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第144节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第144节

作者:绿豆红汤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8:30:50 来源:免费小说

  “你正好来了,帮我带两车熏肉回去。”程石开熏房门,靠近门的几排挂的都是熏干的鸟雀和兔子,温度最高烟雾最浓的地方挂着猪肉和鸭鹅。

  姜长顺走到墙边,蓄水沟里的水没有多少水了,松木做的墙板贴着水沟,木板却不潮湿,手摸上去摸一手的油。他问:“这要做到什么时候?几月停火?”

  程石搭上木梯,从竹竿上取两串麻雀和山斑鸠下来,说:“这批肉运去县里,然后再熏一笼就停火了,应当就是三月中,再晚就热了。”

  天边的晚霞褪去颜色,弯勾月挂上夜幕,烟囱里的青烟由浓转淡,程石闻着肉香问:“饭好了?饭桌已经摆好了。”

  “好了,我这就端菜。”春婶先把混了萝卜泥的肉糜和米糊端出锅,喊保母来端去喂青莺。接着才是大人吃的,爆炒小公鸡、野雀煲、蒜苗炒五花肉、油煎鲫鱼、荠菜炒蛋、清炒菜心,菜端出锅,她从后锅里舀热水倒前锅,等菜吃差不多了水也烧开了,正好能下饺子。

  “开春荠菜冒头了,表哥你明天走的时候带一筐回去,今天上午才挖的,还水灵。”吃饭时,杨柳看姜长顺挟荠菜的次数多,问县里还没卖野荠菜的?

  “他知道个鬼,你不说他都不知道这菜叫什么。”程石抢话。

  姜长顺笑笑不否认,“可能是心情好,我来这儿总觉得这菜比城里的滋味好。”

  “明早让雷婶早点起来去山上再挖些带土的,根上有土,你拿回去也不打蔫。”杨柳把菜移了下,示意他喜欢就多吃点。

  吃过晚饭,姜长顺跟程石出去消食,快走出去了他又退了几步,定睛再看,墙边吃饭的狗变成了六只。

  “我丈母家的大黑子。”程石说。

  “我来的时候没见到它。”

  “就饭点过来。”程石粗着嗓子,遇到这狗他吃尽了憋屈气。

  等大黑子吃完要回去,杨柳抱着青莺跟它一起出门,青莺现在大些了,又在学走路,喜欢跟着孩子跑,比她小的豆姐儿她还不怎么有兴趣。

  饭后出来唠嗑的人不少,二月天还冷,避风的墙后生了火堆,大人围着火堆站,小孩在人腿空里乱窜。

  杨柳把青莺放地上,掏出结实的布条从她身前绕到胳肢窝,她从后面提着布条,走路还磕绊的小丫头一挪一挪想去孩子堆里凑热闹。

  “你家这丫头长大了是个性子急的,你看她腿都迈不过来了,身子还挣着往前奔。”靠墙的老人说。

  杨柳笑笑,“谁知道呢。”

  火小了,主人家又去抱掐木柴丢进去,木柴和火炭相击迸出火星子,青莺目不转睛地盯着,嘴里哇哇惊叫。傻模傻样的,天天晚上都有这出,但她每次看到都像是头一次见。

  火堆添了两轮柴,夜深人发困,主人家提水浇灭火星子,人也跟着散了。

  杨柳没走几步碰到程石出来接人,她把青莺给他抱,挽着他的手臂问:“傍晚那会儿,你跟表兄在马厩边说什么?”

  “镖局里又要退下来几匹马,他说要给我弄来。等空闲了往北再加盖几间房,马多了马厩就显得挤。”加几匹马还要再打几架木板车,程石在心里估摸着要再搭个棚子专门停放木架子车。

  隔日送走姜长顺,程石就去找木匠和泥瓦工,问好了人当天下午就来挖地基,他也忙着去镇上定砖瓦。回来的时候碰到孵小鸡的人买种蛋回镇,养鸡佬热情的跟程石打招呼:“巧了,程老板我正打算去找你,一千五六百只鸡崽子已经孵出壳了,等天气再暖和点我给你送家去?”

  “成,改天我去结账。”

  “嗐,早一点晚一点无所谓,你我是老交情了,我还能信不过你?不急,我把鸡崽子给你送去了再结账,不用你专门跑一趟。”

  程石不做拖欠账的事,没过两天卖完鲜蛋就过去把买鸡崽子的银子提前付了。

  天气一日晒过一日暖和,人身上的衣裳慢慢减薄,厚袄脱下换上薄袄,少了厚重,行走举止可轻松灵活不少。这日,程石跟杨柳在后院的西墙边往破水缸里填土埋红薯,天热红薯发了芽,这时候埋进土里,清明时节刚好能剪条插种。

  “哎!”保母压着声音轻叫一声,杨柳跟程石一齐回头,就见青莺脱离了保母的搀扶,支愣着胳膊一步一步朝他们走过来。两人不敢出声,唯恐吓到她,又惊又喜地蹲下,张开胳膊等着小丫头走过来。

  三人六只眼都紧张地盯着院子里蹒跚学步的娃娃,墙外的猫叫都显得有些刺耳。猝不及防的,村里突然爆发狗的狂叫声,青莺被惊了一下,一时不知道该迈哪只腿,啪的一下摔个屁股墩。

  “哎呦!”程石跑得再快也没接住人,跑近了看青莺没有哭的意思,他一瞬间变了脸色,若无其事地转移她的注意力:“我们出去看看狗狗在叫什么。”像是没看见她摔跤。

  青莺懵头懵脑地愣住,转头往后看,显然还没反应过来。等出门看见狗跟猴子打作一团,她彻底忘了摔跤的事。

  “你抱着她,我去拉架。”程石顺手拿起门口的扁担,冲到晒场上跟其他人一起把狗子跟猴子分开。双方都打出了火,猴子站草垛上冲狗呲牙咧嘴,狗子也呲着牙炸着毛冲猴子呜呜哈气。

  “老天呐,这猴子还怪凶的。”最先来拉架的妇人扔了折断的棍子,朝她家的黄毛狗扇一巴掌,骂它瞎管闲事,“它们在村里看到猴子要进村就扑过来了,猴子也没吓跑,把小猴扔草垛上就打起来了,闹腾的。”

  杨柳把青莺给保母抱,她拿了红薯过来引猴子回山,“山里还不够你们玩的?非要下山来找人凑热闹,人惯着你们,狗可不是好惹的。”

  小猴吱吱叫了两声,从草垛上跳下来朝杨柳跑去,近了伸出两只猴爪,露出一捧红黄不一的野果子。

  “给我的?”杨柳惊讶地“哇”了一声,蹲下试探着去接,小猴痛快地把一捧野果倒她手里,没给自己留一颗。

  “真是给我的?你们下山是来给我送果子吃?”杨柳激动地不知该怎么样好,二月开花的都少,反正她这个月份在山里没看到过野果子,这些也不知道它们跑到哪个山窝窝里摘来的。野果被捏出汁水的不少,上面还沾着猴毛,为了不缺猴子的好意,杨柳选了个相对完整的,择去猴毛也没洗直接喂嘴里,很甜,汁水也多。

  猴子看她吃了,吱吱叫了几声,小猴还爬上她的背,然后被它老娘拎走了,带走的还有杨柳给的红薯和萝卜。

  猴子走了狗也消停了,带着伤垂下尾巴离开。程石拿着扁担过来,扒拉杨柳手里的野果子,酸气冲天地说:“没我它们可没现在的好日子。”

  “它们又不知道。”杨柳开始维护起猴子,分了一半野果子给他,“好了,送我的也是送你的。”

  可贵的不是几颗捏烂的野果,是猴子的一腔心意。

  杨柳起身往回走,嘴里呜呜啦啦不知哼着什么,真高兴啊,她女儿会走路了,喜欢的猴子也喜欢她,哈哈哈哈。

  就是狗子惨了,蔫巴巴地卧院子里,除了红薯其他四只都被猴子挠出了伤,毛还掉了不少。程石看了看,拿出伤药给它们抹上,跟狗子嘀嘀咕咕一通说,劝它们识趣点,别再仇视猴子了,人家除了有口利齿,还有四只类人的爪子。

  之后不过两天,程石跟杨柳撒网逮鱼的时候听到猴子叫,不一会儿它们就从山里出来了,爬上堰坡上的果树上吃手里的野花。

  “之前跟人住惯了,它们回山里了还是亲近人。”程石划着竹排靠岸,说:“看来驯猴的人没打过它们,哎,你们吃鱼吗?”他捞条鱼扔果树下。

  “我听勾子说它们吃鸟蛋,有时候也会去捡鸡蛋吃。”

  听杨柳这么说,程石忽然计上心头,他也不管水里撒的网了,拉着杨柳上岸,让她喊上猴子,“走,看能不能教会它们捡蛋。”

  杨柳:“……”

  作者有话说:

  来了

  第一百六十七章

  猴子进山就上树, 程石百般招手,想尽了招数才把五只猴子喊下树,他拿了两个提篮塞猴子手里, 让杨柳进栅栏里捡鸭蛋鹅蛋。

  “学着点。”他捡两个鸭蛋放猴子提的竹篮里,“就这样, 你们去给她帮忙。”

  红山猴眼滴溜转, 看看手里的竹篮,再看看弯腰捡蛋的杨柳。

  “过来,红山过来。”杨柳蹲着朝猴子招手, “小喜也过来。”

  小猴轻轻巧巧朝她跳过去,站她身边吱吱叫, 见杨柳递给它一颗蛋,它以为是给它吃的, 高高兴兴拿手里。杨柳见状再给它一个,朝大猴指指,重新捡几颗鸭蛋放竹篮里。

  不等她再示范,年长的猴子已经看明白了, 红山挎着竹篮靠近, 从地上捡了鸭蛋放竹篮里。

  “哎!”程石激动地猛拍大腿, “对, 就这样。”

  “真聪明。”杨柳摸摸红山的大肚子,招手让另外三只猴子也过来,最开始它们不动,她就捡了蛋递给猴子,猴子拿不下了自然就往篮子里装。

  用篮子装东西, 几只猴先是茫然, 后来频频看向装蛋的竹篮, 篮子装了半满,程石领着公猴大川把鸭蛋给洗蛋的赵勾子送去。第一次尝试教猴子干活,程石不敢劳役太过,让它们尝尝鲜就罢手,顺便送五只猴五颗最大的鹅蛋当报酬。

  “行了,我们该回去吃饭了,你们去山里玩吧。”杨柳扬手。

  猴子没听她说话,眼睛频频往松树枝上挂的空竹篮上瞅。等人走了,大川两三下蹿上树,取下两个竹篮叫了两声,地上站的猴子跟上它的身影往林子深处跑。

  “它们偷竹篮干什么?”等猴子跑没影了,赵勾子挑着两筐洗净的鸭蛋从树后走出来。

  “学人装东西吧。”赵山对猴子没什么兴趣,催他儿子别磨蹭,“别耽误事,快把鸭蛋送村里去。”

  赵家父子俩把鸭蛋鹅蛋送出山装车,回来时见雷婶在喂猫狗吃烤红薯,赵勾子想到猴子喜欢吃生红薯,他拿了五个放筐里带进山。但猴子一整天都没出现,下午捡鸡蛋的时候找不到猴,程石还进山逛了一圈,一根猴毛都没看见,回去了跟杨柳说也不知道猴子晚上睡在哪儿。

  金毛猴一连五天没现身,程石心里突起的念头也在一日渐一日的等待里消磨尽了。正好镇上送了一两千只鸡崽子过来,家里的马厩也封顶了,他带人背上背篓进山撒驱蛇药。

  开春了,蛇也从冬眠中醒来了。

  正值满天红霞的傍晚,杨柳抱着青莺进山看毛绒绒的小鸡崽,青莺站地上扶着木栅栏,从缝里认真盯着唧唧叫的小鸡。

  “这是小鸡。”杨柳教她说话,“小鸡唧唧叫,大鸡咯咯哒。”

  “唧唧——”小丫头学鸡叫。

  她叫一声,栅栏里的小鸡叫声响一阵,见状她越发来劲儿,嘴里的唧唧叫就没停过。小孩学舌似乎就是这样,她觉得有意思的能一直说,杨柳听了一会儿就开始头昏,满耳朵都是小鸡的叫声,她不得不舀瓢碎米子撒进去。

  “唧唧——”

  声音从上空传来,杨柳抬头,看到站树枝上挎着破烂竹篮的猴子。才开始只有两只,几声猴叫之后,另外三只拽着树枝荡秋千荡了过来。

  “哇哇哇——”

  青莺瞬间抛弃了喜爱的小黄鸡,崇拜地仰头看树上的猴子,嘴里的惊叫声不停。

  “你们跑哪儿去了?这几天让男主人好找。”杨柳抱着青莺往猴子站的树下走,“下来,让我瞧瞧竹篮里装了什么好东西。”

  山上山下用的提篮背篓都是杨家父子俩编的,用了两年也只是晒褪了色显得有些旧,但连点毛刺都没有。被猴子拿走不过五天,一个竹篮瘪了,一个竹篮坏了。不过猴子还挺喜欢的,里面装了青绿的新芽,初打花苞的黄花紫花,还有几个剥了皮的竹笋,被新芽和花苞覆盖的小野果。

  小喜抓了几颗红果递给青莺,水汪汪的眼睛好奇地盯着她,这还是它们来杨家庄后头次跟青莺见面。

  青莺一把握住小猴的爪子,她现在走路也稳了,不让人扶能走好大一截路,拉着小猴的爪子走到猴子中间,摸摸小猴的脑袋,或是摸摸大猴的肚子。

  小喜叫了一声,把爪心的野果再次递给青莺,它以为她不知道意思,自己捻了两颗喂嘴里嚼。

  杨柳看了下,果子还是完整的,她就没阻拦,这五只猴子见到程石还抱有防备,对着青莺倒是挺和善。尤其是母猴,在青莺摸它肚子的时候还伸臂揽着,时不时好奇地摸摸小丫头身上穿的衣裳,头上绑的发鬏。好奇过了就坐树根上,扒拉出篮子里的树叶花苞吃。

  “呦,猴子回来了?”刘婶从林子里提筐鸡蛋出来,“吃鸡蛋吗?拿几个?”

  猴子看了看她没动,嘴里嚼嫩花苞的动作也没停。

  杨柳过去拿五个,问:“捡几筐了?”

  “三筐了,天气暖和了,下蛋的鸡也多了。”刘婶还有活儿,也就没多待,把鸡蛋筐放平地上,换个空筐又往鸡群活动的地方去。

  杨柳把鸡蛋放猴子的竹篮里,青莺跟猴子玩得起劲,她也没法走,找了个干净的树根坐着,不管猴子听不听得懂,她兴致勃勃地说:“枇杷树上的果子开始泛黄了,估计下个月中旬就有熟的,到时候你们记得过来吃。等到了五月,桃子也熟了,到了六七月,梨子能吃了,八月有枣子,还有葡萄,九月十月有橘子和石榴。”

  她在一旁自言自语,孩子有猴子哄着可清闲了,就是红山给青莺喂花苞和嫩芽她也不阻拦,青莺最开始还好奇,嚼了两口呸呸吐出来,自己从篮子里找甜甜的红果子吃。篮子里的东西吃完了,只剩光秃秃的五颗鸡蛋没动,猴子闲了开始研究秃毛丫头,看她脖子上挂的平安锁,手腕上戴的小银镯,还有脚上穿的黄色小鞋。青莺顺着猴子的力道脱了鞋,不等猴子动作,她拿着鞋往小喜的爪子上套,刚套上就被公猴抢了,它一溜烟蹿上树,坐在树枝上往后爪子上穿鞋。

  “坏!”青莺生气了,大声叫娘,指着树上的猴说:“鞋……我。”然后又指指小喜。

  意思是鞋子是她给小猴子的,被坏猴子抢走了,杨柳看懂了她的意思,笑盈盈地摆手,“娘不会爬树,你不是还有一只鞋,把脚上的另一只给小喜。”

  树上的猴目光灼灼地盯着,小孩的鞋自然装不下它的大毛爪,它拿在前爪上不肯丢下来。

  两只鞋都没了,杨柳把青莺抱起来,不顾她的嚷嚷抱她出山。母女俩到家没一会儿,程石带人回来了,杨柳问他看没看见猴子。

  程石摇头,他下来时听刘婶说猴子过来了,然后他找过去只看到一滩稀碎的蛋液和蛋壳。

  “看到鞋了吗?”

  “什么鞋?”

  杨柳把刚刚那一出说了,“看来是把鞋带走了,倒是有意思。”

  程石回屋换身衣裳,洗干净身上的药味儿才出来抱他闺女,说:“青莺那些不穿的鞋可有接手的了,待会儿让罗婶找出来,明天都给猴子拿去。”

  隔天一早去逮鱼,程石就揣了五颗煮熟的鸡蛋,拿着五颜六色的小鞋进山。他不知道猴子晚上睡在哪儿,只能空口学猴叫,不多一会儿,树上的鸟雀哗啦啦飞走,五只金黄的猴子在树枝上跳跃了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