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新主 > 第306章 热潮

大新主 第306章 热潮

作者:拾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4:31:28 来源:书海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出自《孟子·告子下》的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国家,同样也适用于普通人身上。

包括最初建立的中央钱行。

任何事物的初期,都会遇到各色各样的困境,如那新埋下的种子,只有冲过了泥土的重重阻隔,才能见到阳光,继而可以拙长成长。总有一天,它会经历暴风雨的洗礼,变成令人仰视的参天大树。

中央钱行,经历了重重阻隔,终于设立。又在经历艰难之后,将新币运往三地,开始在百姓手里流通开来,这样仅仅是开始……困难和波折就出现了。

王匡不是神仙,当然不会拥有预知之能。他两世之内,除了平日的花费,其实是很少与钱打交道的。

遇到那些从未经历过的问题,只有从记忆里寻找解决之法,比如存户难的问题。他想到的法子很简单,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二则是通过一些补偿方式吸引人。

无论是古人,还是后世人,都有不少爱贪便宜的人,这种手段是最为实用不过了。

即在数日后,三处试验地的钱行在下发“限兑令”的同时,又下发了另外一条古怪的律令:每位存户,在存数达到两缗,两万新币后,可任意挑选琉璃镜或琉璃杯作为回礼。

琉璃镜和琉璃杯为市面上流行的物品,一直是女子和男子各自的最爱,且常常处于无货的状态。

其之成本,经过这两年的改善,已是变得不高。

奈何制造方法仅掌握在王氏商肆的手里,平常人家自是不可能做的。今次王氏商肆与中央钱行合作,相当于成了中央钱行的“赞助商”。

一些本不信任钱行存钱的人,也纷纷前来打听,这里面尤其以那些富贵小娘子巨多,大多是想要够得一面琉璃镜。

琉璃镜刚开始出来后不算平整,与铜镜相比,堪称褶皱,奈何能反光不说,还能如同水潭一样反射人的面孔。但现在,已是可以完整的看到人的面孔,成为了贵族女子间的奢侈品。

“存两万新币,即可选的琉璃镜一枚,是真的吧?”兴武钱行的三楼,挤满了不少前来确认消息的女子,多为贵妇人。

那女招侍对于今天突兀出现的人群,有些惊讶,但良好的素养告诉她,这是存户能否上升的关键,需认真对待才是。

“诸位娘子,如告示之言,消息是真的。只要存够两缗,即两万新币,可获得琉璃镜一枚。

机会有限,共计三百个,先到先得!”学着昨日培训先生交给她的神情动作,女招侍学的惟妙惟肖。

“我存!”

“我也存!”

“我先来的,存五万钱!”某个财大气粗,穿着胖乎乎的大娘子挤了进来。

……

如兴武分行这一幕,在其他两处分行也是同时上演着。

半月后,临近岁旦,钱行的小吏,包括王匡都有一日休沐。

在分别之前,还有两日的当值时间,只见张邯兴冲冲的拿着奏表,向王匡的办公所走来:“武王好计谋,那‘营销’策略一处,仅仅是数十日的功夫,各地就增加了一千存户。

就在刚刚,随奏报来的,还有一大批待铸造的旧币和黄金。

只要像武王说的那样形成良性循环,中央钱行之盈利,指日可待!”

“张记吏昨日还劝本王不要乐观,今日怎的就拿着奏表,向本王说道起来了。”王匡直笑道。

弄得张邯一个大红脸,他支支吾吾解释道:“张邯不是看那奏表没来嘛,谁知……”

“谁知成果竟也如此丰硕!”进来的正是张辣。

没过多久,董宣亦是来到,他手里拿着的正是各地钱坊之选址。

只要向皇帝奏报批准后,再有大司徒下令,便可在各地着手建造工坊。但也有一个例外,各地的金币皆要在中央钱行内部建造,即在常安杜邮亭督造后,压往各地。

换言之,以后杜邮的中央钱行,只需负责天下的金币铸造,和黄金押运储藏。

计划是顺利的。

渡过了岁旦后,迎来了始建国二年的新春。

首日的大朝会上,除了各地和各国使节对于皇帝的朝贺外,一系列法令亦是被批准,其中就包括各地储钱工坊之建造,及天下铜金矿的收归国有,内里不少矿藏皆由中央钱行支配,是为铢币。

在今年的朝会上,也有个让人疑惑之事,那就是包括匈奴鲜卑在内的胡人,并未派遣使臣道贺。有不少人猜测,或是一年前,皇帝登基后所下达的贬斥之令,让匈奴鲜卑与大新生了间隙。

大朝会上,胡人王庭未遣使臣前来,这是百年来难得一见的一幕,皇帝到是很大度的没有计较什么。

之后的祭祀等大礼陆续展开。

朝堂之上,少了许多熟悉的面孔,又增添了很多崭新的面孔。

王匡的中央钱行之行使的职位,到是没有发生变化,女儿王令仪的食邑却有增加。张邯,董宣,张辣却是因为钱行督建有利,各有恩裳。

亦在此时,那些率先进行存钱的存户们,到了一月的期限,不少人来到钱行打听,存书上的钱币余额。

“真的有息,某存了三万千,方才取出来了三万又三百!”男子令仆从提着两个大麻袋,炫耀似的指了指后面。

依照钱行的公示,定期每月为万钱利润两百,活期为一百。

“卓孙,你不会是钱行里的‘托’吧!”有人笑问道。

“托”这个词,有作假之意,亦是数年前从常安流传出来的,不少关中人都学会了这个用法。

卓孙怒道:“某卓孙开着布坊,你们不少人都在某的布坊中做过买卖,某可是那种人?”

碰巧又有一人提着麻袋出来,大笑道:“还真的是,我存了一万钱,现已是一万又一百。若不是我家铺子缺钱,还真的想将这币货继续放在钱行涨利呢!”

人群开始信了。

相继有不少人,尤其那群因为王匡的营销策略而去存币的人,去了钱行查询并亲眼看到后,才彻底坐实了“涨利”之事。

由此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西海郡,左冯翊等三地,连续很长时间都因剧增的存户而忙的不可开交。

中央钱行也第一次,由币货输出,变成了币货输入。

喜欢大新主请大家收藏:(wuxia.one)大新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