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新主 > 第300章 东莱有异

大新主 第300章 东莱有异

作者:拾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4:31:28 来源:书海阁

“义,亦我所欲也!

董宣十三岁起,熟读圣贤书,心中有一秤杆,端平着理智和良心。

无论是对陛下,还是对安定国孝平太后,皆心存敬意。

恐不能受陛下之恩赏。

若陛下以此处罚董宣,董宣心甘情愿!”

董宣一揖到地。

宣室殿内,负责服侍的太监宫女早就噤若寒蝉,有的双腿已在抖动。

自大新始建国这一年来,没有谁敢如此顶撞皇帝王莽。熟知皇帝性格的人,皆知道这样做,没有什么好结果,大多数都是委婉的劝谏。

出乎殿内几人的预料,皇帝并未对董宣当即处置,冷笑一番后,将所有人都扫视了一遍,尤其在武王王匡和张邯的面上多停留了一会。

“今次入宫,怕不单单是为了币货之事,还有什么事,全都说出来吧!”王莽语气中除了怒意,多了几分讥讽。

王匡和张邯对视了一眼。

两人同时迈步,朝皇帝行礼,只有张辣一人低着头留在原地。

殿中御桌后,皇帝沉默的坐下,拿起茶杯饮茶,眼睛却是默默注视着前方。头顶正是阳光的方向,让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但正在前方的人,皆能感受到皇帝的注视。

作为正对着的人,张邯亦是打了个寒颤,硬着头皮当先开口道:“陛下明鉴,鄙臣数日前曾上过奏书,言王田令实行至今出现的一些问题。

如若不及时处理,怕是会酿成大祸。”

王莽忽然站了起来,目光几近于实质:“你,还有你……

看看吧!

今天下各郡府皆有奏书传来,言王田令实行得利,何来大祸?

朕从郡府官吏中看到的是,在王田令实行后,百姓有田种的大利之举,还有天下百姓对朕和朝廷的称颂。

另外,不论你的言语,当初于宫中商讨王田令时,又是谁信誓旦旦的告诉朕,此中之举无不妥之处,且将受惠于天下。

是你张邯!

事实也确实这样,现在你张邯不要脸面,朕还要脸面。

哼!再说你那奏书,要真的说王田令有大祸,各地郡守岂能不知?太子岂能不知?太师太傅岂能不知?

朕想问问,是天下人在骗朕,还是你张邯在骗朕?”

说话的同时,王莽亦是将各郡府这段时间送来的奏书扔到了张邯和王匡的面前。董宣和默不作声的张辣,亦是未能幸免。

这种气氛下,王匡到没有趁机谏言,父亲王莽的气恼,不光是对于他与张邯的逆耳之言,还有先前董宣的拒绝。可以说是恰好汇聚到一起,同时爆发了。

眼下才是真正的天子之怒!

此时出言,是为大不智。

目前,只能换个角度,在起到劝谏的同时,让父亲可以听进去。近日来,天下间关于王田令的反对之声越来越多,可各地仍瞒着未央宫。

用不了多久,怕是在那些逼上绝路的豪族大户,以及那些受此连累的无辜民众的双重作用下,会激起更大的民变。

大新初立,各地钱行建设在即,民生亦是在进一步的恢复当中。

要是再发生巨大的变动,对于这个新建立的国家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大新的崩坏怕是因此也会加速。

有了前面几次的经验,他才会联手张邯,顶着压力往上冲。只是这一次,皇帝的反应有些出乎预料,连制定王田令的张邯之语都听不进去了!

可不是什么好预兆啊!

王匡躬身将皇帝扔在地上的奏书捡了起来,和满头大汗的张邯一样,开始认真翻看。

很快,王匡就发现了问题,各地许多郡府对于王田令称赞是真,但也不乏如同与他一样的劝谏之言。

有的隐晦,有的直白。

比如南郡郡守即上书了王田令的不妥之处,且将之批评的体无完肤不说,还有骂皇帝昏庸无道之嫌疑。

再一看南郡郡守的签名,王匡心里暗道:“南郡郡守原来是此人,难怪能冒天下之大不违!”

南郡郡守名叫郭钦,汉哀帝时即为大司徒府司直。因敢与直言,上书弹劾,而被降职为卢奴县令。汉哀帝死后,汉平帝即位,继而再次生为南郡郡守,一直至今。

“你手里拿的可是郭钦之奏书?”王莽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座位上起身,到了王匡等人的近处,看向王匡问道。

“正是。”王匡答道。

哪知王莽接过奏书,然后用手指头点着其中一段,从牙齿里带着憎恶:“郭钦骂朕窃贼,奸臣,还言之羞与为伍!

他这是借机发挥,陷朕于不义。

数日前,亦是请辞,朕允了!

莫非你们也要效仿那郭钦?”

“儿臣惶恐!”

“鄙臣惶恐!”

……

平静下来的王莽如同一只卧虎,尽情的散发着他王者的威严。

说话间,有内侍禀报,东郡传来紧急奏报。

得皇帝令,与内侍一同进来的,竟是大司马甄邯亲自来了。

甄邯面色焦急,进入宣室殿后,看着地上分散的奏书,还有皇帝和殿内诸人的表情,有些意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眼下军情紧急,容不得半点耽搁,甄邯行礼后,将手里收到的军情奏报双手呈于王莽,接着便道:“陛下,大事不妙啊!

青州之地,徐乡侯刘快结党数千人,起兵其国,现已攻陷县城。青州守军,亦是向刘快所在之地进发。

可……可皇太子正在东莱郡,距离刘快不远。

而且,青州之地,刘快兄长刘殷可是手握重兵,守卫于即墨。

鄙臣担心,刘快会联络其兄长,一同趁机围攻皇太子。”

青州,东莱郡,刘快,皇太子。

这些关键词在脑袋里检索一下,王匡就知道是何事了,徐乡侯于始建国元年的起兵造反。只是历史上,现为扶崇公,即刘快兄长的刘殷并未起兵不说,还大义灭亲的防守刘快,使之被大军夹击,导致兵败长广而死。

刘快于此刻起兵,还真的是神助攻!

当与王田令脱不了干系才是。

事实正如王匡所料,王莽看完奏报后,瘫坐在椅子上,表情有些复杂。

奏报是绣衣使调查的情报,上面记载,皇太子抵达青州后,执行王田令的同时,趁机掠夺财物,由于手段过于狠辣,弄得怨声载道……那徐乡侯本就心怀刘汉,加上王临的逼迫,才顺势揭竿而起。

从绣衣使的汇报来看,还是因为王田令将这群拥有大量田地的豪强给逼得太紧了,才导致现在的局面。

也不知道天下的豪强中,有多少如同刘快一样,怀揣着异心之人!

再想到张邯与郭钦的奏书,及六子几番谏言,难道王田令的实行,真有些操之过急了?

喜欢大新主请大家收藏:(wuxia.one)大新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