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竞技 > 大梦七年 > 第九十五章 老英雄

大梦七年 第九十五章 老英雄

作者:阡陌杨柳 分类:竞技 更新时间:2023-12-31 02:02:37 来源:书海阁

穆东有些无奈,他小心翼翼的问道:“刘县长,换不换的不要紧,您想要多少啊?”

刘静云听出了穆东的谨慎和为难,心里也暗自叹口气,低声说道:“穆东,帮忙弄个三五斤,可以吗?”

穆东一下子放心下来,三五斤啊,还好还好,应该可以说服老爸。

他连忙说道:“刘县长,三五斤没问题,我一定说服我老爸,实在不行,我帮您偷出来。”

刘静云闻言也松了口气,终于是可以给老爸一个交代了。

这次国庆中秋放假,刘静云作为政府人员,也是一直忙碌了好几天,直到10月8号的下午,才匆匆赶往bJ临走时,她顺手带走了穆东那次送给她的一小坛子酒。

10月9日,刘家军政两界的子弟,在bJ西山刘老爷子的居所齐聚,一同欢庆共和国的生日。

作为经历了战火洗礼的老兵,刘老爷子非常重视这个节日,每年家里人都要在这个时刻聚一次。只是后来子女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忙,慢慢的聚会的日子就变成了国庆假期以后。

刘老爷子名叫刘远山,已经92岁了,年轻时穿梭于战火烽烟,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直到1951年国庆节,在组织的安排下,34岁的刘远山才娶了一个21岁的纺织厂女工,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大事。所以,国庆节对于刘远山来说,不但是共和国的生日,也是自己的结婚纪念日。

婚后的刘远山,很快又参加了抗美援朝,并且飞速的成长起来,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刘远山离休时,已经是军中颇有名气的大佬了。

作为这个家里最小的女儿,刘静云出生于1969年,今年已经40岁了。刘静云出生时,上面已经有了三个哥哥,所以,刘远山和妻子非常宝贝这个小公主,一直非常疼爱她,三个哥哥也对刘静云爱护有加。可以说,往前推20年,刘静云在家里的待遇就是现在刘薇的翻版。

刘家的三个儿子,老大刘敬国和老二刘敬军都在军队上,其中刘敬国已经戴上了金光闪闪的少将肩章,老二也已经大校多年,很快就要晋升了。老三刘敬堂则在外交部工作。

现在,刘敬国的儿子刘天也有了孩子,去年刚添了一个可爱的男宝,刘家也终于四世同堂了。

中午,在老爷子休养的小院,刘家四代人架上两张大圆桌,欢聚一堂,摆酒开宴。

刘远山看着这满屋子的子孙,心里高兴,自己34岁才结婚,能看到重孙子出生,实属不易。虽然保健医生早就建议他戒酒,但是一生嗜酒的他还是倒了一小杯茅台,不时的沾沾嘴唇。

这时,刘静云献宝似的提过那个柳条的小篮子,打开小小的黑色瓷坛,把坛子伸到老爷子鼻子下边,讨好的说道:“老爸,你闻闻香不香,这酒也是窖藏酒,听说埋在地下二十多年了呢。”

一股和茅台的酱香完全不同的酒香悠悠的进入了刘远山的鼻腔,他整个人一下精神起来,心里疑惑,这是什么酒啊,怎么隐约有些熟悉的香气,想到刘静云任职的地方,他猛然想到,不会是那个酒吧?

他赶紧大声说道:“快拿个杯子来,给我倒上。”

刘老爷子很多年不这么疾声厉色的说话了,倒把身边站着的刘静云吓了一跳,也让其他人心里一惊,老爷子这是怎么了?

刘远山见众人发楞,更着急了,一把夺过小酒坛子,也不等什么杯子了,双手捧着坛子,直接对着嘴,仰脖就是一大口。

刘静云吓坏了,赶紧去夺,嘴里慌乱的说道:“爸,爸,慢点喝,慢点喝……”

这时候,刘远山也放下坛子,哈哈大笑起来,让一屋子人更加疑惑。

笑过之后,刘远山大声道:“好,好酒,小云,这是束河县的瓜干酒吧,我可是想了几十年了啊,哈哈哈……”

说完,刘远山对着嘴又是一小口,仔细咂摸一番,说道:“是瓜干酒的香气,但是入口的苦头却一点都没有了,不错,好酒,好酒啊。”

酒杯终于拿来了,刘静云赶紧给老爸倒了一小杯,开口问道:“爸,您喝过这个酒啊?”

刘远山环顾四周,开口道:“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为什么一生嗜酒吗?其实就和这个瓜干酒有关啊,这事,我只和你们老妈说过,今天高兴,索性再给大家讲讲吧。”

“那是1938年,我那时21岁,跟着我们古团长在现在的束河县冠山一带打游击,古团长就是以后的古副总理,小云,你现在知道,我为什么让你去束河县挂职了吧?因为我曾经也在那里战斗过。”

刘静云连连点头,刘远山继续讲述起来。

原来,1938年的时候,刘远山在一次有激战中小腿受了伤。那时候缺医少药的,本来并不严重的伤情却出现了发炎的迹象,伤口慢慢的溃烂起来。而游击队的卫生员除了给伤口清洗和换绷带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那时候,已经行动不便的刘远山,借住在一户山民家里,山民也四处想办法打听偏方帮着救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后来一个老猎户出了主意,用当地山民自酿的瓜干酒清洗了伤口,然后敷上草药,并且叮嘱刘远山一天喝一小杯温热的瓜干酒来促进血液循环,这才慢慢治好了小腿上的溃烂。而刘远山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学会了喝酒,从此,一生嗜酒如命。

说到这里,刘远山动了情。

“孩子们,你们不知道,那时候的老百姓穷啊,饭都吃不饱,哪有多余的粮食酿酒。尤其是山里,地少山多,根本没法种粮食,只能种地瓜,也就是现在说的红薯。虽然现在地瓜干都见不到了,但是那时候,瓜干可是保命的粮食,瓜干酒更是十分金贵。为了给我治伤,用了四五斤瓜干酒,是那户山民用了几十斤瓜干换回来的。”

说道这里,刘远山停住了,气氛也变得凝重。

刘薇赶紧出来活跃气氛,她说道:“爷爷,那您后来去过那里吗?”

刘远山有些开心了,说道:“去过,也找到了那户山民,他们家生活的很好,八几年的时候,我还把那老两口接到bJ住了一阵子,只是十几年前那老两口都去世了。”

刘薇赶紧又道:“爷爷,那您没找过瓜干酒?”

刘远山叹了口气,说道:“找过,束河县有个酒厂,七八十年代还生产这种瓜干酒,但是到了90年代就停产了,我已经有接近30年没见过这种酒了。”

也是,这种带着苦头的瓜干酒,本来就是很低档的白酒,自然在市场大潮中被太淘汰了。

刘薇连续问了两个问题,可是最后的结论都让人有些沮丧。刘静云赶紧道:“爸,这酒是束河县的一个年轻人送给我的,据说是他出生的时候,他父亲买了一些埋在地下的,已经二十多年了,他家里应该还有,你放心,我再要点过来,保证您可以经常喝道这个酒。”

刘远山年纪虽然很大了,但是并不糊涂。他叹了一口气说道:“小云,这个酒既然存放了这么些年,对人家来说也是很金贵的了,不可强求。如果人家愿意,就要个三斤二斤的,不能白要,拿窖藏的茅台酒去换。如果人家不愿意,也就算了,这一小坛子酒,也够我消遣好久了。”

刘静云闻言点点头,郑重的说道:“爸,您放心,我会注意的。”

刘远山颤颤巍巍站起来,端起面前的酒杯,对着家人说道:“我今天高兴,喝到了几十年前的味道,来,大家一起再喝一杯,你们以后要尽职尽责,好好工作,为了共和国而努力。”

说完,刘远山满饮此杯,家人也都赶紧站起来,喝光了各自杯子里的酒水。

闻讯赶来的保健医生吓坏了,一个劲的劝老爷子别再喝了,刘远山倒也听劝,呵呵笑着说道:“放心放心,不喝了,今天高兴,听你们的。”

老爷子被保健医生叫去休息了,刘家其他人继续喝酒吃饭,酒足饭饱后大家陆续离开。

傍晚时分,一切收拾停当的刘静云,拨通了穆东的电话,说了要三五斤瓜干酒的事情。

好在穆东答应了,刘静云舒了一口气,接着详细的介绍了老爷子的情况和对瓜干酒钟爱有加的原因。

刘静云这么说,其实是想让穆东明白,这个酒自己并不会拿来跑官进爵,完全是自己老爸喜爱,自己才勉强张了口。

穆东却听得震惊不已。一是为了刘远山的光辉过去而震惊,一直到现在,束河县革命烈士陵园都在宣传当年游击队的英勇事迹,陈列着当年很多游击队员的遗物,没想到,刘家老爷子竟然是当年在这附近打游击的勇士之一。二是为了刘远山几十年来对瓜干酒的执着而震惊,这说明,老爷子把对这面土地的热情镶嵌到了骨头里,而瓜干酒则变成了他思念这片土地的一个载体。

穆东定了一下心神,当即说道:“刘县长,您放心,我一定会说服我爸,拿出一大坛子瓜干酒,献给曾经在这片土地浴血奋战的老英雄。”

刘静云很高兴,连连道谢。

挂了电话,穆东当即离开了冷库,去了自家的房子。

穆爸正在家里看着几个工人在屋子里调试各种电器,正好房屋设计公司的老板也在,见到穆东,顺便说起了装修尾款的事情。

穆老板现在手里有钱,底气十足的告诉对方,只要装修完成,通过验收,立马支付尾款。

一会的功夫,工人调试完成,下班离去。

穆东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和老爸说起了刘县长想要一些白酒的事情,然后重点介绍了刘远山的革命往事。

穆爸这个年龄的人,心底的英雄主义情结比穆东这个年龄的人更重,他当即答应,给老英雄两大坛子,20斤,如果以后还需要,只要穆家还有,就一定给。

穆东心底佩服老爸的大方,他立刻给刘静云回了电话,说是老爸已经答应,给老英雄20斤窖藏的瓜干酒,并且喝完了还给。

刘静云激动的嘴唇都哆嗦了,她没想到,自己忐忑的开口,得到的却是远超预期的回复,她在电话里一个劲的道谢,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语言如此的贫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刘静云现在在bJ她和穆东约定好,回到束河县后就立刻和穆东联系。

刘静云接电话的时候,刘薇正好在旁边,看到姑姑喜悦的样子,刘薇心里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觉得穆东真够意思。

穆东吃完晚饭后,和肖肖聊了好大一会,刚挂了电话,手机却又响了起来。

穆东以为是肖肖有什么没说完的话,赶紧接起来说道:“媳妇,啥事?”

“呸!谁是你媳妇,臭穆东,瞎说什么呢?”

穆东赶紧看了一下手机屏幕,原来是刘薇,他赶紧道:“对不起啊,刘薇,我看错了。怎么样,最近挺好的吧?”

刘薇本来是给穆东打电话感谢一下瓜干酒的事,结果被他一句媳妇弄得一点心情也没有了,她没好气的说道:“好什么好?哪有你穆大老板好!”

穆东无奈了,心说,不就说错了一句话嘛,怎么上来就急眼了啊?

“刘薇,我真不是故意的,刚才一直和我媳妇打电话,电话一响,我以为她有什么事没说完,口误口误。”

刘薇更生气了,直冲冲的说了一句:“谢谢你的瓜干酒。”然后直接挂了电话。

穆东无语了,这都什么嘛。

第二天一早,三叔带来了最新的价格消息,一级蒜价格上涨1毛钱达到每斤10元,二级蒜维持不变每斤8.9元。

冷库里依旧忙碌,已经付款的客户依然在排着队的等着装车。这两天,随着冷库里闲置面积不停的扩大,工人的装车也愈发的熟练,每天基本上可以装车1600吨以上了,并且不用加班,下午6点就能下班。

一上午,穆东又接待了几个来采购的客户。

穆东敏感的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前来采购的客户,都是一些小公司了,采购量也不大,50吨或者100吨,甚至有两个客户,只采购了30吨二级蒜。好在客户的数量还不算少,一上午的时间,穆老板销售了200吨一级蒜,400吨二级蒜。

中午,价格和昨天一样,依然没有变化,穆老板一下午只销售了100吨一级蒜和300吨二级蒜。

好在穆老板的库存也不多了,盘点一番之后,穆东发现,账面上还剩下150吨一级蒜和560吨二级蒜。

明天一天,应该能卖完了吧,穆东心想。

结果,根本不用等到明天了,当天晚上,张吉顺打来电话,问穆东还有多少大蒜,他全要了。

原来,张吉顺这几天又筹集了一些资金,除了职工的高息借款,他还紧急申请了一笔银行贷款,所以就想赶紧从穆东这里再采购一些大蒜。

得知穆东账面上只剩下大约700吨大蒜,张吉顺一阵叹息,他连夜赶到小学校,和穆东签订了采购合同,并且约定明天一早就支付货款。

最后的库存和实际账面的数据肯定会有些差距,穆东和张吉顺也约定了补偿机制。

至此,冷库里的所有大蒜,全部售罄了。

晚上,穆老板在办公室里一直待到深夜,他在统计大蒜的销售数据。最后,算上明天会到位的货款,穆老板算出了天文数字。

.8万元。

按照最初的投资比例,穆东可以分得万元,减去各种借款,再扣除各项费用,手里的现金应该能过亿了。

终于算是亿万富翁了啊!穆老板长长的呼出一口气。

没有太多欣喜,和前两次赚了大钱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穆东觉得,从这一刻起,财富对自己来说,勉强可以说得上是数字了。可是他知道,自己的路还很长,自己的责任还很重,除了家人朋友,现在还担负着史昆的重托。

想到史昆,穆东不禁叹了口气,或许,再也没有机会遇到这个神秘的同道中人了。

第二天一早,穆三叔又来告诉穆东最新的大蒜价格。穆东无奈的对他说道:“三叔,大蒜的价格变动,现在和以后跟我们都没有关系了,我们的大蒜已经全部卖完了,昨天晚上,盛通的张老板来签了协议,买走了最后一批大蒜。”

穆三叔一下子愣住了,卖完了?怎么就卖完了呢?

他喃喃说道:“可惜了,今天一级蒜还涨了3毛钱,二级蒜涨了2毛呢。”

最近一段时间,穆三叔每天都过得很开心,他很享受每天价格上涨,每天疯狂出货的感觉,可是现在,这一切戛然而止,穆三叔觉得一下子没有动力了,整个人的神情瞬间变得落寞无比。

他骑上电动车,垂头丧气的离开了。

穆东也很无奈,不知道怎么安慰三叔才好。

在穆东后期的快递计划里,并没有三叔的位置,主要原因还是在三婶身上,她太麻烦,弄不好会拖后腿,影响大局。快递是一个和时间赛跑的行业,任何的纰漏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穆东不敢冒这个险。

可是现在,三叔的落寞神态让穆东改了主意。自己还是邀请一下三叔吧,如果他也愿意,那就把他也带上,大家一起努力。

喜欢大梦七年请大家收藏:(wuxia.one)大梦七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