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新主 > 第511章 心魔

大新主 第511章 心魔

作者:拾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4:31:28 来源:书海阁

常安,未央宫。

王临怎么也没想到,他所做的一切安排,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而其手下的绣衣使首领,侍御史鞠平后几日于交州的指认,更让王临跪在了大义之下。

“这条恶狗,办事不利不说,竟然没死,还咬起朕来了!”

惊闻此事,皇帝王临的咆哮声,传遍了宣室殿内外。

站在殿外,听到里面的声音,新册立的皇后刘氏,默默叹息了一声,端着她亲自熬的粥走了进去。

刘氏名叫刘忻,乃刘歆之女。

皇帝王临尚是太子时,其前任太子妃在天凤二年突发急症去世,到了今年年初,在先皇王莽的商议下,又为王临重新接纳了一位太子妃,正是刘忻。

说起来,刘忻之父刘歆素来赏识先皇之子王匡,两人也颇有些私交,原本有意将女儿下嫁给王匡的。奈何王匡早已成亲,他刘歆既然为汉高祖刘邦四弟楚王刘交的后裔刘向之子,也属于前汉皇室,哪有将女儿下嫁为他人妾的说法。

所以,在先皇王莽与刘歆商议,刘歆再一看女儿不小了,也就应允下来。可令刘歆自己都没想到的是,女儿刘忻与太子王临成亲后,两人的夫妻生活并不算多么愉快,渐渐演变成了一起孽缘。

导致这样的缘故,一方面有王临怀念前太子妃的缘故,另一方面,则是因岳翁刘歆与其弟王匡的关系而心生芥蒂,顺道把这种情绪发泄到了妻子刘忻的身上。

且自其坐上帝位,刘忻顺理成章的成为皇后,王临也是很少踏入刘忻所在的宫室,两人的关系逐渐变得冷淡起来。

但刘忻既生为一国之母,外有家中的教诲,也知晓自身的责任,当以服侍皇帝、为其排忧解难为重任,便依着性子忍受下来,每日还会为在宣室殿处理政务的王临送些吃食。

尽管王临每次都遣人使之倒掉,但刘忻还是没有放弃这种做法,孜孜不倦的做着这些小事,企图赢得王临的心意,但总归是徒劳的。

“你来做什么?滚出去?”

宣室殿内,再次发出了一阵大吼。

可以看到,正中央束手而立、愤怒的如同狮子般的王临,发现有人闯入了他的领地,全身的毛发都炸了起来。那种吃人的目光恶狠狠的定在刘忻身上,看得刘忻打了个寒颤。

连周围的宫人都感觉空气快要凝固了。

面对头顶的压力,刘忻忍着对王临这些时日来养成的惧怕,她努力的平复了心情,将手里做好的粥放在前方的桌子上,然后躬身行礼道:“妾身听陛下一日未曾进食,特意熬了些清粥送来。国事虽重,但陛下的身子更重要。”

“朕不要你假惺惺作态!”王临一顿,目光望向了那冒着热气的清粥,在附近宫人惊恐的目光中,直接端起来,一下子扔到了刘忻的衣衫上。

咔嚓!

粥水浸出,瞬间即把刘歆的衣衫打湿。

清粥尚有高温,可惜清晰的看到,刘歆那双裸露在外的手臂很快泛红。而这位瘦弱的皇后依旧站在原地,咬着牙默默忍受着。

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

面对眼前少女楚楚可怜的模样,王临对此却视而不见,反而激起了他的凶性。他一个螺旋踢,又将落在脚下的瓷碗,一脚踢到了门口,发出了哐当的一声脆响。

这样还不满意,迈开双脚走近刘忻后,他的眼睛直盯着刘忻那张苍白的脸,冷冷的警告道:“还有,以后没有朕的允许,不许你踏入宣室殿,也不许随意在宫中阻挡。若是有犯,你知道后果的……来福,送皇后回去!”

王临的这句话语,相当于是将刘忻这位皇后变相的打入了冷宫。

见旁边的宫人走向自己,刘忻再也忍不住了,她红着眼睛,忍着眼泪发出了一直以来的疑问:“妾身可是做错了什么?陛下何至于此?”

“朕做事,不需要理由。”王临背着手回到了前方的御桌前,再也不看刘歆一眼。

只有王临自己知道,他心中对于王匡,乃至于天下那些以刘汉为幌子而起兵造反之人而压抑的怒意,几乎都发泄在了皇后刘歆的身上。

谁让刘歆是前汉刘皇氏之后,且刘歆之父刘歆和兴武王府交好?

身为皇帝,理应保持理智,但面临天下的乱局,王临已慢慢丢失了理智,犹如陷入了魔怔一般。

当宫人来福与其他几个宫人一同将皇后刘忻“送”回去的时候,正走入宫向皇帝王临禀报军情的大司空王邑正巧看到了这一幕。

皇宫里的事根本瞒不住外人,王邑甚至有些怀疑,当日他和大司徒王寻力排众议,扶着有“弑父”罪名的太子王临上位,会不会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更让王邑有些无奈的是,王临硬是落下他作为皇帝的脸面,明目张胆的诬陷声势正旺的兴武王王匡。与之彻底交恶不说,还令其抓住了把柄,那明晃晃的证据亦是为天下人所知,使得常安陷入了尴尬与被动的局面里。

“何至于此啊!真是胡闹!”王邑看着未央宫的宫墙,摇了摇头,在宫人的带领下,往宣室殿走去。

皇帝这种私下里的小动作,令他及满朝文武非常的不满意。

王邑今次入宫除了汇报近段时间的军情,还存了敲打这位侄子的意思。要明着告诉他,他王临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的。

凡事,当以大局为重。否则,包括他王邑在内的王氏皇族及满朝文武,不介意换上另一个皇帝。

先皇王莽生前留下的儿子不止一个……

一个不行,再换上另一个不就成了,反正这位侄子王临的名声已经臭了,于大新朝廷而言,由正统性逐渐演变成了一个累赘。

王邑不是没想过废掉王临,转而迎接另一个侄子,兴武王王匡继承大统。但就算他王邑原因,朝中一些利益想干,并逐渐崛起的豪族权贵也不会愿意。

很简单,从这两月来,关中之地开始废储先皇王莽所定下的各项律令就能看出原因。

王临可以成为他们手中把持朝政,并为家族谋利的棋子。

王匡则不同,从其性格和处事之法看,若是其登上了皇位,绝不会容他人干扰,或将成为先皇王莽的继任者!

这是常安许多权贵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喜欢大新主请大家收藏:(wuxia.one)大新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