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竞技 > 大梦七年 > 第五十七章 顺利封库

大梦七年 第五十七章 顺利封库

作者:阡陌杨柳 分类:竞技 更新时间:2023-12-31 02:02:37 来源:书海阁

穆东想起来,张振义给自己说过,要给自己一些资料,好好利用。

怎么才算好好利用呢?

穆东想了半天,估计就是把这张照片放大一下,放在办公室了,其他的穆东实在是想不起来了。

好吧,穆东决定,就把这张和市委书记的合影和演讲的照片各放大一张,挂在办公室吧。

关于李利群,穆东仔细回忆了一下,这个人的官声非常不错。在另一段时空里,后来应该是进了省委,干了一届省委宣传部长,后来又到了岛城担任市委书记。岛城是国家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市委书记一般都兼任省委副书记。

和未来的省委副书记有一张亲密合影,还是蛮不错的,穆东有些自得。

7月23日,有奖活动的第二天。一大早,冷库的大门还没开,门口就有七八辆大货车在排队了。

7点,穆家的人提前上班,迅速的开始了称重和入库。冰冷的库房里,立刻开始火热的忙碌起来。

穆东看了看门口持续不断的赶来排队的货车,感觉今天要槽糕。穆东回忆了一下,以往单日入库量最多的时候,好像是多吨。看现在货车排队的长度,弄不好还要超过这个数字。

穆东赶紧让二叔回村里,再找20个工人,立刻来冷库。

穆二叔也感觉到了紧张的气氛,立刻骑上电车回村。

接着穆东让家电超市再送一些冰箱和空调过来,有备无患。

然后给门口小饭店打了电话,说了今天中午吃饭的人可能会增加,让他们多做些准备。

忙完这些,穆老板卷卷袖子,也赶紧去卸车了。

工人和蒜商也不是第一次看见穆老板亲自卸车,早就见怪不怪了。

干了一会的功夫,穆东浑身就被汗水浸透了,嗓子里就像冒了烟。穆东立刻安排谢东林去镇上买毛巾、矿泉水、饮料和冰糕。

工人太累了,后勤保障一定要搞好。

10点钟的时候,穆看了统计数字,已经卸车达到了230吨了。好在穆二叔已经快速的带来了20个工人,卸车的速度加快了一些。

可是门口排队的货车还在不断的增加。

没办法了,不能再增加卸车的人员了,再多的话,受冷库地形的限制,也折腾不开了。

11点钟的时候,竟然有一车一级蒜,30吨。穆东感觉有些意外,专门过去问了一下。

结果得知,这个蒜商手里,只有一级蒜,二级蒜的数量很少,为了能得到空调,也赶紧送来了。

穆东听了这个答案,颇为自得,这就是制度的力量,这就是号召力。

穆老板高兴了,大手一挥,一级蒜奖品升级,直接上一档。

结果这个蒜商,凭着30吨一级蒜,领到了50吨的奖品,格力2.5匹空调柜机。

这回轮到这个蒜商高兴了,不住的道谢。

下午,又有两车一级蒜卸货,穆东也都给蒜商升级了奖品。

穆东频繁的关注着入库量,他有点担心,今天来的这些大蒜,冷库里能不能装得下。

穆东的担心,不是多余的,随着排队的货车不断的减少,仓库里也眼看着一点一点填满了。

下午四点,仓库彻底填满,所有的货架上,已经密密麻麻的堆满了成袋的大蒜。

可是放眼望去,最起码还有10车大蒜,还没有称重卸货。

穆东犯了难,卸车吧,仓库没地了;不卸车吧,蒜商都眼巴巴的看着自己。怎么办?

穆东没辙了,去找孙明福,向他请教。

孙福明听了穆东的叙述,赶到卸车现场看了一下,粗略的估算了一下还没卸车的大蒜数量,又去冷库看了看,很快给出了处理办法。

在两个冷库的主通道上,占用窄窄的一行,铺上木制托盘,就地堆放。

孙老板有备用的木制托盘,他立刻让工人去取,马上开始铺装。

穆东疑惑的问道:“孙老板,这样会不会影响空调的通风效果?”

孙老板道:“主通道本来留的很宽,是预备在多个客户合租同一仓库的时候,进出货物方便。现在整个仓库都是你的货,不影响的。你以后销售的时候,先出通道上的货物就可以了。”

穆东放心下来。

通道的地面上很快铺好了托盘,工人们又开始称重卸货,蒜商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晚上七点半,最后一车大蒜卸完,入库。工人们立刻歪七扭八的在冷库门外坐着休息起来,终于干完了,太累了啊!!!

蒜商也都满意的离开了。穆东还在忙碌,一是要统计一下今天的入库量。二是安排穆三叔,通知所有蒜商,奖励活动结束了,穆家的收储活动也结束了。以后不再收购了。

穆东让穆三叔一定要特别提一下,资金用完了,没钱了。

这个办法和柳条的收尾工作一样。用自黑的方式,来避免一些小小的麻烦,效果非常之好。

很快穆东拿到了当天的入库数字,一级蒜90吨,二级蒜1100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终于完成了!穆东总算松了一口气。

本来还认为需要两天的时间,没想到一个简单的赠品,就让陷入僵局的收储工作迅速破局,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封库。

穆老板很高兴,请所有的工人在镇上饭店大吃一顿,大家各自满意散去。

回到学校已经晚上9点多了,肖肖还没睡,打着瞌睡在等着穆东。

穆东有些心疼,赶紧让肖肖去睡,陪在床边直到肖肖睡着,穆东悄悄的去了办公室。

收储大蒜的工作已经结束了,穆东需要核算一下账目。

一个小时以后,穆东统计出了汇总的数据,冷库一共存储一级蒜2200吨,二级蒜5960吨,一共耗资1993万元,这其中已经包含了赠品冰箱和空调的费用,但是还没有算上工人和蒜商的餐费和工人的工资。

穆东为收储大蒜筹备的资金总额是2310万元,后来自己在泉城买了两套房子,抽调了200万,预付了一个月的冷库租金54万,再付清小饭馆的餐费和工人工资,穆东发现,自己的账上最多还能剩下50多万,能不能够下个月的冷库租金,都不一定。

穆老板心里有些高兴,终于把钱花完了啊!虽然最近几次生意,每次都自黑一下没钱不再收购,但是把钱花完的感觉真的非常爽!

当然接下来还有一些费用需要支付,好在穆老板在泉城的三套房子,立马就能抵押出300万左右。或者,再次向村民借钱,都能解了燃眉之急。

本来打算在泉城再买一两套房子的,现在只能先放一放了。

穆东回忆了一下,2009年,泉城的房价没有大的波动,把大蒜出手再买房子,应该也来得及。

第二天,穆东先是去小饭馆结清了餐费,一共元,饭店老板收了10元。然后穆老板核算出了所有装卸工人的工资,一共3.6万元。穆东给穆大国留了钱,让他通知工人发放工资,然后解散工人。

现在冷库已经封库,除了日常的巡查,暂时用不到这么多工人了。每天有一两个人来看看,晚上有一个人值班就行,这些事穆家的人自己就能干了。

穆家的人6月份刚发了一次工资,穆东决定这次暂时先不发。

清算完毕,穆东发现自己账户还剩下57.6万元,应付8月份的冷库租金是足够了,所以穆老板决定,暂时不融资也不抵押房产,等缺钱了再说。

看着大门紧闭的冷库,穆东突然想起来,自己告诉了穆进乾存蒜的消息,不知道他存了多少了。他掏出手机,决定问一下这个精明的小爷。

结果让穆东无言以对,穆进乾存了200吨大蒜,全是杂交蒜,一共花了35万元。

穆东无奈,对穆进乾说:“小爷,你胆子有点小了,这点存货,太少了。”

说完挂了电话。

穆进乾有点懵圈,他想了想,要不再存点?结果他打打听了一下行情,价格已经上涨了一些,存储的成本有点高了,最后还是放弃了。

穆东离开冷库,回了小学校,在办公室坐了一会。

紧张的工作告一段落,下一步干点啥呢,穆东暗自琢磨。

回泉城装修房子?算了吧,一是没钱,二是作为著名的火炉城市,泉城的夏季气温,比鲁南热了三到五度,还是老老实实在小学校凉爽的树荫下待着吧。

要不,就走走亲戚?恩,可行。带肖肖回娘家住几天,再去大姑家玩一天。恩,就这么定了。

穆老板在这里盘算的挺好,电话响起来,他的计划一下子被打乱了。

孙秘书打来电话,市电视台要采访穆东,并且,不是上门采访,而是要去是电视台的演播室,时间是明天上午九点。

穆东曾经答应张振义部长,会配合后期的宣传,并且他自己也想通了,于是表示会准时去。

放下电话,穆东突然想起来,明天好像是周六的吧?难道电视台周末不休息啊?

穆东的电话仿佛被上天按下了播放键,接二连三响了起来。

接着来电话的是刘县长,她听说了穆东接受市电视台采访的事,专门打电话来祝贺。

期间,刘静云提到了一件事,刘薇调到鲁东分公司任副总经理了,原来的副总调回了总部。

想到刘薇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穆东一阵无奈。以后回泉城的话,还是少去北方公司晃荡吧,省的遇到了刘副总,俩人都尴尬。

然后打来电话的是苏老头。

柳条卖完以后,苏老头就离开了小学校,连穆东给他的工资都没要。他对穆东说:“小东子,你已经帮我赚到了大把的钱,我还好意思拿你那点工资吗?你这不是寒碜我吗?”

现在苏老头每天的专职工作就是钓鱼,他狂热的喜欢上了这个活动,有两次钓到大鱼,还专门给小学校送来,说是给肖肖补身子。

苏老头在电话里说,他也接到了市电视台的采访电话,下午会找他拍一组镜头,他是专门来电话感谢穆东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苏老头很得意,现在有钱了,也出名了,在家里的地位直线上升,生活简直太美好了!

穆东好歹打发了在电话里兴奋得喋喋不休的苏老头,刚放下手机,电话又响了。这次是一个很久没联系的人,高中时候的班长――杨小波,说的是同学聚会的事。后天中午,7月26日,县城的一个酒店。

穆东一下子感觉恍如隔世。对啊,同学聚会。

一个记忆里同学聚会的画面,让自己走上收购柳条的道路,给自己带来了千万以上的财富,这个同学聚会,是一定要参加的。

穆东痛快的答应了班长的提议,应允会带着肖肖准时参加。

电话终于安静了。穆东无奈的叹了口气。刚才还琢磨着没事干,这不,老天自有安排。

看看窗外,肖肖正坐在法桐的树荫里,和老妈聊天。看着婆媳俩亲密的样子,穆东很是欣慰。婆媳和睦,当儿子当老公的就会省心不少。

穆东信步走出去,打算加入聊天的行列。

刚给肖肖说完同学聚会的事,看见老爸骑电车从大门进来了。得,穆东想起来了,老爸还在忙着建房子呢,怎么还没事干,事情多着呢。

午饭后,穆东陪老爸来到了自家的建房工地。

穆家的房子采用的是框架结构,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用的全是高标准的螺纹钢,混凝土的水泥比例也很高。这一点是穆东反复交代的,因为据说鲁南地区在一条著名的地震带上,并且1996年还发生过一次5.2级的地震,所以穆东要求这个楼房的抗震强度,一定要达到八级以上。

钢筋的标准和混凝土的比例,是穆东专门咨询了建筑设计公司的人,然后确定的,他叮嘱老爸,一定要严格执行。

穆爸觉得这样一来,自己手里的钱不一定够用,不过无所谓了,反正不够的就跟儿子要,儿子有钱。

经过二十多天的建设,穆家新房的主体结构已经完工了。二楼的工人正在拆最后一批支板。

在设计公司的专业指导下,很多工作都进行的非常顺利。更何况,穆村的这些工人,大都是在鲁南市周边建筑工地打工的,什么高楼大厦的建设都参与过,只要有人稍加指点,他们就能顺利的进行操作。

剩下的工作就是垒墙了,这对工人来说根本不是事了,估计三五天就能完成。接着就是外墙装饰,水电管线和内墙简装,这些工作,在设计人员的指导下,穆东他们完全可以自己完成。

这几件事情加起来,估计也要半个月才能完成。

接下来的装修工作,穆东就要安排给专业的装修公司了。

看来,要想住进这个房子里,怎么也得两三个月以后了。

穆爸看着穆东四处溜达,就说到:“你要是有时间,就去看看核桃园,我最近忙,好几天都没去了。”

对啊,还有36亩核桃树呢,老爸要是不说,穆东几乎已经快忘了这件事。

离开工地,穆东去了核桃园。

原来堆场放满沙子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场地非常大,反而后期的时候总觉得场地太小,现在全是低矮的核桃苗,就显得非常空旷了。

放眼望去,春天栽种的核桃苗,绝大多数已经成活,夏日的阳光下,树叶绿油油的反射着离乱的光线,微风过处,树叶沙沙响。

穆东信步走到院子里的房屋前,瓦房在空旷的土地上显得很高大。几个月没有人住了,原本鲜亮的红砖已经蒙上了一层灰灰的土色,显得无比的落寞。

现在看来,只使用了5个多月的房子,建造的这么高大,确实有些浪费了。但是穆东一点也不后悔,因为当时只有高举高打,才能快速的取得司机和沙场老板的信任,顺利的完成第一桶金的原始积累。

如果一切从简,自己不自信,客户也不会信任,一切就不会那么顺利了。

这栋房子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了,正好家里的房子最近也要垒墙,需要用到红砖,还是拆了吧,物尽其用。放在这里,风刮雨淋的,再加上没人住,用不上几年也就破败了。

伙房的两间小屋也拆掉吧,一切都会留在记忆里。

穆东想到这里,给老爸打了个电话,让他安排人拆房子,把红砖用到新房上。同时,穆东也明白了,为什么老爸让他今天来核桃园看看。

穆爸接到电话,心里松了一口气。

堆场的房子,穆爸早就想拆掉了。房子上的红砖还很新,拆下来就能用在楼房上,并且当时这个瓦房,墙体里外都没涂抹沙浆,拆起来非常方便。

但是这个房子穆东一直让保留着。穆爸知道,儿子是不舍得这里的记忆,所以一直也没说什么。可是现在,楼房进入了垒墙的环节,这个瓦房再不拆的话,这次的机会就错过了。估计以后这四间瓦房也就慢慢损毁,那就太浪费了。

于是穆爸就提议儿子去核桃园看看,没想到儿子这么快就明白了自己的心思,同意拆房了。

穆爸很高兴,觉得儿子不仅能干,而且懂道理,知道进退。

好儿子。

穆东在核桃园又转了一会,看了看有没有病虫害,地里杂草多不多,需不需要施肥什么的。

夕阳西下,穆东拖着长长的背影在核桃园里逡巡,就像一个君王,在巡视自己的领地。

喜欢大梦七年请大家收藏:(wuxia.one)大梦七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