然。

姬平看向臧洪,臧洪忙开口道:“请殿下放心,洪回陈留后,自会劝谏张太守,张孟卓素有仁心,定能安抚百姓,若是不能,吾自为之!”

姬平露出一丝笑意,这臧洪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名士,从先前函谷关劝解诸侯和雒阳大战都能看出。

不过,还有一件事,姬平又朝臧洪道:“吾在河内,自会与董卓兵锋相见,须借走一员猛将,还请子源向张太守说合。”

臧洪一愣:“却不知殿下欲借何人?”

姬平看了一眼末座的典韦,缓缓道:“此人名典韦,在张太守军中任一军侯。”

末座的典韦不料姬平对他一个军侯如此看重,竟然在这种场合下郑重提出,不由虎躯巨震,拜倒在地。

姬平忙令他起身,一旁臧洪看了一眼典韦,愕然道:“典韦不过一军侯,殿下若是看重,召去便是,且吾恐张孟卓未必知道典韦其人。”

姬平露出笑容:“如此,多谢子源和张太守了。”(未完待续)

喜欢汉末苍天请大家收藏:(wuxia.one)汉末苍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