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军事 > 回乡之路 > 第四十七章 上学之后

回乡之路 第四十七章 上学之后

作者:香格李嘉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4-01-01 11:48:29 来源:88小说

吕柏溪进了新民师范附属小学读书。新民师范成立于光绪三十一年,翌年下设附属小学,作为师范学生实习基地。此时是民国八年,十三年过去了,新学已经成熟。小学设语文、算术、历史、地理、伦理、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主科是语文、数学,对于吕柏溪来说,语文远远超过常人。来靠山屯招生的附小教师也发现了吕柏溪的异于常人之处,所以编班时就把他编为三年一班。

入学后,对语文的学习根本不在话下,吕柏溪把主要精力放在算术上了。对天赋异禀的吕柏溪来说,三年级算术也不成问题,只两个月时间,他就把其他同学远远地甩在后边了。没有办法,老师与教务主任只好让吕柏溪跳到四年级。四年级的算术,吕柏溪对追及算法、盈亏算法、鸡兔同笼算法非常感兴趣,对小数与分数也得心应手。不能再跳级了,好不容易熬到期末,开学后,读五年级。从四年级开始,就开了地理和历史课。吕柏溪对历史和地理愈来愈感兴趣了。尤其学习了世界地理后,他才知道这个世界是那么的大。没来附小之前,他的世界就南北二屯不超过二十里地那么大小。他所熟悉的一首儿歌唱道:坝墙子,过海。九十九,一百。有一次,他大伯家的大哥领着他。过了东大河,到了坝墙子,他以为过了这个地方,就能看到海了,就到了天边了。结果,又走了一会儿,仍然没有到海边,前边还是无穷无尽的路。他失望地问大哥还有多远到海,大哥说歌谣不是说“九十九,一百吗?”吕柏溪登时泄了气。大哥说,你以为天下就二十里远呐。如今,到了新民县,这远远超过了二十里,而同学们说,再往东走还有个叫奉天的大地方。四年级上地理课,才知道光中国就有三千多个新民县这么大的地方。就在这个时候起,吕柏溪就萌生了一个想法,他还要往远走,到世界上更远的地方去。

只过一年,吕柏溪就走出了新民,他考上了奉天东关模范中学。他不但走进了一个新天地,而且还开始了在一个全新的知识海洋里遨游。第一学期,就开了英语课。给他们授课的是一个名叫詹姆斯的美国人,纯粹的美音让吕柏溪受益匪浅。他对语言有超强的感悟能力,同时,他还有着异于常人的记忆力。这对他学习英语如鱼得水。他很快与詹姆斯建立了友谊。吕柏溪深厚的汉语底蕴也让詹姆斯很是佩服,在闲暇时间,他向詹姆斯请教英语,而詹姆斯同时向他学习汉语,两个人相得益彰,友谊不断加深。

可惜这种状况没有持续很久。民国十二年,东北王张作霖成立东北大学。詹姆斯被东北大学校长王永江聘为东北大学英文学系副主任。詹姆斯走马上任,去了北陵南面不远的东北大学。这时的吕柏溪,听、说、写的能力都很过硬了。

中学一年下学期开了几何课程,它是由古希腊人欧几里得所创造。吕柏溪在几何里学到了缜密的逻辑思维方式,这可与他在《中庸》学到的东西泾渭分明。同时,欧几里得几何采用了公理化方法,这是他在四书、五经里从未接触到的东西。一句话,新学给了吕柏溪新的对世界的看法。

大约过了两年,詹姆斯到东关模范中学来找吕柏溪了。詹姆斯是骑着跨斗摩托来的,由于摩托引擎工作时发出“噗噗”的声音,同学们都管摩托车叫“屁驴子”。那天是礼拜日,吕柏溪正在教室里自习。詹姆斯让吕柏溪出去散散心,于是吕柏溪坐在摩托车的跨斗里,詹姆斯把他载到了东北大学。

东关模范中学距离东北大学不算太远,从中学出来,穿过一大片朝鲜人种的水田,就遥遥相望了。

来到东北大学,这是吕柏溪第一次进入大学校园。校园内,理工科大白楼、化学馆、纺织馆、图书馆、大礼堂、实验室、汉卿南、北楼、教授住宅东西新村和当时亚洲最大的体育场鳞次栉比,建筑宏伟、壮丽辉煌。詹姆斯骑着摩托车带着他在整个东大兜了一圈,看得吕柏溪眼花缭乱,连连称“very good”。

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校园,詹姆斯又在教工餐厅请他吃了一顿西餐。傍晚时分,詹姆斯把他送回了东关模范中学。临分手时,詹姆斯问他,中学毕业后,上不上东大?吕柏溪大声说,一定上!

吕柏溪考上东北大学时已经是民国十七年了。这一年的六月四日,东北王张作霖被炸身亡。张学良已经成为东北大学的第三任校长。吕柏溪入东北大学英文学系学习,仍然追随詹姆斯学习英文。民国二十年,日本人进攻北大营,爆发九一八事变。吕柏溪这时尚未毕业,詹姆斯回国未归。吕柏溪仍在校读书。此时的张学良是整个中国北方的主人,身兼数职,况且戎马倥偬,长年驻跸bJ,哪有时间去管理东北大学,宁恩承任东北大学秘书长,其实就是张学良的代理校长。九一八事变第二天,日本兵占领了全沈阳,但南满线和北宁线并未停运。够得上线的和家离沈阳近的东北大学同学纷纷离校回家。吕柏溪家虽距沈阳仅一百八十里,但离铁路线却较远,所以他只能滞留在学校。虽然日本兵并未进入校园,但住在东大附近的地痞、流氓有的试图进入校园抢劫。宁恩承组织体育系的学生成立护校队,护校队没有武器,只好使用木棒,所以号称棒子队。同时,棒子队还有保护女学生的任务。德国籍体育教师布希任队长,吕柏溪认识的体育系学生刘长春、关印忱、刘德邻已在其内。这样,吕柏溪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护校队。

宁恩承是辽中人,七岁放猪,十岁进学堂,二十三岁时,作为南开的学生,因发表《轮回教育》一文而震惊学界;二十五岁受张学良资助赴伦敦大学和牛津大学专攻财政金融学。学成回国,张学良自然十分高兴,按照他的学业专长,立即把他派到边业银行担任总稽核。后来,东北大学上层管理人员中的一些矛盾不断激化,一时几乎酿成风潮,宁恩承临危受命,出任东大秘书长,并代理由张学良亲兼的东北大学校长职务。经过宁恩承的努力,东大声誉鹊起,几与北大、清华成鼎足之势。

吕柏溪在事变后的护校过程中,经常与宁恩承接触。通过对吕柏溪的了解,宁恩承对吕柏溪有些惺惺相惜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大有一段时间不授课,吕柏溪经常去宁恩承家里去做客,开始是帮助宁恩承收拾东西,因为宁恩承全家就要搬去北平了。后来由于交通中断宁恩承全家一时去不了北平,尤其在他们护送宁恩承携巨款到北平回沈阳后,有一段时间不上课,吕柏溪经常去宁恩承家跟宁恩承学习英式英语。一来二去就与宁恩承的夫人熟络起来了。宁夫人在西关模范小学教书,就在那年冬天,宁夫人介绍了她的同事苏小姐与吕柏溪认识,吕柏溪从此与苏桂芹谈起了恋爱。到了民国二十一年,东大在北平赁屋复课,吕柏溪去了北平读书,就此吕柏溪与苏桂芹依依惜别。

到北平后,宁恩承不再管理东大。虽然他不再参与东大事务,但他仍时刻都关心吕柏溪。民国二十一年,詹姆斯重新回到中国。鉴于东大此时的窘况,詹姆斯建议吕柏溪到美国留学。在宁恩承和詹姆斯的共同资助下,吕柏溪终于要跨出国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