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八零之都别碍着我捡漏 > 八零之都别碍着我捡漏 第132节

  关敞:“就凭这画片儿,怎么也不止十块了,女同志要是要,给三百块吧。”

  初挽一听这价,心就砰砰动了。

  这关敞,八十块收过来,想三百卖,其实这已经是挣大发了。

  不过他如果意识到,手底下这是元青花大罐,他绝对不可能三百块钱往外撒的,这就是说,他的的确确看漏了。

  初挽不动声色,故意拧眉说:“三百?三百块?就这,没款,估计连清朝的都算不上,顶天了民国的,三百块?这不是蒙人吗?”

  她叹了口气,放下来,作势去看其它摊位。

  然而关敞显然也确实是想卖的,他看着初挽,很有些无奈地说:“什么朝代的,我确实不懂,不过你看这画片儿多好,这画片儿能是民国的吗?”

  初挽便再次看了一眼,那画片儿确实不错,画的是“尉迟恭单鞭救主”。

  元朝时候,元杂剧发展到新的高峰,由此推动了青花瓷和元杂剧的结合,元青花瓷上也留下了元杂剧的痕迹,颇有一些人物故事绘。

  而这“尉迟恭单鞭救主”的画,流畅自然,神韵十足,在那艳丽的青花色衬托下,更是雍容华贵,精美绝伦。

  初挽便再次拿过来,翻来覆去看了看,嘟哝说:“没款,这画不知道谁画的……”

  关敞无奈看了她一眼:“这瓷器是什么年代的我不知道,但是画,还是挺有名的。”

  初挽疑惑:“是吗?谁画的?”

  关敞:“明朝有一位杨璟,他曾经留下一些好画,你去博物馆看看就知道了,这个——”

  他摩挲了下那大罐:“和那个是一个味儿的,差不了。”

  初挽心里一顿,探究地看了一番关敞,终于想明白了。

  她想明白为什么后来有瓷器神眼的关敞竟然没认出这是元青花大罐,又为什么明明收了却又要卖。

  因为这明朝大将杨璟!

  要知道,这年代和后世没法比,后世图书馆书籍资源丰富,甚至还有了网络,想了解历史,可以轻易查到自己想要的资料。

  但是这时候,改革开放就那么几年,新华书店里的一些书也才刚刚放开,历史考古书籍还局限于一些学术圈子,比如之前初挽想买书,还是陆守俨帮着去华侨书店内部书店特殊渠道买的。

  这种情况下,他关敞便是再神眼,也是信息有限。

  显然,他判断出青花大罐不是凡品,也判断出这必然不是明朝的风格,所以贸然以八十块拿下,这是他做事的果断和决然,也是在赌,赌一个捡漏的可能。

  不过他拿到手后,细细研究,就发现上面的画不对了,按说这画可以和明朝大将杨璟对上,但是这瓷器这风格,却全然不是明朝烧制的。

  他看不出来,这东西就成了一个撂跤货。

  从关敞的角度来说,八十块收了一个没谱儿的撂跤货,撂起跤来没年月,明朝人的画按在了元朝瓷器上,说元不元,说明不明,回头说不定连清朝都不是,民国都未必能兜住底儿。

  其实如果是后世的她,在足够见多识广后,也还是可能被这种小迷障给糊弄住。

  但也实在是上天助她,她前几天才把华侨书店买的明史翻看了一遍。

  因为岳教授的提点,她也格外留意了明代官职的设置,以和唐朝对比,是以对明朝官员生平还算了解。

  这杨璟生于1338年,祖父杨顺为元末隐士,父亲杨政为汉中卫左所百户,这样的杨璟,琴棋书画颇为精通,元末杨璟随父同郭子兴起义,后归顺朱元璋,成就一代功勋。

  朱元璋在早年征战时,曾驻军浮梁,所谓浮梁就是今日的景德镇,这杨璟追随朱元璋,想必也曾经在浮梁驻军。

  如此一来,在元朝尚存的某个年月,驻军练兵闲散时,画了一些人物故事画,由此流落到浮梁的瓷器窑场,就此有了明朝开国功臣和元朝青花瓷历史性的相逢。

  元青花瓷存世本就不多,人物故事题材更是个中精品,而这种戎马一生明朝开国功臣在元朝青花瓷留下的惊艳一抹,更是浩瀚史海中惊鸿一现的绝唱,就那么藏在历史的缝隙中。

  而就在这声绝唱后的六百年,初挽站在这充斥了杂草碎石的平房大院中,看着那个土匪头子的后人不好意思地笑着,向自己说起明朝,说起杨璟的画。

  穿越了六百年岁月经历过一双又一双手的元青花大罐,被粗糙的板车驮着,磕磕绊绊地来到他们面前,寂静无声地躺在这破烂尿素化肥袋子上。

  初挽垂眸,目光再一次扫过那元青花大罐。

  如果它能开口,它会说什么?

  关敞小心翼翼地看着初挽:“同志?”

  初挽收敛了情绪,淡淡地道:“明朝的画,那这瓷器哪个年代的,我怎么听着这么奇怪呢,又没有款……”

  说着,便看向别的摊位,很快她就被一件鼻烟壶吸引,蹲下来仔细看。

  这么看着鼻烟壶,其实心里迅速计算着。

  这件青花大罐是牛主任两块钱卖给收废品的,收废品八十块卖给关敞,关敞八十块收来,发现是个撂跤货,看不懂,估计想挣一些钱卖出去,落一个踏实,免得看着心烦。

  喊价三百自然是蒙冤大头的,他大概率是能挣钱就卖。

  这样的话,自己可以争取在八十块到一百五十块之间拿下,关敞自己好歹落一点,不至于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明朝杨璟的画很不起眼,存世量也不多,如果自己大海捞针去找,真未必能找到这么一个出处,关敞考据到了明朝杨璟头上,这就省了自己不知道多少工夫,等于他把九十九步走了,自己给他一些好处费也是应当应分的。

  况且经过这么几道手后,她光明正大拿回去,牛主任也说不得什么。

  所以她非常轻松从容,她也相信,今天前来淘的这些人里,估计能看透这一点的,基本上没有。

  她这么看着鼻烟壶的时候,果然,关敞喊住了她:“同志,这个你想出什么价?”

  很老实巴交的样子,憨厚得不行了。

  初挽便看了他一眼,道:“没什么好还价的,这个朝代看不透,就一撂跤货,买回去谁知道呢!”

  关敞叹了一声:“女同志,我看着你也是有眼力的,欣赏水平高,不然也不至于问,你看看这画片儿,这艺术,无论是哪个年代,这点钱卖出去也值了。”

  初挽再次打量了一番,想了想:“要不这样吧,我添点钱,三十块拿走?”

  关敞自然是不干,他看着憨厚,其实哪是吃亏的主儿,于是初挽摆开架势,两个人讨价还价的,你来我往,施展功底,一个对着这罐子吹,一个对着这罐子贬,没一会就有人来看热闹,也有人探过来看那罐子,显然有人起了兴趣。

  不过行里的规矩,这边砍价呢,外面没人伸手,也没人吭声。

  关敞走惯了江湖的人,也知道,眼前这小姑娘愿意买,肯讨价还价,这就有谱,外面看着感兴趣的,这边卖不成,再换一个人砍价,他未必讨得了什么便宜。

  最后双方嘴皮子磨得差不多了,九十块成交。

  他们这边成交后,旁边有懂行的,或者笑而不语,或者感慨摇头,初挽多少听到了一些闲言碎语,显然有人觉得,这个东西拿不准,十有七八是清朝的,借用了元朝的故事画。

  初挽对此一概不理,当场交钱,之后抱着大罐直接走人。

  关敞还冲着她打招呼,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眼睛亮亮的,看起来心情不错。

  初挽知道,关敞肯定觉得他自己本来看走了眼,现在能倒手挣十块很不错了。

  过几年,他知道真相,卖漏了的懊恼,估计能活生生恨死他。

  甚至和钱无关,这就是脸。

  关敞这种人,他特别要脸。

  第93章

  初挽抱着那元青花大罐,回到机关大院,大大方方地进了楼,正好傍晚时候,各家都回来做饭了,锅碗瓢盆自然热闹,各种饭菜香味混在一起,这才是真正的人间烟火味。

  初挽抱着大罐,笑着和大家打招呼,还有人拉着她尝尝自家男人从厦门出差带过来的鼓浪屿馅饼,她笑着尝了。

  有人问起来她的罐子,恰好霍翠凤就在旁边,她也就笑道:“牛嫂,你瞧瞧这罐子,我看着和你那个差不离,不过我瞧着比你那个新,我今天才买的。”

  霍翠凤的菜刚出锅,她擦了擦额头的汗,惊讶地看过来,一看:“哎呀,这不就是我那个嘛!”

  初挽惊讶:“就是你那个?不是吧?我这可是一百五十块买的,整整花了一百五十块,贵着呢!你那个不是卖了八十块吗?你那个旧,和我这个不一样,不是一个东西吧!”

  一百五十块?

  霍翠凤眼睛都瞪大了,连忙对着那罐子看了一番:“看着就是我那个,一样的,不过又不太一样!”

  要知道,这种陶瓷胎内含有铁铅矿元素,矿元素在数百年的漫长过程中,会缓慢地析出釉面,又经过空气氧化,从而在釉面形成一层锡膜皮壳,这就是泛铅现象。

  而关敞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件青花瓷,应该是用淡硝酸擦拭过,他手法高明,不会损伤这大罐一分一毫,却又擦拭清洗过,颜色自然鲜亮了,显得簇新了,和霍翠凤的那件看着就不一样了。

  一件瓷器的这种变化,在内行人眼里一看就明白,但是外行人,他们哪知道这些门道,自然不可能认出来是同一件了。

  初挽笑着捧了自己的罐子:“是吧,我记得嫂子那个这里有个小缺口吧,我这个没有。”

  霍翠凤盯着看了半晌:“好像是吧……”

  她哪记得这些,又不会仔细看,只是觉得自己那个旧,而初挽这个新。

  旁边丁彩丽见到了,自然顺着初挽说话,便道:“你那个看着脏不拉及的,哪能和这个比,你看小初买的这个多鲜亮,人家这可是一百五十块的呢!”

  其它人也道:“对,我瞧着就是画片儿一样,东西不一样,小初买的这个好看。”

  不过心里却想,再好看,也只是一个罐子,一百五十块,这得多败家!

  霍翠凤也是懵了,对着那罐子仔细看:“确实不太一样,你这个更好看……”

  一时突然顿足:“唉哟,我那个就算不好看,也不至于八十块,你还不如买我的,我卖给你!”

  这时候也有旁人过来,都抻着脖子打听,一听一百五十块,一个个都咂舌。

  一百五,就这么一罐子,这怕不是上了大当!

  初挽也就笑着解释道:“我现在正在京大读考古系的研究生,有些东西得花钱买,这也是没办法,回头说不定写论文要用呢。”

  大家听着,也不太懂,勉强点头,都觉得这老物件太贵了。

  唯独霍翠凤,呆呆地瞪着那罐子,她不明白,怎么也不明白。

  两块钱给了收废品的,她沾沾自喜,回头人家卖了八十块,她悔得肠子都青了,结果可倒好,初挽买了同样一个样式的,竟然一百五十块买的!

  这都是什么事!

  早知道她的直接卖给初挽了,不多要,给一百就行!

  初挽安置好了这罐子后,径自出去食堂吃饭,这么一趟,她买罐子的事情已经传开了,大家都来打听,也有的要把自己家的罐子拿出来给她过一眼,看看是什么东西,更有人叹息年轻人刚结婚,就是舍得,竟然一百五买个罐子。

  一时也有人同情陆守俨,娶了这么小一个媳妇,活不干,饭不做,天天花钱买着吃,关键还乱花钱!

  对于这些,初挽并不在意,更不担心树大招风。

  毕竟机关大院里住的那都是一个单位的同事,手里也许没什么大积蓄,但是国家保障好,各方面生活都不差,踏实干国家养老一辈子不用愁,还能有好前途,一个个都盼着升职呢,这样的,不会因小失大。

  一百五十块的罐子,大家惊叹是惊叹,但也就那样,所以倒是也不用多想,反而自己收老物件的名声传出去,以后做什么大家也不至于太大惊小怪了。

  这天陆守俨回来得挺晚,回来后说已经吃过了,身上略带着一丝酒气。

  他进屋后便脱下外套,挂在了旁边衣架上,解释道:“今天接洽部门的领导过来,我恰好认识,便被叫过去一起吃饭了。本来想给你打个电话,不过你当时好像不在家。”

  初挽:“你喝酒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