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玄幻 > 大唐小郎中 > 第455章 喉咙痛

大唐小郎中 第455章 喉咙痛

作者:沐轶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12-30 03:01:31 来源:88小说

看完之后,左少阳和三女都有些瞪目结舌了,彭炳买下的这一大片土地,是沿着曲江边一直到左家的,一眼都望不到头。无数的工匠分成几部分,分别忙着各自的工作,有的在忙着拆房子,有的负责清理场地,有的则负责从城外运进肥沃的泥土以及细沙等铺在已经清理出来的地方。有的则在沿着四至边界分段负责,开始挖地基修建围墙,当然,一大半的劳力则在挖掘人工池塘。

本来,按照左少阳的构想,是只挖一个篮球场大小的池塘,可以浇园就行了,但是问了监工才知道,是彭炳的意思,要挖就挖一个像样的湖泊出来才好看,所以面积扩大了很多倍。挖出来的泥土堆在靠近曲江边的地方,要修成一座小山,可以种植那些喜阴喜燥的药材。在山顶上,还可以修建观景台。

乔巧儿咂舌道:“这么大的地方啊,比我娘家宅院大多了。

苗佩兰满心欢喜:“这么大一集地方,比咱们合州的二十亩药材田都要大得多,可以种很多药材了呢。、白姐姐,应该还有很多空地种你的uā草!”

白芷寒微笑点头。

下午,左少阳配置了药丸,和新附片一起送到了彭炳府上,教了煎药的方法,再三叮嘱附片一定要先煎大半个时辰才能入药。彭炳谨慎地答应了。

当晚,白芷寒打点精神,做了一桌好菜,给左少阳压惊。一家人围坐一起,小酌几杯,很是欢畅。

第二天一早,左少阳照丰到太医署东南医馆上班。

他在华山失踪的消息杜淹下令严格保密,所以廖医监等人并不知情”见他回来,忙喜笑颜开上来道辛苦。左少阳关心自己诊治的几个病患的情况,问了之后得知,情况都还不错,特别是几个风病患,一直稳步好转,那个伐木工的少阳症虚损,也有了明显好转。心很是高兴。

左少阳问起这些天有无疑难病症,一个头发uā白的粱姓老医师道:“左大人,老朽这里遇到一个病患”已经用药多日,不见效果,不知大人能否指点一二?”

唐朝的医师相当于现在的主治医师,官品仅次于左少阳这医正,这粱医师平时不太爱说话,跟左少阳也只是点头微笑的交情,平常只是默默给人诊病,没有病患时,便拿着一卷医书看着。左少阳很是敬佩这种一心扑在工作上的老大夫的。忙拱手道:“粱医师客气了,咱们一起参详吧。”

粱医师点点头”走回自己的诊室。左少阳跟了进去。

诊室里坐着一个小女孩,一脸病容,旁边站着一个妇人,也是面有忧色,可怜巴巴望着他们,指望着他们能尽快帮自己女儿解脱病痛折磨。

粱医师躬身让座:“左大人请牧”左少阳摆摆手”从屋角拿了一根圆凳,坐在小女孩身边,瞧了粱医师一眼。意思是让他个绍一下病情,可是粱医师却微笑不语。左少阳不仅肃然起敬。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有经验的老郎。

很多大夫找人会诊,没等别人诊查,便滔滔不绝先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都说一遍,这是会诊很忌讳的事情,特别是医,因为医很大程度上是一门经验医学,不像西医那样,有各种化验、检验和仪器检测等客观结果的支撑”医生只需要根据这些结果便基本上就能确定是什么疾病。

而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可以说并没有特别统一的标准,比如发望诊的五色”赤、白、黄、青、黑,有时候是比较难区分的”因为病患本身皮肤颜色就有很大不同,加上观察时的光线、明暗程度、以及病患的情绪,甚至饮食,都可能会影响皮肤颜色,这时候就需要医者凭借经验来判断了。

如果医会诊,前医说一大堆自己的诊查结果,往往会误导后面医者的判断。这粱医师没有说自己的诊查,便是不想误导左少阳。左少阳便问那女孩道:“你觉得哪里不舒服?”

“嗓子痛!痛得好厉害!”左少阳从桌上取了一个压舌板,道:“张开嘴我看看,啊!”

一看之下,舌质红,舌苔粗黄。咽喉部充血,两侧扁桃腺肿大,布满了溃疡点和脓性渗出物。伸手摸了摸额头,滚烫。

左少阳问道:,“身上觉得酸不酸?”

小姑娘点点头:“酸。”

“大小便怎么样?”

小姑娘一时不明白左少阳问这个问题的意思,扭头看了看旁边的母亲,那妇人道:“她已经好几天没大便了。”

“小便多吗?什么颜色?”

“不多,黄黄的,少得很。”左少阳提腕诊脉,发现脉浮数。沉吟片刻,问粱医师道:……你用了什么方?”

“她咽喉疼痛,又发烧,老朽用清热解毒方。”

“听着对症,其实不然。”左少阳道,“这两天天气转暖,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卫气被遏制,肺失宣降,所以才寒热咳嗽,口干咽痛,治疗这种风温初起症候,要治以辛凉,佐以甘苦,如果只清热解毒,却不辛凉解表,便是舍本逐末。自然不能痊愈。”

“受教了!”粱医师拱手道,“就请左大人给这孩子下个方子吧。”左少阳道:“治疗这种病,我还真有个好方子,不过,这个方子要用到不少我祖传的药材,药铺里找不到,这药可以研磨成粉,做成散剂,散剂吸收快,便于服用及携带。所谓,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最适合治疗这种风热犯卫的热重寒轻,咳嗽咽痛的温病初起之证。”

“那好啊,这种病很多的,每天都能遇到十数起,左大人耳以制成这样的散剂,在咱们医馆里对外出售。”粱医师道。左少阳心头一动,这倒是个好办法,医成药的大量制作销售,是在宋朝,唐初一般没有这样做的,自己何不制作一些常见病的常用成药出售呢?很多常见病是广大民众熟悉的,比如伤风咳嗽,发烧头痛,跑肚拉稀之类的常见小病,完全可以对症用药的。而且来医馆看病的,一大半都是这些常见的小病。左少阳道:“你这建议挺好,就以这个医案为开端,若我的散剂管用,我便跟廖医监商议,将这个做成散剂在医馆里出售。”

说罢,左少阳又对那小女孩的母亲道:“孩子的病问题不大,你们先请到外面长凳子上等等,我马上给你们配药,吃了药,嗓子就不痛了。”

那小女孩欣喜地点点头道,本想说话感谢,可是嗓子吞咽疼痛,根本不敢说话。左少阳先回到自己的诊室,粱医师并没有跟进来,这是关系人家秘方的事情,自然不好在一旁观瞧。左少阳掏出钥匙打开自己的耸室的医药箱子,拣了一些药出来。左少阳用的药是银翘散,这是清朝名医吴瑭《温病条辨》里的着名方剂。用的药金银uā、薄荷、板蓝根是唐初刚刚开始使用的药,而蒲公英、木蝴蝶是唐初没有使用的药。好在这些药左少阳当初都列入单子,让祝药柜帮着从各产地移栽到了合州自己的药材地里了。这一次进京,他随身带了很多新药,其便有这几种药。

当下,取出药材,用黄铜擂钵杵散成粉末,用纸包了拿出来给那孩子的母亲,交代了用法用量。

正说着,药铺门帘一挑,进来两个人,当先一人手里拿着一张大红帖子,道:“请问,哪位是贵馆新任医正左忠少阳大人?”左少阳上下打量了一下对方,并不认识,拱手道:“我就是,请问有事吗?”

那人拿着帖子走上前,躬身道:“我们是散骑常侍许胤宗许大老爷的侍从,我们老爷听说左大人给吏部侍郎彭炳彭大人治好了多年咳喘,想请大人到府上一叙。”

许胤宗?这可是隋唐最着名的老神医之一,自己曾拜读过他的数十年行医经验心得(萧芸飞抄录的),其很多经验方用药精到,配伍严谨,很是令人赞叹。左少阳一直想拜访这位老神医,只是,人家是三品的散骑常侍,那可是副总理级别,自己可没那本事去拜访这等高官。嗯不到人家现在主动邀请自己去聊聊,而且还提到了新近这个给吏部侍郎治病的医案,不过想想也能理解,这件事肯定在朝野引起轰动了。

因为彭炳是娄四品的吏部侍郎,相当于省部级干部,而且还是权臣杜淹的助手,在朝廷是很有影响的,他的病拖了很多年了,皇上也多次想着要让他因病告退,所以他一直是朝廷群臣关注的对象。病已经很重,连名医孙思邈都治不好,真不知道这个新任小医正是如何做到的。许胤宗是着名老神医,他只怕对这起医案也是非常的注意,所以才下帖子邀请自己到家里聊聊。左少阳忙躬身接过帖子道:“请稍等,我去请个假。”拿着帖子进了廖医监的诊室。廖医监一听,堂堂散骑常侍许胤宗下帖子请左少阳去,当真是又惊又喜又是羡慕,忙不迭答应,跟着左少阳出门来,跟许胤宗的侍从见礼。

正要说话,忽听得脚步声急,从外面跑进来一个妇人,满头大汗,气喘吁吁道:,“请问,哪位是,左医正,左大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