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 一百八十三 元兵二突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一百八十三 元兵二突

作者:江湖无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4:07:38 来源:88小说

“老天爷啊~老汉造了什么孽啊~”

张老汉站在河边,仰天痛哭,正要跳河时,一队军兵跑过来,当头一人把他拦腰抱住。

“叔父,何以至此?”

“想老汉老实本分,却不想鞑子到来,家破人亡只剩一人,活着有何趣味?”

台下,军兵多是虎目含泪,特别是江南淮南的新兵更有哭出声来的。

他们刚被元军蹂躏,正是苦大仇深的时候,特别容易被感染。

台边,军法队紧张起来,都拉下了面甲,同时举起了盾牌,防止众军冲上来围攻元兵扮演者。

这都是经验的总结,想当初刚刚全军表演时,哪些元兵表演者可被打惨了,军法队维持秩序也是惨遭连累,不得不准备了重甲和盾牌。

不过,今天皇帝在场,大家都能保持克制。

今天是除夕夜,皇帝为了给行在北迁造势,特意跑到了扬州过年,可把杨氏气的够呛。

一曲戏再漫长,终究有结束的时候,张老汉对着台下鞠躬行礼,道:“诸位兄弟,老汉没了胳膊,不能亲手报仇,请兄弟们助我一臂之力。”

“杀鞑狗~报仇~”

“杀鞑狗~报仇~”

诸兵起身,振臂高呼。

“陛下,士气可用。”文道生说道。

赵昰点头,道:“多是新军,守城尚可,进攻不足。”

“假以时日,必为精锐,陛下无须忧虑。”文道生说道。

舞台上演员退场,都统张盛虎上台,说道:“兄弟们,请陛下训话。”

“恭请陛下。”诸军拜下齐呼。

赵昰走上台,道:“诸卿平身。”

“谢陛下。”

“当初,朕仓皇出临安,途中,忠臣良将接连殉难,侥幸得入温州。

后登大宝,又是将士不惧生死历经血战,得以重返临安。

在此,朕拜谢。”赵昰对着台下拱手行礼。

诸军慌忙拜下。

“鞑虏残暴,百姓轻则流离失所,重则家破人亡,此等深仇大恨,非血不可洗,卿等牢记……”皇帝强化洗脑,只把全军激的恨不得立刻出营厮杀。

这当然不可能。

精锐都在一线布防,后方是二成老兵加八成新兵组成的新部队,有上阵的勇气,却没有相应的技能。

戏曲表演结束,大家一起吃了年夜饭。

肉不多,咸鱼米饭管够,每人还有一两酒十块糖。

黄小虎把糖塞进嘴里,两口嚼了,说道:“这糖不错。”

“等天下平定了,我就带老娘老爹去镇东路定居,天天吃个够。”李三郎慢慢品着。

黄小虎又塞了一块糖放进嘴里,说道:“不如搏个爵位出来,弄个封地种甘蔗制糖,当饭吃。”

“那感情好。”李三郎说道:“就叫糖国。”

三年的时间,镇东路的糖已经闻名天下,逢年过节不买一些都算不上是过的好的。

另外就是酒,不仅是北地畅销,在南方也是颇受欢迎。

如今,广东广西都把甘蔗渣用来酿酒,在粮食酒越来越贵的背景下,便宜的甘蔗酒带来了相当丰厚的回报。

相比宋军丰厚的年夜饭,对面的元军则寒酸多了,只有些许肉,没有鱼,更没有酒和糖,和平常人家的年夜饭相差不多。

“直娘贼,肉都不多给,打什么仗!”

“每人赏钱两贯,老子还以为是现钱,却不想是宝钞,呸!”

“宝钞在跌价,怕不是只能擦屁股。”

“赶快送回去吧,好歹能买两斗米。”

元兵都是抱怨。

因为战事紧张,元庭增发了不少宝钞,加上宋庭运过来的,如今宝钞的实际价值只有以前的一成,贬值速度堪比跳楼。

高元长注意到了军兵士气不振的细节,却无力改变。

五万大军,难道让他自掏腰包慰劳?

咬咬牙倒也掏的出来,只是劳军之后,立刻就会有一个蓄养私军的弹劾递过来。

所以高元长等人努力凑了三万贯钱,作为突袭宋境部队的赏金。

六千马兵,每兵五贯钱,非是中统宝钞,而是货真价实的铜钱。

“兄弟们。”高元长做战前动员,说道:“此次南下,不在攻城略地,不在杀人放火,而在擒获宋国小皇帝!

擒杀宋国小皇帝者,官升三级,赏银千两,面圣得爵,现在,出发!”

立刻,全军上马次第出发。

送行的王忱拉着郑制宜的马缰说道:“制宜出京前,圣上金口越:‘而父殁王事,惟尔一子,毋出行阵。’今尔亲出,若是不幸,我等何以面圣?”

“此事乃是小弟谋划,岂能安坐城中?”郑制宜看着大军,又道:“且全军双马,来去如风,各河又多冰冻,此去即便不能得手,脱身不难,哥哥勿忧。”

大前年,他老子郑鼎在湖南打仗,不小心掉水里淹死了,郑制宜承袭父职,为太原、平阳万户,随即因为南方不定而镇山东。

“万事小心。”王忱嘱咐一句,目送大军离开。

郑制宜轻踢马腹,赶到最前面,对高元长说道:“元帅,大军如此缓慢,是否加快速度?”

“莫要着急,若是宋国小皇帝依旧停留扬州,必然手到擒来,若是其已渡江,我等须得加快速度离开,此时须得爱惜马力。”高元长说道。

与郑制宜一样,高元长也是官二代出身,但是不同于郑制宜的初出茅庐,高元长已是经年宿将。

其父高闹儿,最初追随铁木真从征西域,后随阔出太子、察罕那演伐宋,功劳卓着,授金符,总管,管领山前十路匠军,蒙哥汗九年,悯其年老,命高元长袭职。

当时恰逢蒙哥大举南侵,高元长随忽必烈围攻鄂州,返回后镇随州、季阳等地,本来他正总管淮南西路,因为忌惮宋国由海上入侵而北返坐镇山东。

却不想形势变化太快,淮安快速失守,他不得不屯兵前线以防宋军越境。

而他之所以决定出兵,主要是因为骑兵速度快,哪怕突击小皇帝失手,也可以转身就走。

“一人双马,只要不贪功恋战,宋兵只能看着我等来往。

为将者,首在冷静,我等深入敌境,四面皆敌,勿要慌乱,勿要动摇,勿要心慈手软。”高元长指点着小老弟。

“多谢元帅提点。”郑制宜虚心受教。

凛冽寒风打在脸上不但不冷,反而有怦然心动的感觉——那是对功劳的向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