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现言 > 我的家在东北 > 第69章 回到京城

我的家在东北 第69章 回到京城

作者:隐空人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12-31 07:54:22 来源:书海阁

69.回到京城

这酱肉没出锅, 院子里已经来了不少人排队等。大家都知道这酱肉最好吃的就是刚出锅的时候,所以都算好了时间来买。

等这酱肉一出锅,满院子都飘着香气。

酱肉店的货早上就已经送去了,现在酱肉店已经有了分店, 过年这两天, 一天能卖两头猪都不止,在县城、市里已经彻底打出来名气。价钱虽然比其他家都贵一些,可是味道也远胜其他家。

平时来买的人不算太多, 都是回头客,初次买的人总要琢磨一下才能下手, 不然真舍不得,可吃过一次了, 也就是回头客了。

现在过年了, 大家都要买一些,比平时的生意还好做。

张玉鹤特别叮嘱大姐, 那些便宜的干豆腐卷、藕片海带的他会多做一些, 都用来赠送。这大过年的图个喜庆,而且还能趁机多聚聚人气。

这肉四五十块一斤,过年时候就算打打折扣也是让人觉得不便宜。反而是这标价十几二十块的卤菜送上半斤八两的, 就让人高兴的很了。

酱肉坊里张长贵忙着一锅一锅的酱肉, 张玉鹤穿着皮袄皮帽子忙着称肉。正房里孙家姐妹忙着择菜洗菜,而孙翠芳也没闲着。

俗话说得好,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 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今天已经是二十九了,孙翠芳正忙着一锅一锅的蒸馒头。还不光是普通的大馒头,还有各种的花馍。

面里放了糖,还拿出张玉鹤买来的牛『奶』放了两袋,等面发了之后做成各种样子的,什么小猪、老虎、金鱼……还有放足了麻酱的花卷、大豆包。

粘豆包更是不能少,黄米碾成面,中间放上自家种的红豆做成的豆馅。

外面的卖的豆沙太细也太甜腻。反而是自家用红豆做的,豆子煮熟后放红糖继续熬,一直都软烂成泥。

这种里面有豆皮、有整豆的豆馅味道好的很,又香又糯,红糖调味甜度也是刚刚好,用来做粘豆包最好了。蒸透后揭锅,一个个粘豆包黄黄圆圆的,十分惹人喜欢。

张玉鹤都不用沾糖,热乎乎的刚出锅就能吃好几个,这可是小时候过年时候最好的点心小吃了。

临近过年三个公司早都陆续放假,工资和奖金,外带过节费都发下去了,员工们都挺高兴。工厂里没什么事了,有事也不如过年的事大。

最主要的是张玉薇能腾出来手,回家帮着收拾收拾。

这一个月结余,张玉薇负责的快餐配送中心和方便面厂纯利润加起来有十八万,节能取暖器那边收入更高,去掉成本,宣传费用和分成之外,还有五十多万纯利。

酱肉坊那边收入也不低,两家店加起来每天的收入都破万,一个月下来抛出进货成本和人工杂费还有纯利有十多万,两家对半分就是五万多。

这还不算过年前这两天。

对于赵一虎不算什么,对于张家来说这钱就不少了。更何况这肉本来就是从他们家进货,他们的利润更高。

酱肉坊五万收入,加上他们自己家的收入,这一个月赚的盆满钵满,乐得老两口都合不拢嘴。

张玉鹤趁机说服父母将两个姐姐的工资涨了上去,发了奖金,又塞给母亲二十万块钱。自己身上还有七十万左右,这些他打算去京城上学的时候顺便投资点什么。

老两口没想到这日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儿子十二月份回到,到现在不过两个多月,他们从手里紧巴巴只有几万块钱到现在手头好几十万。这日子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

家里有钱好过年,不光是张家今年人人都面带喜『色』,就是隔壁孙家也收入不菲。孙福海年终工资奖金过节费加起来发了一万多,再加上媳『妇』和闺女在张家帮忙也挣了好几千,这个年难得的过的很宽裕。

三十晚上,大闺女带着孩子还是跟着吴立德走了,这大过年的张长贵可不愿意留出嫁的闺女在娘家,人家吴家也在等着儿子媳『妇』和孙子呢。

给大闺女将各种酱肉都带上一些,粘豆包,冻秋梨……能带的都带,吴立德的车被塞得满满当当的。

张玉鹤也不担心。

如今张家也不是之前的张家了,吴老爷子也早就看清他那老伴儿的嘴脸,真要再闹,干脆让他大姐离婚算了,回娘家过舒心日子,他们张家又不是养不起。

送走了吴立德一家三口,张家清净了很多。

不过清净归清净,还是挺喜气的。家里好东西多,孙翠芳和一双儿女将家里好吃的东西摆了满满一桌子。

鸡鸭鱼肉,各种的好菜。

“老婆子我的大酱呢?”

“大过年的吃那玩意干嘛?这么多肉呢!”孙翠芳啐了一口。

“是啊爹,您看这小黄鱼炸的多好,咱爷俩喝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好,喝点!”

孙翠芳母女俩也倒了杯红酒,孙翠芳喝了一口摇了摇头,“这玩意我还是喝不惯,老闺女去把你爹弄回了的那个葡萄酒给我倒一杯。”

“爹,什么酒?”张玉鹤好奇地询问。

“是山里那村的一个姓郎老哥送我的,这老哥擅长酿酒。白酒好喝,自己酿的葡萄酒也不错,高的不比城里卖的差,低度的和果汁差不多。”

“哦哦,是那位郎大爷的酒。”

“是啊,纯正的粮食酒,好喝。就是他这几年也不怎么自己酿了,卖不出去,不赚钱。其实那味很正的。”

“嗯呢。”张玉鹤点头。

这倒是个新思路,别人卖不出去,他未必卖不出去啊。而且就算差一点也没问题,来点犀浦草一切都解决了,犀浦草什么都能调味的。

不过这事不急,在张玉鹤看来,郎家的酒并不是味道不好,而是没有销路,现在这种个人小作坊酿的酒根本就没出路,恐怕也就他们这些熟人才会去买。

张玉薇去给孙翠芳拿了酒过来,也顺便拿了瓶白酒给张长贵两人。

“你尝尝。”

以前张玉鹤年纪小,过年也就尝一尝,对于郎家的酒印象并不深刻。此刻一尝,这酒的味道虽然不见得比什么五粮『液』、茅台的好,但是也是滋味醇厚,能喝出来确实是纯粮食酿造的好酒。

“爹,这酒真不错啊。”

“是吧?爹还能蒙你。你郎大爷家的酒好着呢,就是卖不出去。”

“那爹,你看咱们卖怎么样?”

“咱们?”

“嗯,郎大爷那边卖得不好无非就是几个方面,知道的人少,也运不出去,商店更是没人来他这里进货。”张玉鹤抿了一口说道,“而且规模也太小,这么小哪里能赚到钱。”

“你说的没错。有办法么?你郎大爷家里也挺困难的。小时候上山打猎还给咱们家送过肉呢。”

“是啊玉宝儿,你要是有办法咱们就帮一把。”

张玉鹤一下就笑出来了。

他爹妈就是这么善良,别人对他们一点的好,都能记上一辈子。哪里像他似的,想的是赚钱。

不过这也不错,大家一起赚钱,一起发财。

“回头咱们投钱把郎大爷家的小作坊扩建一下,让他能多酿点。还得去办个正经的执照,这样咱们才能往咱们店里放,也一起卖。”张玉鹤笑道,“现在咱们店里人气可也不低了,绝对能推出去。”

“好主意,等过了年我就是去你和郎大爷说。”

大年初一,张家没断了来拜年的,张玉鹤也跟着他爹去挨家拜年。他们家是几十年前搬来这边住的,已经没什么亲戚了,就剩下这些乡邻要拜年。

破五这天,赵一虎带着张曼过来了,今天吃完了饺子张玉鹤就要坐飞机去往京城了,他们夫妻不光是来送别,也负责给张玉鹤送走。

一盘盘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桌,张玉鹤却没有了往日的好胃口,勉勉强强吃了几个。

“玉宝儿,到了京城别忘了打电话,多跟我们视频啊。”

“多穿衣服,别着凉了,要爱护好自己身体。学习别太辛苦,累坏了妈心疼。”

“想吃什么给妈说,让你姐姐给你发快递过去。”

孙翠芳准备了大包小包的吃食,嘱咐的话一句又一句。张长贵坐在炕头却一句话不说,旁边张玉萍和张玉薇姐俩红着眼圈。

“爹,妈,姐,三姐我走了。”张玉鹤背上大包小包,拖着行李箱和爹妈告别。

“嗯,好好的啊。”张长贵看了儿子半晌,只闷闷地叮嘱了这一句。

“知道了爹。”张玉鹤笑笑,在赵一虎的帮助下将大包小包运到车上,离开了家。

车子刚开出村口,张玉鹤的眼圈就红了。在家强颜欢笑,那是不想爹妈担心。

“弟弟,想哭就哭吧,这里就姐姐在呢,没人笑话你。”张曼陪着张玉鹤坐在后排安慰道。

“嘿,当我不存在啊。哭吧哭吧。”赵一虎贴心的给张玉鹤放了一首歌。

听着刘德华的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张玉鹤这想哭的感觉一去不复返,发而有点哭笑不得。这夫妻俩『插』科打诨的,让他情绪倒是好多了。

到了机场,赵一虎两口子进不去了,只能和张玉鹤告别,“弟弟放心吧,家里有我罩着呢。好好学习!”

“谢谢大哥,谢谢……姐。”

送走了两人,张玉鹤看看自己身边的大包小包。这些东西都是爹妈给带上的,可惜,绝大多数都是带给容恣言的。

也不知道到底哪个是亲生儿子了。

找了个不起眼的角落将东西一样一样小心地收到系统仓库里,只剩下一个背包,张玉鹤进了安检。

几个小时后,飞机在帝都机场降落,张玉鹤深深吸了一口气。

帝都,我又回来了。 161

喜欢我的家在东北请大家收藏:(wuxia.one)我的家在东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