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新主 > 第309章 请功

大新主 第309章 请功

作者:拾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4:31:28 来源:书海阁

陈林是一个谨慎和认真的人。

从六年前去往西域开始,他每到一地,会将所在之地的山川河流,道路交通之类,皆记录在案。

蔡阳造纸后,陈林的记录笔记,也从竹简变成了书册,且更易携带与保存。

由西域到南阳,由陆路到海路……

前进道路的变迁,困难险阻的增加,并未阻断少年的步伐。而他记录下的那些文字,包括王匡正在翻看的这一本,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依靠这些笔记,商贾可以制定更加合适的路线,将大新的产物运完其他诸国,获取利润。朝廷则是能以此制定更加稳妥的战略,百姓即会认识除大新以外的其他国家,更能激发普通人探索的热情。

眼前的光亮忽闪了两下,王匡停下来翻看的动作。

他左手把玻璃罩挪开,右手拿起铜镊子拨了拨油灯的灯芯,屋内顿时变得亮堂不少。

再将笔记铺平,翻到后面的手绘地图上,又一一与记忆中的世界地图相对照,发现九成以上都能对的上。

看来数年前的地壳运动,对后世而言,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变化,也间接的证明,地图是真的!陈林之描绘没有问题!

扫过右上角跳动的火焰,王匡若有所思。

“陈林两年前带回来了作物,于举国生计而言,至关重要。天下民众已在种植,解决了不少人的温饱。

如此大功!但当时叛乱初平,朝廷没有太过重视,仅仅给了些黄金赏赐,是为不公。

今次他又开拓出了新的航道,有了这些路线图,能够预见的是,大新商号也好,这些年发展起来的‘淘金者’也好,都将以此受益。”

于此事而言,陈林即便不在乎,但王匡心中一直是惋惜的。

功臣可不仅仅是指官吏名将,也包括那些为朝野做出巨大贡献的黔首众者。仅因为门第的限制,还有对百工的轻视,将之功绩排除在外,是为大大的不妥。

又如何能激发普通人的创造热情?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阻止技术的进步。

“陈林既是从王家庄子出去的,我就有责任帮他一把,弄得功名!

这是他应得的。

且以此,可以激励那些不断为大新奉献的普通人,是为榜样。”

深思熟虑之后,他把手边的记录重新装进那有些破烂的布袋中,于下方的抽屉中抽出了上好的竹纸,还能闻到纸上的清香。

此番奏书,王匡打算为陈林请功。

大新,包括前汉之官寺,对普通人没有什么“劳动先锋”,“优秀劳动者”之类的官方称号,但像士大夫,及官吏而言,有五爵。

自大新始建国元年开始,皇帝王莽恢复周礼,同时恢复了五爵的封赏。

王匡笔下所写的奏书,即是请朝廷赐予陈林爵位。

爵位可不是路边的野菜,尤其自去年新莽代汉,天下的侯爵不知撤销了多少,且以刘姓侯爵居多。

普通人能有爵位,那定会以为是自家的祖坟上冒青烟了。

次日起了个大早,王匡骑着红马在亲卫的护送下,直达了未央宫。

得通传后,在内侍的带领下,前往金华殿。

金华殿乃是受业之所,皇帝有时候也会过来听讲,且能入得金华殿的授业者,多为才学渊博,深受皇帝喜爱的天子近臣。

今日接应王匡的,乃是一个陌生的小太监,想到多日未见的仲越,王匡借机问道:“不知小公姓名?仲公今日怎为见到?”

“回禀大王,奴勾连,仲公公正在伺候陛下,故而令奴来迎接大王。”小太监到也不怯声,老老实实道。

王匡脸上的笑越加和善,又问道:“不知今日于金华殿授业者,是何人?”

“乃是扬大夫。”

“扬大夫?”王匡惊疑不定。

据他所知,扬雄近两年来可是辞去了其他官职,专心在天禄阁校书。这扬大夫,又是从何而来?

王匡都有些怀疑,他与小太监所说的,是不是同一个人了。

皇宫中的太监地位极低,见兴武王的面色一变,小太监心里咯噔一下,他可是听过这位大王的传闻。进而,忙解释道:“大王可能不知,扬大夫也是七日前授予大夫的。

依陛下之命,扬大夫每隔数日,需到金华殿授业,为太子殿下主讲《论语》。”

要论现今天底下对于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扬雄无疑走在前列,是为一代大师人物。他所着的《法言》,仿照的便是《论语》。

王匡仰头想了一下,太子自东郡归来后,听说出了参加过几次朝会外,绝大部分都是销声匿迹,原来是在金华殿受业。

如此看来,皇帝对于他选择的储君是真正地起了培养之心。只是之位储君能不能扶上墙就不知道了?

这项想法也只是在脑袋里过了一下,等他再抬头一望时,已能看到金华殿的前殿。

踏上台阶,由小太监引入,即听到阵阵的朗读声传出。

扬雄正在讲课,最中央的地方,有一块单人床大小的黑板,被横在空中,黑板上方刚好抵达扬雄的脖子处。

除了人嘴里的讲解声外,还能听闻道粉笔与黑板的摩擦声。

太子距离扬雄最近,粉笔灰则是以可见的粉末落在他的周围,弄得王临满头是灰。

王临的后面,又有其他数个小桌子,均坐着不少的少年人,且多为重臣子女,是为陪读者。

皇帝到是轻松多了,坐在最后面,一边饮茶,一边看着扬雄的讲解,不时地会点点头。

王匡行礼,便在王莽的示意下,坐在后面的另一个椅子上。

“可是钱行在举国实行准备妥当了?”等扬雄讲完以段落,王莽这才问道。

“有张记吏等人的帮助,半月后的举国推行,儿臣很有把握。”王匡很自然的答道。

“今日入宫,儿臣是另有要事与父皇禀报!我之庄子少年陈林,于昨日传回了消息,他已经历海路,抵达了安息,亦是发现了新的航道。”

“当真?竟由海路抵达安息?”王莽带着难以置信的语气道。

瞥见父亲严肃的眼神,王匡将手里提着的布袋放在皇帝面前的桌子上。

一旁的太监仲越会意,小心打开,能看见一本厚厚的书册。

“此笔记乃是陈林的记录,也是证据,儿臣可以保证全为真实之言!”

喜欢大新主请大家收藏:(wuxia.one)大新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