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共和国往事. > 七十一

共和国往事. 七十一

作者:周梅森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1-01 07:56:13 来源:88小说

刘胜利的从政之路是从插队的天河县开始的,白水沟的联产承包事件引起了省委对她的注意。嗣后,刘胜利便一路顺风地由县委副书记、书记,阳山市政府秘书长、副市长,而做了省政府秘书长,一举成了h省地市级干部中最年轻的一颗政治新星。一九九三年,汤平出任阳山市委书记时,曾想把刘胜利要回阳山市做市委副书记兼市长,当时的省委不同意,汤平也只得作罢了。到了一九九七年底,阳山的班子调整,连任市委书记的汤平旧话重提,省委经慎重研究,才把刘胜利调回阳山做了市委副书记兼市长。到阳山市委报到的那一天正好是刘胜利四十五岁生日。

一九九七年的阳山已今非昔比,城区扩大了五倍,长高了四倍,道路四通八达,满眼高楼大厦。虽说和省城等发达城市比起来,阳山的发展还不尽如人意,但刘胜利也看得出,在她离开阳山的这些年里汤平和他的班子干得实在不错,一个现代化大城市的基本框架已经起来了。

汤平颇有些得意,带着刘胜利四处视察时就问:“这盘买卖还有点意思吧?”

刘胜利感叹说:“不容易,汤叔叔,这些年,你们真是太不容易了!”

汤平神情怡然:“为官一任,总得造福一方嘛,拼着老命做了点事,自问一下,做得还算可以吧!”这时,他们的车正经过死难矿工纪念碑,汤平指了指车窗外的纪念碑,又说,“包括这座矿山公园和死难矿工纪念碑,都是我提议建的。有些同志要在这里搞开发,盖大楼,我反对掉了。我说了,刘存义和他所代表的时代结束了,可刘存义和那些英雄矿工的精神仍然是我们这座煤城的宝贵财富!”

刘胜利说:“汤叔叔,我知道,您官当得再大,也忘不了自己是个矿工!”

汤平叹了口气:“是啊,忘不了自己是个老矿工,也不敢忘了为国家流过血、拼过命的矿工们!胜利,你知道么?我们现在的麻烦也不小呀,矿区煤炭资源枯竭了,矿区面临着转产,全市将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吃饭都成问题了。”

矿区的困难情况刘胜利都知道,在省政府做秘书长的时候她就参与协调过,到阳山上任后,又下去跑了一圈,心里已经有数了,于是,她点点头说:“汤书记,我正在矿区搞调研哩,想找时间向您汇报一下。”

汤平摆摆手:“不要汇报了,情况我比你清楚。矿区资源枯竭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国家正在调整产业结构,我们的改革正面临着历史性的突破。所以,我们既不能等,也不能靠,要拿出历史良心,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

刘胜利说:“对,这才是负责任的态度!”

轿车在夜阳山的大街上缓缓行驶,不断闪过的霓虹灯灯光有些晃眼。

汤平接着说:“所以,我们准备把东湖湖畔两千三百亩地的开发权转让出去,用土地转让费建立煤矿转产救济基金,让人家发财,求我们发展。”

这事刘胜利一到阳山就听说了,而且知道有不少同志反对,便笑了笑说:“东湖畔这两千多亩地的规划可是都市森林啊,改成开发用地,难度怕是很大吧?”

汤平说:“所以要做工作,要改规划嘛!胜利,你在省政府做过三年秘书长,孙老孙立昆同志在省里又很有影响力,多跑几趟,我看没什么大问题吧?!”

刘胜利苦苦一笑:“汤叔叔,您咋想起把我要回来?我在省城呆着不挺好嘛!”

汤平说:“你可是跨世纪干部啊,我还指望着你带着阳山跨世纪呢!”拍拍刘胜利的肩头,“也说句私心话,胜利,你是我们自家孩子,你来我放心!”

刘胜利开玩笑道:“汤叔叔,您就不怕我和你斗争呀?”

汤平看了刘胜利一眼:“和我斗什么?啊?”

刘胜利婉转地说:“东湖开发好像有不同意见是不是?我们规划局的意见就没统一嘛,规划局长陈涛还撂了挑子,自说自话地跑到苗圃去保卫城市森林去了。”

汤平挥挥手:“这年轻人,挨了我几句骂,闹情绪嘛,我还就批准他到苗圃去当场长了!让他冷静冷静也好嘛!当然,干部政策还是干部政策,正处照给他!”

刘胜利意味深长地说:“汤书记,我看陈涛倒是有些超前意识哩!”

汤平不高兴了:“浪漫的超前意识谁没有?可红旗煤矿要转产,这么多人要上岗,要吃饭,要生存,要发展,这都是很现实的!胜利,我先和你打个招呼,你这个市长可得给我现实一点,别听风就是雨,畏首畏尾,迈不开步子!”

刘胜利想说什么,可迟疑了一下,终于没说。

汤平仍在说,情绪也好了许多:“正面反映也不少嘛!我们这个方案刚透出去,很多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就拥上来了!大家都说,这不但是解决了红旗矿的生计问题,也在客观上促进了我们阳山市的城市建设!”

刘胜利想了想,说:“汤书记,如果您不累,我们现在去东湖看看风景好么?”

汤平已察觉出了什么,手一挥:“我不累,刘市长,你真有这个雅兴,想去夜游东湖,我就陪你去!”马上对司机交待:“先不回家了,去东湖!”

东湖的夜是静寂的,在星光月色下呈现着一片迷人的湖光水色,湖岸上小树成林,郁郁葱葱,颇有一番诗情画意。

刘胜利一下车就说:“汤书记,这可真是个难得的好地方啊!”

汤平说:“是的,为整治这个东湖,五年前,在财政那么紧张的情况下,我狠狠心投下去五千万,还发动了全市团员青年给我尽义务。喏,那边都是青年林,都是咱市里的姑娘小伙子给我种的,总计三十多万个义务工作日哩。”

刘胜利看着湖色问:“汤书记,出让这么一块风水宝地,您就舍得?”

汤平叹息着:“舍不得有什么办法?不是风水宝地,谁愿来开发?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呀!红旗矿的问题要解决呀!”

刘胜利摇摇头:“那也太可惜了,子孙后代要骂的!汤书记,这事现在先不要定好不好?您看看这山,这水,这树林,咱阳山可难得有这么点绿色资源,又是您的心头肉,咱还是能保住就保住吧!现在专家们都在讲哩,绿色资源就是城市的肺叶,咱阳山可不能没心没肺呀!汤书记,我看还是不要急于去省里改规划,让我再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拿出个方案,再向您和市委做汇报,您看好不好?”

汤平沉默片刻,终于点了头:“可以,我给你一个月的时间!”

这晚回到家,刘胜利心情不太好,越想越觉得不该到阳山来和汤平共事。汤平是自己父亲的老搭档,口口声声说她是自己的孩子,很多事就难办了,比如东湖开发的问题。东湖真按汤平的意思搞成商品房住宅区,不说城市森林规划,东湖本身也完了,几万人一天到晚向湖里排生活污水,那还如何得了。

正这么想着,母亲孙成蕙过来了,又不厌其烦地唠叨起来,说是刘盼盼今天又来过了,等了她好久。刘胜利一听就知道,刘盼盼是想请她帮忙调动工作。刘盼盼一九八五年从部队转业后,分到阳山一家军工企业工作,这家军工企业一直不太景气,据说最近破产了,身为副厂长的刘盼盼也下了岗。

孙成蕙很为刘盼盼焦虑:“胜利,你说说看,你盼盼姐都快五十岁的人了,下岗后还能到哪上岗去?你最好帮她调调工作。妈也难啊,盼盼不是妈的亲女儿,又三番五次地来找,妈不能不为她说个情呀!”

刘胜利对母亲挺不客气:“妈,阳山下岗的不是盼盼一个,安排她进机关根本不可能。公务员要考试,年龄上也有限制。她再来的话,您不妨让她找找敢斗的亚中公司,看看她们那里好安排吗?”

孙成蕙唠叨着:“这话我也和盼盼说过,还找你舅和敢斗打了招呼,可盼盼觉得自己是从部队转业的全民干部,不想去为个体户打工……”

刘胜利益发不悦了:“妈,盼盼如果这样想就不好了,敢斗现在也不是个体户了嘛,听说她的亚中公司已经搞起了股份合作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嘛。只要他们走正路,我看前途是很光明的嘛……”

正说到这里,门铃响了,刘胜利不和母亲谈了,用目光示意丈夫钱远去开门。

门一开,主管城建工作的副市长郑旭升走了进来。

郑旭升进门就问:“刘市长,和汤书记谈得怎么样啊?”

刘胜利笑道:“挺好,挺好,郑市长,到里面坐吧。”

郑旭升随刘胜利一起,走进里面房间坐下了,钱远忙过去沏茶。

郑旭升说:“说服汤书记可不是容易的事,刘市长,恐怕也只有你了。汤书记对你情有独钟,你还没来他就放风了,说是问省里要了个年轻有为的女市长……”

刘胜利摆摆手:“老郑,你别捧我,我还是要先批评你,你作为主管城建的副市长,怎么就不坚持原则呢?啊?东湖边上那两千多亩地怎么能动?在这一点上,你可真不如规划局长陈涛!”

郑旭升一副有苦难言的样子:“刘市长,你不知道汤书记那脾气……”

刘胜利却替自己的前辈书记打起了掩护:“汤书记脾气怎么了?我看就挺好,通情达理,也很有民主精神嘛!哦,对了,汤书记给了我一个月的时间,等着我拿新方案哩,咱说清楚,这方案我可要问你们要哦!”抬头看到了正在沏茶的钱远,又说:“钱远,你别忙了,到客厅看电视吧,我和郑市长要谈点重要工作。”

钱远有些尴尬:“好,好,你们谈吧,我就不打扰了!”说罢,走了出去。

刘胜利又是一声命令:“钱远,把门带上!”

钱远回转身,轻轻地把门关上,脸上的笑不见了,拿起外衣准备出门。

孙成蕙问:“钱远,这么晚了,你又要上哪去呀?”

钱远应付说:“哦,妈,我……我也有工作嘛!”

孙成蕙扯住钱远,又问:“钱远,你说说看,真让刘盼盼到刘敢斗的公司去好么?刘敢斗的公司有前途么?”

钱远“哼”了一声:“刘市长说有前途就有前途呗!”

说罢,开门走了。

wap.

/134//.html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