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新主 > 第163章 人心齐

大新主 第163章 人心齐

作者:拾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4:31:28 来源:书海阁

董宣等人在路上的时候,兴武县的建设如火如荼。

西海各地的叛乱已慢慢平息,据传叛军主谋退守山林,护羌校尉乘胜追击,南北两军的援助军队,则是各地防守,并等待朝廷任免新的县寺官吏后,帮助他们恢复生产,而后才能回到长安。

这一切,如同王匡所预料的那样,原本他像插手县寺的筹建,也不知文重等人是否愿意来这偏远地带任职。这个时代,消息本就有很大的滞后。

另一方面,若是几位同窗不愿意,他也不能强求,只能任由朝廷任免主管。不过之后,要多费些周折,将亲信安排进来,进而将兴武之地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里。

来到这里的半个月,他对于兴武县可是非常喜爱。

县城外便是天然的牧场,这里养殖牛羊,也可以养殖战马!

另据那巴格拉的消息,在后面的深山里,打听到的黑石,也就是后世所说的煤,就有数座。

冬季寒冷,加上筑城和城内建设,很缺少取暖之物,他前些日子已经让两队队率押解着俘虏去挖煤了。

源源不断的煤矿这被拉进兴武城,形成了一个足球场大的煤场。

咚咚!

冯异刚从煤场回来,将脚上的煤灰跺掉,不无赞叹道:“小郎你这法子真的不错,我看那群俘虏都快拼命了。”

七天前,王匡向数千俘虏下了一个命令,任何人只要挖煤或者为兴武城的兴建做到两年的时间,将恢复他们的自由之身,并可在兴武城外定居。

不光如此,为兴武县的发展贡献五年以上,其后代同普通兴武百姓一样享有兴武县上官学的待遇。这些事都有个前提,即都是对那些受伤没沾血,被迫加入叛军的羌人。

官学名叫兴武学堂,乃是王匡在数天前规划的,于兴武县城的西南角,并规定,入兴武学堂的学子,除过大户外,无论是汉人还是羌人,贫寒者每月可领取一百钱的补助,学费全免,住宿费减半。

至于学堂的花费则是由兴武县的税收来筹备,兴武县在之前名声不显,商户数也不多,乃是羌人还有来此的汉吏没有很好的运用到此处的地理位置,只要运用得当,想必数十年间将会发展成为西域商路的枢纽站,税收自然上的去。

王匡坐在土炉边,放下手里的文书,拿起手边的水壶,给冯异到了一杯热水。

“煤矿这两日可有伤亡?”他关心道。

“除了刚开始的小范围坍塌,我们把人救出来外,随后,那些矿工都按照你的要求,先是打好矿洞,确认安全才下去挖煤的,明火也不允许携带下去。”冯异有些不解,王匡为何对这些俘虏这么好。

一日两餐不说,还让他们筑城,亦或是挖煤时,多注意安全。

这样下来,整个进度,拖累了不少。

不过,这些事,王家小郎这么做,想必有他的道理。

冯异还发现,在王家小郎做出这么多的举措外,那群俘虏不光干劲十足,而且对于汉军的敌视少了些,甚至做事的时候,都是有说有笑,看来是真的有效果。

他实在想不通,这些小恩小惠为何如此实用?

冯异不知道,这些羌人在深山老林里,大多数一天只能吃到一餐,即使是挖煤也比深山的生活好上很多,况且自从这位汉军大人物许下承诺后,他们的未来都有了盼头。

“兄长做事我很放心,那些杀戮我汉家男儿,还有冥顽不灵的羌人叛贼可曾押解到了西海城?”

“你看,这是王笑笑刚刚派人传回来的消息,人已押解到,据说长安来了天使,正在向他询问我们兴武的战况,可能要迟上两日才会回来。”

王匡目光一动,他这才注意到冯异的手上攥着一封信纸。

读过之后,交给了冯异。

两人又叙说了一下兴武县这几天的建设。

等到中午日头上来,王匡来到城外的工地上,和所有人一样排队吃着大锅饭。

前方那些原有的石头城墙已被完全清理干净,向下挖开了宽约二十五米的地基,这两日,一部分深挖,一部分人用石锤击打,使得地基更加坚固。

修建城墙的,除了羌人俘虏,还有很多移居在此的汉人帮忙协助,也有不少本身居住在这里,对大汉友好的羌人帮忙。

大部分人的积极性之所以这么高,主要是王匡在建城初期颁布的一条政令:任何一户兴武县普通百姓只要帮助建设满一百八十日,就可在城内外建设好之后,分到一间房屋。

由此带动了所有人的积极性,不至于无人可用。

初步估计,本次建城的人力已到了五千人,甚至兴武县城下属的一些乡邑,不少户主前来,好在兴武县城外,有足够空地安置。

人员负责,营地里管理不过来。

汉人这边,具体的由王六负责,自愿出力的羌人则是交给了巴格拉。

但粮食越吃越少,除了王家庄子的支援,在王匡的威逼利诱下,一些本地乡绅,还有一些商户,都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好在还算配合。

吃过午饭,王匡也拿起了锄头,和所有人一样,使出力气挖起了地基。

第五营每天也会排上两个屯的兵卒进行劳作,这样看起来不用十日,兴武县城外的所有地基都将建设完毕。

一些小商小贩见此地大兴土木,安全无忧后,陆续回来做生意,兴武县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

由于战乱而此处躲避的兴武县民众也陆陆续续的返乡。

就这样慢慢过去,宋山等押送着马车的人陆陆续续抵达了兴武县。

“董兄,文兄,诸位同窗能够前来,匡心甚慰。”

王匡亲自在兴武城外十里处,将董宣等人迎接,数十位同窗感激不尽。

“一路可还顺利?”王匡关心道。

“一路顺利,这次我等同窗可要麻烦小郎了。”万修道。

见王匡的热情,几位同窗顿时放下心来,从长安来的路上,他们几人本就内心忐忑,不知道王匡的具体心思,只是听了董宣之言,再加上都不得知,这才来到兴武,准备一展宏图。

如今,他们算是彻底的放心。

当夜,军营内,王匡为董宣等人接风洗尘,并当众的宣布,这段时间的政务将交由几位同窗共同努力负责。

“人心齐,泰山移。我等共同努力,兴武县当执西海郡之牛耳!”

喜欢大新主请大家收藏:(wuxia.one)大新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