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第85节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第85节

作者:绿豆红汤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8:30:50 来源:免费小说

  “久仰大名。”程石拱了拱手,“能迎徐襄公登门是我的荣幸,何谈冒昧。”

  “什么大名?好吃的大名?”徐襄公豪爽说笑,寒暄几句直奔主题:“半月前从你大舅手里尝了只香味浓郁的熏鸡,听说还有味道更好的熏鸭,我禁不住嘴馋,等了十来日一直没等到货,只好自己找来了,今日能否卖我几只?”

  “说买谈卖就见外了,若是有空不如住几天,我家不缺安置的地方。”程石领着他往外走,从墙上取了顶草帽给他,“我带你去看看。”

  熏肉房的竹竿就没有闲着的,最靠近门的是才挂上去的,颜色还是肉色,越往里,鸡鸭鹅身上的颜色越深,烟黄色,焦黄的,浅褐色。

  “插着竹签的是山里散养的鸡鸭鹅,个头小的是山里的鸟雀,其他的都是在村里买的鸡鸭鱼。”程石给他介绍,“一直没送去县里也是为了等山里的鸡鸭鹅熏好。”

  微黄色的油水滴滴答答从爪尖和鱼尾掉落,掉在烟雾缭烧的火堆里发出“呲”的一声响,火炭烙荤油,又混着青涩的草汁和淡淡的松香,徐襄公咽了咽口水。

  “在家住几天,我让人把这些都做出来给你尝尝。”程石再次邀请。

  “好。”徐襄公这次没有犹豫。

  程石搬来靠墙的木梯,把最先挂上去的熏鸭取一只下来,鸽子、斑鸠和麻雀的个头小,挂的晚反倒是已经熏好了,他取了一串下来。

  “鸽子用蒸的,斑鸠爆炒,麻雀炖汤。”徐襄公开口指点,他吃得多,自然知道什么样的食材怎么做最好吃。

  程石把原话传给春婶,转过身带客去西山,他还要去给果树缠草保暖,让徐襄公带着镖师随便在山里转。

  他这一进山,半下午一直在松树林里捡鸡蛋没出来,还是程石忙完手上的活儿去喊他,他才意犹未尽的下山。

  家里的饭菜也快好了,熏房里冒出的浓烟都没遮盖住诱人的肉香,六只狗都口水嗒嗒的守在偏院,主人回来了也是心不在焉地摇摇尾巴,眼睛瞅都不瞅一下。

  “汤已经炖好了,你们洗手上桌,只剩斑鸠还没炒了。”春婶系着围裙出来,把剁下来的鸟屁股和鸟头都扔给狗吃

  麻雀熏了半个月,个头比狗爪子大不了多少,洗掉烟灰后就剁了头和屁股,直接炖的整只,加了几块最不出味的莲藕,为了好看丢了几颗红枣。杨柳舀了一勺在碗里,鸟皮跟肉已经融为一体了,咬一口下去,骨头是酥了,肉软软弹弹,连着最外层那层鸟皮,又多了丝嚼劲。

  蒸的鸽子肉表皮油润,大多数油脂在熏烤的过程中已经流失了,经水蒸气一蒸,最后的那点油水浮出表皮,又顺着水珠滑落在瓷白的碟子里。

  “斑鸠肉来了。”春婶端着碟子过来。

  “春婶快坐下吃,味道好极了。”杨柳咽下嘴里的肉说话,手上的动作又稳又准,挟了一筷头斑鸠肉到碗里。经油爆炒后,斑鸠肉很紧实,表层是油和佐料的味道,嚼开后,烟熏的味道冒了出来。

  鸽子麻雀和斑鸠终究肉少,吃得不过瘾了再吃块儿肉多的鸭肉,唇舌被细嫩的肉裹住,咽下肚时满足的紧。

  吃到最后再来碗荤而不腻的汤把肚子填满,春婶擀的面条都没煮就已经饱了。用茶水漱口后,程石问抱着肚子靠在椅背上的男人:“徐襄公,这顿饭菜如何?”

  “极好!”徐襄公不吝夸赞,“食材好,怎么做味道都差不了。”

  “你觉得哪道菜最好?”程石追问。

  “熏鸭,肉质极好,肥瘦恰恰好。我在别的地方也吃过熏鸭,用再重的佐料也掩盖不了本身的膻味,你家养的鸭子特殊在于本身膻味就淡,烟熏后味道更淡,吃到最后还有丝陈皮味,很解腻。”徐襄公端起茶水抿了一口,说:“等我回去了我跟县里酒楼食馆的东家说说,他们引起为傲的食材该换了,抱着鱼目当珍珠。”

  “劳烦了,我明天宰只鲜鸭再让春婶给你做道菜。”程石跟杨柳对视一眼,这下是彻底放心了,最好的食材捏在他们手里,这个不用担心被人模仿了去。

  作者有话说:

  嗨,早上好鸭

  第九十九章

  乡下天黑入眠, 没丝竹乱耳,更没美酒美人取乐,躺在床上闻着从门缝窗隙里逸进的淡淡青烟味儿, 思绪慢慢混沌。

  一夜好眠,徐襄公是被廊下院中杂乱的脚步声和狗子扑咬打闹的嗷嗷声吵醒的, 他睁眼看见昏暗的环境有些回不过神, 窗外只有丝丝亮光。

  “没下雪?”他披上棉袍开窗往外看,天边蒙蒙亮,清晨的村庄还陷在青黑色的薄雾里, 瓦沟挂上薄霜,嘹亮的鸡鸣飘荡在清冷的风里。

  程石好笑地摇头, 他一早推门也是看有没有下雪,大师还是大师, 断定得准准的。

  “有雾的早上会是个好天气。”一个飞腿踹上沙包,喘气的功夫他说话,“我们夫妻俩待会儿用过早饭要去镇上卖鱼卖鸡鸭,不能招待你, 你随意逛逛, 或是坐院子里晒太阳也可。”

  “好。”徐襄公也不急着洗漱, 拢着衣角临窗观看院里的俩人练拳脚, 随他出门的镖师年纪三十上下,正是力壮的时候,不知什么时候他把门外的石碾子搬了进来,像牛一样拖着石碾子跑,也把院落给人家整平了。见程石对着沙包杵了一会儿就开始拿汗巾子抹汗, 不由诧异:“这就不练了?”

  “嗯, 我不比郭顺, 我就是个花架子。”程石承认的坦然,进屋端了碗水站廊下喝。院子里拉石碾子的镖师丝毫不受两人的影响,手臂弓起,沉下下盘,用核心力量拉动一两百斤的石碾子滚动。

  “按辈分,郭顺当喊你什么?”徐襄公好奇,“你二十来岁?我儿子比你小个几岁,也别喊什么襄公了,喊我徐叔。”

  程石顺着他喊了声,颠着空碗说:“郭顺比我早进武馆,但教我学武的师傅杂,我外祖我娘我舅舅,以及跟我外祖同辈的武师傅或多或少都指点过我,所以我辈分高,他当是我师侄。”

  “你倒是占便宜。”

  程石哈哈笑,的确是占便宜。

  西边传来嘈杂的鸡鸭叫,他把碗放回桌上大步往外走,“徐叔你也赶紧收拾收拾,马上就要吃饭了。”

  两百多只鸡鸭鹅绑了翅膀丢在木板车上,杨柳捧着烤红薯走过去看,问拉车的父子俩:“没把剩下的鸡鸭鹅惊跑吧?”

  “昨晚天黑了逮的,惊跑了也是在林子里。”赵勾子摸了摸狗子,拔根鲜艳的鸡尾巴毛插狗头上,照料鸡鸭大半年,他也摸清了它们的习性。他爹在外鲜少说话,他就成了个代言的:“天冷了,山里的鸟都快没了吃的,鸡鸭跑出去找不到吃的自己会回来。我跟我爹打算的是等下雪了,喊上刘叔,我们提篮碎谷子往山里走走,应该能招些挨饿受冻的野鸡回来。”

  “好小子。”程石走过来听到他的话,按在他肩膀说:“以后长大了取代你爹跟我干,我把山里的鸡鸭鹅都交给你管,让你当山里的将军。”

  “手下有成千的鸡卒鸭兵鹅斥候。”杨柳大乐,再加上猪,上万的兵马,这将军可威风。

  赵勾子咧嘴笑,他看他爹一眼,见老头眼里含笑,他抓了抓后脑勺,“行,这个将军我当定了,我现在在跟我爹练拳脚,每天早上起来扎马步。”

  “那就好好练,不说能有身好功夫,至少练武能让人身强体健。”程石听见呜呜叫,低头一看,板栗这肥狗坐在人腿边巴巴盯着杨柳手里的烤红薯。

  “一身肥膘肉了还在想着吃。 ”他拿过杨柳捂手的烤红薯掰成几瓣撂远,另外一直用余光盯着的几只一拥而上。

  “阿石,小柳,饭好了。”春婶探出身喊。

  “我们也回去吃饭。”赵老头举步往回走。

  一车的鸡鸭鹅就放在熏肉房外面 ,没人声惊动,它们慢慢也止住叫。

  早饭是青菜清汤面,面条还是昨晚擀了没吃的,另外煎了一盘鸡蛋,捞面时泡在碗底,再加两碟脆口的咸菜,昨晚吃了大荤,早上吃清淡的正合胃口。

  套上马车,程石把三桶鱼提上车,两筐鸡鸭蛋,两筐熏鸡熏鸭,半筐熏鱼,想到陈连水,他进熏肉房取了两只熏鸽下来。

  小两口赶着马车轱辘轱辘往东去,听到马蹄和车轱辘声,住在路边的妇人快步出来,高声问:“柳丫头,今天可有鸡鸭?”

  “有,两三百只,得空就赶紧去。”杨柳回话。

  出了村没走多远,南边的村道上走来一个挑扁担的男人,远远的他扬了下手打招呼。

  程石推开油布门,探出半边身高声问:“这两天又逮了多少只鸟?”

  小道上的男人扶着两个篮子快跑了段路,长时间熬夜进山逮鸟,他眼下青黑,可能是冻的,唇色也有些泛白。

  “你这是早上没吃饭就过来了?”程石停车问。

  “回去了吃,吃了洗洗就睡。”顾小五敲了敲篮子,里面鸟雀喳喳叫,“昨晚逮了两只好东西,鹧鸪,你可要给个好价。”

  “我又没压过价,别人给什么价我自然也给什么价。”程石扬起马鞭,“你先给送过去,春婶要是拿不准价,等你下次再来的时候我给你结账。”

  “成。”

  两厢错开,一个往东一个往西。到了镇上,程石先去医馆,天冷了肉蛋不易坏,多数人都是一买买几天的量回去,他也不是每天早上都会在医馆外面停车。

  “程老板赶车来了。”跑堂见了在门口吆喝一声。

  “小哥,帮我喊陈连水出来一趟。”程石开车门把两只熏鸽子拿出来,听到脚步声跑来,随手把熏鸽给他,也不多说什么,招呼其他人:“今天要买什么?”

  陈连水意会,“谢了啊兄弟。”看见杨柳,他指了指医馆,“铺子关门了来一趟,我给你把个脉。”

  杨柳点了下头又摇了下头,回身给人拿鸭蛋,匆忙说句改天。

  在医馆这边耽误了会儿,到了东槐街,铺子外面已经有人等了。

  烧鸡店也刚刚开门,凤娘子嗑着瓜子站在门外,看隔壁刚开门,铺子里就涌进五六个客人,再瞅瞅自家的铺子,心里挺不是滋味。等隔壁送走一**熟客,难得空闲点了,她抬脚走过去,半真半假的忧愁:“我家该搬铺子了,你家的熏鸡熏鸭太出名,我家的烤鸡可就卖不出去。”

  “这时候卖铺子你可要大赚一笔。”杨柳不上她的当,瞥了她一眼,说她不实诚,“我家铺子给你带了多少生意,又不是人人都买得起我家的熏鸡熏鸭,买不起我的自然会去买你的。”她家铺子外面的菜摊都比旁处要抢手些。

  凤娘子掏了把瓜子给她,“我也是眼馋你的生意,我也想客似云来呀。”又颔首用下巴指了指另一边,“昨天你们关铺子了不知道,有人想来买他家的铺面。”

  烤鸡店卖的烤鸡味道不错,又是家老店,生意比不上杨柳的,但也比往年赚钱。另一边炸果子的就没受千客食铺的带动,来千客食铺买肉和蛋的人不会光顾他的生意,老板又时不时板着张尖酸刻薄的嘴脸越发赶客,得亏是自己的铺面,不然赚的还不够付租金的。

  “那他卖了吗?”杨柳问。

  “还没有,不过我估摸着也快了,左右几家的铺面这段日子涨了不少。这还是你家卖的东西价高,要是再兼顾价低的生意,我们这几家的铺面越发值钱。”凤娘子看杨柳她姐进来,笑着打了个招呼,压低了声音继续说:“你们不打算给买下来?”

  杨柳闻言掀起眼帘,她没有过这个想法,见程石进来,她又问他。

  “不买,我们的主场不在镇上,也不打算耗太长时间在散卖上。”程石把热饮子递给杨柳跟姨姐,看有客来了,转身去招呼客人。

  “你又跑去隔壁做甚,有客来了你没看见?”烤鸡店老板不高兴地过来喊人。

  “几个客人啊?你招呼不就完了,非得把我喊回去,我卖的价钱高些?”凤娘子气冲冲转身往回走。

  杨柳喝水的动作顿了下,走出门仰头望望,心觉这个位置不大好,两边的邻居都有些阴阳怪气和小心眼在身上。

  杨絮是过来帮忙的,这段时间她基本上日日都过来,给亲妹妹帮忙,又有人陪着说话,要不是有孩子勾着,她都懒得回家。又忙过一阵,她把翻乱的熏鸡熏鸭摆整齐,磕破的鸡蛋鸭蛋捡到货架上,跟小妹说:“天冷了,我给爹娘一人做了身新袄新裤,待会儿你们回去的时候给捎回去。”

  “你不回去?有段日子没回去了,娘还在念叨你。”杨柳问。

  “年根你姐夫忙着在外进货清货,他不得闲,等他得闲了我们带着孩子一起回去。”

  “和好了?”杨柳再次打探,“这半拉月没吵架了吧?”

  “他忙的不着家,想吵也找不到人。”杨絮笑笑,“夫妻没有争出输赢的,糊里糊涂吵一架撒撒气也就算了,以后不痛快了再吵。”

  程石倒了鱼桶里的水进来,不由问:“我姐夫这段日子不着家?这么忙的?”他是男人,听到这话的第一反应就觉得不对劲,他家他大舅最忙,也没有忙的不着家的时候。更何况胡大庆一个绸缎铺的少东家,他又不是天南地北的进货,顶多就是去县里和州府。

  “他在铺子里整货看货,晚了就睡铺子里,隔三差五也会回去一趟。”杨絮听出他话里的怀疑,没怎么当回事,“席哥儿天天在铺子里跑,他说他爹日日在铺子和绣房打转。”

  “往年也这么忙?”程石越听越怀疑。

  “对,往年也如此,每到换季的时候他都格外忙。”杨絮肯定。

  “难怪他的生意能一年比一年红火。”程石不再问,看向杨柳说:“改日咱们也去一趟,你我再做两身新衣裳,过年的时候穿。”

  “好。”

  有客人来了也不再聊。

  薄雾散去,暖融融的日头驱散冬日的寒冷,镇上的人走出家门,街上这才正是热闹的时候,但千客铺子里的东西已经卖空了。

  “这就回去了?”凤娘子听到落锁声走出来。

  “嗯,今天遇到了个大客户,他买的多我们也就卖的快。”马车已经过来了,杨柳拎着两个竹筐过去,扭头道别:“你还忙着,我们先走了。”

  目送马车挤进人群,凤娘子抱臂看向走出门的男人,“帮你问了,人家不打算买铺子。”

  “生意这么好不扩张铺面?”卖炸果子的男人皱起来眉,他本来打算的是高价卖给程石,两家铺面连在一起,打通墙就是个不小的铺面,程家的生意在这条街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不该不扩铺面的。

  凤娘子没接话,转身又进了铺子,她能帮他问一嘴已经是看在多年相邻的情面上了。

  马车走到巷子口,杨柳把剩下的几个鸭蛋鸡蛋装草兜里给她姐,其他的都卖空了。等接过棉袄她直接抱在怀里,跟程石并排坐在车辕上。

  “你之前怀疑我姐夫不着家是在外另有家?”出了镇,路上人少了杨柳才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