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第17节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第17节

作者:绿豆红汤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8:30:50 来源:免费小说

  姜家父子三个听了不由对他侧目,这让程石得意的几欲翘起尾巴,“怎么样?我虽说拳脚功夫比不过你们,你们也有不如我的地方。”

  姜二舅垂眼擦了擦手上的水,没吭声。

  “鱼怎么卖?四文?都一个价?”

  有人问有人走,日头越升越高,浴桶里的鱼越来越少。

  “卖鱼呢?呦,还剩不少。”吴德发摇着扇子装模作样走过来,身后还跟着个比他还矮的狗腿子。

  程石听到不算陌生的声音一瞬间冷了脸,看是这个矮矬子,看到了也当没看到。

  吴德发看清了程石身边的另外三个人,垂眼想了一瞬,再说话态度就少了些阴阳怪气,“程老弟你也是,来卖鱼怎么不去找我?再不济也该去找你姐夫,一两句话的事就给你解决了,哪还用在街上叫卖。这剩下的你也别卖了,都卖给我,我家饭馆吃得下,多少钱一斤?”他从袖子里掏出一角银子,“这些可够?”

  “免了,卖不完的我待会儿拉到镇外面的河边倒了。”程石看有人往这边走,抬手一扒拉,吴德发就像个陀螺似的退到路边上。

  姜长盛错眼打量了一会儿,又看程石垮拉着脸,挑眉一笑,从袖子里掏出五两银,“下次说大话的时候做事也大气点。”

  吴德发笑笑没接话,他可不想在姓程的身上多花一个铜子,站在一边摇着扇子看程石跟抠搜老婆子讨价还价,到手的铜板一个个地数,分明十分上不了台面的行为,路过的女人却一个个盯着瞧,之前受的肮脏气在这大太阳底下越晒越膨胀。

  越看越气,都瞎了眼了,吴德发捂着鼻子作势欲走,走之前还假模假样两句:“要是卖不完送到吴家饭庄去。”

  程石看都没看他。

  “这谁啊?”人走了姜长盛才问,“人模狗样的。”

  “癞□□。”程石知道吴德发的目的,不就是想来给他跟杨柳的婚事添堵,他才不惧,“跟我争抢姑娘,我赢了。”

  浴桶里还剩五六条鱼,程石收拾东西说不卖了,两两抬着浴桶把水倒在污水沟里。马车打拐,将要走出这条街了,姜二舅猛然回头,鹰隼般的利眸直直朝不远处三层高的酒楼看去。

  “爹,怎么了?”姜长威问,他循着视线看过去,倚窗站着的人虽看不清长相,但身上的衣裳是刚刚才见过的,而他身后还有个人,只露出了半个身子。

  作者有话说:

  先把小柳上辈子的仇了结了

  第二十一章

  日光斑斓,绚丽的照耀在高楼上,半边身探出窗的男人眯着眼看马车上的男人回望,等马车拐过弯,他的视线才挪回来,楼下竖的朱红酒旗颜色半褪,在烈日下苟延残喘地随风飘荡。

  “考虑的如何了?”留着山羊须的黄皮男人问,“你不用顾虑长风镖局,日后自有大公子保你安全无虞。”

  吴德发转过身走到里间,迟疑道:“我家老父对我看管得严,我恐怕有负公子所托。”他是恨毒了蔑视他的程石,但有长风镖局在那儿摆着,他顶多就是闹些事恶心他,至于杀了他,代价是可以预料的,他家承受不住,他也没有过这个念头。

  山羊须男人从袖中抽出几张纸甩在桌上,见他看后惊惧得白了脸,哼笑出声:“我相信吴少爷有法子在令尊眼皮子底下琢磨出办法。”

  吴德发看着手里的白纸黑字默不作声。

  山羊须男人也不急,还开了门喊小二上冷饮子,站在楼梯边看酒楼里的情况,给屋里的人思考的时间。

  “客官,冷饮子来了。”

  包厢门开了又关,山羊须男人踱步到桌边,自斟了盏冷茶,问:“可想好了?”

  “我能否问下大公子跟程石有何仇怨?”

  “多管闲事,喜欢打抱不平。”山羊须泛泛说了两句。

  吴德发知道从他嘴里打听不出什么,也消了探究的意思,打算等人走后他亲自去县里一趟,看看是怎么回事。

  “好,我尽力给公子一个满意的答复。”

  *

  已经出镇的几个人早把吴德发抛在了脑后,姜二舅说等下了聘他就要回去,“长威和长盛留在这边,他俩都成过亲,陪你一起把迎亲队伍什么的操办起来,明天我去跟你岳父岳母商量好,初六的早上接亲,接到新妇了直接往县城去。”

  程石应好。

  “还有,你成亲那日吴戌很有可能会过去膈应你,你到时候稳重些,万事有我们长辈张罗,你别闹了乱子让你岳家脸上无光。”

  吴戌就是县令的好色儿子,也是程石朝他头上敲了一砖,两家这才有了仇怨。

  程石再次应好,“我又不傻,哪会在自己大喜的日子砸场子。”

  “若是能在杨家庄办喜宴,倒是能少许多麻烦。”姜长盛说,话出口又摇头,“也不行,在杨家庄置席,咱们武馆的叔伯兄弟好多都来不了,太远了。”

  “有心找我麻烦,我就是不回县城他也会找过来。”程石向后看了一眼,问起被救的那个妇人,“那个小阿嫂如何了?没被找麻烦吧?”

  “被夫家休了,你娘去看过她,回娘家没多久又搬去了道观。”

  程石叹了口气。

  ……

  杨家门前的枣树从开花到结果,青枣长成红枣,在姜二舅来为程石下聘的这日,被人拿着杆子敲打了下来。

  杨家两兄弟徒手爬上树,站在胳膊粗的枝桠上敲树顶上红艳艳的甜枣。村里的小孩见了都跑过来,卷了衣摆蹲在树下捡枣,枣打在头上背上,时不时“哎呦”一声,捡得越发欢快。

  “戴上草帽吧,我才洗得干净的。”杨柳拿了三顶草帽出来给程石,让他给他两个表兄,“枣树上毛辣子多,小心掉在脖子上脸上。”

  姜长盛接过随手把草帽扣在脑袋上,又扬着脖子拿着竹竿,被小孩们指挥着敲枣子,“这枣树有不少年了吧。”

  “二十一二年了,我爹娘成亲那年春天种的。”

  “等我俩成亲了也在门口种一棵,我已经打听好了橘树苗,院子里种两棵,墙外面再种两棵,你看你还喜欢什么果树,到时候多买些,都种在山上。”程石偏头跟杨柳说话,顺手接了快砸到她头上的枣子。

  不等杨柳出声,姜长威抢话:“荟姐儿喜欢吃葡萄,你移棵葡萄藤种院子里,结葡萄了我带她跟你表嫂来摘。”

  “荟姐儿是你闺女,她想吃你给她栽就是了。”

  “也是,那我买了葡萄藤过来,你平时帮我照看着,葡萄熟了给我捎个信。”

  程石不想搭理他,低头继续跟杨柳说话。

  屋里的两家长辈也都商量好了,杨母去做饭,喊了杨柳进来打下手。等饭好,树上的枣子也都卸了下来,除了让小孩们拿走的,一共捡了两大筐。

  姜二舅离开的那天,杨柳送了一袋没有破损的枣子过去,让他带回去给家里的小孩吃,“枣子不是个稀罕东西,但两个表兄和阿石卖了力又敲又捡,想必孩子们吃到嘴里也比买的枣甜三分。”

  “甜的那三分里,有两分缘于是新表婶送的。”程石贫嘴,“二舅,你可把话带到了,这是他们表婶送的喜枣。”

  “你给我住嘴。”杨柳攥了拳头捶他,他脸皮厚当谁都跟他一样,在长辈面前也胡说八道。

  程石咧着嘴左躲右闪,哈哈大笑:“我哪句话说错了你让我闭嘴?”

  姜二舅见小两口疯闹,嘴边也带了笑,拎着一袋枣子翻身上马,“我这就走了,初六那天在家等你们过去。”

  杨柳脸上红扑扑的,“二舅路上注意点,累了就歇歇再赶路。”

  “好。”

  村里鸡鸭多,跑马也跑不快,村里的人见是他热情地打招呼:“走了啊?”

  “走了。”姜二舅笑着点头。

  到了村东边,杨家大门敞着,杨家的人坐在门口摘花生,听到马蹄声就出了门,对欲下马说话的人摆手,“别多礼,趁着还不晒赶紧走。”

  马蹄声跑远,杨小弟收回在马身上打转的目光,“我要是再小个四五岁,就央了我姐夫也去武馆学武。”

  杨母看了他一眼,正想说话,门外走来个妇人,“二婶子,忙呢?我大兄弟的亲事还没定下来吧?我来给他做个媒。”

  ……

  日子一天天逼近九月,杨家的人也开始张罗喜宴,在周遭邻居和亲近的族人家借了桌椅板凳和锅碗瓢盆,预备着初四那天就搬回去。杨父带着他大儿子去姑舅姨叔家通知,顺便定了初六那天一同去送亲的人,转过身又去请了厨子,到屠夫家定了小半边猪。

  “程家送来的聘礼,除了吃的喝的搁不住的,其他的都给你带回去。”程母掏了三两银子递到杨柳手里,“你姐当年出嫁,我跟你爹也给了她三两的陪嫁银,子孙桶、箱笼、喜被都是按她当年一样准备的。”

  杨柳躲了一下,没接那三两银,“有这些就够了,我不要压箱底的银子,我哥马上也要说亲了,你都给了我,明年怎么给他娶媳妇。”

  家里就七亩地九亩田,冬天闲暇了杨父再接些木工活,一年能攒的银子都是有数的。在家里的孩子长大前,能干活的就杨父杨母两人,累死累活也就能糊口,家里的余银也就是这六七年才攒下来的。三年前她姐出嫁家里掏空了,杨柳猜她爹娘手里估计就只有六七两银子,所以她说什么都不要。

  “哪个姑娘嫁人没点压箱底的银子,你哥成亲我跟你爹心里有数。”杨母直接用红布把碎银子包着放箱子里,“或多或少,手里握着点碎银子心里不慌,娘也盼着你用不上这个,用不上你就攒着。”

  “那等我哥成亲我再拿回来。”杨柳话刚出口就见她娘扬起了巴掌,不由眯了眯眼。

  “实在没银子我跟你借,当着女婿的面借,不要你往回拿。”杨母揪了她一下,“别跟你姐学,婆家再有钱也见不得你往娘家扒拉东西。娘把你们姐妹俩生的好,你们也争气,有那个福气嫁的好,我跟你爹没指望嫁女儿发财,你兄弟也是,都有手有脚能干活,他们男人比女人活得好,不用你们惦记。”

  杨柳抿着嘴,拉着她娘的手想说什么。

  杨母无声叹了口气,另一个手揉了揉她的头,生下来还没棒槌长,一年年的也养这么大了,家里穷也没委屈过她们姐妹俩,这嫁了人,就不由人了。

  “娘你真好。”杨柳抱紧了她,脸埋在她肚子上,在这一刻她一直犹豫不定的心安稳了,上辈子她死之后,家里应该是也出了变故。

  这么疼爱女儿的爹娘,怎么都不可能拿了程石的银子胡乱埋了她,再也不闻不问。

  作者有话说:

  第二十二章

  出阁宴是在婚礼的前一天,初五是正席,初四的下午杨家就开始忙碌了,男人去搬桌子椅子、借锅碗瓢盆、和泥打灶,妇人烧水洗碗洗碟,铺床缝被。因着天热,鸡鸭鱼肉都没宰杀,就怕过个夜再给热坏了。

  三五个妇人坐在檐下洗碗唠嗑:“你家稻子今年长得好,稻穗饱满,打算什么时候开镰?”

  “过个两天就开始割,就等着把柳丫头这婚事忙完了。”

  “她这送亲的定了哪几家?去县里也挺远,我看絮丫头的肚子都显怀了,她不去吧?”

  院子里帮忙的人在谈论,屋里铺床缝被的人也在问,看到床里侧泛着光泽的红嫁衣,都夸杨大姐待妹妹好。

  “不止是嫁衣,还有六套新衣,两套春秋的,两套冬衣,两套夏衣。”杨柳大娘接话,“我们絮丫头和柳丫头从小感情就好,小姐俩就没吵过嘴,之前絮丫头嫁人,柳丫头哭得比她娘还大声。”

  杨柳在一旁听了脸上有些不自在,拿了晒的红枣子递给她姐,小声问:“不是说好了只送嫁衣的,怎么又添了这么些东西。”除了六套新衣还有一沓绣了花鸟的素娟手帕,两双绣鞋,两根银钗。

  “我就你这一个妹妹,我拿得出你就收得下。”杨大姐吐出一个枣核,往外扫了一眼,“放心,你姐夫没意见,银钗还是他让我准备的。”

  杨柳:“你嫁人的时候我就没送你值钱的东西。”

  “不是送我眼泪了?”杨大姐调侃她,又抓了几颗盐水花生在手里,“姐嫁人的时候你去送我了,过两天你出嫁我去不了,这个孩子怀的不是时候。”

  杨柳垂首看了眼她的肚子,肚里的小丫头已经四个月了,明年春天就会出生。

  “怎么会不是时候?孩子来了就是好时候,不能送我出嫁也没事,之后我还回来的,你一回娘家就能见到我。”

  “柳丫头你过来,我交代你几句话。”缝被的婶子喊。

  杨柳闻言“哎”了一声,“来了。”又转头说:“姐,屋里吵得慌,也热,你坐烦了就出去走走。”

  “那我去大娘家坐坐,找桃妹说说话。”杨大姐起身,走到院子里跟帮忙张罗的婶子嫂子打招呼:“我小妹出嫁让你们受累了。”

  “喜事嘛,不说累。肚里的娃娃几个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