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新主 > 第532章 刘秀的决定

大新主 第532章 刘秀的决定

作者:拾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4:31:28 来源:书海阁

广信县的招贤考试张榜在即,远在南阳郡蔡阳县。

刘秀这段时间已从郡学返回,于蔡阳县内安心照顾病愈回家的母亲樊氏和小妹刘伯姬。

总的来说,在荆州多地大乱,身处荆州边缘地带的南阳郡难免受到牵连,有不少盗匪闯入,于南阳的偷盗或抢劫事件不断。

到了六月下旬,因为干旱的原因,田地的谷物均受到了影响。于之前相比,这一片田地内中原本种植的稻谷,早在春时下的那场小雨后被换掉,和其他农户的选择一样,邓家的田里也换成了更加耐寒的玉米和土豆。

六月,正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时刻。

吃过阿母做的早饭,刘秀看了会书,便拿着来到了田里,清除着那干瘪枝干边的杂草。

数日前,或是老天开眼,南阳大部都下了场小雨,连带着一些杂草也长了起来,和玉米杆一道争夺生存空间。

摇晃着锄头,已经是个高大青年的刘秀显得有些心不在焉,目光虽落在杂草上,心思却飘到了远方。

“绿林军这数月来,不再于绿林山躲藏,直接出了绿林山,拿下了云杜和钟武两县,这是打算明着和常安争夺江夏郡的控制权。且与江夏郡内,新军只有五万人,绿林军发展到今天,已是八万之众!”

刘秀虽在南阳郡,但并不妨碍他对天下之势的掌握,尤其这一年来,周围人探讨的最多的就是天下骑兵造反之事。

“荆州乱,益州乱,幽州又生乱,多打着我刘氏的旗号。前些日子,扬州又处于战事之中。新廷于关中又自顾不暇,难道说,今时今日,正是我刘汉复兴的大好时机?”

刘秀不是没有考虑过复汉,其实从大半年前,新始祖王莽身死,有弑父之嫌的太子继位后,他就深思过这个问题。

大兄刘演于昨日的来信,更使刘秀陷入了深思之中。

“为兄打算率手下豪杰于宛城起兵反新,以府我刘汉江山,弟若有意,或于五日内来来寻为兄。若有结识的可信任才俊,亦可带来,为兄当喜不自胜!

且记此事不可为阿母和小妹所晓,免得二人担心。且若我等起事成功,阿母和小妹亦需送入樊氏以加庇护。为兄回来颇为受限,弟可寻一人交付,以免母妹搜到牵连……”

兄长的建议,刘秀不可能不听。他知晓,无论他去不去宛城,助兄长起事,宛城的起事到了约定之日,定是会进行的。这是由兄长刘演的性格所决定的,自小起,兄长所做之决定,十几匹马也拉不回来。阿翁尚在世,于刘秀年少的记忆中,因兄长这种倔强的性格,阿翁可是没说说道过兄长刘演。

那摆在眼前的有两个很实际的问题,一是兄长于宛城起兵,自己到底该不该去。从大势上看,天下局势尚不明朗,各地群雄并起,可新军依然掌握着主动。何况身处交州,与之多有交集的兴武王王匡,总给他一种大势握手的感觉。

这种古怪的感触,从当年于新都的相遇,言之杂交之说时,就深埋在了刘秀的心中。宛城起事,事成后,怎么覆灭新廷,又怎么解决各地的纷乱局面,又如何以正确的姿势面对北伐而上的大新兴武王王匡所属的交州军团?

“我尚年轻,正如在常安,我和王霸等友相聊的那样,年轻经历一次两次失败又如何?

如当下,新廷的某些政策,于普通百姓是好,但他主要没有注意到天下豪强权贵于之的真实态度,这便是他面向纷乱的主要原因。

就算新二世有了改变,但世人于莽新的忍耐早就到了限度。

只要我刘氏能把握这个脉搏,得天下豪族的拥护,团结能团结的力量,夺取天下绝非一句空话!

于此,我刘秀便去宛城,助兄长共谋大事。”

拿着锄头,往家中的方向而去。对未来有了定计后,刘秀暂时也没了种田的想法,他现在思考的是第二个问题。

想什么办法把母妹送回樊氏以加庇护,又如何对母妹二人解释,免得阿母和小妹担心受怕。

还没等刘秀开口,从田亩回来的刘秀的异常,被樊母第一眼看出。

智子莫若母,樊母自知小儿子定是有大事,因为从小到大,她从未见过小儿刘秀如此心事重重的模样。

“秀儿,可是有事于为母说道。别像你那大兄一样,做事神神秘秘的,也别向瞒着为母。为母是看着你长大的,与你的每个眼神都晓得你在想什么。”将刘秀拉到院内的石凳坐下,樊母看着儿子的眼睛道。

刘伯姬听闻母亲和兄长的对话,也是从屋里搬了个小凳子,好奇的坐在兄长身边。

少女已是十七芳华,正是女子最唯美的年纪,两只会说话的眼睛眨眨着看着兄长,似乎也能看透兄长的内心。

支吾了小半会,只是刘秀的脸庞更红了。

樊母哪能不晓得小儿有所顾忌,狠狠的瞪了眼于一旁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小女。

“伯姬先回房内,我与汝兄有事商量,勿要添乱。”

刘伯姬于家中是很听话的,尤其听从樊母的话语,便伸出玉手,搬着小凳子回到了屋里,耳朵却树了起来。

可惜院内的阿母和兄长的话语声太小,她依稀的能听到几个字眼。

什么宛城,大兄刘演之类,还有什么樊家……

“兄长和阿母,他们在讨论什么嘛?弄得这么神秘。”

小院内。

当樊母问起的时候,刘秀就知道瞒不下去。在家中,自父亲去世后,当家作主的实际上正是母亲樊氏。

刘秀自小便以孝着称,于家人孝悌有加,何况他知晓阿母并非那种不知轻重之人,进而把大兄写信之事告诉了樊母。

樊母得知了事情经过,并无责怪之语,长长一叹,带着欣慰:“你与你兄都长大了,既有了决定,那便放心去做就是。

时间宝贵,为母会与你小妹一道自行前往樊氏暂住,你外祖父还不至于把我们给赶出去。”

得母亲同意,刘秀终于是松了口气,他皱眉道:“当下盗匪四起,阿母与小妹二人去往临县的外祖父家,秀有些担心。不如于明日,秀将阿母和小妹送去樊家,再与大兄回合,阿母以为如何?”

见刘秀坚持,樊母只好应允:“依秀儿之言,那今日就收拾东西。”

喜欢大新主请大家收藏:(wuxia.one)大新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