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新主 > 第367章 未雨绸缪

大新主 第367章 未雨绸缪

作者:拾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4:31:28 来源:书海阁

“现在不是我们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想办法认识到当前存在的危机,使之早做准备才是。”

王匡搓了搓脸,让自身的精神更加振奋一些。连日来在端溪县各处的工坊走动,与官寺一道想办法为当地的商贾和农人解决生产和销售问题,早已把他弄得疲惫不堪。

现在由面临这样一个困局,要是猜想成真,而无谨慎应对之法,那可不光是导致大新动荡那么简单了,甚至会危及脚下的华夏大地,和前世历史上的胡人乱华如出一辙。

“既然躲不过,那就狠狠的揍他们一顿,让他们明白,大新不可侵犯,大新人非软弱可欺之辈。”王匡恶狠狠道。

他转头,又向一旁的闵泽道:“这样,你火速联系我们在辽西之地的人,竭尽全力打探关于扶余、鲜卑等外族的消息。

现在,最重要的是需要证据,让朝廷相信。”

闵泽领命,心中能感觉到家中主人是赞成皇帝的做法,给予匈奴,不!应该是所有窥视大新的胡人们当头一击。他一只脚还没跨出门槛,即被王匡叫了回来。

只听到家中主人再道:“再去把主管交州监察的监察御史高仇,及侍御史杨牧都叫来端溪,本王会亲自与他们解释。”

无论是监察御史,还是侍御史,一个作为明面上的督查机构,一个作为暗地里的监察机构,王匡都明白对方有渠道直接向皇帝传送消息。只要他向两人说明形势,那皇帝也一定会第一时间知道。

高仇和杨牧听人禀报说,兴武王有大事召见,两人不敢怠慢,只携带数个随从,当夜即到达了端溪县城。

见二人神色焦急,面有探寻,王匡也不矫情,立刻把他的猜测与两人说明。

“事关重大,两位御史一定要注意保密。

据本王推测,真要如此,胡人尚在筹备联合进攻阶段,毕竟朔方事件发生不过数天,而对方想要不动声色的入侵大新北地,显然是不现实的。

我们换位思考,对方更稳妥的打算是,由匈奴在朔方一带,牵制我大新绝大部分兵力,边境陷入乱战,无法应对辽西之际,发起突袭。

如此,才能使胡人的利益最大化。”王匡很认真的对二人嘱托道。

震惊不已、心神巨乱的高仇和杨牧很聪明的没有问询王匡是从何得到的情报,进而推测出“胡人联合”之势。

且不论鲜卑等胡族是否有异动,光是朔方事变,新使被斩,远在交州的他们都还没得到消息,也不知常安是否知晓。

两人对于王匡那双隐藏中的那双“又长又快捷之手”忌惮的同时,心中难免感慨。

当夜,高仇和杨牧便通过各自的手段向常安未央宫传递了消息,关于王匡的推测,亦是他们此番汇报的重中之重。

“大司空如何看?”王莽目光如炬,问向前方端坐的王邑。

清晨一早得到了交州的讯息,可依照当下的交通运输条件。从交州把情报传到常安,已是过去了一天两夜。

六子王匡能获取匈奴,朔方之地的情报,他不奇怪。王家商肆的情报存在,他也知道。但王莽并没有使之倾覆的打算,从他本身的性情来说,到不是他的仁慈,而是觉得没有多大的意义。

大新全国之内,各地权贵谁没有自己的讯息来源,有的是通过酒肆,有的是通过行商……

绣衣使监察官吏之时,也在监督着这些庞杂的人员。只要不动摇他王莽的统治,绣衣使也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且只要对方露出一丝“不服”的迹象,那他有能力使之眨眼间消失。

这是源于他王莽作为大新皇帝的自信!

何况,从绣衣使的汇报来看,王家庄子的情报人员,多参与的是外邦,如西域,匈奴之地的谍探事宜,既而借机使得王家商肆大规模进军外邦“市场”。

王莽其实很乐意如此,赚取外邦之钱财,最终汇聚于华夏,最后的很多财富还是放在了中央钱行—这个他王莽的私人钱包里。而且,王家商肆每年还会为大新朝廷缴纳巨额的赋税。仅是去年一年,王家商肆所交纳的赋税就占了大新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五。

可今时今日,王家商肆再次震惊了他一把,其对于匈奴胡人的掌控,完全不在绣衣使之下。

六子支持他北伐匈奴,王莽对此亦是满意,连带着关于王家庄子的情报网络也多了几分信任,不是多么的抵触。

要是王莽知道,王家庄子的情报触角,不像表面故意裸露的那么简单,怕会是另外一番心思。

先不论王家商肆的精密运行,单是得知胡人可能联合起来,攻取北方诸郡县,达到瓜分中国之目的,王莽当时就被下了一大跳。

六子所说的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可能,而是很有可能!

塞外匈奴,原何在前年他建新后的轮番“羞辱”中无动于衷,偏偏趁着今次发难?

正如六子所言的那样,包括匈奴在内的胡族,或是在做一个准备,等一个时机。

去岁由大新延绵到北漠多地的蝗灾,成功的成为了胡族转移矛盾的突破口……

鉴于当前事态的严重性,王莽即令三公,还有尚在京中的几位大将合计六人入宫,研讨敌情。

大司空王邑正在此列,他是被召集者之中,谋划最为深远者,也是王莽能登基称帝的主要智囊。

其他人,新任大司马孔永空有学问,做一些职内的本分之事尚是中规中矩;大司徒王寻筹集粮草,精于内政;其他几位将军,如王霸等是在辽东驻守过,调兵遣将,且对于军法到是熟悉……

“鄙臣请问,此番奏报,乃是何人所述,可信乎?”王邑皱眉道。

触及其他几位臣子的目光,王莽知道这些人皆有所怀疑。

需知为匈奴而颁发的应对之令昨日才下发,要是奏报属实,那就要再做众多的调整。一系列连带的影响也要考虑进去,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王莽到是开诚布公:“朕所得之讯息,乃是兴武王所获。

至于可信不可信,一方面要等绣衣使打听更多的情报,才能判断。

另一方面,要使诸位爱卿早做推测,以应对将迎来的危机。”

皇帝的意思很明显,要是能确信胡人联合,打算侵犯华夏,也不会只将你们召集入宫,早就兵发北地诸郡县了。

喜欢大新主请大家收藏:(wuxia.one)大新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