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第64节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第64节

作者:绿豆红汤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8:30:50 来源:免费小说

  “我也是这么想的,不然都被鸟吃了。”杨柳接过葡萄放桶里,跟他说:“刘婶子过些天不是要回县里,到时候桃子也熟了,摘筐桃摘筐葡萄,让她捎到县里去。”

  “坤叔也要回去一趟,他要把咸鸭蛋送去武馆,让他捎回去。”咵咵剪下一大串葡萄,可惜一小半被鸟啄烂了,他把烂的剪掉才递给杨柳,说:“要不是天太热我也想带你回去一趟,外祖父跟外祖母年纪都大了。”

  “我不怕热。”

  程石摇头,夏天赶路比下雪天赶路还煎熬,搞不好出门一趟回来要病好几天,要不是坤叔坚持回去看老伙计,他也不想他跑这一趟。

  剪了葡萄,杨柳就把糯米泡上,回屋的时候听到前院有说话声,还不等她出去,春婶先领人进来了。

  “小妹你看我给你拿了啥来。”杨大嫂把筐里的东西给她看,“你哥说妹夫嫌渔网难看,我跟他砍了细藤条编了张大网,你看看,可比渔网好看多了。”

  “阿石你快出来。”杨柳冲后院喊,“你瞧瞧我兄嫂多把你当回事,你一句话他们忙了大半天。”

  这心意太重了,程石一时有些词穷,等藤条编的网罩住葡萄架,就像是葡萄架披上了一层纱,他真心赞叹:“大哥真是长了双巧手,又有耐心,天生是吃这碗饭的。嫂子,我们打算去镇上买个铺子卖鱼卖蛋,以后还卖熏鸡熏鸭熏肉,你回去跟我大哥说说,让他多编些实用或是精巧的东西,到时候放在我家铺子卖。”

  “可行吗?”杨大嫂眼中流露出惊喜,回过头又说:“这张网也不是他一个人编成的,爹娘也搭手了。”

  “原来是有家承的。”程石看向杨柳,她也是个手巧的,他跟杨大嫂说:“可行,你让大哥别多虑,他就负责编,我肯定都能给他卖出去。”

  杨大嫂看了小姑子一眼,见她点头,拎起筐说:“我这就回去给他说,他指定高兴。”

  不用再担心鸟雀来偷吃葡萄,程石把摘下来的葡萄提到阴凉处,跟杨柳出门去西堰捞鱼。走到半路看到对面走来两只鹅,人还没说话,它俩先嘎嘎出声打招呼。

  “这……它们这是打算往家里去?”杨柳回头看了眼村庄,又转过头看嘎嘎叫的两只鹅,其中一只身上还黏着葡萄皮,的确是请回去赶鸟又被赶出家门的那两只。

  “去去去。”程石从路边折了根树枝,把两只鹅往山里撵,“图啥啊?都被赶出来了还要回去?没脸没皮是吧?还是山里太小容不下你俩?”

  两只鹅回了鹅群,程石跟杨柳也各干各的事,一个下堰撒网,一个进山在松树林里到处翻找鸡蛋。

  过了一会儿坤叔赶牛牵马过来吃草,杨柳听他在说什么鹅跑回去了。

  “早上你俩走后它俩一直在后院嘎嘎叫,春婆子倒了半筐菜叶子喂它们,你们回去前又喂过一次,我估计就是惦记上了。”

  等傍晚回去,远远就看见两只鹅在门口转悠,村里的孩子还在拿菜叶子逗它们。

  “你们可回来了,你家的鹅厉害的很,狗路过它们都撵,谁家门开了它们就雄赳赳往人家屋里进。”蒋阿嫂见人就告状,“之前还跑去村里了,又被川子赶了回来。”

  “宰了吧,免得它俩把鹅群招回来了。”程石无奈,这俩现在可能还存着吃独食的心思,过些天由着性子吃油嘴了,回鹅群一炫耀,狐朋狗友可不就一窝蜂都来了。

  作者有话说:

  第七十八章

  杨柳嘎嘎了两声, 仰起脖子的两只鹅歪了歪头看她,它俩不知死到临头,又趾高气昂地拍打翅膀, 对着灰溜溜跟在人后的两只狗大叫几声。

  的确很是张狂,养在山里养野了, 长着一副贼胆不知尊卑高低, 更不知人脸色。

  “只有冬天吃鹅肉的,哪有夏天炖鹅肉锅子,你也不怕上火了。”春婶掏出钥匙开门, 说:“我待会儿给赶回山里,打个几次就不过来了。”

  坤叔把牛和马牵回马厩牛棚, 撇过眼拿起鞭子朝鹅身上甩两鞭,赶着它俩往山里去, 不给程石拿刀的机会。鹅这玩意儿本就是个不服输又胆大好斗的性子,放养在山里又不看人脸色吃喝,更是不知眉眼高低,过路的老鼠、蛇、黄鼠狼……遇上它们只能夹着尾巴逃, 霸王当惯了, 会把人放在眼里才是奇了怪。

  “半年大的鹅还是个嫩鹅, 肉也不好吃, 算了,就当养个取乐子的玩意。”杨柳进屋把鸡蛋篮子放桌上,对男人说:“再养几天看看,就像春婶说的,打几顿或许就不来村里了。”

  怕有野猫来偷吃鱼, 逮回来的鱼都放在屋子里, 半人高的浴桶里装着堰里的水, 鱼倒进去一阵响亮的拍水声,随着脚步声出去,门关上了它们才安静下来。

  程石把明天要带去镇上的松乳菇和鸭蛋先称好放筐里,拿竹筐时看到一篮子葡萄才想起来还要酿葡萄酒。

  “你们泡糯米干啥?又酿酒?”春婶在厨房问,“已经淘洗干净了?那我现在就给烧火蒸上?”

  “行,糯米蒸好了再做晚饭,夏天天黑的晚,晚饭吃晚点也没事。”程石一手提篮子一手拎高凳到枣树下,这棵枣树不如杨家门外的那棵枣树年岁久,但也算枝繁叶茂,枝头挂了好些青枣。

  杨柳拿了木盆出来,两人对着坐开始挤葡萄。

  夕阳缀晚霞,酷热消散,山风阵阵,傍山依水的村落早晚气温宜人。村里的鸡鸭归家,伺机等候的鸟雀抢夺了撒在地上的碎谷子,心满意足地赶在黑夜降临前入林归巢。枝头摇晃,碎羽和树叶打着旋飘落。

  程石接过快掉进木盆里的两片枣叶,随手扔在地上,一手挤了葡萄喂嘴里,见老头甩着胳膊进来,举着葡萄皮示意:“来吃葡萄。”

  “我不吃,吃不惯。”坤叔先去厨房看一眼,见菜筐里有青瓜,他拿一个放水里涮涮,拎着椅子走过去,“这是要做葡萄酒?”

  “嗯,也不知道能不能成。”程石递了串葡萄给他,“别舍不得吃,自家种的又不是买的,葡萄又多,不用你省着让给我们吃。”

  老头年轻走镖的时候还喜欢吃果子蜜饯瓜子,老了牙口不好,又酸又甜的他吃了不得劲,他接过葡萄挤掉皮丢木盆里,摆手说:“吃不得,牙口不行了。不过我能喝酒,酿好了多让我喝两杯。”

  杨柳露出笑,去年的羊桃果酒多是被她跟坤叔喝了。

  “鹅赶回山了?不让杀你们就注意点,看见下山往村里来就打。在西山脚发厉害是在自己的地盘无所谓,进村欺狗撵鸡啄小孩,把村里人惹恼了,趁咱家没人,脖子一揪就进别人家的锅了。”程石交代。

  “我明天放牛的时候注意点,春婆子你也是,别再私底下给它们加餐。”坤叔冲厨房说,类似斗鸡,看胆大好斗的鹅气势汹汹追猫撵狗,只要不是三四岁拎不起棍的小孩,其他人都能当个乐子看。有些人,就比如闷不吭声做饭的那个,不就是觉得好玩才喂菜喂水的。

  过了片刻,老头又说:“要是它们性子好点我也想养两只在马厩里,鹅比狗警惕心还强,有个动静它们就嘎嘎叫。自从山里的鹅能管事了,老赵头夜里起夜都少了,听到鹅叫才会出去看看。”

  杨柳:“那明年你养两只小的,从小养在人身边,性子估计好些。”

  老头没说话,他看上这两只了,脑子不大心眼不小,他琢磨着训段日子看能不能再长点心眼。

  天边的晚霞不知不觉褪了色,月色笼罩着小院,葡萄混在粘稠的糯米饭里,木盆盖上竹帘放外面晾着,燃着烛火的前堂坐着吃饭的人。

  碾碎的酒曲撒进酒糟,拌匀舀进陶罐,杨柳洗干净手用油纸先封住罐口,朝隔壁喊:“坑可挖好了?我这边完事了。”

  程石踏进坑里,比了下高度,扔下铁锹往偏院去,“差不多了,我搬过去试试。”

  葡萄酒酿的少,他一个人轻轻松松就把陶罐抱了起来,杨柳跟在后面捡起压顶的青砖跟上。

  ……

  黄传宗一直等在家,听到巷子里响起敲门声和说话声,他耐着性子等了等,等自家门敲响他才快步过去,绕过影壁了才慢下步子。

  “来了?今天挺早啊。”他开门先打招呼,余光一闪,看到台阶上光鲜亮丽的妇人一时怔住,目光从上扫到下再回到脸上,模糊记起昨天那个灰扑扑不起眼妇人的模样。

  程石上前一步挡住杨柳,直言问:“好看吗?我媳妇。”

  杨柳抿嘴盯着他后脑勺,简直是……

  黄传宗拱了拱手,撇开眼道歉:“冒犯了,无恶意,只是难跟昨天的人对上,一时诧异。”他推开门做个请的手势,“进屋坐坐喝杯茶?”

  “不了,我还是昨天那个答复。”程石把三条鱼和十个蛋递给他,“鱼四斤三两,合计一百四十四文。”

  黄传宗差人打听过他的事,自然知道他背靠长风镖局,吴德发那个黑矮子惹到他丧了命不说,现在吴家饭庄的生意也一落千丈。所以被拒绝了他也没变脸色,等奴仆接过东西了,他好言好语地说:“听闻杨家庄依山傍水风光不错,改天我过去,还望程老板能许我登门。”

  “有客不嫌农家寒酸,自是欢迎的。”

  人走了,黄传宗没立即进门,他站在门外看程石去给另一家送菜,目光不由自主移到一旁的小妇人身上,也是好笑,他是第一次见穿金戴银着花色罗裙走街串巷卖菜的。

  “东家……”门内又走出来个男人,他盯着桶里摆尾的鱼,“就这么算了?”

  见程石回过头,黄传宗回个笑,随即转身进屋,在大门阖上的吱呀声中说:“再想想其他的法子,有钱有闲有靠山,不能用下三滥的招式。”

  ……

  隔了两天,程石在堰里撒网的时候听到沸反盈天的鹅叫,一大群鹅,打群架似的,比着谁的嗓门高招式亮。他见坤叔过去赶了,他好奇地等着,等着看从鹅群里厮杀出来的人,不料来人是黄传宗。

  “程老板啊,想见你一面可不容易。”黄传宗脸色不怎么好,外裳下的胫衣被鹅拽的差点滑下胯,腿也被拧了几口,他青着脸说:“你家养的鹅性子挺……厉害。”

  “它们在山里散养着,性子野了,黄老板别跟扁毛畜牲计较,它们不认人,谁都撵着咬。”程石提起刚撒下没多久的渔网,撑着长杆往岸边去,走上堰埂问:“是去我家喝杯茶,还是在这边转庡?转?”

  “摘个果可行?”不等他回答,黄传宗摘了个红了大半的桃子,他看了眼在堰里游水的鸭子,从随身带的水囊里倒水洗了下,“你这里搞的挺好啊,什么都有了。”

  程石知道他的来意,随着他的意带他转了转,遇到在林中捡鸡蛋的杨柳,他让她忙她的,不用来招呼。

  林中光线稍暗,白花花的蛋随意的散落在凹陷的草窝里、松针垫着的土坑里,裸露出土层的褐色树根交错缠绕,空隙里填着一窝蛋。黄传宗在脂粉堆酒肉桌上早已练就了世故的眼和油腻的心,如今看到这些,心里竟还能感到惊喜和新鲜。他从树枝上取下个篮子,弯着腰在草丛里翻找,见程石仗着身高在树枝桠间捡蛋,也踮脚往树上看,“你家的鸡在树上做窝了?跟山里的鸟雀学的?”

  “或许吧。”

  鸡群悠闲的在松针覆盖的土里刨虫,或是炸着毛打架,人走在其中它们怵都不怵,从身边捡蛋它们也不在意。几只毛色似麻雀的短尾母鸡从水沟里走上来,咯咯两声,一群同色的小麻鸡从茅草丛里钻了出来。

  “这是野鸡?你养的还有野鸡!”黄传宗直起身,野鸡尾巴短,行似锥形,毛色偏乌加麻点,他的酒楼里每年或多或少也会收到野鸡,他不会认错。

  “是野鸡,估计是被鸡群引来的,也可能是躲难过来的,来了就没走。”程石看着那群小麻鸡笑乐了,“你上来时啄你的那群鹅厉害,有它们在山里,黄鼠狼和蛇不敢过来,没蛇没鼠地方又大,又不缺吃的喝的,就有客拖家带口搬来久居。”

  黄传宗啧啧几声,回过神也开始说起正事,走这一遭他也没了先前的打算,好商好量地说:“之前你说每天供我一二十斤鱼可还作数?”

  “自然作数。”

  “那从明早你可就要给我送货,除了还没长成的草鱼黑鱼,其他的鱼我都要,泥鳅黄鳝也要,价钱就按你在外的卖价。”黄传宗说的很痛快,指着篮子里的鸡蛋说:“鸡蛋也要,这几天的鸡蛋你就别往外卖了,都供给酒楼,先让我把之前的鸡蛋换下来。”

  程石琢磨了一下,“顶多五天。”

  “可。”黄传宗在松树根下看看,“以后有松乳菇了也给我往酒楼送,你家的鸭可有下蛋的?鸭蛋也给我送些去。鸡鸭鹅打算什么时候卖?有多少我收多少。”

  “这个以后再说。”

  送走黄传宗,程石去跟杨柳说了一声,继续下堰去撒网。

  而黄传宗下山后没离开,他盯着这座有他几个酒楼高的山,琢磨了片刻找了个村里的老人问情况,结果山脚下就只有那一口堰。

  他的打算再次落空,若是仿造程家的路子走,不仅要买山还要开堰,另外还要雇人在山里住着,粗略一估计,投进去的银子可不少。而且还有程家在一旁拉扯着,他的山没种松树没松乳菇给鸡吃,也卖不出高价。

  唉,难得的一条发财路,生生被劈断了,还动不得他,黄传宗无力叹口气。

  *

  桃子熟了,葡萄也熟的七七八八,装鸭蛋的缸也满了,坤叔急着要回县里,刘婶子跟他一起走,自然也要收拾包袱。

  “说实在的,我也想像老头子一样长住这里,这是我这几十年过的最轻松自在的一段日子。”刘婶子有些舍不得,日日在山里打转,鸡鸣而起,日落而歇,喂猪捡蛋,一日三餐,简单又自由,不用看人脸色,不听人嚼舌根。她拍拍老姊妹,说:“这才是人过的日子,不吵架不生气,你家里没拖累就安心在这照顾俩孩子,阿石他是个有良心的,小柳人也好相处,除了一天三顿饭他们也不管束你,想种菜种菜,想捡柴捡柴,这可比回县里看儿女脸色吃饭不知强多少。”

  “既然喜欢,以后不忙了再来呗。”杨柳无意听到两个老太太的谈话,拿着桃儿走过去,“反正刘叔在这儿,你想来就来,吃的住的都不用你操心。”

  “生了三个不成器的儿子,都催着让我回去看孩子,不知什么时候能闲下来。”刘婶子无奈摇头,“你过来是找我们有事?”

  “噢,是想给你说我跟阿石明天也去县里,他打算天不亮就动身,你明早早点起来。”

  人都走了,除了供给酒楼的,鱼和蛋自然停卖几天,按程石说的,要勾勾他们肚里的馋虫。

  作者有话说:

  明早见哈

  第七十九章

  六月尾的天, 日头烈如火,在太阳下晒一天能脱层皮,端午前姜大舅没带走的木篷车派上了用场。

  鸡鸣打破黑夜的桎梏, 刚至五更天,窗外还漆黑一片, 而村西头的程家已经热闹起来了。

  坤叔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给牛马饮水, 完了把昨晚割回来的草倒槽里让它们先吃饱肚子。

  后院亮起烛火,杨柳醒了又闭眼趴薄被上,起的太早, 眼睛又干又涩,脑子里也昏昏沉沉的。程石穿好衣裳看她一眼, 拿了蜡烛开门出去剪葡萄,为了让水果更新鲜, 葡萄和桃子都是早上起来现摘。

  一层葡萄一层麦秆,直至装满一筐,程石才吹灭蜡烛往前院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