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 六十二 上四军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六十二 上四军

作者:江湖无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4:07:38 来源:88小说

校场上,诸多少年已经列队,黑压压的一片,本来颇为宽敞的校场显得颇为拥挤。

赵昰出现,一番礼仪后,开始发表演讲。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大宋,与天不老,壮哉我大宋少年,与国无疆!

如今元虏肆虐神州,戕害百姓,朕希望尔等努力习文练武,尽为国家肱骨,如此方不负大好年华。

朕不多言,再赠尔等诗一首,望尔等莫忘初心,牢记使命。

少年离家去从戎,不为虚名不为功。独念万众梯航苦,欲看九州坦荡同。梦里关河闻唳鹤,兵间身世寄飘蓬。寄语故园双老道,征蹄南北又西东。”

“臣谨遵圣谕。”谢力等教官带头回应,诸兵随后。

旁边,胡三省说道:“今日方知陛下文采之盛!”

李成颔首道:“陛下不喜虚言轻易不作诗,可见其对亲卫营的看重。”

陆秀夫说道:“岂非陛下自喻乎?”

“论文采,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谁能比?论武功,恢复闽、粤等地,直面元虏突袭,堪比者不过历朝历代开国之君。”陈宜中说道。

胡三省接道:“中原板荡,遍地膻腥,如今便是重新争夺天下的局面,国朝得此雄主,必然功成,驱逐元虏只在旦夕之间。”

闲话时,赵昰已经离开,胡三省等人连忙跟上。

谢力自然是走不了的,开始对众多少年进行编队。

按照惯例,五人为伍设伍长,两伍为什设什长,十什成都设都头,五都成营设指挥使,五营一军设统制。

按照一千五百人,分编为四个军,分别命名为捧日、天武、龙卫、神卫,合称上四军。

初步整编后,都教头谢力进行训话:“国朝初,上四军之经制待遇最高,天下英雄豪杰聚集其中,名符其实的天下强军()。

神宗时退为中军,待遇折半,豪杰退散,上四军名不副实,至高宗时,国之干城者,各屯驻大军也,上四军名存实亡,至于现今,上四军番号不存。

今陛下重建上四军,尔等碎为骨干,却尽为少年,不足以重振上四军威风。

此事不急,尔等陪伴陛下左右,总有成为肱骨之时,彼时便是尔等为陛下而战。

陛下曾言,元虏突袭伤亡惨重,而心恸者无过于亲卫营少年九死一生尔。

如今尔等的主要任务是习文练武,然即入军中,便有可能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希望尔等莫要负了陛下期盼,重振上四军威风。”

“愿为陛下效死!”一人高呼,众人随同附和,呐喊刺透云霄。

胡喝停歇,众多少年依旧窃窃私语,诸多教官只管传话,并不干涉。

以后可没这么轻松的时刻,此时不放宽松一些给诸多少年一个错觉,怕是他们只能忆苦不能思甜。

皇帝大臣回去后,立刻散开,各自处理事务,陆秀夫却到了户部,也不说话,就盯着马廷鸾看。

马廷鸾视若无睹,只处理自己的事情,完全无视了陆同知的存在。

待到事情处理完毕,马廷鸾准备回家,陆秀夫起身,跟在马廷鸾身后。

马廷鸾止步,无奈地说道:“陆同知,何以至此?”

陆秀夫回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如今上四军钱粮不继,为之奈何?”

“中枢钱粮不足,为之奈何?”马廷鸾反问。

陆秀夫说道:“户部莫非不知陛下之意?”

马廷鸾回道:“陛下担忧地方驻屯军实力过甚而欲以心腹控制军兵,此乃万世长久之策,然六千人……实在负担不起!”

其实大家看的明白,皇帝重设上四军,为的就是培养一批中低级军官,目的当然是为了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这种做法最有成效的是太平天国,当时天京事变后实力大减却依旧坚挺,童子营的成长功不可没。

同时也有加强军队控制的目的,一般来说,控制了中低级军官,统帅哪怕别有想法都只能憋着,这就是后世军校的另一重目的。

“大哥计谋极好,可以防止岳忠武故事重演,然忽增六千人,钱粮不继,为之奈何?”杨氏问道。

岳忠武乃是岳飞,平反之初谥号武穆,宁宗时追封为鄂王,追赠太师,理宗时改谥“忠武”

如果当初赵跑跑能够切实地掌握岳飞所部,即便是忌惮靖康二帝,也不至于因为担心其部造反而杀功臣。

后来以文官充任置制使、宣抚使甚至都统制以节制各军,确实是有效地控制了军队,但是副作用很大,最显着的是武将失权导致军队战力下降,在蒙古兴起后不能抵御,不得不重新给武将放权并大肆荣宠,所以刘整、吕文焕等人投降,全军相从。

赵昰重建上四军以为军官培训团,以实现增强军队战斗力和加强控制两不误的目的。

“百姓拳拳之心,实在出乎意料,如今只能让户部想办法。”赵昰也是愁的很。

杨氏想了想,说道:“向日海上来报,缴获不少,可能补充?”

赵昰回道:“该钱粮正往台州去,不可召回,须得中枢想办法。孩儿打算出售皇家之物,娘娘意下如何?”

杨氏道:“百姓存粮不多,恐难解难题,且百姓不敢购买。”

“无妨,使海商出售于海外各国换取粮食,想那各国久慕中华威仪,得大宋皇室之物,岂能不如获至宝?只恐缓不济急。”

赵昰想了片刻,又道:“明日往市舶司看个究竟,或许可行。”

“哎,国事艰难,皇家体统全无,实在是……”杨氏忍不住抹起了眼睛。

民间利用皇家的名号,也只敢说此乃贡品,绝不敢说这是皇家物件,如今却**裸地出售,由不得杨氏不伤感。

“娘娘勿忧。”赵昰安慰道:“若皇家体统能换钱粮,便是把圣旨出售亦是无妨,待国家强大,体统自然恢复,若是国家羸弱,如何谈体统?”

“大哥为国家牺牲颇多,理宗、度宗泉下有知,岂不惭愧耶?”杨氏没压得住心底的幽怨。

但凡度宗像个正常人,宋庭都能多撑几年,结果大小事情皆操之于贾似道之手,贾似道完蛋,立刻凉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