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新主 > 第321章 步入正轨

大新主 第321章 步入正轨

作者:拾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4:31:28 来源:书海阁

受命进来的士子一字排行,看向屋内的众人,皆是茫然之色,独有一人例外。

便是最后进来的孙哲,他抬头一望,脸上浮现出震惊,在这震惊过后,很快低下了头。

因屋内太阳西斜,孙哲等人处于阴暗之面,细微的表情到也没人察觉。

“那旁边站着的,是兴武王?我没看错吧!”孙哲仔细回想了方才的惊鸿一瞥,再和记忆中那年他于兴武城外见过的青涩模样一一对照。

他顿时有了计较,脑中转动个不停:“错不了,连兴武王都如此恭敬站着,只能说明旁边之人,其之地位远在武王之上。进来时,县寺外巡视的武卒也非普通士卒。

那么,今次召集我们的,莫不是那位!”

想到此处,孙哲心中已是被激动淹没。也就是说,此番是皇帝召集他们的。

于他孙哲而言,这是天赐的机会。若能把握好了,可不正是乌鸦便凤凰,一飞冲天?

“各位青年才俊勿要担心,这才把诸位叫了过来,是贵人有话问询。只要大家尽心回话,后面免不了好处。”长陵县令得王莽授意后,脸上面前浮现除了几分笑容。

贵人?

士子中有些胆大的,再将前方的中年人大量了一番。

只见此人面色和蔼的同时,周身有种说不出的气息。这种气息,绝非常人所有,很多人看了眼后,也如最初的孙哲一样低下了头。

身处此处,王莽到没有多少架子。

长陵县令后,他笑着看向了最前面的士子:“方才我观你答谢书卷时,对于新和匈奴之战,持的乃是赞成意见,答述中,颇有论调,共有三计?”

……

王匡作为旁观者,算是看明白了,这次邀请来的士子,几乎每位都是主战派。

可谓是和皇帝的想法不谋而合。

其中有的人说的确实在理,所献之计算是合乎常识,尤其最后那位叫孙哲的少年,王匡印象最为深刻。

“兴武士子孙哲。”

那少年的话语犹在耳畔看,王匡注意到了一个细节,这位孙哲,是所有人中唯一一个报了所在之地的人。

其之回答,亦是滴水不漏,能看出说的每句话都是经过悉心琢磨的,很可能,已经是认出了他们的身份。

从先前皇帝的抚须及大笑看,皇帝对于此人也是极为满意的。若是少年能在此番科考中谋得名次,再有了皇帝的好印象,加上本身的能力,未来是不可限量的。

他之封地兴武,总算是出了个像样点的人才。

“有点意思。”

随着皇帝离开时,王匡着重看了此人一眼,想来这位士子也早就认出了他。

五日后。

到了放榜之时,所谓“榜”,分为“上榜”,“中榜”,“下榜”共三处。

今岁由于参与科考的人数略微有些增加,故而榜单上的人数略微有些变化。依照大司徒府的律令,从明年开始,科考三榜的人数将变为固定。

榜首为“科首”,也是科考的第一名。

前五十是一个档次,朝廷会着重培养,多去三司为吏。前一百,五百又各是一个档次,且皆有在郡府之地任职的机会。

五百之后,便不会张贴,也就说明科考者,并未中榜。

放榜之日,为防止参与考试的士子找不到地方,即在每处考点的县寺门口张贴告示,好叫众人知晓。

三辅之地,即是在那五处考点外。

时间到了正午时,也是到了约定的放榜之时。

参加科考的士子们,有的一大早就在放榜的石碑下站好了位置。所有人都探头探脑的望着县寺的大门看去。

可见长陵县令亲自出来,他身后的随从们,每人都拿着一张大大的纸张。其中一张,面积最大,想来是那“下榜”。

孙哲由于个子不算多高,幸亏他视力不错。见着湍急的人流,他只好站在最末的一块大石头上,伸长了脖子向内张望。

张贴的第一张,乃是下榜,榜上共有四百多个密密麻麻的名字,也亏得纸张巨大,远在后面的孙哲瞄了后,继而勉强能看的清楚。

耳边有中了下榜的士子,蹦跳起来,欢呼不止。

“张小凡,白守人……”

上面没有他的名字,孙哲又望向了中榜,还是没有!

当他看向上榜时,整个人的精神已是紧绷。

“第五十名,潮州叶顺……”一直把名字在心中默念到了第十一位,孙哲的额头汗滴早已如雨下。

这要是不中,那就意味着这几年的时间白费了,连带着今次入常安赶考的花费,也是没了。

“第十名,兴武孙哲!”

见到自己的名字,孙哲长出了一口气。

名次第十,也就意味着他能留在常安,谋得一个小吏了。要是运气不错,再过上十数年,又能再次升迁。

数日前,与那些贵人的见面,孙哲经过一晚冷静,决定暂时忘却此事。他很清楚自己的现状,说出姓名,也只是让贵人留下了个影响而已。脚下的路,还是要他一步一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能得前五十的名次,还是第十,过两日就要去大司徒府报到。然后会有一月的回家处理事务时间,孙哲想着他听闻来的那些规定,一边准备向房舍走去。

可在他尚未离开,即见从县寺中出来了几名小吏,又往旁边的空白石碑张贴了一则告示。

“中央钱行招聘令?”有人疑惑着读出。

“得知天下莘莘学子汇聚于常安,一路波折,实属不易。

现请的陛下之令,特向为中榜之学子,安排另一条出路。满足一下条件者,可在各考点之地的分行,投递个人简介文书,得钱行考核通过后,即可成为钱行小吏。

……”

这则招聘令中,不仅说明了招聘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如品格诚实,同算术之类。还说明了每年的薪酬,及每月可有几日休沐云云。

于全大新而言,可谓是头一遭。

且上面写着,本次招聘三百人!

于那些落榜,生计无所着落者,可谓是一大机会。报酬之丰厚,同样牵住了不少的心。

“钱行之吏,也是吏!”有人小声议论。

就在出榜几日内,不少落榜者纷纷递交了所谓的“简历”。得各种考核者,留下来的人纷纷派往了各地,以补充钱行里中层管理人员不足的现状。

中央钱行由此步入了正规,之后的数年内逐渐发展成为了一项“传统”。人员的增添,让很多人,包括王匡在内的压力随之小了一大截。

而那名叫孙哲的少年士子,亦是第一次步入了大司徒府,开始了他的从吏人生。

喜欢大新主请大家收藏:(wuxia.one)大新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