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竞技 > 大梦七年 > 第五十三章 开始存蒜

大梦七年 第五十三章 开始存蒜

作者:阡陌杨柳 分类:竞技 更新时间:2023-12-31 02:02:37 来源:书海阁

7月5日,穆家收储大蒜的大幕徐徐拉开。

穆三叔昨天会议后就联系了一些有现货的初级收购商,邀请他们送货。他重点给蒜商说明了,肯定是现款,实在不放心的话,带钱上门收购也可以。

蒜商向外地送货,最担心的就是结算。你说到了外地,称重了,卸车了,要是拿不到现款,总不能自己再装车吧?

所以蒜商对新客户就非常谨慎,不试探几次,摸透脾气,是不会大规模的送货的。

于是,穆家收蒜的第一天,来了七八辆五吨以下的小货车。

蒜的品质都非常好,都是一级蒜和二级蒜,很干净,也都晒得很干。抽检了一些,袋子中间也没有装夹心层。

大蒜的存放中需要透气,所以都是用纹路稀疏的网格编织袋包装。有些信誉不好的蒜商,会在袋子中间塞入一些等级低的蒜,或者散碎的蒜瓣,这就是所谓的夹心层。

冷库院子里,有自建的地磅,称重很方便,并且对租冷库的客商免费。

称重后,穆大国带着工人,快速的完成了卸车,并且把大蒜码放在冷库的货架上。然后穆晓霞立即支付了货款,并告诉蒜商,如果有农行的账号,大额的款项可以转账。

蒜商们拿到了成沓的钞票,心里安稳下来,坚定了继续送货的信心。

接着穆老板大手一挥,去吃饭!

所有上午送货的蒜商,加上穆家的工人,就在冷库门旁的小饭店里,摆了三桌。

穆东使用自己的人管理冷库,就牵扯到吃住的问题。住的问题孙明福帮助解决了,他们院子里建有宿舍,也有空床。反正晚上也不需要所有工人都在,一般留两三个人值班,应对一些突发情况就行。

吃的问题,穆东选中了冷库门口这家看起来很干净的饭馆,工人的午饭和夜班人员的晚饭,就在这里解决。穆东给穆大国说了用餐的标准,每餐每人15元,运行一段时间,如果不够,就再加到20元,一定要让工人吃好。

不但工人,穆东决定,所有来送货的蒜商和司机,只要赶上饭点,就管饭,地点也在这家饭馆,标准每人30元,让他们吃的更好。

蒜商和司机们都很感动,都是走南闯北的,什么苦都吃过,现在被这么热情隆重的招待,反而都有些意外,接着就是满满的感动。

下午有大约十车左右,也基本都是小车,只有一个蒜商以前和三叔的感情很好,比较信任,送来了一大车,30吨。

这些蒜商也都拿到了现款,受到了热情招待。

招待蒜商的过程中,穆东发现谢东林更善于和陌生人拉近关系,频繁的端茶倒水,于是穆东和大国商量了一下,以后蒜商和司机的招待,就全部由谢东林负责。

一天的时间很快在忙忙碌碌中过去,当天晚上,穆晓霞统计了进货数量,一级蒜进货40吨,二级蒜进货70吨。因为是每吨增加了50元的费用,一级蒜的进货价格是每吨3650元,二级蒜是每吨2450元。

7月6日一早,穆东就去了冷库里忙碌。今天的也还有两三辆小货车,其他的大部分都是20吨或者30吨的大货车了。这个冷库距离鲁南当地的仓兰县大约100公里,在货款及时结算的情况下,蒜商还是喜欢用大货车来运输,这样可以降低单位运费成本。

正在指挥工人卸车,穆东的手机响了起来,穆东一看,鲁南当地的号码,不认识,正想挂掉的时候,突然想起刘县长的嘱咐,赶紧接了电话。

电话里面是一个男人的声音:“请问是穆东先生吧,我是市委宣传部的,我叫孙小林。”

穆东赶紧回答道:“我是穆东,您好,孙……”卡壳了,不知道怎么称呼。

电话里接着说:“我是宣传部张部长的秘书。”

穆东忙到:“您好,孙秘书。”

“是这样,穆先生,你下午有时间吗,张部长想见见你,下午2点,你到了市委大院给我打电话。”

虽然是商量,但是语气却不容置疑。

穆东当然得表示有时间。俩人约定好,挂了电话。

正要把手机装起来,又响了,这次是房产中介的小刘。

“穆哥,我最近给你找了两套合适的房子,一套就在你住的小区,还有一套在附近的泉城佳苑小区,你什么时候方便看下房子?”

得,事情都赶在一块了。穆东无奈,对小刘说自己在老家,争取明天赶回去,让他给房主解释一下。

一上午的功夫,穆东估计进库大约有150吨大蒜,自己的10个工人,根本忙不过来,孙明福把自己冷库的工人都调过来帮忙。

穆东一看,这个办法行,就和孙明福约定,只要冷库的工人不忙,可以过来帮着卸车入库,穆东支付费用。

午饭后,穆东驱车赶往鲁南市委,到了附近的时候,才下午一点十分。看看时间太早,穆东把车停在附近商场,闲逛了一会,到了一点四十,才到了市委大院门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门岗问明来意,直接给孙秘书打了内线电话,然后才登记、放行。

穆东找到车位停好车,才给孙秘书打了电话,直接去了办公楼的四楼,找到孙秘书的房间。

孙秘书是一个和穆东年纪相仿的年轻人,瘦瘦的,带着一个金丝眼镜,显得非常清秀。俩人握手认识,孙秘书让穆东稍等,去了隔壁的房间。

一会的功夫,孙秘书出来,把穆东引了进去。

一张大办公桌后面,一个中年男人正在看文件,见到穆东进来,放下文件,占了起来,招呼道:“穆先生来啊。”

穆东诚惶诚恐的说道:“张部长,您叫我小穆就行,我年轻,真的当不起先生二字。”

张部长闻言站起来,哈哈大笑,说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你的善举当得起这两个字的,刘县长可没少在我面前夸你。”

穆东这才看到,张部长身材高大,体型健壮,大约有一米八的样子。国字脸,浓眉大眼的,整个人透着一股子正气。

急速的打量了几眼,穆东赶紧接话道:“我做的其实微不足道,领导们抬爱了。”

张部长名叫张振义,他也在打量着穆东。一眼看上去,穆东大约一米七五的身高,身材算不上高大,但是整个人看起来很挺拔。五官端正,眼大眉重,谈吐也进退有度。心里就有一丝喜爱。

张振义心想,形象不错,办的事也漂亮,怪不得刘静云很是赞赏。

俩人这算是对了眼缘了。

张振义和穆东在沙发上坐下,孙秘书泡了茶,关门出去。

张振义说道:“小穆,你的事迹我都看了,很不错,青年人有这份情怀很难得。说实话,你资助农户的款项并不大,但是资助的对象选得好,可以算是及时雨,很有意义。”

穆东笑了笑,没敢接话。

张振义继续道:“刘县长可能给你说了,市里打算对你进行表彰,刘县长给我说了你的一些顾虑和想法,我认为情有可原,但是值得商榷。年轻人,要勇敢的闯,不要有什么顾虑,实力,才是最大的护身符。”

穆东有些震惊,这不像是一个宣传部长说的话,倒像是一个长者在言传身教。这些话里,没有什么官话,完全是干货,是纯粹的人生感悟。

穆东有些感动,也有些迷惑,素昧平生,张部长不该给自己说这些的啊。

他哪里知道,刘静云在张振义面前,帮自己说了多少好话,自己的形象,在张部长心里早就固定成型了。

疑惑归疑惑,穆东还得赶紧表态:“张部长,您的话,让我受教了,谢谢您!”

张振义拍了拍穆东的肩膀,说道:“小穆,有些道理。你很快就会明白,我这次叫你来。一是想见见你,二是后期还有一些宣传工作,需要你配合,有问题吗?”

穆东马上到:“没有,没有问题。”

张部长很满意,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俩人又聊了几句,孙秘书进来给茶杯续了水,穆东喝了两口就起身告辞。

张部长起身送到门口,告诉穆东以后孙秘书会联系他,俩人握手告别。

孙秘书有些吃惊,作为市委常委,张部长需要送到门口的客人,寥寥无几。这个穆先生,除了经商,难道还有其他身份?

回去的路上,穆东不断思考张部长的一句话,实力,才是最大的护身符。这句话,太有深度了。财富可以是实力,权势可以是实力,朋友圈可以是实力,甚至曝光度,也可以是实力。

他想起另一段时空里,描述一个家电行业铁娘子的话:她增强实力的办法,就是保持曝光度。

看来,如果自己站在镁光灯下,也会让觊觎的目光有一些顾忌。这一点,自己从来没想到过。

既然局面已经如此,那就顺势而为吧,穆东下了决心。

回到冷库,还有好几辆车在卸车,大家忙碌不停。

傍晚,统计数字出来了,当天入库一级蒜90吨,二级蒜150吨,数量是昨天的两倍。

当天晚上,穆东给家人交待了一些事情,让他们各自把自己手头的事情负责好,第二天一早,驱车赶到了泉城。

上午9点钟,穆东赶到了电信小区,小刘已经在小区等着了。

俩人先去看了本小区的那套房子。

房子在8号楼一单元,和穆东现在的10号楼,中间只隔着一栋楼。

房子在二楼,户型和穆东住的房子一样,面积也是120平米。只是价格早就不是去年10月份的每平5500元,而是涨到了8200元。

更何况,自己当初买的,是精装修的房子,而这个房子,只是陈旧的简装。

房主是泉城当地人,打算在外环附近买新房,所以想把这套房子卖掉。

穆东一听,这是着急用钱呐,于是他也不废话,直接报价每平7元,全款,可以立刻就付。

房主一听现款,就有些心动了,双方一番讨价还价,最终确定在了每平0元,总款96万元。

一个小时后,双方就签了合同,接着立即向房管局提交了客户资质审核和房屋检验申请,剩下的事情,只能慢慢走流程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中午,穆东请小刘一起吃了午饭,小刘叫刘国庆,一听就知道生日是哪天。他是鲁东营城人,小伙子挺务实,没有一般的房产中介那些油滑的毛病,最近几次接触下来,穆东也越来越喜欢他了。

下午,俩人一起去了泉城佳苑,这个小区和电信小区隔了一条马路,距离大约有五六百米。小区很大,是2001年落成的,有30多栋楼房,有十几栋小高层,其他的是6层的楼房。

代售的房子在19号楼,总高6层,房子在4楼,三室一厅,面积105平,房主报价每平8500元。

穆东四下看了看,楼房比较新,只是好像一直是出租出去的,屋子里有些凌乱。房主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瘦瘦的,尖嘴猴腮,满脸上找不出来几两肉。穆东觉得,这个房主,肯定不好说话。

又听到房主不停的介绍自己的房子多么好,小区环境怎么样,和其他小区对比有什么优势,穆东明白了,这是个炒房的。

穆东心里哀叹一声,炒房啊,火爆的房地产市场,养活了多少这样的精明人。

泉城佳苑小区,穆东在自己的资料里曾经记载过。这个小区位置好,密度低,是泉城著名的精品回迁安置小区。并且,这个小区建有地下停车场,停车比较方便。

房子穆东是看中了,关键就是价格了。

房主咬定8500元不松口,穆东觉得,和电信小区的房子相比这个价格有点高了。

穆东觉得,这样的房主,快刀斩乱麻的办法是不行了,对方根本就是滚刀肉,只能一点点的消磨,行不行的,只能看情况了。

穆东也不着急,这一轮的行情基本上都到位了,一年以内,价格不会再有大的波动。

最后,穆东扔下一句话:“八千,全款。”带着小刘施施然的走了。这套房子,就交给小刘慢慢的和房主沟通吧,行就买,不行就拉到。

穆东没时间在这里耗着,老家还一摊子事呢。

当天傍晚,穆东就赶回了鲁南。

晚上看了一下统计数字,当天入库一级蒜100吨,二级蒜200吨。

累计起来,三天的时间,已经入库650吨大蒜。这个速度,穆东比较满意。他的计划是两个月之内,把钱花完,完成收储。按照这个速度计算,一点问题都没有。

7月8日一早,穆三叔告诉穆东,大蒜的价格有小幅回落,问是不是继续收购。

收购啊,不但收购,而且敞开壳的收,加快入库速度。

穆东知道,这只是小幅的价格震荡,是一个极其难得的机会。

市场活动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像是一些耐储存的农产品,只要是涨价,老百姓就捂着不愿意卖,期待着价格会更高。

但是只要是价格回落,很多人就疯狂的出售,担心价格会更低。而这个时候,采购商往往也会谨慎收购,毕竟采购商的盘子更大,风险更高。

这两天,二级蒜价格每斤回落了一毛钱,一级蒜每斤回落了一毛五,很多初级收购商就不敢收了,就问穆三叔是不是继续要货。

穆三叔得到了穆东的指示,豪气的表示,要,有多少要多少,不耽误大家的挣钱!

初级收购商挣的是稳定的差价,既然有下家,自然赶紧收购,然后立刻装车,运到冷库。

结果,7月8日一天,冷库直接入库一级蒜200吨,二级蒜300吨,当天累计500吨。

穆家的工人,加上孙明福冷库里的工人,当天差点累傻了,一直到忙到晚上8点多,才完成卸车入库。

穆老板一看,这样不行啊,直接承诺当天的工资按照双倍计算,同时紧急招聘了20个临时装卸工,以应对未来几天的卸车高峰。

穆老板没打算招大量的长期工人,他很清楚,这样的小幅调整,不会有很长时间,总体的大蒜价格,今年肯定是往上走的,只是,在最近两三个月,价格的涨幅不会很剧烈,基本都是几分一毛的增长。

所有给穆家供货的蒜商都在疯狂的收购,疯狂的送货,价格下跌的时候,还有人愿意存货,还能稳定的赚钱,大家都非常满意。

要知道,这个时候,想卖的人多,敢收的人少,每天给穆老板送个几十吨货,千把块钱就赚到手了。

结果,很多之前态度谨慎的蒜商,甚至很多之前根本不熟悉的蒜商,都和穆老板展开了亲密的合作。

穆老板更满意,这两天的入库量,简直是坐了火箭升了上去。

7月9日,一级蒜280吨,二级蒜460吨,当天累计740吨。

7月10日,一级蒜350吨,二级蒜500吨,当天累计850吨。

库容3000吨的小冷库,马上就要填满了!

穆老板打算明天立即启用库容5000吨的大冷库。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第二天,7月11日,穆老板失望了。

一上午,冷库一辆车都没来。

涨价了,价格恢复到了之前的水平。

喜欢大梦七年请大家收藏:(wuxia.one)大梦七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