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 二百一十二 报纸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二百一十二 报纸

作者:江湖无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4:07:38 来源:88小说

“国朝时报,国朝时报,朝廷刊发报纸,天下大事尽在其中!”

“国朝时报~官家亲笔提名,天下大事,乡野趣闻,商旅信息,应有尽有啊!”

温州……哦,现在叫吉安府,府城里,一队货郎沿街叫唤,引起了诸人的兴趣。

“货郎,这国朝时报真的是朝廷刊发?”有人问道。

“如假包换!”货郎回道:“若非朝廷刊发,我等岂敢如此呼喝?”

“售价几何?”

“一份**页,纸张上佳,仅需八文钱!”货郎回道。

“既如此,倒是不能错过。”

立刻有人掏钱购买。

报纸,稍微有所见识的都不陌生,这玩意由来已久。

唐玄宗开元年间,各地派驻长安负责呈进奏章和通报消息的进奏院和进奏官们分别向各个地方抄发消息,当时通称为进奏院状报、进奏院状、邸吏状或报状。

到本朝,始称为邸报,其发布制度日益完备,其内容依旧是皇帝的诏书、起居言行、政府的法令公报、各级臣僚的章奏疏表、省寺监司等机构的工作报告和边防驻军的战报等,与前朝相差仿佛。

到得后来,各方小报出现,朝廷机事、坊间轶闻、官员花边皆列其上,朝廷屡禁不止,然其可信度不高。

官报的一大特点是正本只发于各地官府,民间想看,须得找门路自己抄录,这也是官府文吏的一项外快来源。

而如今,朝廷居然把官报向民间发售,实在是出乎意料,因此感兴趣的颇多。

最先拿到手的人还没打开,就被封面的消息震惊了。

“朝廷迁都——建康府改承天府,取代临安为行都。”

皇帝打算定都建康府(南京)不是秘密,消息灵通之辈早就有所推断,并早早开始购房置业。

果然,朝廷公告后,房价应声上涨,只是不论地皮还是房屋,大部分都是在朝廷手中。

正文之后还有一小篇评论,重点说明了皇帝北伐的意志。

当然,普通百姓对此不在乎,他们更喜欢魔改版的神雕侠侣,故事只有第一章是少年入全真教饱受欺凌,被迫逃入古墓结识美女师傅。

别怀疑,全真教是彻彻底底的大反派,因为作为汉人,先投金后投元,毫无民族意识和气节,他们不是反派谁是?

潜移默化地唤起民族意识,这就是朝廷报纸中讲故事的目的。

对商人来说,其中的广告很有参考价值,比如镇东路的糖与酒,南宁国的木材与铜铁,舟山的海鱼,琼州的棉花。

因为是新事物,民间还没能掺合进来,都是各地官方广告,但这确实给各地豪商长了见识。

因为消息传递的延迟性,吉安府的报纸要比承天府晚三天。

此时,皇帝已经装作普通少年,混进了一家茶楼里。

一壶茶一盘茴香豆,坐在台下听说书人念报纸。

“诸位,倭国将有三千女子入朝,皆发配于军中将士为妻……”

“真的假的?”

“朝廷报纸还能有假?这待遇也太好了!”

“操,早知如此,我亦投军去!”

听着身旁的议论纷纷,赵昰露出了姨母笑。

封侯拜将太遥远,还是分老婆来的实在吧?赶快的,投军去!

至于说四十万大军怎么分配三千婆娘,而且语言问题怎么解决,这个就不是普通人能想到的了。

官方正文之后,还有一段采访,受访人是倭国来的女子。

在胡风友情赞助之下,倭国收回了不少失地,但是随着天雷用尽,又被按着摩擦了,没奈何,继续求胡爸爸。

有钱一切好说,没钱?人也行啊!

男子运往南宁国,女子运回国,而受访者就是其中一个。

倭国很富,但是官僚垃圾,天皇更是僭越,当诛九族,这就是采访给人的印象。

“宁为汉家奴,不为倭国民。”

听到这句话,听客们都是喝彩,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然后就是忍不住的打赏。

顷刻间,说书人周围就落满了铜钱,甚至还有两枚银元,只让他眉开眼笑,忙不迭地鞠躬致谢。

“勿要磨牙,赶快读今日的神雕侠侣,若是读的好,还有打赏。”有听客催促。

此时时候不早了,皇帝付了茶钱,刚出门,就遇到了李庭芝。

今日休沐,偶遇正常,寒暄两句后,李庭芝说道:“若论教化之厉,无出于报纸者,陛下果真英明。”

赵昰摆手说道:“若无百工,此事却也休谈。”

发行报纸的想法,皇帝其实早已有了,只是限于成本不能推广。

其成本主要在于印刷。

活字印刷术已经发明,但是主流的还是雕版印刷,于是皇帝下令对活字印刷术进行研究与改良,同时还有油墨、纸张,历时一年半,铅活字面世,报纸随之产生。

发行单位是国子监,那帮学生有的是精力和热情,虽说对许多内容颇为微词,却抵不过皇帝钦定。

“臣昨日去了国子监,发现每份报纸亏损两文钱,陛下,此非长久之策。”李庭芝忧心忡忡。

报纸刚刚铺开,发行量还不大,但是过个一年半载,十万份是没问题的。

二十万文,两百缗,每天,一年就是七万三千缗,十年……不能算,算起来亏不起。

“朕曾言,民间可给钱登广告,只要操作的好,维持下去不难。”赵昰说道。

李庭芝皱眉思考片刻,道:“其受限于时效,只怕商人不愿。”

“扑买、品牌,无关于时效者多矣,必有人来,卿无需忧虑。”赵昰信心十足。

李庭芝将信将疑,却没有反驳,陪着皇帝漫无目的地闲逛起来。

不同于刚来时,此时街道上人来人往,显得颇为热闹。

半年而已,承天府城里人口已经有了六万,翻了十倍不止,这就是皇帝迁都的另一个意义。

相对应的,临安就慢了太多,不过有运河在,倒也不会一直恢复不了元气。

走走停停中,到了户部衙门前,只见数十人正在排队,旁边有衙役维持着秩序。

债券一经发售,立刻受到了热捧,购买者络绎不绝。

这不止说明了民间富庶,更证明了朝廷信用值钱,这要是换到元军大军南下的时候,哪怕给十成利都不会有人来买。

“债券发售的消息还不够广阔,告诉马户部,去国子监买广告。”赵昰吩咐文道生。

李庭芝摇头失笑,却没有发言。

债券由户部急各转运司发售,其设点不多,因此知者受限,而报纸是广发天下的,确实可以打一波广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