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第82节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第82节

作者:绿豆红汤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8:30:50 来源:免费小说

  “阿石,可好了?”杨柳站门口朝屋里看。

  程石把筐里最后一点松针倒火堆上,拎着筐往出走, “够烧大半个时辰的了, 你进去的时候注意些……”

  “知道知道。”杨柳“哎呦”一声, 她又不是不知轻重, 三岁小儿都知道不能玩火,她总不能怀了个孩子把脑子丢了跳火堆里玩。她不免抱怨:“你干脆把我捆在床上算了,挖红薯不让去,怕窝屈了肚子,看个火加把柴, 又怕我摔进火堆里了, 去山上看看, 你又担心我滑脚摔跟头。之前忙着杀鸡宰鸭的时候,你还不让我往人堆里走,剪个绳递根竹竿,步子拿大了点,你就咋乎。”

  杨柳瞪着他,话里满是怨气,“我是不懂事的小孩还是七老八十脚步蹒跚的老太?你这么不放心我?”

  “我这不是……”

  “别说是担心我为我着想。”杨柳心里有点烦,人人都羡慕她好命,累活不做轻活不碰,但她觉得约束,一举一动像是提线的木偶,被人操控着。

  程石闭了嘴,反身关上门,“那我下地了?”

  他不接招,杨柳也发不起脾气,再嚷嚷好像是无理取闹,不知好歹,她哼了哼,不情不愿的应声。

  程石拍了拍她的头,被捶了一拳闷笑出声,走了两步刚想说待会儿赵勾子会过来,话到嘴边也察觉出自己的啰嗦。从杨柳的肚子显怀后,那个凸起的弧度总是提醒他他媳妇身怀有孕,他下意识觉得杨柳要被关心,要事事照顾,恨不得事事叮嘱,离了他的眼他就不放心。

  到了红薯地,春婶跟坤叔一大早就来了,土垄上的红薯藤已经全被砍了撂在垄沟里,地头的土被刨开,沾须带土的红薯堆在一起。程石从车上拿了筐,把红薯捡进筐再倒进车里,一趟又一趟,地上的红薯都装上车了,他拎上锄头也过去挖。

  “春婶,你怀娃的时候我叔让你干活吗?”话出口,程石又觉得不用问,他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姜霸王练武打拳他也安安稳稳出娘胎了。

  “我诊出喜脉的时候你叔在外走镖,一直到生孩子,满打满算,你叔在家的日子不足一个月,家里家外都是我一个人操持。”春婶抬头问:“咋问起这事了?担心媳妇了?”

  程石垂眼笑笑,“是我嘴碎惹人不高兴了。”

  春婶刚想说话,又听他反省自己啰嗦,“我还有点没习惯。”

  “娃都四个月大了,你还没习惯?”春婶爆笑,又不是才怀上的时候。

  “之前肚子没变化,我总是会忽略。”看到坤叔过来,程石止了话,问起其他事,“我打算再找个人来给我管着熏肉房烧火加柴的事,他大概会住在前院,跟你俩相处比较多,有没有关系好的老伙计?我找我大舅介绍来,要心细负责,不喝酒的。”

  春婶心里一动,但开口慢了被老坤头抢了先。

  “我说的这个人你也熟悉,以前跟你外祖一起走镖的,钱大贵,去年过年我回去,听他那意思是想来乡下住。”

  “噢,钱伯啊。”程石想起来了,他有印象。

  “他不行,钱大贵年纪不小了,比你外祖小个七八岁,身子骨还没你外祖硬朗。”春婶斜瞪老头一眼,“钱大贵那人是个能干活的?他来了也是袖着手东转西悠,人家有意来乡下住也是想来养老的。他还是个爱计较的性子,一分一毫都算清楚,说是烧火,农忙的时候绝不会下地。”

  “哪有你说的那么差劲,大贵那人也是个讲理的。”坤叔觑着老婆子,不免解释:“大贵是想来乡下养老,熏肉房也不是一年到头都烧火,这不正好,忙半年歇半年。”

  春婶不理他,转头跟程石说:“我有个老姐妹,跟我情况一样,死了男人,两个闺女都嫁人了,她是个老实又手脚勤快的,我能干的她都能干,找那什么钱大贵还不如找她。”不等程石犹豫,她继续说:“明年你媳妇添了娃,我做饭洗衣裳收拾屋里,肯定照顾不好娘俩,你再雇个婆子,到三四月份不再熏肉了,刚好能空下手照顾娃娃。”

  “行,就是她了,你跟我说她姓甚名谁家住哪儿,我回去就给我娘写信。”程石立马有了选择。

  -

  家里没人后,杨柳提了竹篮出来锁上门,等赵勾子跑来,她领着他到离家不远的地头摘菊花。田间地头山脚下都是捋野菊和挖茅根的老人小孩,茅根也是药材,大丛大丛的茅草被翻起来,茅草割了抱回去当燃火柴,根刨起来能卖钱。

  “我也挖了点这个。”赵勾子指着翻开的土坑,他在堰边和山脚下挖的,“听说茅根煮水是止咳的,我也挖了半篮子,都晒在屋前面,小柳姐你要是咳嗽了跟我说,我拿来给你煮水喝。”

  “不拿去卖?”几株野菊捋完花,杨柳提着篮子又换了个地儿,“现在果树上不结果也不用赶鸟了,你闲着也到村里来跟小孩们玩,挖茅根捋菊花挖车前草,晒干拿去镇上卖也能换不少铜板。”

  赵勾子支支吾吾不吭声,只是眼睛一个劲往孩子堆里瞅。

  杨柳看出他的意思,想玩又怕生,她直起身看了会儿,朝田埂上挖茅根的小子招手,“牛蛋,过来过来。”

  “柳姑,你喊我?”脸上被茅草划出血痕的小孩跑来,其他小孩都站在田埂上看着,杨柳认出来人,这不都是一起摔过泥巴的小伙伴嘛。

  “这是赵勾子,来村里也小半年了,半个咱们村里的人,你们带他一起玩,下午我请你们吃烤红薯。”熏肉房里的火日夜不断,烤红薯再容易不过了。

  “好,勾子哥,我带你一起去挖茅根。”牛蛋答应的干脆。

  身边没了人,杨柳吁了口气,可算清静了。地头的菊花已经被人捋过一遍,剩下的都是零零碎碎的花苞,她也不嫌弃,一点点摘下来丢篮子里。遇到艾蒿了也捋了叶子扔筐里,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拎筐回家。

  偏院熏肉房的火已经停了,鸡鸭鱼都挪了出来挂在院子里晒,晒个两天再挂进大熏房里继续熏。

  杨柳开了门,空气进屋,火堆里的火星猛然一亮,她进进出出加柴,又把自己捋的菊花和艾蒿撒在火堆上。

  程石拉头一车红薯回来时只有狗在家,里里外外的门都挂上了锁,他找了一圈,远远看到杨柳挎着篮子在捋野菊,他也没过去打扰,回去拉着木板车再次下地。

  临近晌午,杨柳赶在地里挖红薯的人前先一步回去。等程石拉着木板车回来,她眉眼含笑地迎上去,“回来了,红薯还好挖吧?”

  “嗯,之前下过雨,土是润的,不难挖。”程石不着痕迹地问:“你上午一直在家坐着看火?”

  杨柳下意识撇开眼不瞅他,吱唔道:“也出去转了两圈。”

  “在村里转?还是去跟娘和嫂子说话了?”

  “啊?对,不过娘跟嫂子不在家,我就去田边地头找了找。”杨柳半真半假地说,面不红气不喘,就是不敢看人的眼睛。

  程石绷不住了,大笑出声,“大半个时辰前我拉了一车红薯回来,在西边的山脚下看到一个捋菊花的女人,背影跟你特别像,我差一点就上去喊孩他娘了。”

  杨柳愣了一下,反应过来瞬间胀红了脸,这狗东西!她左右看看,拿起墙边的扫帚撵着要打人。

  程石笑得更大声,又不敢跑快了,让她打了两扫帚撒撒气,瞅着红扑扑的脸打趣:“应该是我看花眼了,找娘跟嫂子的人怎么会挎着篮子捋菊花,你说是吧?”

  “噢,你没看花眼。”杨柳破罐子破摔,一副赖皮相,“捋菊花的女人就是我。”

  振振有词地补充:“刚刚是我撒谎了。”

  还强词夺理,“都是你逼的。”

  她梗着脖子,眼冒火光,像是炸着毛随时准备着扑上来啄架的公鸡,程石不敢再撩火,认下罪名:“是我逼的,以后我不啰嗦了。”

  杨柳诧异地瞟他一眼,见他神色不似作假,立马眉开眼笑,“对嘛,我又不是不知轻重。”

  太好哄了,程石感叹,他反手揽住她,“走,帮我磨墨,我给你婆婆写封信。”

  “怎么突然要写信?”

  “支会她来挖红薯,给她留了两亩红薯地。”

  ……

  姜霸王是十月十七过来的,接到信的当晚就去找了雷春秀,问了她的意思后就让她收拾东西,隔了一天就急着赶马车送人过来。

  杨柳正在招呼隔壁村来卖鸡的老两口,听到车轱辘声认出人,朝熏房里喊了声,“阿石,娘来了。”又跟老两口说:“你们等一会儿,我婆婆来了,我去说几句话。”

  “你忙你的,不用招呼我。”姜霸王看家里家外忙得热火朝天的,她自己下车拆了门槛,牵着马进门。

  杨柳拿出算盘又算了一遍,“公鸡十文一斤,母鸡十三文,一共六只公鸡十八只母鸡,公鸡差半两到二十八斤,母鸡刚好五十五斤,你们在家秤的也是这个数吧?……一共九百九十五文,另加你们送来的十文跑腿费,合计一两又五文钱。”她当着老两口的面把一两银称了称,另数五个铜板递过去,嘱咐道:“回去的路上注意些,任谁说破了嘴皮子都别把银子拿出来。”

  老妇人笑着应好,人老比猴精,人穷钱比命重,谁还能把钱骗去了不成。

  “明年你们还收鸡鸭吗?要是收我明年多养点。”

  杨柳点头,拎着钱箱子转身进屋。

  门口的外墙边上堆着数十个鸡笼,有的已经空了,一些还是满的,毛色斑杂的公鸡母鸡挤一起咕咕咕。

  姜霸王正准备往出走,迎面看到儿媳进来,她又转身进去,“你们这个摊子弄得不小啊,我才回去多久,西边又起了座房。”

  “中秋离开的,也两个月了。”杨柳看见从厢房出来的黄脸妇人,粗略扫一眼注意到她的手,指节粗大不说,手背上像是蒙了层蜘蛛网,手指头也起了皮。

  “洗衣裳洗的,不是病。”雷春秀连忙解释,“我在家没事做,也没个赚钱的本事,只好给人洗洗衣裳攒些银子。”

  “那挺辛苦,你去找春婶,厨房有猪油,你每天抹抹手,别被火和烟子给熏皲裂口子了。”

  “哎,我晓得了。”

  杨柳把钱箱子放桌上,回过头问她婆婆:“娘,我领你去咱们的熏肉房看看?阿石就在里面。”

  “好,我也长长见识。”

  婆媳两人往出走,嘴里含住烤红薯的红薯摇着尾巴往屋里走,它看见姜霸王顿了一下,认出人了高兴得呜呜叫,嘴里的烤红薯舍不得丢,跟前跟后忙活的又没功夫吃。

  “你先吃你的,我又不是马上就走了。”姜霸王摸了摸狗头,这狗比儿子强,儿子知道她来了都没出来迎接。

  “娘来了多住些天,再有个七八日,熏的这些鸡鸭鱼也能吃了,到时候带些走。”杨柳指着晒场上晒的肉,“晒两天了,晚上搬进屋再熏个七八上十日,味道应当就差不多了。”

  “明早就要回去,年根了,镖局正是忙的时候,镖师都跟镖队出去了,武馆里缺武师傅。”

  熏房的门是开着的,山风涌进去又带出一股股浓烟,进门顿感一热,从初冬进了盛秋。地上是一个个长形火塘,火塘上空悬挂着竹竿,竹竿上串着新挂上的鸡鸭,鸡鸭身上还留有黄颗粒的盐。

  “这都是这两天新宰杀的,中间的那三根竹竿上挂的是十天前的,外面晒场上晒的是最先一批,霜降的前一天挂上去的,有二十天了。”杨柳往后面走,最后一根竹竿上悬了一串鸡鸭鱼,她喊来程石,“娘来了,你取两只鸭下来让春婶泡上,晚上炖两只鸭。”

  程石在铲火塘里的余灰,闻言扛起门后面的木梯过来,像是才看见人一样,“呦,娘来了?”

  姜霸王看他头上包着头巾,鬓角和眉毛上沾了青白色的灰,身上也落了一层,也没了脾气,“怎么是你在做这活儿?人不够用?我回去再给你找个可用的?”

  “我闲着就我做了,雷婶不是来了?她来了这以后就是她的活儿。”程石踩上木梯,低头问:“一只咱们山上的,一只村里买的?是要陈皮味儿的还是胡椒味儿的?”

  “怎么还有不同味儿的?”姜霸王以为是在问她,“陈皮味儿的,我还没尝过这个味道的鸭肉。”

  “那就陈皮味儿的。”杨柳接过递下来的鸭子,鸭皮早就熏干了,油脂烤化后皮贴在肉上,跟婆婆说是两种味道的盐腌的,“味道怎么样我们也不知道,一直留着等你来了才吃。”

  程石从木梯上下来,闻言瞥她一眼,这会儿嘴巴可真会说,见姜霸王信了这谎话连篇的甜言蜜语,跟着帮腔给她坐实了,“你走的时候不是说挖红薯了再来?你儿媳就留着这串鸡鸭鱼一直不让我动,结果呢?红薯都进地窖了你才来,还是我写信喊来的。”

  她没答应挖红薯就过来啊,姜霸王回想了下,她当时没答应但也没拒绝,只好将错就错说武馆忙,又斜愣儿子,“我也不知道哪天挖红薯,你该给我写封信的。”

  “明年给你写。”程石开始赶人,“看过就出去,烟熏火燎的也不嫌呛。”

  屋里的烟虽然大但还真不怎么呛人,不似厨房里烧柴的味道,更多的是青涩气。

  春婶在晒场看肉,防止猫狗来偷吃,新来的雷婶子也在。杨柳喊了春婶把鸭肉递给她,嘱咐她分两锅炖。

  “柳丫头,又四只。”门口一个穿着补丁衣裳的妇人喊。

  “来了。”杨柳应声。

  “你忙你的,不用招呼我,我自己转转看看。”姜霸王开口。

  “好。”杨柳往家走,走了几步又回头指了指柴垛边上的麻袋,“娘,想吃烤红薯就丢两个到火堆里。”然后进屋拿了两个铜板给妇人,四只鸡拎去后院由春婶抹盐。

  ……

  日沉西山,山风骤然清冷,杨柳穿上外褂去给拔鸡毛鸭毛的人结账,坤叔也从西堰捞鱼回来,他跟雷婶还有程石再加上姜霸王,一趟趟把晾挂的鸡鸭鱼取进屋再挂上竹竿。

  偏院里的鸭肉香弥漫到前院,又被风吹远,杨柳闻着味快步走进偏院。

  “快来尝尝,可香了。”春婶给她拿筷子。

  熏过的鸭肉炖汤,颜色偏黄有些浓,不似鲜鸭汤的清亮,也没有漂浮的油水,不腥不膻,鸭肉不腻不柴。

  “你再尝尝这个,这罐是山上的鸭子。”

  杨柳换了双筷子挟了块儿鸭脯肉,鸡胸鸭胸肉永远是最难吃的,噎人又不进油盐,又柴还卡牙缝,越嚼越乏味。

  “好吃哎!”杨柳眼睛一亮,把剩下的全喂嘴里,这罐儿鸭肉更细嫩,比之前的那罐鸭肉多了丝嫩和油润。

  做厨子的是最先尝味道的,春婶在她来之前就吃了的,人老舌头木,吃淡了没味儿,吃重了腻歪,今天炖的这两罐鸭肉,她是尝了味儿就想再吃一块儿。

  饭菜上桌,程石一尝就知道妥了,“明天就把山上的鸡鸭鹅逮了杀了。”

  姜霸王吃完碗里的鸭肉又自己动手舀两勺,打起了另外几只鸡鸭的主意,“明天我回去给我带几只,我带回去孝敬我爹娘。胡椒味的你们自己留着品,我只要陈皮味儿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