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汉末苍天 > 第十章 荀攸之谋

汉末苍天 第十章 荀攸之谋

作者:何处是酒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8 14:13:23 来源:书海阁

虽然姬平早知道历史走向,但他还是想听听荀攸的见解,看有没有阻止董卓入京的办法。

荀攸犹豫了一下,沉吟道:“尚书郑泰、长史陈琳、议郎曹操皆极力反对,但大将军不好说……或许会同意。”

“为什么?大将军难道不知道外兵入京的大害?”荀攸的回答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姬平忍不住反问了一句。

荀攸刚要回答,一个中黄门冗从急匆匆过来,低声道:“陛下,张让和高望来了,耿仆射正在阻拦。”

二人都是一惊,荀攸急忙从另一边离去,转眼张让和高望便赶了过来。

张让已年近五十,却不显苍老,面白无须,声音阴柔:“陛下,老臣这两日甚是想念张周孩儿,却遍寻不见,不知被陛下差往何处?”

终于忍不住了麽?姬平暗自冷笑一声,他从文萝和霍小玉口中得知,张让已经问过她们,但姬平本就瞒着她们,她们自然全然不知,如今张让终于来询问自己了。

“张常侍,张周不在你那麽?朕这几日不见张周,寻思着张常侍是否要为朕换个侍奉宦官呢。”姬平脸上满是茫然,他从后世来,装萌卖傻演戏不过小技耳。

张让盯着姬平看了许久,眼看姬平有些不耐烦,才叹了口气:“老臣去他处寻找吧,这小子不好好伺候陛下,老臣找到了定要好好训他一番。”

自始至终,张让身边的中常侍高望眼睛一直躲着姬平,这个家伙的城府,还远远不如张让。

当天下午,张让又派来一个中黄门侍奉姬平,当天晚上,汤药和膳食中又加上了曼陀罗。

接下来几日,姬平也不在后·宫待,每日只是去宫禁转悠,伺机寻找荀攸。

后·宫是太后、皇后、妃子所居之宫,严禁郎官入内,而宫禁是皇帝寝宫及办公之所,郎官是可以进来的。

他这一段时间一直坚持修炼御龙经,感觉身体越来越好,体内总有一股暖意,精力非常充沛,整夜看书也不感疲累,每日晨起都极为高调,令文萝和霍小玉羞笑不已。

不过,在十常侍和那个派来的侍奉宦官面前,他则收敛精气神,时常表现出神情恍惚的样子。

他要通过伪装拖延十常侍,防止他们再动用其他手段。

四天后,姬平再次在宫禁中见到了荀攸,荀攸带来一个坏消息:“大将军已经同意召外兵入京。”

姬平感到嘴里直发苦,历史的车轮在飞速转动了,自己很快就要卷入其中,粉身碎骨了,也不知能否最后摆脱历史的宿命?

“大将军难道不知道外兵入京的大害?”他再次问出了那个问题,这是他心中最大的疑惑,从荀攸口中,他得知何进并不是那种昏聩无能之人。

荀攸叹道:“大将军无法抗拒士人之望,同意召外兵入京,行此画蛇添足之事,其意不同于袁绍,而在警示十常侍。”

“警示十常侍?”姬平皱起眉头。

荀攸沉吟道:“大将军如今议定召集八路兵马,京师之外有并州牧董卓、武猛都尉丁原、东郡太守桥瑁三路,其余五路为大将军府掾王匡、骑都尉鲍信赴泰山募兵,西园假司马张杨、张辽赴并州募兵,都尉毌丘毅赴丹杨募兵,颇有蹊跷。”

“这其中有什么不对麽?”姬平一愣,他怎么没看出来,何进这分明是四面八方都召兵了,意图干掉十常侍了。

荀攸抚须道:“八路兵马,董卓在河东,丁原在河内,王匡、鲍信赴泰山,张扬张辽赴并州,毌丘毅赴丹杨,路途远近不一,募兵时日不定,但声势颇大,十常侍在地方子弟亲属众多,不可能不察觉。”

“由此可见,大将军本意非在募兵,而在警示十常侍,或者说是威逼十常侍,让他们有所收敛,或弃官而去,避免直接的冲突。”

姬平心中豁然开朗,原来何进的谋划在此!

何进夹在士人和宦官之间,始终在避免二者发生大的冲突,而且他召集的八路兵马,有五路都在他掌控之下,可见他还是比较有理性的。

或许何进唯一低估的,就是袁绍等士人的决心了,还有十常侍的辣手无情,才酿成日后的大祸。

同时,荀攸口中刚才提过的一个人,张辽,引起了姬平的注意。

荀攸看姬平凝眉不语,劝慰了一句:“陛下也不必太过忧心,虽有八路兵马,但外兵只有董卓、丁原和乔瑁,乔瑁为故太尉桥玄之子,素重名声,不必多虑,丁原为人粗莽,易于掌控,唯有董卓变数较多,但大将军掌控京师数万精兵,外有皇甫嵩在董卓之后掣肘,故亦不足虑也。”

姬平苦笑着摇了摇头,穿越以来,他苦笑的次数太多了,实在是处境由不得他乐观。

荀攸分析的没错,但前提是何进能活下去,能掌控局势。

谁能想到人算不如天算,何进先被十常侍杀死,而后董卓入京,袁绍、曹操等掌控兵权的纷纷外逃,让董卓轻易整合了京师所有兵马。

而且荀攸他们怕是也小看董卓了,董卓来自西凉,素来被士人看不起。或许董卓谋略也一般,但他手下有一批精兵强将,还有一个不次于荀攸的绝顶谋士李儒,并且此时的李儒,比未经历练的荀攸或许还要强一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兵法有云,未料胜先料败。”他斟酌着措辞:“万一大将军失败,董卓入京,掌控朝政,行废立之事,袁绍等人又在地方割据,我该如何?”

他这是对历史走势的预知,但此时也不是没有这个苗头。

袁绍胆敢劝谏何进召外兵胁迫太后,难道就不怕太后日后问罪?而且何后素来也不待见士人。所以,这些士人怕是早就把何进、何后的外戚势力一并算计了。

他们随时可能放弃何进,甚至已经谋算着要将宦官和外戚一并消除,自己这个天子是何后的亲子,士人既然谋算何后何进,自然也不会拥立他这个天子。

恰好有一个备用的皇帝人选,没有母亲,不会有外戚的刘协。

这也恰好佐证了历史上,为何董卓废帝之时,满朝公卿,只有卢植等寥寥两三人反对,其他士人不是没有风骨,而是分明已经放弃了他这个天子和何后。

此时,估计唯一让那帮士人发愁的是,如何名正言顺的干掉他这个天子,才不会影响他们的名声。

所以,即便董卓不入京,天下兴许还有救,而他却是不逃就没救了。

对于姬平提出的这个假设,荀攸显然也是考虑过的,他沉吟了下,道:“若处境至此,必然天下大乱,陛下便需要考虑后路了。”

他看着姬平,眼里闪过一道精光:“其实,大汉立国四百年,可谓积重久矣,如今政事羁縻,地方权重,政令难及,实则从朝廷治乱难,从地方治乱易。大乱方能大治,如今大乱将起,对陛下而言,未尝不是破而后立的机会。”

“破而后立?”姬平一愣。

荀攸一双眼睛不时观察着他的表情:“京师雒阳虽有八关拱卫,但方圆不过数百里,亦为四战之地,乱世之中,必然首当其冲。如今京师兵力不过万数,反不如地方兵力,是以居轻驭重,久之必亡。故而一旦乱起,陛下当寻机出走京师,暗中发展,坐观天下,伺机再起!”

这一建议如同雷霆,荀攸虽然对姬平的心思有过猜测,但此时眼中也不禁露出几分紧张的神情。

姬平面无表情,心中却是一松,娘的,终于说到逃跑之事了。

而且比之上次,荀攸此时才真正说出了出路。

正如荀攸所说,雒阳作为京师,太平之时还好,但战乱一起,雒阳盆地面积就显得太小,缺乏战略防御纵深,四面八关防御,恰恰也说明了雒阳是四战之地,四面八方都能围攻。而且如今雒阳兵力太少,还比不上地方一个州。的兵力,一旦八关中一关失守,雒阳就如同剥光了衣服,任人蹂·躏

并且如今的雒阳城是没有坚固的城墙防御的,仅有的是皇宫的宫墙,宫墙之外,就是闹市和散居的百姓延伸四方,以至于后来的曹操迎接献帝后,直接迁都许昌,而不是雒阳。

所以,乱世将起,走为上计。

荀攸看姬平没有反对,便接着道:“为防万一,陛下需未雨绸缪,安排在外策应之人,一旦事变,里应外合,寻机趁乱逃离京师雒阳。倘若陛下只求偏安一隅,抚镇一方黎民,蜀中益州民殷国富,沃野千里,谨守山关,独成一隅,乃上选。”

听到这里,姬平心中有些好笑,这荀攸倒是有趣,这个建议也敢对天子说出,实在胆大,或许是他善于观人,知道自己不会怪罪吧。

他却不知道,荀攸这人年轻时本就胆大,曾与人一道谋划刺杀董卓,辅佐皇帝,号令天下,成就齐桓晋文之霸业!也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额……确实很霸气,只是后来可怜的娃让董卓抓起来了。

董卓死后,献帝征辟荀攸,荀攸要求做蜀地太守,显然他那时就看出天下即将大乱,那时就谋算着割据了……如果成功了,后来也未必会有刘备入蜀了。

喜欢汉末苍天请大家收藏:(wuxia.one)汉末苍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