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跃农门 > 第二百零二章 变成孤城

跃农门 第二百零二章 变成孤城

作者:小二不才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1-01 03:25:06 来源:书海阁

王本瑞揉了揉发痛的鬓角,后方的挂帅的大将军是个跟着皇帝多年的旧臣,可笑的他之前是个文臣,根本没有打过仗,只知道一个劲的催着手下的将军固守疆土,什么决策也给不出来,王本瑞不只一次怀疑皇帝怎么会糊涂到派这么个人挂帅当主将。

这次柔部人的宣战,大周的防守几乎可以用手忙脚乱来形容,王本瑞闭眼,边关连丢十来座城池,这是历代大周总来没有发生过的。

“那后援呢,主将说什么时候派后援夺回其他城池重建战线?”

王本瑞问话的语气已经带着疲惫,吴都统把头低的更低了:“将军,主将没有说,他只说会尽快,让我们务必死守郾城,保住大周国土。”

“只会读书的书呆子上什么战场!大周不能丢土地那战士就能丢命吗?迂回都不懂!”王本瑞终于忍不住了,一拍桌子怒吼出声。

在场的将士纷纷低下头,心中一片沉重,他们能理解将军的焦虑,周围的城池被柔部人夺下,如今的郾城是一座孤城,柔部人往前推进,眼观郾城已经被柔部人围得水泄不通了。

大周因为各州官员的**,在边关运行的粮草一直有争议,因为从各州走动的粮草走到边关有很多关卡,每个关卡的官员扣一点,到了边关粮草还有多少?

就这些粮草在军中分配,分配下来每个军队都只是勉强吃饱的地步,就拿郾城来说,边关防守城池按照规矩是城中必须备有一个月的粮草,但正真的郾城,事实就是从王本瑞来郾城的时候,就从来没有超过半月备用的粮草在粮仓。

两军交战,不看士兵武器,最重要的就是粮草,在座的将士们也在边关打了近一年仗了,这一点最明白,郾城如今的粮草只能够他们撑半个月,他们有信心守下郾城半月,但半月之后呢?

外面柔部人凶悍,他们能守下郾城是因为将军指挥有方,柔部人不擅长攻城池,外面被围得水泄不通,吴都统回来后他们与后方的联系就彻底被切断了,后方是肯定不可能在往郾城运送粮草了。

到时候郾城可能还没被柔部人打下,他们就先饿死在郾城了。

“将军,是我没用,请不来后援!”吴都统低着头,声音带着一丝愧疚。

王本瑞看着伤痕累累的吴都统,摇了摇头:“你不是没用,后方主将不能服众,其他的军队的将军各怀鬼胎,郾城被围死,这个时候派增援就一座小城,无论哪个将军出手都要大损自己的实力。”

大堂的将士们都变得愤然,后方几个将军打架,他们这些前线的将士明明能救但还是能看着他们死吗。

如今郾城已经成了定局,只能看在半个月内能否有人来支援了,王本瑞闭了闭眼,再睁眼时,叹着气指着吴都统说道:“你说你怎么这么没出息,你杀出了重围到后方,明知郾城救不了你还回来做什么,我们郾城的将士,能活一个就是一个,你还带一身伤又杀回来。”

“我是将军手下的兵,死也要死在郾城。”吴都统抬起头,眼中是决然。

周围的将士这一刻都挺起胸膛,战士上战场,马革裹尸还,不就是一死吗,有什么好怕的。

楚锦山隐在后面,脸上隐晦不明,他摸了摸胸口楚锦河给他的信,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这封信来的还真不是时候啊。

上面阿雅分析的战局居然成了真,要是能提早来一两天就好了,楚锦山叹气,如今他已经后撤不了了,先不说他能不能从万千柔部人中活着杀回去,就算奇迹般能杀回去,后方主将已经下了命令死守郾城,不准后撤,回去了他们也只能被按个逃兵的名头,承担丢了郾城的罪名,最终也是死。

楚锦山眼中暗淡,这些将士能够视死如归,但他不能,他不能死,他家里还有家人等着他回家呢,当初来战场他说过是来搏功名的,他不能想象要是自己死了,家里人会变得怎样,他必须得活下去。

屋子外面响起急促的锣鼓声,屋子的的将士们回过神,刚才视死如归的激昂的气氛稍微淡去一些。

王本瑞从椅子上站起来,一面骂骂咧咧一面往外走,他儒将的风范算是先扔开了:“这群孙子又开始攻城,让城墙上的士兵把热油烧好,给他们个有来无回!”

“哦!!!”众将士也起身,听了后方的见死不救,他们正要个宣泄口发泄怒火呢。

年过完但是冷空气还没有走,楚锦河正和张老三坐在屋子里喝茶,两人对面坐的是沈先生。

沈先生一直住在他的茅草屋里,茅草屋离村子比较偏,他都很少来三房,每次都是张老三备好日常的琐碎用品,让辰生给先生送去。

对面坐的沈先生喝了口茶,慢慢与张老三说道:“张老爷,我今日来是有一事与你说的。”

张老三连连摆手:“先生别叫我老爷,听着怪奇怪的,您叫我老三就可以了。”

沈先生笑笑,没说什么,而是继续开口道:“小山去了边关,如今我只专心在带辰生这个孩子,这孩子很聪明,但他一直生活在秋水镇,眼界始终会有格局,我认为读书人并不该是死读书,俗话说的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想带着辰生去游历河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楚锦河喝茶的动作一顿,张老三却是呆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点楚锦河是认可的,书本的知识是有限的,一个人阅历和眼界却不是能在书本上学到的。

只是古代富贵人家里,读书人常常会出门游历,有沈先生在,楚锦河倒是不太担心,但若是出门游历,古代交通并不发达,这一出门,少说也得小半年,辰生才十二岁,也不知道张老三和程氏舍不舍得。

“这,先生,我知道游历是读书人对学识眼界的提高,但辰生还那么小,他从来没出过远门,能不能等他大一些再出门。”张老三摸摸头,他很明白沈先生是个了不起的先生,楚锦山和辰生都在这位先生这里学到了很多,但辰生真的从小在他眼皮子底下长大,还没有离开过他那么久。

张老三的反应在沈先生的预料之中,沈先生笑着摇摇头道:“我这边年纪已经被老师带着到处游历了,书本上的知识是我能交给辰生做人和科考的,但以后他的发展要从眼界开阔开始,我心想的就是要乘着他年纪不大,能接受新事物和学习力。”

沈先生喝了口茶,先解释一下自己为什么会提出游历一说,他继续说道:“当然,你们是做父母的,舍不得也是正常,我就是与你们这样提一下,辰生是否去不去,还是得你们决定的。”

张老三有点犹豫,因为这是辰生的事情,他想等会先和辰生还有程氏商量一下,过两天再给沈先生恢复。

沈先生点头,表示理解,双方有聊了一会,楚锦河才送沈先生回去。

等回来的时候,主屋里张老三和程氏已经拉着辰生商量这件事情了,楚锦河进屋,听到的就是程氏在说话:“这个沈先生是怎么回事,辰生才十二岁,怎么能出远门。”

辰生坐在她对面,站起身为沈先生辩解:“是我跟沈先生说要去的,我们家现在越来越大,我接触的朋友们也身份越来越高,我和他们说话我都有点融入不进去,我想沈先生说的对,我自小生活在农户家里,见识太少了,所以沈先生只提了一下游历的事情我就来了兴趣。”

“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还嫌弃我们把你生在农户了?”程氏看向辰生,皱起了眉头。

辰生一愣,无奈的摇头道:“娘,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想开阔一下自己眼界,三哥和三姐在我这般差不多的年纪都开始为家里的生计而奔走了,我只是出门游历,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娘你就让我去吧。”

程氏继续摇头,指着辰生道:“我让你去,不过得是你再大些再说。”

辰生一时无言,把目光投向张老三和进门的楚锦河,里面是哀求他们帮自己说两句话。

辰生长这么大还没出过秋水镇,楚锦河觉得让他出去见识见识也挺好,三房如今做大,接触的人越越来有有身份地位。

辰生接触的人也多了些少爷公子,他们在说哪哪儿风景不错,哪哪儿人情味好时,辰生就很难接话了,这不是攀比,而是人家自然而然的谈资,所以交谈里辰生会产生一种见识少的自卑感,这是正常的,眼界的开阔对辰生成长和以后的发展都不是坏处。

张老三一向心软,他不明白利弊,但见到孩子哀求他他就心软了,一开始还不愿意让孩子出去的心也逐渐松动。

楚锦河摸了摸脸颊,觉得这游历百利而无一害,于是跟着程氏说道:“娘,辰生想去就去吧,沈先生以前就常常游历大周河山,再让小福跟着,多备些银钱不会有事的。”

喜欢跃农门请大家收藏:(wuxia.one)跃农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