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第127节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第127节

作者:绿豆红汤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8:30:50 来源:免费小说

  “大了,有脾气了,不如她的意就大叫,这种小孩我不喜欢,欠揍。”程石故意说得恶狠狠的。

  “揍了?”杨柳好以整瑕地问。

  程石看她一眼,半响撇过脸说:“下次再发脾气再打。”

  “舍得?”

  程石这下没说话,过了一会儿,没忍住笑出了声。

  杨柳也跟着笑,怂恿道:“要揍就趁她不会说话的时候揍,会说话就会告状,你小心姜霸王回过头揍你。”

  程石诧异看她一眼,支支吾吾含糊地吐出几个音,抢过她手里的蒲扇大力扇,“我亲闺女,我才舍不得打。”

  杨柳哈哈大笑,这下青莺可算发现她了,撑着手臂坐起来,张开俩胳膊咯咯笑着要抱。

  ……

  到了吃饭的点,春婶一声吆喝,其他人陆陆续续从后院和门外进来。坤叔和刘栓子他们这些老镖师,捞了凉面浇上汁,拨了两碗炒菜出去坐银杏树下吃。春婶、雷婶和刘婶刚从厨房出来,嫌坐屋里热,端了饭坐走廊吃,时不时摇下扇子,看青莺一个儿坐在竹席上玩脚趾头。

  一顿饭吃出一头的汗,杨柳吃饱肚子出来正好迎上一阵风,她扯着衣襟呼口气,“这大晌午的,睡山里可凉快了。”

  “刘栓子他们放下碗筷就跑了,急着回山里乘凉。”雷婶往门外指了一筷子,银杏树下哪还有人,早跑没影了。

  杨柳抱起青莺往后院走,嘱咐说:“下午凉快了你们再下地,年纪也不轻了,别热出病了。”

  她抱着青莺给她洗了个澡,又换身衣裳才放到床上,娘俩一起躺床上睡觉。模模糊糊感觉床外一重,杨柳眯开眼,见是程石,她倒头这才睡沉。

  程石把青莺的胖腿从杨柳肚子上拿下来,摆正了往她肚子上搭块儿干净的尿布,侧着身朝里躺着睡。

  一觉睡醒,日头已经西落,院子里斜下大片暗影,屋里自然是没了人,杨柳拍了拍睡懵的头,洗了把脸往前院去。狗还在廊下睡觉,门关着,从外面挂了锁,杨柳把手从门缝里伸出去取下锁,开门伸了个懒腰。

  对门的老阿婆靠墙坐着摘花生,听到动静她抬起头,“才睡醒?镇上送鸡崽子的过来了,你家的人都去山上了。”

  杨柳进屋从墙上取下草帽戴上,走出门了又回头从墙边提上两个桶,“我过去瞅瞅。”

  走到山脚下,刚好碰到送鸡崽子的人下山,都是熟人了,他们到堰里洗了手脸,从橘子树上摘几个橘子解渴,咂着嘴说:“挺甜,都熟了怎么不见你们摘了拉去镇上卖?”

  “挂在树上又不会烂,不打算卖,打算入冬了自家吃。”冬天水果不好买,程石跟杨柳就打算把橘子和石榴留到冬天,赶在下雪前摘回去,除了自家吃和送亲戚,多的再送到镇上卖。

  橘子吃完,两个男人又摘了四五个拿手上,说:“鸡鸭鹅都送到了,多送了六七十只鸡崽子,你家的人都清点了,我们这就走了。”

  杨柳言好,等人走了,她把扔地上的橘子皮捡起来挂树枝上,撑着竹竿下堰解开竹排,到黑鱼爱出没的水域撒下一网。听到水上面的松树林里说话声繁杂,她撑着竹排到堰边,大声喊了几声,没一会儿堰边的果树林里跑来三个孩子。

  “大郎,你三个婶娘在做什么?”杨柳问,大郎是大表哥家的儿子,他爹娘虽然没来,但把他塞上马车送过来了。

  “之前在数鸡鸭鹅的小崽子的数对不对,现在在捡鸡蛋了。表婶,我也想站竹排上。”

  “到那边去,我过去接你们,把另外两个也喊来。”都拉到堰里来,免得他们去折腾鸡崽子。

  杨柳顺道收了网,一网七条半臂长的黑鱼,捞起来时其中一条黑鱼嘴里还挂着条小鱼。她把鱼择进桶,撑杆一转换了处水草多的地儿再把往网撒下去,这才过去接上吱哇乱叫的五个娃。

  “别乱动啊,掉水里了我可不管了。”杨柳吓唬他们,撑着竹竿往水中央划。

  “我看见一条鱼!”荟姐儿大喊。

  “哪儿呢哪儿呢?”大郎忙探头去瞅,只看见条鱼尾巴,就这也把他高兴得咧开嘴。

  杨柳想起来堰里养的还有鳖,抬头看了眼日头的高度,撑着竹排往西堰边划,绕过一个突出来的拐角,就看到一溜晒日头的鳖。

  “哇哇哇!”两岁的三郎激动地说不出话。

  “表婶,这是老鳖是吧?”大郎问,“我去年吃过老鳖,我认得它的壳。”

  杨柳“嗯”了一声,撑着竹排又靠近了点,浅水处的老鳖受了惊,带着一群小鳖往水里爬,水底的泥晕染了水,杨柳没能分辨出谁是谁。

  “现在的鳖还小,再过几年,你们再来表婶家,我逮两只龟给你们炖汤喝。”

  老鳖入水进洞了,小孩们都不愿意走,蹲在竹排上认真地盯着,问些稀奇古怪的话。杨柳认真回了几句,发现他们没认真听,也学起程石说糊弄话。

  待半边堰都沉入太阳的阴影里,在水上过足了瘾的小孩才愿意上岸,杨柳喊赵勾子他爹来帮忙把两桶鱼提上岸,逮了两只鸡喊上表嫂跟表妹们先去镇上。

  路上遇到悦来食馆的伙计来拉货,他大声问:“老板娘,家里可还有人?”

  “山上有人,你到山下了喊人。”

  ……

  日头西沉,程石带着一帮短工从地里回来,搬出钱箱当场给钱,“再割一天就差不多了,明天劳你们再辛苦一天。”

  “客气了,能挣钱巴不得多辛苦几天。”她们巴不得程石多种些田地,一年到头给他家干活都行。

  等人散了,程石进屋拿上衣裳,喊上坤叔他们下堰洗澡,“都利索点,待会儿去镇上吃饭。”

  出村时是黄昏,回村时已经黑透了天,但村里的人多半还没睡,趁着凉快把田里的稻捆往晒场拉,半夜摊开,明天日出再晒一天,拉上石碾碾上半天再晒,趁着风大扬场,稻粒晒干了就能灌袋扛进屋。

  一场秋收,人晒黑了一圈,更是瘦了不少,三个表嫂看村里人累得要拖着腿走,脸上却是实打实的笑,一时之间心里复杂难言。

  “哎,嘁嘁嘁——”一声响亮的赶鸟声,在稻草垛上蹦的小孩溜下地,光着脚快速跑到晒场上去赶鸟撵鸡。

  “二哥,你又撞着三弟了。”荟姐儿插着腰大声喊,她从稻草垛上溜下去,扯着三郎的衣襟往草垛上拽,“大姐,你快来帮忙推一把,我感觉三弟又长胖了。”

  “来了来了。”

  程石拉着一车稻捆回来,看昨天才堆起来的稻草被他们踩跨,扬起马鞭就去撵,“小猴崽子要挨揍,让你们在家赶鸟你们给我拆家。”

  “跑啊!”五个孩子哈哈笑着朝三个方向跑。

  不过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晚上大人铲稻子灌袋的时候,除了屁股挨了一巴掌的小三郎,另外四个都在晒场上蹲马步。

  “这下还说不说你表叔家是你们最喜欢的了?”歆莲路过幸灾乐祸地问一句,怕吃着灰,她脸上蒙了布,头发也包了布,身上穿上素净的棉布衣,一整个农家姑娘的打扮。不止她,其他的人都是如此,在村里过了三天,锦衣华服都抛弃了,怎么自在怎么穿。

  几个孩子不说话,等惩罚结束,他们好了伤疤忘了疼,在稻草垛里挖洞藏猫过家家的时候,表叔家又成了心里第一好。

  到了夜深,四表嫂回屋没看到她儿子,问几个孩子:“你们弟弟呢?丢哪儿去了?”

  大郎愣了一下,转身就往外跑,荟姐儿他们也跟着往外跑,急忙喊住在锁门的人:“表叔表叔先别锁门,三弟还在稻草窝里睡觉。”

  杨柳都要走过月亮门了又拐出去,路过廊下取了盏灯笼,出门看见程石把睡着的三郎从稻草垛里抱出来,门高的稻草垛,底部被几个孩子掏了个半人高的洞。

  “我看你们是玩疯了,弟弟丢了都不知道。”二表嫂拧了下她儿子的耳朵。

  “这不是好玩嘛!”荟姐儿躲在她娘腿边吐舌。

  作者有话说:

  来了

  第一百四十八章

  似圆非圆的明月隐进雾霭般的云层, 村庄上头飘来淡淡的白雾,屋顶、树木、门扉都隐隐看不清切,睡在晒场上看稻子的人被尿憋醒, 看到黑沉沉的夜色瞬间清醒,尿意都吓没了。

  “快起来, 快起来。”最先醒过来的男人吆喝一声, “天上没月亮了,是不是要变天?”

  “啊?变天?”睡梦中的男人听到这两个字眼睛还没睁先坐了起来,“我地里还有两亩稻子没拉回来啊!我回去喊我婆娘起来。”

  不一会儿, 晒场上响起木铲拢稻嚓嚓嚓的声音,已经有人开始拢堆灌袋准备往回搬。安静的村落响起急促的脚步声, 在长七八短的喊门声里,有人脚尖一拐往西走:“我去找柳丫头问问有没有雨, 我记得她家也还有稻子摊在田里晒着。”

  “对对对,你赶紧去问。”

  这时半个村的人都醒了,大门一扇扇打开,衣衫不整的老农抬头望天, 嘀咕说:“起风了, 是要变天的样子。”

  “汪汪汪——汪——”

  “砰砰砰——”

  “谁呀?大晚上的, 来了, 等等。”

  坤叔从床头摸到裤子穿上,披了件外衫开门问:“谁呀?”

  后院睡的人听到动静也醒了,程石反手摸了下青莺的尿布,看是干的他才下床,跟杨柳说:“我出去看看, 你继续睡。”

  木门一开, 外面的风声骤然清晰, 风里夹杂着脚步声,门再关上,院里的说话声也清晰可闻。杨柳从床里侧扯件衣裳塞青莺手里,她轻手轻脚下床,从半敞的窗往外看,桂花树确实是不见月光的阴影。

  木门再次开阖,程石回头问:“你都听到了?夜间能看空气里的水分吗?我记得你说山间水面起雾了就感觉不准,我出去回了他们算了。”

  隔了段距离的厢房也开了门,二表嫂跟三表嫂拢着外衫走出门问:“出了什么事?”

  “月亮没了,像是要变天,我出去看看,你们继续睡。”杨柳说,她理了下头发,让程石在屋里陪青莺,免得她醒了看不见人要哭,“让坤叔陪我走一趟,我去去就回。”

  “那就快走,门外还有人在等着。”坤叔转身往出走。

  走到前院,精神抖擞的狗子屁颠屁颠摇着尾巴凑过来,又颠颠跟着往外跑,扑走躲在墙根的猫。

  杨柳顺手从墙上取了顶草帽戴上,冲门口等着的几个人说:“我昨天看的还是没雨的,这几天应该是不会落雨,我再去看看。”

  “谁说不是,睡前还是满天的星子,怎么都不像要变天的样子,但半夜起了风,星星月亮都没了,看着就像要下雨。”门外的人跟着杨柳往西走,刚走过晒场,听到后面响起啪啪的脚步声。

  杨柳没回头,人走到她身边了她才偏头瞅一眼,见是程石她也不意外,没说什么,脚步不停地往西走,伸出手捕捉吹过的风。

  春秋两季,山中无雨也雾沉沉的,越是迎近山,风里的水汽越是湿重,走到堰边时,发帘鬓角都挂了雾气珠子。程石有些忧心地看杨柳一眼,拦下跟来的人,把手里的灯笼递给她,由她一个人走上堰坡。

  山脚风大,林中突然响起一声树枝断裂的声音,林下的鸡群受惊,短促地“咯”了几声。有人等不及了,碾碎一方土坷垃,出声说:“我先回去了,风大,我正好把稻子扬了。”

  “白天要是刮这么大的风多好。”另有人叹声气,按下心里的焦急,抬头盯着往山里走的身影。

  程石揉了下眉头,沉沉吁了口气,有些焦躁地揉脸。

  “这事闹的,打扰你们睡觉了。”一直没出声的男人话里含两分歉意,“也给你们添不少麻烦。”

  天色黑,程石也认不清他是谁,但有这一句话,他心里好受许多,“我倒是无所谓,少睡一会儿也不碍事,我担心的是小柳,她有这个本事就想造福乡邻,我担心她心里压力大。”

  “唉,她是好意我们知道,就是她判断错了也怪不了她,是我们自己找上门问的。”男人很明事理,他看了眼天,“何况前几次就是因着她,我们少损失了多少庄稼,大多数人心里都清楚。”

  就是因为这样程石才担心,名声和声望越大,肩上的责任越重,有时候旁人越是理解,自己心里越是后悔和自责。

  “下来了。”坤叔出声提醒。

  程石大步走过去,接过灯笼一手扶着杨柳,问:“如何?看样子是要变天了?”

  “不会落雨,顶多就是阴天。”杨柳说得斩钉截铁,感觉胳膊上的力道一重,她诧异地看程石一眼,见他力道又松了也没在意,继续说:“应该是起风的原因,风把云吹开了,把星星和月亮都挡住了,明天应该还是个晴天,或则是个半晴半阴的天,但不会下雨。”

  “这贼老天,忒折腾人。”说话的人声里带了笑,一下轻松起来,“我得回去给他们说说,心急的都赶车下地去拉稻捆了。”说着就跑了起来。

  “可不能下雨,夏收不怎么样,秋收再出了岔子,那可真是要跟猪抢食了。”

  杨柳能理解,她八岁那年秋收时变了天,一连下了好几天的雨,稻子淋了雨没地儿晒,怕发霉就摊开晾着。那几天家里能装东西的都用上了,才入秋家里就烤起了火,坐屋里热,出门又淋雨,差点把人折腾病。等天晴了稻子还是长霉了,交粮税的时候官府不要,只能留下自家吃,她记得那五担霉稻吃了整整一年才吃完。

  进了前院,杨柳跟程石听到耳熟的哭声,两人快步往后院走。

  “青莺你交给保母在带?”杨柳问。

  “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