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新主 > 第519章 交州倒戈

大新主 第519章 交州倒戈

作者:拾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4:31:28 来源:书海阁

“劳诸公看重,劳天下百姓信任,寡人又怎能拒先帝诏书?怎能违背天下民意?眼睁睁的看着天下大乱、常安昏君置之不理?

百姓但有请,不敢辞尔!

只是先帝尚在丧期,便以家中嫡长子王轩,先帝命之徐闻侯代为守丧。

寡人之于国也,为苍生计,以平天下。

诸公以为如何?”

王匡话语一落,似是担心王匡反悔,另有一位同宗同姓的王姓老者出列,此人亦是从江夏赶来,算是王匡的祖父辈。

“大王此言大善,王立便代表新市王氏欢迎大王带领新市王氏以侍天下。”

实际上,先帝王莽这一脉的人,和当朝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太师王舜,常安皇族的王氏三大顶梁柱不属一脉。尤其在先帝王莽驾崩后,让新市王氏无比不甘的,新皇王临彻底倒向了王寻王邑他们那一脉,而把新市王氏抛弃。

为重振新市王氏,外有王匡这些年来每年岁旦都会给本家人送去些礼物,致使王立这些人把宝压到了王匡的身上。

也就在二月初二,农历龙抬头的日子里,兴武王王匡正是走出居住半年的服舍,当着百姓的面宣布,他王匡将带着交州人的心愿,带着全天下的心愿,匡扶大新!

于两日后,在常安朝廷宣布派遣大军攻伐交州,常安大军过襄阳之日,交州州牧府正式宣布了决定,交州将全力支持兴武王王匡,以卫天下正统身份,并号召其他各州效仿之。

这里面的势力,包括交州的行政体系,如自州牧府以下的各级官寺,还有军队,如边军,郡兵,及涨海水军,共数十万的将士。

消息传出,举国哗然。

这是自去岁八月以来,一直态度模糊的交州包括州牧陈崇在内的吏民,第一次清晰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随之传来兴武王出服舍,欲匡扶天下的消息,才让人们意识到事情的内中缘由。

交州处于大新南方,下设九郡,商贸及其发达。放眼于全天下,面积排在前列,赋税收入排在前列,人口亦是处于前列,兵源充足。

“兴武王这是打算以交州为根基,和常安朝廷正面刚了!”

很多人都发出了这种感慨。

常安定是不愿意看到这种结果的出现,但有人原因,尤其是荆州、幽州等地起兵造反、占山为王的造反之士。

绿林山上,首领王凤王匡,及彻底归心入伙的刘玄得知此消息,于山中大宴一日,其下的四万多兵卒亦是欢呼雀跃。

只有常安朝廷大军和交州兴武王所属军队斗的两败俱伤,才有处于劣势的他们谋取天下的机会。

直到现在,包括绿林军、赤眉军等反叛之军的将领都很清楚,常安朝廷在他们眼中依旧是不可逾越的庞然大物,上下大军说之百万之巨也不为过。

尽力的削弱新军内部力量,才是他们所有人的共识。

所以,身在荆州、幽州、琅琊和邯郸等地的人会发现,各地的叛军这段时间难得“安静”了下来,很默契的没有主动进攻朝廷驻军不说,还减少了袭击乡邑的次数。

可见,都等着常安朝廷所属的新军与交州军来一场面对面的碰撞。

初春已至,天色依然肃寒。

今年的荆州大部分都没有下雨,干燥的天气下,引起了几场大规模的山火,好在当地百姓自发组织人手扑灭了。

和荆州的多数地区不一样,绿林山萧瑟中带着几分翠绿。

山中流淌的小溪,细长的水流为身处山中的数万人提供了水源。于那绿林山的深处,绿林军还开拓出了几片大的地区种植粮食蔬菜。

人数越聚越多,粮草的供应就成了大问题,使得绿林军不得不通过攻城略地来获得这些资源。

随着开春之日临近,绿林山上入冬前从江夏一些乡邑抢夺的粮食也快用完,使得大家不得不开始挖树根应付肚子。

此种情形下,是该继续于山中蛰伏,躲避驻守在安陆县的两万新军锋芒,还是趁着新军松懈,以人数优势占领那里,开仓解决绿林军的粮草问题。

绿林军内部自不是铁打的一块,于此发生了争执,在这两个大方向上,王凤王匡两兄弟,和刘玄等人显然站在了对立面上。

前者主张兵行险招,直取安陆。后者则是更想要稳妥一些。

接下来的交州之变,到是让两者很快达成了一致,只待常安朝廷军和交州军交火,各地的注意力都被转移到交州的时候,将是他们绿林军出击的时机。

于是,绿林军的将领们把攻取安陆的时间定在半月后,二月二十五日这天。

但转眼半月过去了,想象中两败俱伤的情况没有发生,或是天不帮常安,出乎许多人预料的是,常安出征交州的大军内部发生了非常严重的哗变。

具体过程,远比说书人说的还要精彩,那被常安征发的三万西海青壮年趁着过桂阳郡,渡江之时,发起了突袭,并在于前方埋伏的交州军配合下,顺利挣脱不说,还大败常安军。

难道说这些被征发的西海青壮年们,不顾及远在西海的家人的死活?

当然不是,在哗变的数日后,又一则消息震动了天下人,更是是皇帝王临气的差点吐血。

继交州后,西部都护府正式宣布支持兴武王王匡,并自愿归属其之治下。凉州大部,尤以武威、张掖、酒泉三郡的边军紧随其后发生了哗变,当即表示与常安决裂,一同决裂的还有西海郡的郡兵们。

这些郡兵早就看不惯常安了,索性也倒戈了,郡中的官吏更是在军卒的哗变后被换下,换上了之前被罢免的一批官吏治理。且以武威、西海两郡的险恶地势,与关中腹地遥遥相对。

大新多地的临阵倒戈,投向了远在交州的王匡,算是彻底打乱了常安的阵脚,单论交州一地还好,毕竟处的远,其之兵力想要北上还要费些周折,可现在连常安的西大门都出了问题。

那北边的北方都护府,朔方,并州会不会效仿?

现在,平叛交州,及平叛天下的起事已经变得不重要了,以王舜为首的常安朝臣们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坚持认为当务之急是稳定关中及相连之地,想要守着他们所拥有的一亩三分地。

这种纵容,也导致各地起事的叛军见机出机,一向席卷东西南北的地方割据混乱时代开始了。

喜欢大新主请大家收藏:(wuxia.one)大新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